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18804000000126

第126章 科苑精英(7)

张文裕(191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证明μ介子是一种非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科学家;他还发现,带负电的慢μ介子,在与原子核作用时,会形成μ-子于原子,并产生电磁辐射。因此,μ-子原子被命名为“张原子”,它的辐射被命名为“张辐射”。张文裕出生在福建惠安县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他只能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他的坚强毅力和刻苦精神,感动了校长和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读完中学后,他带着同学们为他凑的20元路费,上了燕京大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白天下课后在校园的农田里操作,深夜复习功课。上课困了就用针在手上扎,以致手指上布满了血点。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38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经过许多曲折和周旋,张文裕终于回到祖国。1956年,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协助钱三强领导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他还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中国组长。几十年来,他为祖国的原子物理、宇宙线理论、粒子物理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

谁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980年5月18日上午,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一枚运载火箭获得成功。美国迅速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件事,题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年到美国留学,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求学,1938年获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世界著名航空大师、近代力学的奠基人卡门,以后又成为卡门组织的美国最早的火箭研究机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核心成员。卡门曾说:“36岁的钱是一位天才,他所做的工作对发展高速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推进技术有巨大推动。”钱学森在力学许多领域获得巨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他与卡门一起取得的超声速流体力学成果,成为超音速飞机克服热障、声障的依据,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对飞机设计有指导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的理论应用于美国火箭研究,取得显著效果。

新中国刚成立,钱学森就准备回国,美国政府深知钱学森对于中国科学所能起的作用,千方百计加以阻挠。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斡旋和世界舆论的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中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钱学森思路敏捷,视野开阔。20世纪50年代,他把控制论思想应用于技术领域,创立了横跨许多学科的崭新方法——工程控制论。70年代以来,他又提议建立可应用到一般技术的“系统学”,对于中国交叉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十分重视教育和科普事业,为中国培养科技人才倾注了心血。

唐敖庆为何被誉为中国的量子化学之父

研究复杂无机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是当代化学前沿课题之一,这门学科叫“配位场理论”。以中国化学家唐敖庆(1915年~)为首的集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项研究以来,使中国的“配位场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发展激光集成电路、稀土元素等新型材料打下了基础,因而引起国际化学界瞩目。

唐敖庆是江苏宜兴人。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四所大学,最后他选择了北京大学化学系。1946年去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研究院当研究生,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0年,唐敖庆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任教,并担任吉林大学校长及化学研究所所长。唐敖庆在量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化学固氮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2年,唐敖庆独创地提出了“分子内旋转的阻碍势函数问题”,获得国家三等奖。不久唐敖庆又在高分子结构和性能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1963年以后,唐敖庆领导的化学家从六个方面发展了配位场理论,并且完成了《配位场理论方法》这部重要的著作,1982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由于唐敖庆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被列入世界知名量子化学家行列。1981年,他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会会员,是这个国际组织中唯一的中国人。国际化学界称他为“中国的量子化学之父”。

黄昆是“黄理论”的创立者吗

在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是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在1955年授予第一批学部委员时,获得这一崇高荣誉的仅有几十人。中国固体物理学家黄昆(1919年~)教授,因才学出众,成果卓著,1955年被推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时他只有36岁,是年纪最轻的一位。

黄昆是浙江嘉兴人,18岁时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因成绩最优,年年获学校的最高奖学金。1944年留学英国,1947年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英国从事科研工作。

1951年,32岁的黄昆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当时,国际上还没有专门讲解半导体物理的书,黄昆在中国第一次开设了这门课程。后来,他与谢希德教授合作,写了一本《半导体物理》教材,填补了这门学科的空白,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还编写了《固体物理学》等教材,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培养、造就中国半导体技术骨干队伍,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昆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极大地影响着国际科学界。他提出固体中的杂质缺陷导致X光漫散射,国际上称为“黄散射”。他提出的关于多声子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国际上称为“黄理论”。他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并推导出它的运动方程,国际上称之为“黄方程”。黄昆还与德国学者玻恩合写了《晶格动力学》一书,这本书一直到现在还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性著作。198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聘请黄昆为国外院士,1987年他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王绶琯能听懂星星说话吗

在北京密云水库旁的一片平坦土地上,均匀地摆着28面形似电扇的仪器,这是北京天文台装设的“射电干涉仪”。它们白天跟着太阳转,晚上跟着星星转,日夜不停地接收着遥远星空发来的无线电波。这些设备的“总管家”,就是中国射电天文学的专家、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1923年~),他被人称为“能听懂星星说话的人”。

王绶琯是福建福州人,23岁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学造船。海军学院与闻名世界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相邻,他经常到天文台去参观学习。当1949年王绶琯完成一艘航空母舰的毕业设计后,就把平时写的一些有关天文学的笔记和对天体物理学有新见解的论文,寄给当时伦敦大学的负责人格林哥莱,得到格林哥莱的称赞,并同意他到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1953年,王绶琯回到祖国,协助张钰哲等老一辈天文学家开展天文研究。1958年,30多岁的王绶琯担负起在中国建立射电天文学的任务。经过20多年不懈的努力,熬过了不计其数的不眠之夜,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射电天文学队伍,这支队伍的领队就是王绶琯。1984年,他们完成了以北京密云县为基地的“射电干涉仪”组合系统,使中国的射电天文观测进入到国际先进行列。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吗

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中国培育成功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已经增产了几百亿斤粮食,并在亚洲、非洲、美洲许多国家推广成功,被公认为是继墨西哥矮秆小麦培育成功之后又一项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为获取这一胜利立下头功的,是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1930~2006年)教授。

袁隆平是湖南人,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参加田间劳动,热爱乡村的一草一木,也体会到每粒稻谷所含的艰辛。他于1959年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就来到湖南黔阳农校担任遗传育种教师。利用杂种第一代的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实现农业生产突破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就推广了杂交玉米,50年代,墨西哥又出现了矮秆高产的杂交小麦。但是自20年代以来,育种学家们培育自花授粉的水稻杂交优良品种的工作却一直没能获得成功。袁隆平在农校一边结合教学,及时了解外界水稻育种动态;一边细心观察周围稻田具有特殊性状的植株。1960年他在培育高产稻种试验中,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他决心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1964年夏天,他首次发现了雄性不育株,以后又率先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进行杂交的设想,并含辛茹苦地加紧进行田间实验。1973年,终于突破难关,在世界上第一个育成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和1975年在南方多处试种效果良好,1976年后开始大面积推广。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在同样条件下,杂交种比一般良种增产20%~30%,高的能增产50%以上。

1980年,籼型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项出口专利转让给美国,很短时间内为许多稻米生产国引种。为了表彰袁隆平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1981年国家科委向他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5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向他颁发了发明创造金质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科学奖,1988年又在英国伦敦荣获国际朗克基金奖。国际友人赞誉他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王永民是“五笔字型”发明者吗

1983年8月,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电脑汉字输入方案通过了技术鉴定,一项被誉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电脑技术——“五笔字型”诞生了,举世称难的汉字进入电脑的世界难题终于迎刃而解,古老的汉字首次突破了每分钟输入电脑百字大关。汉字走进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在现代化建设中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王永民(1943年~)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特别爱思考,爱制作。少年时他做过脱坯机、捕鼠器、小火车、小飞机等,还为母亲改造纺车。他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就说过:“翻开我们学过的物理、化学课本,上面印的都是外国人的头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有伟大的发明,把中国人的头像印在课本上?”1962年他以南阳地区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学系。

王永民是从1978年开始研究中文电脑输入技术的。当时数以万计的方块汉字在计算机面前陷入了困境。汉字不能高效地输入电子计算机,中国就将被挡在信息时代的大门之外。世界最大的电脑公司美国IBM耗资6 500万美元研究数年而没有成果,使得这项研究成了一道世界级的难题。王永民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情,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工作。他不顾多种疾病缠身,奋战五个春秋,把甲骨文、《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新华字典》中的数以万计的汉字逐个进行分析解剖,抄写了12万张卡片,利用文字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优势,对汉字结构规律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汉字形码设计三原理”,用巧妙的构思,首创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把千百年来庞杂无羁的汉字,第一次纳入科学的轨道,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仅仅使用电脑25个键输入汉字,速度每分钟突破百字大关,使“汉字输入电脑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但他没有满足。从1984年起,他又以十年不懈的努力,在发展完善五笔字型的同时,把这项科学技术推广到全国和世界,转化为生产力。现在“五笔字型”获得了美、英、中三国专利,成为中国第一项出口美国的电脑技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五笔字型”为核心的高科技产品,每年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王选被称为当代的毕昇吗

中国是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文明古国,但近百年来中国印刷术大大落后了。1986年前中国大陆的所有报纸和绝大多数书刊仍沿用铅排工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有铅污染。从1987年到1993年这短短的七年内中国报业和印刷业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技术革命,中国的主要报纸和大多数书刊已经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领导这场技术革命的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王选(1937年~2006)教授。

王选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上海,17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在毕业后的十年内王选取得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实践经验。1975年起,王选主持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精制。由于印刷用汉字字数多,字体、字号多,精密照排分辨率很高,因而汉字字形点阵的存储量高达几百亿字节,成为一大难题。数学专业出身,并且有软、硬件两方面经验的王选于1976年初提出了用轮廓加参数的方法描述高分辨率汉字字形,从而使信息量减少到百分之几;并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些发明获得了欧洲专利和一系列中国专利,成为华光和进一步发展的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基石。20世纪70年代中期外国流行的是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王选于1976年作出了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决策。在此后的18年内,王选全身心地投入这一项目。

1987年前,不少人并不相信国产系统能战胜外国货。王选主持研制的系统于1988年成为成熟商品,在性能价格方面明显优于进口产品。从1988年到1993年短短六年内推广了1万多套,并出口世界十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由于这项重大成就,王选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毕昇奖、中国专利金奖、陈嘉庚奖等奖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