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丁(1908~1986年)生于美国,少年时代就很用功,16岁考上大学,特别喜欢物理。早年他和另外两名科学家肖克利和布拉坦一起,共同研究半导体锗和硅的物理性质。在一次实验中,他在锗晶体上放置了一枚固定针和一枚探针,利用加上负电压的探针来检查固定针附近的电位分布。当巴丁将探针向固定针靠近到005毫米处时,突然发现,改变流过探针的电流能极大地影响流过固定针的电流。这一意外的发现,使他们意识到这个装置可以起放大作用。于是三人通力合作,经过反复研制,终于在1947年发明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器件,这就是晶体管,它取代了又大又笨又费电的电子管。这一成果立刻轰动了电子学界,巴丁等被称为电子技术革命的杰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巴丁和肖克利、布拉克一起获得了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获奖的那一年,巴丁又开始向另一个科学高峰——超导理论攀登。超导现象是指一些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下降接近绝对0℃时会突然消失,成为没有电阻的超导体。当时,超导现象是科学上的难题,巴丁与中年教师库柏、研究生施里弗共同攻关。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建立了超导理论。为了纪念他们三人的杰出贡献,后来称超导理论为BCS理论(由三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他们三人又共同获得197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合作搞科研还被科学界称为老中青三代各献所长共同合作的典范。巴丁在同一领域(固体物理)前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沈括为何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
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时,中国老百姓已经用这种黑色液体烧饭点灯了。这要归功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读书人,是他经过反复研究,弄清了这种东西的性质和用途,并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这位读书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石油”,这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位读书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1031~1095年)。
沈括是北宋年间钱塘(今杭州市)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学科中都有重大成就,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33岁到京城开封研究天文历法。王安石变法期间,被任命为负责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司天监长官。他用自己制定的《奉元历》代替旧历,提出《十二气历》代替农历,《十二气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还要合理,可惜未被采纳。
沈括在物理学方面建树很多。他通过实验找到了使用指南针的办法,使针总是精确地指向南方。这是世界上关于如何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此后,他在用指南针定向时,发现磁针常向东偏,不指正南,在历史上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这比欧洲人要早400年。他对凹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说明,对声音振动的实验,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到浙江东部地区考察,提出雁荡山群峰是经过千万年流水的冲刷而成。他经过太行山麓,见山壁中间有一条由卵石螺壳组成的堆积层时,断定这里是古时的海边,并推论出“大陆都是混浊泥沙冲积形成”的。这些独到的见解,与现代科学结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沈括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26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像活字印刷、磁针装置四法、水法炼钢等重要成果,就是由这本书记录留传下来的。这部书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意义。
郑和曾七下西洋吗
中国从汉朝开始,到唐、宋时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在世界上领先。明朝的郑和(1371~1435年)“七下西洋”,则是古代航海事业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明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过红海之滨的回教圣地麦加朝圣,使郑和从小听惯长途旅行的惊险故事,心中充满好奇和景仰。1405年7月,郑和率领62条海船、2万多名人员,船上装着金、银、瓷器和丝绸,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口)出发,开始了万里远航。
船队经历千辛万苦,战胜了风浪和疾病,打垮了凶恶的海盗,牺牲了不少船员和士兵。他们先后到了占城(今越南南方)、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古时候的“西洋”是指南海以西的沿海一带),成功地开辟了从中国到东非海岸的航线,直到第三年10月才回来。这次航行使皇帝得到很多好处,所以不久又派郑和多次出海。自1405年到1433年的近30年中,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规模宏大,船队最多时达200多艘船,其中长148米、宽60米的大型船只60余艘。使用了罗盘、测深器、牵星板等世界先进技术,航程10万余里。先后到过印度支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的婆罗门洲、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为中国对外交流开辟了航线,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广泛流传着许多“三宝大人”的传说。有许多以“三宝”命名郑和到过的各地名胜古迹,如印尼的“三宝垄市”、“三宝洞”,泰国的“三宝庙”、“三宝塔”,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三宝井”,印度的“三宝纪念碑”等。这些表明郑和的功绩和中国与亚非国家友谊的象征一直流传至今。郑和还将他近30年的航海经验和收获,编撰成了《航海地图》和《针位编》两本书。
郑和航海比哥伦布的探险航海早87年,技术水平、规模和航程也都超过哥伦布,领先于西方的航海家。但是郑和航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发展贸易、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每次航海耗资巨大,七次远航以后国库空虚,财源枯竭,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样,郑和七下西洋也就成为中国航海事业从繁荣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徐光启为何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
自古以农为本的中国,传下来的农业技术书籍却不多。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称得上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1562~1633年)生于上海县(治今上海市旧城区),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志趣高洁。一天几个同学谈论各自的志向,有人要当富翁,有人要做道士,徐光启却表示“治国治民,崇正辟邪,勿枉为人一世”。他的坎坷一生,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诺言。
1600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他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徐光启译作很多,与利玛窦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六卷,中外人士评价极高,认为“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他主持编制了137卷的《崇祯历书》,为中国天文历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还钻研了西方的水利学,编译成《泰西水法》六卷。徐光启的工作,开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先河,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徐光启还身体力行参加农业实践,总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他把福建甘薯引到上海试种获得成功,并写了《甘薯疏》。他又将北方的芜菁移植于上海,写成了《芜菁疏》。1633年。徐光启年老回到家乡,整理毕生苦心搜集的材料,编写成《农政全书》六十卷,这部书详细记录了中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之一。徐光启始终不忘革新朝廷政治的理想,几次进京做官,又几次被奸臣昏君排挤出京。他从政几十年,始终清廉自守,两袖清风,直到病逝时,身边还不足10两银子。
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者是谁
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书,传到西方以后,欧洲人惊奇不已,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年)。宋应星出生在江西奉新县,28岁考中举人,47岁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管教育的官),动手编写《天工开物》,三年后成书。以后在福建、安徽当过小官,1644年明朝灭亡后,便弃官回乡隐居。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工艺技术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一般读书人看不起,宋应星却把它看做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一一记录在《天工开物》中,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名著。西方曾以《中华帝国古今工业》为书名,将它译成外文出版。《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冷漫田使用骨灰蘸秧根,是中国使用磷肥的最早记录;利用不同品种蚕蛾杂交而生出“嘉种”,是中国利用杂交技术改良蚕种的最早记录。书中记载的精巧复杂的提花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记载的锌的冶炼技术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钟观光在植物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植物分类中,有两个属——钟木属和观光木属,是以钟观光(1868~1940年)的姓和名命名的,这在世界植物分类学中也不多见。钟观光是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和植物标本采集创始人。1887年,浙江省镇海县柴桥镇江岸村出了一位秀才,他就是刚满19岁的钟观光。钟观光在私塾读书时非常刻苦,学业超群。为了克服好动的毛病,钟观光仿效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方式,把自己的腿捆在桌子腿上读书。因此,人们诙谐地称他是“缚足秀才”,赞誉他发愤读书的精神。为了弥补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钟观光自学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化学、物理书籍,并且与同学一起购买实验用的仪器和药品。他还学习了日语,东渡日本去学习考察先进的科学技术。
40岁以后,钟观光开始研究植物学,曾立下“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的誓言。为了实现自己的誓言,在1914年前后的四年间,钟观光足迹遍及11个省,长途远征,跋山涉水,采集腊叶植物标本16万多种;海产、动物标本500多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300多种。钟木和观光木就是这一期间发现的。钟观光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把钱都用在搜集标本、购买图书、创办教育上。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的前两天,钟观光被迫离开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在逃难中,他也不舍得丢下珍贵的资料、心爱的标本及图书。三年以后,钟观光怀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秉志是中国生物学的开创者吗
中国著名动物学家秉志(1886~1965年),一生与动物打交道。他逝世的前一天,上午在实验室工作,下午外出开会。过度的劳累使他心脏病发作,次日凌晨去世。秉志,原名翟聚志,河南开封人。17岁时先后考中秀才和举人,23岁又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一届官费留学生,赴美学习。34岁时秉志回到祖国,决心开创中国的生物学研究。
回国后第一年,秉志就在南京高等师范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第二年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所。他带领研究人员不计报酬、不计时间地工作,使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工作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秉志一生涉足过动物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昆虫学和古动物学等多重领域。他对鲤鱼形态和江豚内脏的解剖分析以及对脑的研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秉志是中国近现代动物学的先驱。他为国家培养了几十名动物学专家,学生遍布全国。他要求学生对工作有决心、信心、恒心、耐心、细心;对待问题要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不怕失败。这些要求不仅成了学生们的座右铭,更是他一生恪守的格言。
林巧稚为何被誉为医学界的巾帼英雄
她,没有举世闻名的发明,却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她并未得过什么国际奖,可是国内外的人都尊敬她;她也没有子女,但千千万万的产妇、儿童都叫她妈妈、奶奶……她就是著名的妇科专家林巧稚(1901~1983年)。
林巧稚出生在福建厦门市。1921年夏天,她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考试。这天天气闷热,坐在她身边的一位女同学突然晕倒,林巧稚立即放下没答完的考卷,把女同学送往附近的医院。照理,没有答完全部考题的考生是不能录取的,但是主考老师从这件事中,发现她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这正是一个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加上她在交谈中表现出的熟练的英语会话能力和未完答卷中显示出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她被破格录取了。协和医学院是美国教会办的,既是医学院又是医院,学制长达八年,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林巧稚在这里刻苦学习八个春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通常妇女只能当护理员和护士,林巧稚不仅是第一个女医生,而且后来成为第一位女主任。她整天忙着为病人治病,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而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医学,献给了产妇和婴儿。几十年如一日,林巧稚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上直到逝世。她培养人才,舍己为人的医疗作风在医学界享有盛名,被誉为医学界的巾帼英雄。
郑作新为何被誉为鸟类专家
喜欢鸟的人很多,但一生与鸟打交道的人并不多。中国鸟类专家郑作新(1906年~),研究各种鸟类几十年,为鸟类“编家谱、写档案”,他的名字像鸟儿一样,飞越五洲四海。郑作新的童年并不美好,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刻苦读书,15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当年被美国密歇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回国以后,郑作新对中国鸟类学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发现了中国家鸡的祖先——中国原鸡,纠正了中国家鸡从印度引进的说法。同时,他还指出达尔文的《动物和动物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的错误。在全民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的日子里,郑作新发表了他多年汇集的麻雀全年取食情况的报告,说明麻雀平时捕食害虫,利大于弊,只宜在收获季节对麻雀危害农作物的情况加以控制。国家领导人根据他的调查报告,给麻雀摘掉了四害之一的帽子。现在,鸟类的新亚种在全世界已不多见。世界鸟类学家为鸟类的分类工作已做了两三百年,鸟类的新种现今已是很难发现了。30多年来,郑作新和他的同行发现了20多个鸟类新亚种,这一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鸟类专家的震惊和赞扬。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鸟类学研究,而且在保护、利用、发展中国的鸟类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编写了十多部研究专著,几百篇论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受到中国科学院的嘉奖。1988年他又获得美国野生动物协会颁发的国际性科学成就特别奖。
谁是第一个证明μ介子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