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广韵》
中国人尚“和”,“和”字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和颜悦色、心平气和、风和日丽、政通人和、和平、和睦、和谐……与“和”有关的词语实在是太多太多,它们都表示一种顺畅美好的意义。中国的古文献《广雅》中说:“和,谐也。”《广韵》也记载:“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在中国古人看来,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终极结果和最佳状态。和就是日月星辰从混沌到有序;和就是寒暑交替、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就是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和就是美,是清风明月,和风细雨。中国人处处讲“和”,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一个小小的“和”字,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代表着中国人对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也是中国人审美观念建立的基础。因此深入了解“和”字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中国人“以和为美”的文化根源。
“和”与“合”
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是“和合”文化,中国人讲“和合”精神,那么“和”字与“合”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合”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上部一个圆锥形的盖子,下部是一个圆形的容器,表示器皿相合。《说文解字·部》解释“合”字说:“合,合口也。从从口。”可见《说文解字》认为“和”与“合”二字形旁相同,都“从口”。但除此之外二者好像并没有更多的联系,因为它们读音并不相同。而且“和”的本义为声音“相应”,“合”的本义为“合口”,是“闭合”、“合拢”的意思,与“开”相对。也就是说,从原本的意义上看,“和”“合”二字不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可以肯定地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渊源关系。不过后来人们在使用时,对二字往往并不多加区别,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在古代,人们既说“妻子好合”又说“夫妇和”,既说“和于楚、韩”又说“合于魏、赵”,既说“阴阳和”又说“阴阳合”,既说“和药”又说“合药”等等。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把“附和”误作“附合”,“凑合”误作“凑和”,“一言不合”误作“一言不和”,或者“曲高和寡”误作“曲高合寡”,“天作之合”误作“天作之和”等等。可以看出来,在人们的心中,“和”“合”就是一个字,只是形体稍有不同罢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两个字在后来的发展中意义有了相近之处。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说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就叫“和合”。相传,和合二人散着头发,满面笑容,一手持荷花,一手捧着圆盒,取和谐合好的意思。在南方一些地区,新婚人家举行婚礼时,都要张挂“和合像”,以图吉利。
“和”“合”两字的起源都很早,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最晚是在春秋时期,“和”“合”二字开始并举或者连用。例如《管子·幼官》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和”指和睦,“合”指聚集,各是一义,互不相混。又比如《文子》中说:“若人若地,何不覆载,合而和之者君也。”这里“合”是聚合的意思,“和”是调和的意思。在先秦文献中,“和合”连用还不多见。从汉代起,“和合”已经成为常用语,广泛见于古代文献中。
王力在《同源字典》中认为:“合”与“勰”等是同源字。它们之间有着意义上的密切联系。《说文解字·人部》中有对“”的解释:“,合也,从人合声。”徐锴解释说:“人相合也。”即是人与人相合的意思。《说文解字·部》解释“”字说:“,同力也。从三力。
《山海经》曰:‘惟号之山,其风若。’”又这样解释“勰”字:“勰,同思之和。从从思。”段玉裁注:“同思,一如同力也。”另外《尔雅释诂》中也说:“勰,和也。”“”是大家共同出力,指的是力气,力量:而“勰”则是集思广益,指的是精神,思想。总之都是团结一致的意思。至于“”字《尔雅释诂》这样解释:“,众之同和也。从从十。臣铉等曰:‘十,众也。’”可见也是合众人之力的意思。从“合”字的几个同源字的意义可以知道,“合”就是要“同思,同力”。也就是说,众人要同心同力,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达到“和合”,才能成就事业,也才能实现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
很显然,经过发展,“和”“合”二字意义开始相近相通但是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当“和”“合”组合成“和合”后,这个词的整体意义便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和合”既不等于“和”,也不等于“合”,而是二者交融而成的复合概念。“和合”中的“和”,其基本意义是“和谐”,由此引申出和睦、平和、协调、混合等意思。“合”的基本意义是“聚集”,由此引申出团结、统一、结合、配合等意思。通过“和”“合”两字引申义的不同组合与运用对象的不同,便形成了“和合”一词的多种复合意义。另一种情况是“和合”是一个单一概念,有时偏重于“和”的意思,有时偏重于“合”的意思。例如《礼记·中庸》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就是君子与人随和而不随大流,不无主见,不人云亦云。孔颖达解释为“性行和合而不流移”,这里的“和合”就是随和的意思,基本上就等于原来的“和”。
我们现在所谓“和合”一语,多是在第一种情况下使用的,即把“和合”作为一个融合“和”“合”两个字不同意义的词。“和合”一词用于人,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和睦团结或使人和睦团结,指的是天下、国家、人民的团结和睦,也指人的性情随和;“和合”一词用于事,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协调配合,指的是事成,把事情办妥,也指事情办得顺当、顺利;“和合”一词用于物,意思是混合,调和;而“和合”一词用于美,则是指和谐、柔和、温婉动人的情感感受。总之,自然万物,人生社会的最好状态就是“和合”,“和合”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处世观。中国人深谙这样的道理:整个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应该协调配合、和睦团结、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才能最终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
“和”与“同”
我们常讲“和而不同”,这里“和”字,取的是和睦共处,和谐共进的意思。事实上,和字最初是源于一种与语音、音调相关的事物,这要从与它同音同义的字——“”上来说。
“和”与“”是“古今字”,就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而已,而现在,一般不用“”字了。实际上它们都与乐器和音乐有关,最初是指乐音的协调配合、和谐统一。“和”字的“口”是声乐的标志,“”字的“龠”表示器乐。古代有一种乐器叫做“龠”,它是由竹管制成的。向熹《诗经词典》里说:“,一种古乐器,编管制成,为排箫的前身。甲骨文作龠,像编管之形。”可知“”也就是“龠”,是排箫的前身。而古代的排箫与现在的笙相似,用竹管编排,大的二十三管,小的十六管,按音律排列在木盒里,所以叫排箫。排箫上端平齐可吹,下端两边长中间短,参差不齐,所以又叫‘参差’。可见,龠是和排箫类似的,也是把参差不齐的吹管按音律编排在一起做成的乐器。吹管长短不同,音高也就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音高,“龠”才能吹出和谐动听的音乐,两个字所表示的就是一唱一奏,一音一乐,一应一和。所以,我们从“和”的初始意义中又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和谐产生于不同因素的配合。“和”并不是处处相同,“和”与“同”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国古人对“和”与“同”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就记载了晏婴对“和”与“同”的区别的一个生动的解释。有一次,晏婴陪侍齐景公,大夫梁丘据来见景公。梁走后,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呀。”晏婴不同意景公的说法,他说:“梁丘据不过是与您相同而已,哪里称得上和谐?”景公问:“和谐与相同有什么区别呢?”晏婴就运用比喻来说明:和谐好比做羹汤,把鱼、肉、盐、酱、醋、水等等不同味道的东西和在一起,用火煮过,才能出现美味。和谐又好比奏乐,一首乐曲,由清浊、短长、缓急、高低、疏密等等不同的声音互相配合,才能美妙动听。国君与臣下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以为可以而其实又不可以的事情,臣下指出来,去掉不可以的,保留可以的,才能使政事平和,百姓安定。像梁丘据那样,国君说是,他就说是,国君说不是,他也说不是,等于做羹汤时用清水调清水,不会有味道,又等于奏乐时用琴瑟老弹同一个声音,构不成乐曲。晏婴认为,“和”的本质是“不同”,唯有“不同”才能达到“和谐”。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明臣,据《左传》记载,他一生勤政廉洁,犯颜直谏,临危不乱,视死如归,是古士大夫的典范。他关于“和”“同”关系的论说,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