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18826400000029

第29章 强者的身躯坚韧的意志

陈放在我面前的是一具皮包骨头,髂部、腰部、臀部、骶尾部皮肤多处大面积癌性溃疡,左下肢屈曲一百五十度的遗体。他,就是为革命熬尽了最后一滴血的栾茀同志。

遵照栾茀同志的遗言,我院隆重地接受了解剖他的遗体的任务。元月三十一日,在高鸿昌院长、张振山副院长亲临现场指导下,我怀着万分悲痛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对栾茀同志的遗体作了病理解剖。

当我打开腹腔时,发现腔内已积有三百毫升左右的血性脓性腹水;肝脏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癌结节;在胰腺、左肾上腺、肾门、腹主动脉周围都有转移性瘤结节。肠系膜根部、腰椎两旁及胰周及右腹股沟处淋巴结高度增大,为灰白色癌组织侵占。两侧胸腔积黄红色清水两千毫升,两肺高度萎陷;右肺中、下叶被癌组织弥漫浸润并扩展到纵隔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也发生转移。有十条肋骨可见转移性癌结节。经过六个小时的系统解剖之后,我们又对骨盆壁作了局部解剖。在解剖中,我们花了四个多小时,一层一层地剖开骨盆的肌肉,进一步看到,在癌性皮肤溃疡的深处,大半个骨盆壁,都被癌组织广泛侵蚀。

在显微镜下观察:癌肿原发于肺脏,为细小支气管发生的腺癌(亦称肺泡细胞癌),伴有癌组织广泛坏死。无论是原发癌灶或转移灶,普遍看到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受到侵犯。

上面提到的脏器和组织转移性癌结节,镜下为粘液腺癌或乳头状腺癌,这些癌细胞均分化很好,间质可见大量致密的纤维组织增生,显示了机体本身抗癌能力较强,造成屏障以限制癌细胞之扩散,这是他坚强的意志动员了抗癌的力量,促进了生命的延长。据一般医学书籍记载,象细支气管腺癌这样的转移,还很罕见。这对我们今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参考依据。

癌肿广泛侵入和转移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这是我从事医学工作二十五年来第一次看到。在这种情况下,栾茀同志还能工作,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从他的病历和有关材料上得知,栾茀同志的腿是一九七七年寒冬,在去山大联系工作时扭伤的。几个月后,红肿仍有增无减。但他还是拖着不听使唤的左腿,强跃上自行车,往返六、七十里去工作,坚强不屈的栾茀同志啊,你哪里知道,这时肺部原发癌已经转移到髂骨了!你的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就是卧床休息,也不能减轻疼痛,控制肿瘤的扩展了。

但栾茀同志没有被此屈服,他为在山西的土地上尽快建立起焦化炉,铺设煤气管道和输油管道等煤炭综合利用工作,整日东奔西走;为创建一所高标准的化工大学,他夜以继日的起草方案,经常通宵达旦。直至生命垂危之际,他仍在为四化做着贡献,起草了山西工业体制改革建议书和煤化大学办学思想,给煤大领导干部编写煤炭化工科普知识……他心里想的全是事业、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是什么力量使栾茀同志战胜癌肿对他的折磨?是他的革命意志,是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赤子之心,是他为四化献身的忘我精神!

我肃然凝视着栾茀同志的遗体,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一个夺目的新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矗立在我的面前。这样的人,难道是癌病的折磨所能削弱他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的意志么?这样的人,不是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头么?这样的人,今天不是仍然放射着永不泯灭的生命之光么?这样的人,不正是我国人民在追求革命理想的道路上,十分需要的坚强战士么?

栾茀同志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作为一个肿瘤防治工作者,我不仅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心为革命、一心为四化的崇高品德,更要学习他不为名,不图利,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实干精神,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为攻克肿瘤,保证人民健康,而奋发图强,努力奋斗。

(作者系 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副主任医师 苏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