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18814800000052

第52章

甘肃各级政府与劳务等职能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2005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的决策部署,迅速安排部署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到位、思路清晰、措施扎实,使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全力协作,建立起了农村劳务产业的长效发展机制,使全省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

2005年,全省14个市、州和绝大部分县、区召开了本地区劳务工作会议,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确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酒泉、武威、定西、陇南、天水、庆阳等多个市(州)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劳动保障、农牧、财政、扶贫、教育、妇联、团委、工会等部门和组织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运行比较良好的有定西等市,劳务部门牵头抓总、搭建平台;农业、教育部门提供技术、场地、师资,负责开展务工人员培训;发改、扶贫、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妇联、团委做好品牌建设;工会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新闻媒体把握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同时,各市州进行了劳务培训输转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系建设。除金昌和嘉峪关两市外,12个市、州提升了劳务工作机构建制,增加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职能,在乡(镇)建立劳动保障(劳务)工作站、各村确定劳务信息联络员。目前,全省1240个乡镇设有劳动保障(劳务)工作站,15341个村、社有了劳务信息联络员,基本形成了以省劳务办为龙头,市(州)劳务办为依托,县(区)劳务办为主力,乡镇劳务站为基础的四级劳务服务管理机构体系。

甘肃省大部分市和县将农村劳务工作列入了2005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了督促检查机制,采取每季通报、年终总结评比等办法,确保把劳务输出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05年张掖市拿出一系列“实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市委、市政府将劳务输出列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市直和县区有关部门、各乡镇共派出160个劳务“小分队”,到东部省市调查用工信息,落实劳务基地,组织劳务输出。至2005年6月底,160个“小分队”共组织输出7800人,在东南沿海新开辟用工基地48个.输出3600人。

3.通过举办各种级别的劳务洽谈会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2005年,为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有组织输出率,全省各级政府和劳务工作机构积极探索,主动出击,依托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与输入地政府之间、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实体之间,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联手为甘肃农村劳务输出进行指导和管理,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协作格局。

组织劳务洽谈会,劳务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市场合约形式的劳务合作协议,是2005年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新亮点。2005年8月,省劳动保障厅在嘉峪关市承办华北劳务协作区第十一届年会,同时举办了京陇劳务对接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的代表与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洽谈和劳务对接,签订用工协议2.32万人。同年9月,苏荣书记、陆浩省长率甘肃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市学习考察期间,省劳务办与天津有关用工企业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双方确定从2006年起,甘肃省向天津市每年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至3万人。同月,省劳动保障厅、省扶贫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保障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在乌鲁木齐联合举行了“甘肃在疆优秀务工创业人员表彰会暨甘新劳务洽谈会”,省劳务办与兵团及用工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8.76万人。尤其甘肃是全国第一个在新疆为务工人员举行表彰会的省份,不仅极大鼓励了甘肃在疆务工人员,而且在新疆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提升了甘肃劳务的知名度。

各市(州)也积极行动起来。白银、陇南等市和陇西等县(区)在异地或本地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劳务供需对接会。白银市在上海举行的劳务洽谈和签约会,与57家企业和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了18.3万人的用工协议。兰州市派遣劳务考察团对广州、佛山、惠州、深圳四市进行考察后,与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签订了6万人的输转意向协议书。张掖市则选派200名年轻干部到东南沿海劳务基地挂职,充当政府“劳务大使”,拓展劳务基地,传递就业信息,稳定务工人员,实现了输出地与输入地的有效对接。

在抓常年性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全省劳务工作机构乘势紧抓季节性劳务输出,尤其把赴疆摘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2005年甘肃进疆拾花工达到30多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6万多人,创劳务收入4.2亿元。

发展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强化用工信息搜集和跟踪服务管理,扩大甘肃劳务输出规模。特别是利用发达地区出现的就业结构矛盾,充分发挥甘肃省各技校毕业生资源优势,加强用工企业与技校的信息沟通,全年输送出了7000多名技校毕业生,并在当地实现了稳定就业。

劳务派遣制度得到迅速发展。省陇兴劳务派遣服务中心自2004年6月18日注册登记成立以来至今年末,共建立了22个工作站。2005年,全省新建劳务基地

4.省市两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规模

在农村劳动力资源输出过程中,各级劳务工作部门已经具有一个普遍认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的多少。为此,各级政府确立了“以培训促输出,以技能促就业”的工作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各部门现有培训资源,针对市场用工需求,加强农民工就业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为了实现“以培训促输出,以技能促就业”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开始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2004年国家和省财政投入600万元,实施“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2005年,“阳光工程”、扶贫办和各市(州)、县(区)政府为开展农民工培训筹措了6000万元的资金,全省共完成引导性培训46.12万人,技能性培训15.8万人。通过培训,使农民工实现了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了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在甘肃农民工培训中,省扶贫办的资金投入最多。甘肃省扶贫办把全省扶贫工作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目标任务,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投入,2005年培训经费比去年净增一倍多,达到2090万元,年内完成订单培训10万人。省扶贫办与省劳动厅确定了20个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构建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培训基地和网络。在劳务扶贫上,扶贫部门主动与劳动、农业、教育、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等部门配合,整合了培训资源。同时发挥国家在我省帮扶的29个部委、天津市对口帮扶、172个省级和中央在甘帮扶单位的作用,拓宽了培训途径。经过培训的劳动力,90%以上实现输出就业。

培训中,各地在组织上做到了“三个贴近”:培训内容贴近市场,培训基地贴近基层,培训时间贴近实际。在培训服务上实行“三个结合”:培训与劳动力储备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推行“三种模式”:“订单培训”,“流动培训”,“项目培训”。

一些市(州)和县(区)还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加强培训,促使劳务输出向特色、优势、品牌转化。天水市对传统的“白娃娃服务员”、“天水家政大嫂”、“天水抹灰工”三大劳务品牌进行重点培训。陇南市礼县,妇联与扶贫部门合作培训的保姆,在京津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

5.通过定单培训、定向输送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及时掌握劳务需求信息,通过定单培训、定向输送,稳定农民工就业,提高劳务效益,使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庆阳市西峰区按照“巩固老基地,抢占新市场,合作讲信誉,长远讲质量”的思路,多次组织得力人员四面出击,开辟劳务市场,加固合作关系,初步建成了上海消防总公司、长庆油田等105个劳务基地,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新疆为龙头,东进西出,南北并举的劳务输出格局。

“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是西峰区劳务输出的一大亮点。2005年年初,在接到北京通宝金汇公司的劳务用工信息后,区上立即组织孙富强等48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电焊工职业培训,结业后由专人送往用工单位。目前,这48名“技能型”务工人员月工资均达到1200元以上。陪送农民去外地打工已成为西峰区劳务办的一项日常工作:2005年6月2日,送82名农民赴长庆油田打工,60名农民赴北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打工;6月17日,送78名农民赴广东普宁市宝贤内衣有限公司打工;6月28日和6月30日,又送24名农民赴北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打工,128名农民赴长庆油田打工。把这种目标明确、成批送达的劳务输转方式叫做“组织化输转”。2005年上半年,全区劳务输转4万多人次,其中组织化输转13000人次,劳务总收入超过1亿元。在送走之前,这些农民都经过了劳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而在培训之前,区劳务办就已经掌握了劳务需求订单。

西峰区以区劳务办为中心,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都设立了劳务工作站,98个行政村都配备了劳务联络员,全区劳务信息一律输入微机,实时跟踪管理。有多少人具备打工条件,学历如何,年龄多大;有多少人外出打工,在何地方,收入怎样,都一清二楚。同时,区上与陇东职专、西峰职专和35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建立了委培关系,并在上海、广东东莞等辖区务工人员密集城市设立了劳务工作管理处,基本上形成了与农民相通、与市场互动的劳务服务网络。

6.通过建立劳务信息网络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务工信息获取手段落后,一直制约着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开展。一方面,许多城市和企业急需大量服务人员和工人,另一方面,甘肃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为了解决这一制约发展的基础性矛盾,2005年,省委、省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在加强与输入地劳务协作与对接关系的同时,决定尽快建立以省级劳务管理机构为中心,外联全国劳务市场与基地,内联市(州)、县(区)、乡(镇)劳务机构的网络化信息收集和传送体系。2005年12月6日,省劳务办为14个市、州和20个县、区配备了计算机,迈出了建立甘肃省劳务信息网络的第一步,并将在两年内为剩余县、区完成计算机配备,实现省内农村劳动力供给信息和省外劳动力需求信息的快速互通和双向交流。

平凉、张掖、白银等市为了确切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本市总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务工人数、地域、工种以及劳务经纪人、返乡创业带头人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摸底登记工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输转,提高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建立全省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近两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与劳务部门共同努力,甘肃农村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取得了不凡成绩,劳务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征进一步突出,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并举、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并重、分散输出与有组织输转结合的格局。

二、甘肃农民工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提供的调研报告分析认为,目前,阻碍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培训经费杯水车薪;二是城市就业服务项目不适合;三是体制性障碍;四是企业和社会歧视、有政策难落实。这四大原因严重阻碍着农民工的就业。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三大问题是: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少;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初次求职农民极易上当;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就业需要。

(一)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的调查分析认为,在阻碍农民工就业的四大因素中,七成农民工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甘肃农民工受过各类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7.1%。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着甘肃农民工的就业和农村劳务输出的收入。目前,由于缺少职业技能,甘肃外出务工的农民以“苦力”型居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收入又偏低。

1.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

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十分艰巨。2004年底,甘肃农村劳动力有1057.89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600万人,每年还新增40万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等因素,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实现在城镇稳定就业。据统计,在甘肃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35.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4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18.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5.6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96%;文盲、半文盲17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7.2%。

2004年北京市在甘肃一次性招收电焊工300名,但因甘肃这方面人才奇缺,短时间内很难凑齐,最终使这次输转意向流产。这暴露出了甘肃劳务输转培训工作环节上的弱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就业技能的农民工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培训工作滞后,使甘肃外出务工的农民以“苦力”型居多,这些人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在北京打工的6万多甘肃农民工中,就有一半人在建筑业从事低收入的“苦力”型工作。据平凉市劳务办反映。由于受文化程度和技能影响,平凉市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和华北等低收入地区,从事建筑、铸造、矿山、餐饮等行业,工作量大,且收入偏低。因此,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已经成为甘肃劳务输出工作的当务之急。

2.农民工培训缺少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