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务输转过程中,用工潮流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已是必然趋势。在甘肃农民工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过程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工作力度是关键。但培训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近两年,尽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也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但是甘肃省财政一直比较困难,培训资金投入规模十分有限,并不能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2004年国家和省财政投入600万元实施“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计划,其中省财政仅投入100万元,作为实施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的配套资金。而2004年“阳光工程”只是甘肃全省的部分市、县开展试点培训,大多数市县不在“阳光工程”试点范围。这样一来大多数市、县仍然无培训经费。2005年,经过多方努力,甘肃全省筹措了6000万元的资金,进行农民工培训。但是,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家“阳光工程”和扶贫资金,其中来自省扶贫办的国家扶贫资金就多达2090万元,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多。经费拮据、投入严重不足问题已经成了制约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瓶颈。
3.培训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培训工作的协调机制没有理顺,农民工培训规模有限。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需要劳动保障、农牧、财政、扶贫、教育等部门加强配合,整合培训资源,才能提高培训效率与质量。2004年甘肃省制定了《2004—2007年农民工培训规划》,由省劳动保障厅牵头,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部门分隔,各自为阵,培训资源难以整合,形不成合力,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培训与输转有机结合的机制。这不仅造成培训资源浪费,而且阻碍了甘肃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198万人次,其中15天至90天的技能性培训1580万人次。而2004年甘肃全省培训农民工只有11.2万人,培训人数不到全国农民工培训总数的1%。
4.农民工培训与市场需求相分离
培训与转移就业分家。培训是为了输转,输转前必须培训这是目前劳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甘肃农村劳务培训和输转的工作机制并没有理顺,培训与就业“两张皮”。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就业信息多、输转渠道畅通的劳务机构并没有参与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有人找不上信息,有信息招不上人”的困窘,最终导致培训与输转脱节,培训脱离市场需要,培训工作效率低下。
从近几年劳务输出情况来看,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务工技能单一,只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严重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的质量。为了提高务工者素质,推动劳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急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来改变这种现状。但是由于劳务经费支持不到位,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劳务培训一直跟不上就业形势需要。没有建立有技能的富余劳动力预备役制度,从而致使组织劳务输出形不成规模和气候。
5.企业对农民工缺少培训
目前,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着企业对农民工培训不重视,只知道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愿意拿出经费对在岗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使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难以提升。
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的法律义务,职工的培训经费按一定比例提取,税前列支。但是大多数企业按照全体职工工资总额提取培训经费后,把经费基本都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出国考察等项目支出上,用于企业一般“正式职工”培训的很少,而大量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则被排除在外。如建筑行业,农民工已达3200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76%,绝大多数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是农民工,但能够参加培训的却很少。
(二)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尽管甘肃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奠基工程,纳入甘肃省重点工作。并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来培育,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来抓劳务输出。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甘肃农村劳务输转规模和质量还是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1.农村择业观念的陈旧,影响农民工的择业就业
农民择业观念存在认识上的误差,影响甘肃农村劳务输出。由于对农民工的择业缺乏有力的引导,导致一些市场需求量大的就业岗位,譬如家政服务等少人问津,有些人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出门谋富。
2004年8月和9月,平凉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赴京从事家政服务。这项活动由市县各级扶贫办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务工人员外出旅费、体检费及在北京家政学校培训的部分费用。务工人员培训结业后,由相关部门介绍到北京城市家庭就业,务工人员人均最低月收入在400元左右。市县妇联决心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为贫困家庭的姐妹办件实事、好事。她们通过市县乡三级妇联组织,走村入户作宣传,搞动员,花钱租车登门接人去县城做体检,到县城的食宿费用也由妇联垫资结算。但是,从县里临上车时,有的家长改变主意,把自家孩子从车上生拉硬拽下来,说是宁肯受穷也不让孩子离家千里伺候人。结果是事与愿违,组织了两批,赴京人员不足100名。2004年9月,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又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花。这次进疆的路费也是由政府买单。平凉市政府与新疆用工单位签订了2000人的协议。为了推动这次农村劳务输出,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但是最终进疆的人数不足千人。其中有些人竟利用政府出路费,把务工当成一次探亲访友的机会。
2.政府部门的劳务输出机构不健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的发展
随着甘肃农村劳务输出迅速发展,现有劳务机构设置已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目前,甘肃全省仍有一些乡镇未建立劳务工作机构,有的设置了机构,但由于缺乏编制,形同虚设。这样致使务工信息不能及时发到最需要的地方,失去了信息的实际价值,也影响了劳务政策的宣传。同时因劳务工作没有纳入各级政府考核范围,劳务工作疏于管理,有关部门配合不及时,致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开展难度很大。
市场有用工需求,驻外劳务机构也获得了用工信息,可是这个信息却无法直接传达到各市、县、乡的基层劳务部门。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很多市县的劳务部门没有传真机。基层劳务部门得到了信息,却因经费缺少,无法传达到乡村基层,好多机会白白浪费了。2005年春节,北京一家外资企业通过甘肃驻京劳务管理处,要求在甘肃招工100名,但是信息发去,没有招来一个人,后来一问,说都在过年,信息无法传达到村里。
近几年,甘肃各市市级中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市县区劳务机构和就业促进(服务)机构合属办公,随着劳务工作的迅速发展,现有劳务机构已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目前,全省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乡镇未建立劳务工作机构,有的设置了劳务机构,但没有专职劳务工作人员。在一些乡镇,劳务机构根本没有掌握劳务信息、培训务工人员、组织劳务输出、宣传劳务政策、管理劳务活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作能力。“劳务工作机构滞后,这就很难发挥劳动就业部门蓄水池的作用”,这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对现状的评价。据平凉劳务办反映:目前,平凉市市级没有一个中心劳动力市场。市县区劳务机构和就业促进(服务)机构合属办公,至今仍有79%的乡镇未建立农村劳务工作机构。
3.个体劳务组织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劳务输出
在劳务资源和劳务市场之间,缺少桥梁和沟通途径,是制约甘肃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瓶颈”。目前,农村劳务输出主要靠三个渠道:一是农民工依靠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关系寻找就业机会;二是农民工通过政府劳务部门寻找就业机会;三是农民工通过个体劳务组织或劳务中介经纪人寻找就业机会。但是,甘肃个体劳务组织或劳务公司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务输出规模扩大。
甘肃各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立个体劳务组织的条件要求过于苛刻,致使劳务公司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村劳务输出。据熟知北京建筑劳务市场的武山人马保吉叙说,他当年在天水筹建劳务公司相当艰难。马保吉从北京城建集团的“合同工”到拥有自己的建筑安装公司,在北京建筑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非常熟悉建筑市场用工规则。为了保障异地用工安全,北京市建筑行业规定,其他外省市建筑公司在京注册施工,必须限用本省市建筑工人。据北京城建集团网公布的资料显示,甘肃周边省份在北京都有自己专门的建筑劳务派遣公司,四川有6家,宁夏有6家,陕西有7家,而甘肃在北京仅有陇南一家小公司具有建筑劳务输出资质。没有合法的输出平台,甘肃建筑工人一直处于一种无序零散小规模的状态。目前输出的建筑劳务,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甘肃建筑工只能到其他省市的建筑工程队去,可是其他建筑企业需要相应本省市的合法证件,甘肃籍工人只好使用假身份证,或者涂改证件,冒充外省籍贯。这给建筑用工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一些建筑单位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之后,也无法得到合法维权。为了打破建筑用工“瓶颈”,2002年,马保吉试图在天水市注册专门的建筑劳务派遣公司,但是,当时工商部门回答说:“在省内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不能注册这样的公司。”他将其他各省市建筑劳务派遣公司的资料传真过去,但仍没有得到回音。“如果当时有这样一个平台,仅凭我一个人带到北京的建筑工人,不会只有现在的200人,而是几千名。”马保吉苦笑着对记者说。
4.劳务资金支持不到位,影响劳务输出机构运作
由于劳务工作经费不足,劳务信息考察不到位,缺乏准确性,也影响了有些高质量的信息的发布。同时,由于劳务工作缺少必要的经费,使输出前的职业技能培训、输转中的管理服务和输转后的权益保障等重点工作也无法保证,直接影响了有组织输出及基层劳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劳务资金缺乏一直是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软肋,也是制约劳务输转工作的屏障。按照市场需求下单,农民选单,培训机构接单,这是劳务输出工作比较好的县区的成功经验。其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劳务基地反馈回来的劳务需求信息,动员组织农民工,由培训机构按市场需求培训劳务工,政府资助部分费用。但是甘肃各市县的劳务经费严重短缺,使许多正常的不可缺少的劳务输出环节缺位,使农村劳务输出的质量不高、规模不大、收入不好。
三、甘肃农村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的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尽快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目前,农民外出务工是增加甘肃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民城市化是长远解决甘肃“三农问题”的唯一途径。如何使农民在城市或非农行业具有生存发展的技能,如何使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生活就成了新时期甘肃各级政府的重大公共责任。
我们认为:应该从三方面人手: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拥有在城市或非农行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抓好对农民工输转的各个环节,使他们拥有在城市或非农行业的就业工作机会;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社会政策歧视,使他们拥有在城市或非农行业的公平生存环境。
(一)把农民工培训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是扩大输转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工收入的关键。农民工培训是农民工输转、进入城市就业的前提条件。事实证明,农民工通过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前景十分宽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甘肃通过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率达80%以上。但是,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公共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力以赴地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
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前提。近两年,甘肃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进城务工”、“劳务输转”是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从2004年开始,国家和省财政投入了一定资金,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多、配合不多,严重影响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尽快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工作制度。一是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要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发改委、农牧、财政、科技、建委、乡企局、扶贫办、教育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劳动保障部门要编制农民工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工作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和顺利开展;三是为了体现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要把本地农民工培训的长期计划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并督促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到位。
2.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