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18804000000004

第4章 科技总揽(3)

“863计划”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指导方针,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7个高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再创辉煌。两系法亚种种间杂交水稻,乙型肝炎疫苗柱层析生产工艺,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大豆根瘤菌,水稻、玉米联合固氮,试管牛犊,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可调谐激光晶体,光子灼孔材料,汉字识别和汉语语音识别等成果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其中,两系法亚种种间杂交水稻技术实现了水稻制种史上的重大突破,不仅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途径,而且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提高到基因水平,从而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乙型肝炎疫苗研究开发成功地突破了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新材料领域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晶体材料已广泛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独自发展的光电存储用的光子灼孔材料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液氮温度下双光子选通光谱灼孔;高温超导研究已成为世界“四强”之一;自适应性光学望远镜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能对星体进行大气湍流实行补偿试验的国家。

另外,光纤技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前不久,中国已铺设光缆总长11 942千米,成功地研制出无制冷激光器和长波光电雪崩二极管APD并投入商用,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声控中文打字机、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军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精确制导技术等,也都相继研制成功。尽管中国高技术发展较快,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据测算,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

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基于中国的国情和高新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基本政策。主要是: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分时序地对最富有效益的高技术领域加大投入,使投入强度达到某种高技术启动所需要的“临界水平”,并尽快实现其产业化,从而产生应有的高增值效应。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第一产业——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关部门倾斜,要着重发展第二产业中的深度加工和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扩大高产出、高效益部门。

大力更新第二产业的技术构成,加大用现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尤其要充分利用微电子、计算机、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当代高技术成果,分期分批地改造传统产业,把基本工业部门的关键设备尽快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国家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自然资源,防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为未来发展保存基本的资源储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一大批适应高技术发展的合格人才。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生产要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技术与任何科学技术一样,本质上是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的。面对当今世界东西、南北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加强国际交流,开展跨地域、跨国别的联合就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为何说科学技术在财富与价值中日趋占据首位

20世纪以来连续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教育的发展,智能控制机的出现和应用,空前开拓了劳动者的智力,劳动力结构向非体力的智能化演变的趋势不断加强。据统计,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产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这期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比,机械化初期为9∶1,机械化中期为6∶4,到自动化时期则为1∶9。目前,脑力劳动者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比例迅速增长。例如,美国1930~1968年间,蓝领职工增加60%,而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科研人员增加了900%。随着生产劳动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蓝领”比例下降到30%,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10%。21世纪初,“蓝领”比例进一步下降。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显现出同样发展趋势。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比例的变化,将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增大。

与此相适应,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愈来愈高,生产的经济效益愈来愈大。中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约为2 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为2万元,高科技产业人均年产值可达10万~20万元。原子核裂变发现后,人们开始应用原子能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以往任何一种能源都难以比拟的。至于原子裂变应用于军事及其他方面所引起的社会影响就更加难以估量了。利用氢元素原子核聚变获取能量的试验一旦成功并投入应用,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其经济效益将超过以往一切时代。电子计算机生产行业、信息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更为巨大,对社会的影响也更加深刻。有人作过统计分析,由于各种产业应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密集程度不同,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和价值也十分悬殊。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性产品是钢材,每千克不到1元;6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汽车、洗衣机和电冰箱,每千克价格分别为30、60、90元;7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微机,每千克为1 000多元;80年代以来代表性产品首推软件,无重量,但科技含量却很高,若按每千克价格计算,比70年代提高不是10倍,而是百倍、千倍、万倍。当然,这种统计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却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随着科学知识在生产中应用程度和密集程度的提高,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吗

所谓综合国力,系指国力的综合性指标,它是由多种国力要素组成的。国力要素包括:自然力,即国土、资源;人力,指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力,以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科学技术力,包括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转化能力;教育发展水平,指各级学校教育的普及率、社会教育水平和社会成员的素质;国防军事力,指指挥员、战斗员的数量和质量,武器装备状况,后勤供应和民兵建设的状况等;政治力,指政治体制、决策能力、法制和法治水平等;国际影响,如外交关系等;精神力,指国民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社会成员的士气等。这些国力要素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力要素,以至共同影响和决定整个国家的实力。因此,我们要增强国力,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现代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政治、教育、文化、道德等有重要作用,对国际关系和内外政策有重大影响。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了科学技术的巨大系统。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生产技术的科技密集水平、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和社会协作的科学组织水平。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是形成现代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所在。目前,科学技术已成为考察综合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利比亚等,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难分伯仲,但它们属于第三世界。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归因于其科学技术不发达。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前世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高技术则是竞争中取胜的法宝。谁拥有高新技术,谁就能占据国际激烈竞争的制高点,就会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我们作为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想在未来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措施和力度,在高科技领域永久地占领一席之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何说当代科学技术呈加速度发展

科学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愈来愈快,基本上是按几何级数增长。20世纪以来,这一特点更加突出。科技发展不论在速度和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据统计,16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发现、发明累计只有26项;17世纪为106项;18世纪为156项;19世纪达546项;20世纪前50年达961项,远远超出了19世纪。有人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 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仅在空间技术领域中,就出现了12万多种新产品和新工艺。现在每年登记的发明专利有30多万件,平均每天高达800~900件。这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越来越快。

再以科学杂志学术论文为例。1665年第一本科学杂志问世,1750年杂志数目为10种左右,19世纪初期为100种左右,19世纪中期达1 000种,1900年达1万种,20世纪70年代已超过10万种,平均每50年增加10倍;2006年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为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13万~14万篇;全世界一年出版的科技图书70多万种,不足一分钟就有一本新书问世。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知识量的增长速度是和时间的指数函数成正比的,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翻番。据统计,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期,30年增加一倍;50年代,10年;70年代,5年;80年代,3年;90年代后翻番更快。目前人类已进入了所谓的“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

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愈来愈短。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还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不断缩短。科学越来越快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例如,从发明到实际应用的时间,18世纪末以前,一般在70年以上,如蒸汽机(1698~1782年)为84年,汽船(1707~1807年)为100年,照相机(1727~1839年)为112年。进入19世纪,一般为40~50年,如电话(1820~1876年)为56年,电动机(1831~1886年)为55年,无线电(1876~1902年)为35年,汽车(1868~1891年)为23年。20世纪初期,一般10年多,如飞机(1897~1911年)为14年,电视(1922~1934年)为12年,雷达(1925~1940年)为15年,原子弹(1939~1945年)为6年。二次大战后,一般只需3~5年,如晶体管(1948~1953年)为5年,太阳能电池(1953~1955年)为2年,集成电路(1958~1961年)为3年。六七十年代激光和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不过用了2~3年,激光(1960年)仅用了1年,而现在信息产品更新换代仅为十几个月。

新技术、新产品老化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据统计,20世纪初期新技术、新产品的老化周期约为40年,30年代为25年,50年代为15年,70年代为8~9年,80年代已缩短到3~5年。最近1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工业新技术,到目前已有30%以上已经过时,而在电子技术领域中,这一比率竟高达50%。如集成电路,其集成度大约每2年翻一番。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制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了。有的科学家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约每隔5年就有1种到几种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成熟并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加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新不断加速。据统计,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到30~40年,20世纪50年代为15年,70年代为8~9年,80年代又缩短到了3~5年,甚至更短。大学生的知识,过去在校时可获得80%,离校后再学习20%便胜任工作;而今,80%的知识靠工作后接受再教育而获得。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过4~5年便有50%老化,再过5~6年将完全陈旧过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工作后,少则3~5年,多则10年左右,其知识就陈旧过时。美国医生每隔3年重新学习一次,苏联政府的正副部长和大厂矿经理,每隔5年就要进修一次,以更新老化的知识。

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不但为科学研究提供研究课题,扩大了研究领域,而且还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种新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技术手段,从而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其次,科学技术知识的日益积累和历史继承性使人类的知识财富愈益增多,如果把1750年人类知识总量计算为2的话,那么,1900年则增至4,1950年增至8,1960年增至16。人类知识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和积累,使后人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起步研究,起步愈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愈快;再次,科学研究领域日益广泛和深入。在微观方面,科学探索活动已深入到“基本”粒子,在宏观方面,人类的视野已扩展到距离地球200亿光年的茫茫宇宙。科学探索活动向更大广度和更深深度的迅速挺进,必然会大大增加人类认识新的自然规律的现实性,从而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最后科学技术日益增长的巨大社会功能,尤其是它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神奇推动力量,迫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投入愈益增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高科研效率,这也是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何说国际科技发展多极化和科技人才竞争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