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罗健夫的故事
18824700000003

第3章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3)

中秋节到了,罗健夫对其他同志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都回去吧,我一个人值班就可以了。”他吃着冷馒头夹咸菜,守候在图形发生器旁,坚持工作。

九月底,他们终于为北京大学成功地制出了大规模集成电路n沟MOS4096随机存贮器的中间版。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一九七七年春节,当大家都在团聚的时候,罗健夫和他的几个战友,却守在机器旁。春节放假,动力车间停止送风,他们连续工作,常常感到胸闷、憋气,实在受不住了,便出来透透气,又进去接着干。终于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77一Ⅰ型微处理机的全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掩膜中间版。

一九七八年,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接着罗健夫又和组内的同志向“Ⅰ”型发起了进攻。

丰硕的成果,使大家感到无限喜悦,也自然地想到罗健夫付出的宝贵心血。同志们一见到他,便高兴地说:“哈,老罗,你可立下大功啦!”

遇到这种情况,罗健夫总是告诉人们,这一部分是某同志设计的,那一部分是某同志搞成的,从不提自己。

“电路,计算机控制这部分总是你的功劳吧?”

“那是人家指导我干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哪一点作用嘛,不值一提!”

在呈报Ⅱ型科研成果的表格上,他要求不要写自己的名字。上级发下来的三千元奖金,他把分给自己的那份,全部上缴组织了。

为了国家的需要,罗健夫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一九八一年,他独立完成了Ⅲ型图形发生器的全套电控设计,说明他在计算机应用制版方面,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专家。而最初接触图形发生器这个新课题时,他对计算机还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学起。这完全是靠他对党的事业的满腔赤诚,在忘我工作的过程中,自修和钻研的结果。同志们敬佩地称他为“罗铁人”,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个“一心装着工作,惟独忘了自己的人!”

四、高尚的理想情操

罗健夫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他不仅在工作学习上,而且在工资待遇、家庭生活等方面,都表现了他那“忘我无私”的崇高精神境界。

一九七七年,第一次调升部分职工工资时,罗健夫属于调升的对象。可是他想:“我是共产党员。目前国家还有困难,我应该为国家分忧。这次调资面不大,应该让给其他有成绩、经济却比较困难的同志。”于是,他就三番五次找领导,提出不要给自己调资。

可是一榜、二榜仍然还有他的名字。罗健夫急了,跑去找党委书记说:“您忙,我只说一句话,您是了解我的。这次就不要给我调了吧!”

老书记一听,两眼湿润了:“多么好的同志啊!”党委认真研究了罗健夫的恳切要求后,‘在一九七八年二月十日做出决定,批准了包括罗健夫在内的五位共产党员让出调资指标。决定下达后,在单位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促进了这次调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罗健夫让出调资名额,是他家经济宽裕,不需要增加收入吗?不是的。当时,他们夫妇每月收入总共一百三十元,两个孩子还小,都在上学,双方家庭都有负担。妻子要资助娘家上山下乡的弟弟和妹妹,罗健夫要资助弟媳。因为,一九七七年,他湖南老家的一个弟弟病故了,留下了弟媳和两个孩子。罗健夫不仅为弟弟治病花去了不少钱,弟弟病故后,他还给弟媳写信说:“弟弟去世了,你就是我的亲妹妹。国家还有困难,要尽量少向国家伸手,家中的困难,咱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从此,他节衣缩食,按月给弟媳寄去生活费。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当兵时候发的一顶棉帽子,他戴了二十多年。一条旧毛料裤子、穿了补,补了又穿。

罗健夫的弟媳虽然改嫁了,但一九八二年二月,当她得知老罗不幸染病的消息后,马上汇来一百元钱,叮嘱为老罗补养身体。五月,罗健夫病危时,她又千里迢迢专程从湖南赶到西安看望。她哭着告诉人说:老罗比我亲哥哥还亲啊!

一九_七八年,单位新盖了一批宿舍楼。按罗健夫的条一件,他完全可以分到采光好,楼层适中,离上班地点较近的两间一套的好房。但他却偏要较远的最边角的一间半一套的房子。有人感到奇怪,就问:“老罗,您怎么选了这么一套房子?”

“怎么?房子不好?”

“这还用说!”

罗健夫笑着风趣地说:“你错了,我挑的是好房子。边角、安静、少干扰;楼高、视线开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嘛!”

一九七八年底,罗健夫和两个同志一起去日本实习。他是实习小组组长,自己不仅严格执行出国的有关规定,还告诫其他同志说:要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社会,不要被表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他们住在距东京不远的琦玉县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半月培训时间,除了周末上街购买食品,所有时间他都用来阅读资料和研讨工作。日本的冬天,水果也很多,西瓜、橘子、香蕉、苹果,应有尽有。按理,买点水果,在生活费里报销是完全可以的。可罗健夫想:国家有困难,外汇资金宝贵。跟下吃的已经比国内好多了,这些东西,回国后,早晚可以吃的,何必占用外汇呢?于是,他们一次也没有买过。培训快结束时,在千叶县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另一部分同志,通知罗健夫去东京一次,落实单位一项采购任务。罗健夫虽然还没有去过东京,但当他弄清不去东京也可办这件事时,就打了长途电话把这件事办妥了。就这样,他带领的这个小组,为国家节省了42%的外汇开支。

谁都清楚,出国、去港,是难得的机会。可罗健夫的日本之行,却是再三谦让后,领导几次催促,并作了决定,他才匆匆结束手头工作,动身起程的。一九八一年,组织上又派他去香港验收设备。他说什么也不去了,心想:“我已去过一次日本了,同组的卢彬彬还没有机会出去。这样的机会,让给他吧。”罗健夫一再找领导表示,眼下自己的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开身,叫卢彬彬去吧!他去,照样可以完成任务。后来,领导同意了他的意见。

一九八。年,第一次晋升高级工程师,许多同志跃跃欲试,罗健夫却不参加报考,人们都很吃惊。有的同志问他:“老罗,您怎么不报考呢?凭您的资历和苦干精神,凭您在Ⅰ型、Ⅱ型图形发生器上的成绩和贡献,您报考,晋升高级工程师是十拿九稳的。”

罗健夫诚恳地回答说:“高工需要高水平,我的水平不够。这不是凭资历和苦干就可以当的。搞Ⅰ型、Ⅱ型已是过去的事了,不是已经晋升我为工程师了吗?干工作总要有所前进,目标要高一点,步子要大一点。”

后来,连公司的总工程师都亲自上门,动员罗健夫报考。他只好表示说:“等Ⅰ型图形发生器搞出来以后,再考虑吧。”

此时,罗健夫一心在考虑着一个问题:比起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在集成电路方面,起步并不算晚,只是由于十年内乱,我们才大大落后了。图形发生器虽然搞了十多年,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很远。半导体工艺的改革,急需设备的更新,需要只争朝夕,加快步伐呵!

一九八一年,第二次晋升高级工程师。罗健夫索性悄然避开,为加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研制进度,他干脆带上图纸乘火车去北京了。

也许有人认为,罗健夫这也让,那也不要,大概是要当官吧。不是。一九七八年,组织上打算提拔他担任第六研究室的室主任,他谢绝了。一九八一年,公司提升他为制版中心副主任、主任工程师,也被他一口谢绝。领导找他谈话,他诚恳地说:“我不是不服从组织安排,我能力不行。从党的科研事业考虑,我不当‘官’比当‘官’有利。让我集中精力在科研上为国家多做些工作吧。”他妻子陈显万见领导几次找老罗长谈,觉得他太固执,在家劝他:“别让领导左一趟右一趟作难了,实在推不掉,你就挂个名吧。”老罗笑笑说:“共产党的干部是干实事的。现在,干部本来就多了,人浮于事,干起工作来扯皮划圈,不讲效率。我还凑数当挂名的干什么?”后来,组织上了解到他的心思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罗健夫同志把荣誉、地位、职称、待遇统统置之度外,对此,有些人很不理解。他说:“有啥不可理解的?共产党完全是给人民服务的。我是共产党员,就要少想点个人的事。”

五、严于律己助人为乐

罗健夫是一位十分热情、诚恳的人。他对待同志总象兄长一样关心、爱护。

一九五六年九月。他刚考入大学不久。有一个星期天,他与同年级两个同学一块到城内看电影。散场后,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没有雨具,怎么回学校?一位右腿有残疾、拄着拐杖的男同学,不由发起愁来。另一位女同学也一筹莫展。罗健夫二话没说,急忙跑上街,叫来一辆三轮车,把这两个同学扶上去,自己淋着雨,跟着车,跑回校。事后,那两个同学很过意不去。罗健夫却摆摆手说:“这有什么?你们一位腿不方便,一位是女同学、又瘦弱。我应该这样。我身体好,淋点雨,没啥!。”

一九六九年春节,罗健夫从北京回西安探亲。临走前,他找到一起工作的王朗亭,主动提出要替他探望渭南农村的家属。他中途下车,步行近二十里路,赶到王家,带去了亲人的问候,还送上了自己的礼物;并同王朗亭的妻子约好,等他返回时,与她同去京探亲。春节过后,罗健夫如期坐车回返,车到渭南,不见王朗亭的妻子,老罗又赶到她家,问明情况,知道她已乘前一趟车先走了。他又马上给北京的王朗亭拍了电报。回北京后,老罗对他们一家处处照顾,并把自己的几十斤粮票送给他们解决困难。

一九七三年,青年工人小郑的母亲在北京生病,小郑因故不能回去。正在北京出差的罗健夫知道了,抽空去小郑家看望老人,并拿出十元钱说是儿子带来的。回临潼后,他只字不提。小郑后来回家才得知此事。

一九七五年秋天,单位里搞基建,组织大家义务劳动,搬运石头。罗健夫一个人使一辆架子车,趟趟满载,顺着坡道,穿梭般地上下奔跑。同志们赞扬说:“老罗真像头牛啊!”只是大伙奇怪,怎么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散发着一股浓烈的大蒜味儿?事后才知道,那几天罗健夫正在泻肚子,吃大蒜治病。他怕同志们不让他参加劳动,没有将真情告诉大家。

就在他拉着一辆满载石头的架子车沿坡路向下跑时,忽然从路边蹦出个小孩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健夫扭转车把,一个斜刺停靠在路旁另一辆石头车上。孩子得救了,但他却双腿受了伤。宣传科的同志找罗健夫,想写篇表扬稿广播广播。罗健夫同志连连摆手说:“谁都会这么做,一点小事,何必张扬!”

罗健夫以自己赤诚的感情和行动,温暖了许多人的心,维护着党的威信,可他却从不满足,常说:“我所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有许多事,还没有做好。”他事事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组织性、纪律性。

十年动乱期间,一些人上班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习以为常。然而罗健夫却总是下班铃响后才走,上班铃响,他已搞好了室内卫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有个星期一的早晨,雨下得特别大,一个与罗健夫一道工作的年轻人心想:老罗从西安到临潼,要骑自行车赶七十里路,今天恐怕不能按时赶来上班了吧!不料,他一进工作室,只见罗健夫已换掉湿透的衣服,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坐在机器旁开始工作了。使这个年轻人很受教育。

还有一次,单位组织职工星期天参加农场的麦收劳动。农场在咸阳市郊,距离临潼大约有一百里路程。罗健夫由于头天晚上已回西安家里,第二天一大早在玉祥门等单位从临潼去农场劳动的汽车。天还没有大亮,人们没有看见他在路边招手,汽车开过去了。到了农场,发现罗健夫没来,大家议论说:或许是老罗家中孩子有病吧?要不,罗健夫是不会缺勤的。岂知下地时,只见罗健夫身穿背心:短裤、其他衣物捆好背在肩上,浑身大汗,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地头上。原来,他自己花钱坐长途汽车到咸阳后,又跑了十几里路,赶来农场劳动。

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就说:“老罗,你没坐上车就算了,又不怪你。何必又自己花钱赶来?劳动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无所谓。”罗健夫一听,抹着汗答道:“劳动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是无关紧要,但我是组长,要带头遵守纪律,怎么能无故不到呢?”同志们听了,无不称赞他是个“实心眼的人”。

当然,罗健夫也不是完人,不是一点缺点、错误也没有。但是,他在有了缺点、错误后,总是严于解剖自己,不怕丢面子。一旦认识了,就认真地加以改正。

有一次,他去食堂买饭,因为他总是不按时下班,食堂这时没菜了,加之他胃口不好,说只买一分钱的咸菜。炊事员不卖给他,说至少要买两分钱的。罗健夫说:两分钱可以,只是咸菜还是少要点。多了,吃不完也是浪费。那位炊事员不由分说,伸手给老罗碗里扔了一大把咸菜。为此,两人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事后,罗健夫很懊悔,觉得自己是个共产党员,不应该为这件小事和群众争执。他利用星期天,认真地写了一份检查,第二天一上班,就主动找室领导,并在全室大会上作了诚恳的检讨。他还主动找那位炊事员赔礼道歉,使那个炊事员很受感动,也检查了自己,以后改进了工作。

罗健夫严于律己,也严格教育孩子。他培养,教育孩子从小要做正直的人、诚实的人,靠勤奋自立的人,不让孩子幼小心灵沾染灰尘。一九八一年,两个女儿面临升入大学、中学问题。有一天,罗健夫把孩子叫到面前,严肃地说:“我现在就把话说清楚,眼前的升学问题,将来的工作问题,都要你们发奋,靠组织安排,不要指望父母。我这个人没什么“后门”,就是有,也绝不干这种败坏风气、坑害你们的事!”

罗健夫不仅从思想上,还从行动上具体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去北京出差,那样繁忙,身体又不好,他仍然要他的小女儿涛淘每周给他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并批改孩子寄来的作业。他在送给小女儿的一本字典上题过这样的话:“凡是事业上的成功,总是来源于扎扎实实的努力。”

平常,罗健夫从不放过孩子身上流露出来的一丝半点毛病。有一次,他发现上小学的女儿为一件事撒谎,便对孩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责令孩子写出检讨,贴在床头,经常看到,记住这个教训。

在罗健夫的严格要求和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大女儿寒英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小学、中学都跳级。十五岁就以渭南地区高考预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大女儿寒英上大学要求入团时,罗健夫问:你入团是为了什么?寒英回答说:入团光荣吆。罗健夫严肃地对女儿说:入团仅仅是为了带团徽光荣吗?你了解共青团的性质吗?你懂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句话的意义吗?他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入团的动机搞端正。他把保存了三十一年,自己十五岁入团后学过的列宁论《青年团的任务》这本书,郑重地交给孩子,并对孩子说:“就算我这个老共青团员送给你的礼物吧,你要好好学。”一九八一年底,罗健夫在北京出差,还两次写信,叫孩子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看一看在革命的艰苦年代里,老共青团员们是怎样战斗、生活的。他告诉孩子,这本书,五十年代曾鼓舞了他,鼓舞了成千上万个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