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去世之后,俄国宫廷内部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最后彼得的小女儿坐上了皇位。可惜的是,这个女沙皇没有儿子,于是就把当年嫁到德国的姐姐的儿子认作养子,取名为彼得三世。彼得三世是和他的未婚妻一起来到俄国的,他的未婚妻就是索菲亚。由于彼得三世的生母也叫索菲亚,于是就给她取了一个俄国名字——叶卡捷琳娜。
1761年末,女沙皇去世,彼得三世正式即位。他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沙皇,为了改善下层人民的生活,他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结果却遭到了大地主和大贵族强烈的反对,导致他的皇位岌岌可危。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垂涎皇位已久,于是便趁机发动宫廷政变,企图夺得皇位。
她先是把皇家近卫军的高级军官笼络到身边,之后又获得了几个欧洲大国的支持。1762年6月28日,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正式上演了。在这场政变中,彼得三世被秘密处死,叶卡捷琳娜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叶卡杰琳娜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残暴、专制的沙皇。在她主政期间,俄国的封建农奴专制制度一度甚嚣尘上。为了扩大贵族特权,她下令,把许多土地,连同居住在上面的农民都赏纷纷赐给贵族。因此,在她统治时期,那些大贵族所占有的农奴数竟占了全国农民数的一半以上。
此外,她还颁布法令,规定贵族有任意放逐农奴去服苦役的权力,而农奴却不得控告贵族地主。当时,农奴甚至连猪狗都不如,他们经常向牲口一样,被赶到市场上贩卖。
叶卡截琳娜阴险狡诈、荒淫无耻,异常残忍。当时法国正出于启蒙运动时期,对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言论,她十分不以为然。然而,却在背地里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信,信中对他们的主张大加赞赏,还说准备把这些主张变成政策予以执行。为了给自己制造一个 “开明君主”的形象,她居然写信告诉伏尔泰,说俄国农民的生活非常富裕,几乎每人每天都能吃鸡,而事实上,俄国的农民大多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他们困苦不堪,只能以黑面包充饥。
1775年,俄国农民不堪重负,揭竿而起,于是便爆发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叶卡捷琳娜盛怒之下,开始进行残酷的镇压,最终将起义军领袖普加乔夫砍头、肢解、焚尸。
在对外关系上,叶卡捷琳娜则频频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企图扩张俄国的领土。
她把彼得大帝当成是自己的榜样,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将波兰近62%的领土收入囊中,并且最终灭亡了波兰共和国,在那里的人民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随后,她又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从而使得俄国的船队能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这是当年彼得大帝在位时一直想做的事,如今却在她的手里实现了。
接着,叶卡捷琳娜便把魔爪伸向了亚洲。她通过修筑军事堡垒,蚕食高加索,入侵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到18世纪末,西伯利亚北部已经被俄国牢牢控制了,那里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可供俄国统治者掠夺。此外,俄国还越过太平洋,占领了阿拉斯加,并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块俄国殖民地。
叶卡捷琳娜对革命深恶痛绝,尤其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更让她极度愤怒。她将这场革命斥为“法兰西瘟疫”,发誓要予以“剿灭”。为此,她专门派俄国海军到北海企图封锁法国,“制止革命。”同时,她还用金钱支持普鲁士和奥地利干涉法国革命。
1769年8月,叶卡捷琳娜即将走完她充满非议与血腥的一生,奄奄一息之际,她还在狂叫:“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把我的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望他像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59.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了一件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这件事就是“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发生使得后世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这场革命后来又蔓延到西欧和北美,然后扩展到俄国和日本等国。
英国早在15世纪时,还是一个以农村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半农半工的社会。后来由于毛纺织业的兴起,导致圈地运动兴起。圈地运动虽然提高了生产率,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在这场长达3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中,之前的很多家庭手工业者破产,沦为了雇佣劳动者。同时也导致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为了活命,只好到工厂打工。
随着手工业者越来越多,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厂也慢慢多了起来。后来,这种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的手工工场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同时波及到了采矿、冶金、造纸、玻璃和啤酒等部门。
而欧洲各国的海外扩张也是客观上位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商业革命应运而生。随着商业革命的发展,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明显增多。同时疯狂的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又为英国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也就是说,此时的英国已经在财力上做好了准备。
而在生产技术上,在英国涌现的各种技术和各种发明又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有了这种飞梭,一个织布工人的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了。而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使得英国的棉纺织技术突飞猛进,棉纱的产量大大增加。
而蒸汽机的出现更是意义重大。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甚至有的历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随着蒸汽机广泛应用于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英国真正迎来了大批量生产的时代。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煤炭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多了。由于英国是一个煤炭大国,这就为英国的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到1789年法国革命时,英国每年大约生产1000万吨煤,而当时的另一政治经济强国法国仅能生产70万吨煤。到了1846年时,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有充足的煤炭供应,各大工厂开始在英国各地四处开花。英国随处都可以听见机器轰鸣的声音。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传统的手工工厂就变得不合适宜了。很多资本家纷纷投资兴建厂房,购买机器,开始雇佣工人进行集中生产。于是,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到了1840年前后,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已经基本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了,至此,英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这场革命为英国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它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英国的人口、技术、产品不断向欧洲、美洲输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开始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和政治格局初具模型。
专栏 “羊是怎么吃人的?”
15世纪以前,英国的农业生产十分发达,纺织业只是一个非常最不起眼的行业。但到了15世纪以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由于新航路的发现,使得国际间的贸易交往变得十分频繁,贸易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时地处欧洲大陆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的毛纺织业突然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繁盛,于是英国的纺织业也被带动起来。毛纺织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羊毛的需求开始不断增加,于是市场上的羊毛价格一再高涨。
英国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由于国内外市场对于羊毛的大量需求,使得英国的养羊业成了越来越有利可图的行业。一些贵族为了积累财富,开始纷纷投资。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便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纷纷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用来养羊。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失去了家园的农民沦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却没有的主人。于是这些地方就成了贵族们争夺的地方。他们开始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后来,这些土地也无法满足贵族们的胃口时,他们就打起了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的主意。他们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牧场。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在此期间,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在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英国国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程度的法令,但这些法令并没起多大作用,反而使圈地行为越来越合法了。
那么,英国国王是如何对待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的呢?他在颁布限制圈地法令的同时,也出台法令,对流浪者进行了限制,原来很简单,他是想逼迫这些人去当廉价的劳动力。他甚至规定,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流浪者,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就业,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种法律制裁是十分残忍的,一旦流浪者被抓住,轻则会遭受鞭打,遣返原籍。如果他继续流浪,就会被割掉半只耳朵。如果第三次被发现的话,就会被处死。
为了制止这些人流浪,国会还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所有流浪者如果在一个月内找不到工作,只要被告发,就将被卖为奴隶,他将没有任何自由,必须要听从奴隶主的任何命令,。并且绝不允许逃跑。如果谁敢逃跑,就将终身为奴。如果再次逃跑,就将被处死。而且任何人都有权力剥削流浪者的子女。
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就有大批流浪者被处死。由于圈地运动的盛行,最终导致英国的农民数量骤减。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到各种手工工厂打工,最终成为了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在这些工场里,工人工作异常繁重,可工资却低得可怜。
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国会甚至通过了大量的准许圈地的法令,圈地运动走向了合法化。
这种“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然而它却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60.发明珍妮机
也许你还不知道,意义深远的英国工业革命其实是被一个男人一脚踢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要从1764年的一天说起。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是英国兰开郡是一个纺织工。这天晚上,他下班回家,结果他刚一开门就把妻子珍妮的纺纱机踢翻了,他立马弯下腰去想要把纺纱机扶正。就是他弯腰时,却突然愣住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此时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想到这里,他兴奋极了,于是打算试一试。第二年他就造出了一架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他把这个机器取名为“珍妮机”。
由于当年他没能申请到专利,因此只能自己生产“珍妮机”来赚钱。这款“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哈格里夫斯因此大赚了一笔,“珍妮机”也开始慢慢流传开来。
一天晚上,哈格里夫斯正在和妻子吃晚餐,结果一群怒气冲冲的男男女女冲进了他家里,将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机”全都捣毁了,他们还大骂道:“你制作的害人机器见鬼去吧!”甚至有人还放火,点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最后他们被赶出了兰开郡的小镇。
为什么镇上的人们如此讨厌哈格里夫斯夫妇呢?原来,英国自爆发工业革命之后,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城里靠给工厂主打工谋生。当时正值英国棉纺业繁荣之时。由于机械工人凯伊发明了飞梭技术,使得织布机的生产率大大提高了。然而织布所需的棉纱却还是依靠那些手工作坊用纺车一点一点地纺出来。由于棉纱生产效率极低,所以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果导致棉纱的收购价格屡屡攀高。众多工人因此能够拿到较高的报酬。可是如今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这种机器大大提高了棉纱的产量,于是,织布厂收购棉纱的价格开始一再下跌。结果那些没有使用“珍妮机”的纺纱工人的产量降低,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棉纱的价格却一低再低,直接影响了这些人的生活。于是怒火中烧之下,便发生了捣毁机器那一幕。
哈格里夫斯夫妇成了街头流浪者,不过他们仍在继续改进“珍妮机”。
1768年,哈格里夫斯获得了专利;到了1784年,“珍妮机”已经增加到了八十个纱锭。这种机器顿时成了各个纺纱厂的抢手货,仅仅过了四年,英国的“珍妮机”就已经达到了两万台。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对当时的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很多机器发明者纷纷步哈格里夫斯后尘,开始研究起了纺织机。结果,短短几年的时间,各种各样的纺纱机相继问世了。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它以水力为动力,无需人工操作。纺出来的纱很有韧性,而且非常结实,不易断。不过这个机器也有不足之处。这种纺纱机的体积很大,所以必须要配以高大的厂房才行,而且还必须要建在河流旁边。但这种机器纺出的纱太粗,市场销路不好。
于是,1779年,塞缪尔?克隆普顿经过研究,发明了走锭精纺机。它结合了“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特色,又称“骡机”。这种机器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而且很结实。于是机器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欢迎。到1800年,英国已有六百家“骡机”纺纱厂。
1785年,牧师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于纺织领域,并得到迅速推广。最终引发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可以说,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就先从英国的纺织业开始的,哈格里夫斯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1.蒸汽机问世
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的,这个人就是蒸汽机的改进者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