书城成功励志用心工作
19189500000015

第15章 用心工作,要有过人的口才(1)

对于领导者而言,无论是接受信息还是传递信息都离不开语言,因此,口才便成了领导用心工作的重要“武器”。对于领导者来说,“会说”是项重要素质。“会说”,即善于说,能说到点子上,是有才华、有智慧的表现,它属于工作能力的一部分,能起到动员、说服、组织和引导下属和群众的作用。

领导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统领人、激励人、影响人、感化人。领导者要想取得良好的领导绩效,就必须“会说”。“会说”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领导者无论是开会讲话、上传下达、交换意见、解决矛盾,还是交际应酬、传递情感,都需要用语言交流。

戴尔卡内基非常强调口才的重要性,“有许多人,因为他们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 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是由于说话的艺术”。

领导者用心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语言沟通,而要努力练就一流的口才,真正做到口才良好,能说会道,长于演讲,富有说服力。如此,才能充分展示名领导者的智慧、能力、性格风采,增强个人魅力和公众影响力。

练就卓越的口才

口才是领导者的必备之才,口才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领导者的丁作质量和工作效果。良好的口才,不仅是宣传鼓动的需要,还是传授知识、增进人际关系的需要:能言善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准确传递指挥信息,显然更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

当众说话水平高,能说会道,才能正确地领悟上级的意图并恰当地表达出来.而一个唯唯诺诺、语无伦次的人肯定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领导者通过讲话可以让上司、同事、群众更深层次地了解说,赢得大家的信任,才有机会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胜任更重要的_[作,也才有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机会。

一个人给别人的印象好坏,除了仪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谈吐,即说话的表现。一个会说话的人,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当然,这也使他们在人群中容易快速成为意见领袖。理由很简单,由于他们在表达时反应敏捷。

思想与意志主宰了全场,加上他们的斡旋能力更加超群,所以能解决别人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者的舌头,却是医人的良药”。的确,语言的威力十分巨大。

由于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话说得不好,很可能把事情搞糟。领导者是一个群体的宣传者、组织者,话说得不好.有失水准,影响自然就更大。领导者经常要在大庭广众抛头露面,往往成为各种场合的焦点和中心,这种时候,高超的讲话水平对提升领导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荀息劝诫晋灵公放弃建9层之台的故事富有启迪。荀息得知灵公劳民伤财建造9层之台,冒着“进谏者,杀无赦”的危险来见灵公,说目己能连叠12枚棋子,且垒上9个鸡蛋。灵公甚觉稀罕,便令他表演。苟息叠起12枚棋子之后,又将鸡蛋往上放。灵公惊呼危哉!荀息见时机成熟,便说此小足为险,尚有更险之事。灵公问何事,荀息从容答道:9层之台,3载尚未完工,然男误耕,女误织,国库空,邻虎视,若此,国将亡矣,累卵之危尚可比?灵公恍然大悟,下令停建9层之台。

领导者有了良好的口才,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论述事物.并能借助娓娓动听的口才来迅速地打动别人,那么,与那些知识比他更为丰富、却无法像他那样挥洒自如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来说,就拥有更大的优势。

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天才的演说家,他们利用语言这把利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政治使命。周恩来、陈毅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生涯中善于辞令,机智、雄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丘吉尔、戴高乐每一次铿锵有力的演说,都成为射向法西斯的利箭,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斗志。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把自己人生成功的秘诀概括为一个“说”字: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了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有把握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对于领导者而言,口才主要体现在讲话上。领导者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一个成功的领导讲话,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具有准确性。准确性是领导运用语言,与他人或组织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有一些领导者,很有才华和见解,但一开口,却是茶壶单煮饺子,满腹经纶难以说清,说者费劲,听者着急;也有的讲起来几头禅很多,打乱了自己正常语流;有的语调平淡,缺少抑扬顿挫。这些,都妨碍了思想的准确表达,使讲话效果大打折扣。为此,领导者讲话要注意逻辑,应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努力做到讲话科学有逻辑性、条理清晰、无懈可击。

二是具有概括性。概括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表达能力。领导在在讲话时,为了使人们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精神,必须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以达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

三是富有通俗性。领导的讲话不仅要生动、说理,而且要明事、易懂,使人乐于接受。要注意使用群众语言。大众语言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在讲话中巧妙地运用,能够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常言道,好东西不要多用。俗语、谚语、歇后语也是如此,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用得过多过滥,就显得过于肤浅和滑稽,甚至引起听众的厌烦。

四是富有生动性。领导者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需要使用易被接受、鲜活生动的语言,而忌讳那种干涩难懂、空洞乏味的说教。语言生硬、呆板,只能让听话者觉得如同嚼蜡,自然不会有兴趣聆听领导的开导,这样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干巴巴的套话官腔,只能拒人以千里之外,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连开展谈话也很困难。

五是富有鼓动性。一个杰出的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个鼓动家。他要用语言去撞击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的情绪,坚定人们向前的意志。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领导首先必须具有恢弘的气魄、宽阔的胸襟和无畏的胆略。其次,要有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在短时间就能调动人们的情绪。具有极强的鼓动力。最后,领导语言鼓动性和感染力也与领导者在讲话中表明努力的目标,以及展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后的美好前景有关。因此,杰出的领导者往往会利用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报告、演讲、讲舌中传达给人们某种可能达到的目标和希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听众的情绪。

口才,是一个人的知识、气质、性格及其思想观念的综合反映。领导者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那么,领导者要练就卓越的口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因人制宜,以练达助口才

讲话的目的是让人接受,讲话应注意场合、情境和对象,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领导者在大型会议上讲话,如果只见稿不见人,照本宣科,几页薄纸犹如一堵墙,隔断了自己与听众的感情交流,将会极大地影响讲话的效果。

与老百姓交谈时,要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注意从他们身边的事谈起,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朴实无华,使人家听懂、听清、听进去。

而与知识分子座谈、研讨时,要尽量说得文雅庄重些,讲话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才能与对方在同一平台上交流。

此外,业务协调、谈判,内事、外事用语也有很大差异,如果把外事往来中的言语照搬到同行、兄弟单位的交往和业务洽谈中,会使人产生玩弄外交辞令而敬而远之的负面效应。

和下属谈心更要注意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份、文化层次、性格及处境,讲究谈话的措词和方式,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

(2)语为情动,以声情助口才

语为情动,言为心声。以情感人,也是增强领导者讲话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言为心声,情真才能词切。只有诚恳朴实,以诚为本,体现关怀之情,才能引起心理的共鸣。

领导者讲话不但要以理服人,告诉人们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还要以情动人,激发人们工作的激情和战胜困难的信心。讲话应注意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清晰明快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感情,以增强讲话的魅力。与广大听众的心灵交融在一起,引起强烈的共鸣。

如果讲话华而不实,缺乏真挚的情感,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得不到听众的心。只有讲话时袒露情怀,敞开心扉,才能达到语调亲切、说理虔诚、激情进发、内容充实的效果,才能字字吐深情,句句动心魄。

力戒不管在大事小事,都让秘书代笔,自己只是开口念稿的毛病,要说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思想。讲话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讲新话,结合实际情况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过时的话去掉,别人说的话少说。

(3)博学多识,以文采助口才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领导者的讲话也同样如此。如果领导者过分相信自己的权力,认为讲得好不好都有人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听众,降低自己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影响。领导者在讲话中适当增添一些文采,使讲话适时进发出一丝闪光的火花,使讲话妙趣横生,从而吸引听众,增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然而,语言的文采是建立在讲话者的见识、阅历和知识的积累上,不可设想,一个见识短浅、知识贫乏、读书很少的人能够做出一场文采横溢的讲话。俗语说:“胸有韬略,口有珠玑。”学习是思想的基础,是思维的驱动器。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透彻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感性认识,即使巧舌如簧,也是言者昭昭、闻者昏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讲不到点子。

因此,领导者必须博览群书,善于从学习中总结提高。学习逻辑学的缜密;学习语言学,正确运用词汇;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加强自身修养;了解行业用语,熟悉一些俗语、名言警句和风趣幽默的口语等;学习辩证法,做到全面分析论述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姿势得体,以风度助口才

领导者在讲话中,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体态语言,达到以风度助口才的目的。领导者的讲话传递给听众的不仅是语言,还有领导者的决心、信心、情绪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领导者以相应的面部表情、身体的姿态、恰当的手势来表达。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如果配上灵活得体的仪态语言,不但能给听众以思想上的启发,而且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领导者讲话或谈话时必须注意防止:一是恶语伤人。不礼貌的称呼、不尊重的话语或粗鲁的训斥都会让人生厌、反感。说话要掌握分寸,避免可能伤害别人的成分。即使对方确有缺点,也不可抓住不放,喋喋不休,刻薄刺耳,礼貌的做法应当是委婉批评,适可而止。二是冷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想想自己被人冷落的滋味。想使别人觉得自己的谈话有热情,并对自己有好感,就不要让人“冷”在那里。三是不雅的小动作。摸后脑勺,往往给人理屈词穷的感觉;脚腿抖动,往往给人以浮躁之感;挖鼻孔、揉耳朵,让人觉得缺少修养和风度。只有克服这些不良习惯,恰当地运用各种得体的姿势,才能建立起在听众中的良好形象,增添讲话的魅力。

讲好话、作好报告,是一位领导者品德、索质、智慧、学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力、一种魅力、一种竞争力。领导者要注意提高讲话的艺术,发挥运用良好的口才,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在应酬场合说话有品位

领导者公务往来需要讲礼貌、懂礼节,更需要掌握较高的语言表达技巧,说好应酬话。

领导者应酬的基本要求是:态度要热情,措辞要得当,话语要文明,方式要讲究,语气要谦和。说话时要显示出尊重对方的诚意,做到“三不说”、“三不用”:容易挫伤对方感情的话不说,对方不爱听的话不说,对方一时难以接受的话不说;不使用反诘句,不使用冷淡和傲慢的语凋,不使用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这样,才能在应酬中显示出领导者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层次品位。一般来说,领导者在应酬时,在说话上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1)客气而不俗气

很多善于应酬的人都知道,能不能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关键在于是否善于使用适宜、得体的应酬语言。

现实生活中应酬语言的使用往往呈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语言生硬,缺乏热情;另一种是过分热情,俗不可耐。这两种极端皆不可取。在领导者的接待应酬中,对于同级、下级来访者,往往容易犯语言生硬的毛病;而对于上级和外地来客,又常常容易犯过分热情的毛病,这些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

适宜、得体的应酬话,应当是柔和、亲切、不虚假、不俗气,要让人感到是在真诚地欢迎他,而不是冷落或刻意地应付他。

虽然,初次见面要客气,但客气过了头,就会让人受不了。刚开始会客时的几句客气话倒没什么,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大妥当r。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感情,加深双方的了解,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墙拆掉,人们只能隔着墙做一些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客气话是用来表示自己的恭敬和感激的,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会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像背熟了的唐诗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使人讨厌。

缺乏真诚而刻板的客气话,绝不会引起听者的好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贵公司生意一定兴隆发达”、“小弟才学疏浅,请阁下多多指教!’....... 这些缺乏感情的、公式化的恭维话,若从谈话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改正为好。

说话要实而不要虚,这是说好话的要求之一。与其空泛地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毋宁说“您上次主持的冬季救济义卖晚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他的著名的社会活动。倘若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者赞美他的经营方针。请人“指教一切”是不可能的,应该择其所长,集中于某一两个问题请他指教,这样他一定高兴得多。

(2)尊人而不自夸

初次见面,如果尊重对方,说话投缘,配合默契,加强联系,就可能成为新朋友;如果话不投机,一句话说恼,或盛气凌人,对人不屑一顾,就可能成为冤家对头。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应十分注意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把握的分寸。

尊重对方,就应避免谈论对方不知道的事。有人说:“不要在一个不打高尔夫球的人面前,谈论有关高尔夫球的话题。”这句话颇有道理。因为与人交谈时,彼此的话不投机,往往会使人觉得非常尴尬,不知下一句该如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