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18751500000005

第5章 全球快餐大王克罗克: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创业铁律:

克罗克生前喜爱的座右铭: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创业故事:

麦当劳无异于一个神话。这个以经营汉堡包为主的快餐王国,历经40年,到90年代初,在全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6万多家分店,每天销售汉堡包达2亿多个,年营业额达150亿美元。虽然麦当劳兄弟是这家全球快餐王国最初的创始人,而真正创建麦当劳快餐王国的却是雷蒙·克罗克。

克罗克是怎样成为亿万富翁,又是怎样使麦当劳公司扶摇直上,成为全球性快餐王国的呢?

克罗克1901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年轻时家境不佳,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了。1937年,克罗克在一家经销混乳机的小公司当老板。此后,他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惨淡经营,生意尚能勉强维持。到了50年代,已达天命之年的克罗克,依旧是个小老板,眼看就要默默无闻地了却一生。

但是,成功的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发现机会,并一抓到底。成功的机会可以从一笔买卖、一场交易、一项工作,甚至从一顿饭中获得。1954年,51岁的克罗克正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抓住了他发迹的契机。

谈到这次契机,我们还应从麦当劳兄弟谈起。

1937年,有一对犹太人兄弟——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因受经济萧条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就不得不离家外出,从美国东海岸来到加利福尼亚,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1943年,通过对过去3年的餐厅收入的研究,他们发现,有8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非排骨。这一不经意的发现竟推动了食品服务业的一场革命。

于是,麦氏兄弟开始主要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的服务。不久,这种独一无二的汉堡包小餐厅经营方式大获成功。尽管如此,目光短浅的麦当劳兄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明具有极大的潜力。

正在这时,克罗克这个传奇人物走进了圣伯丁诺城的麦当劳餐厅,他一眼就认定麦当劳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从而使麦当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克罗克凭着多年的经验,意识到机会来了。1954年的一天,克罗克与麦当劳兄弟正式达成了代理连锁的协议,他获得了为麦当劳餐厅发展连锁店的权利。

进入60年代,麦当劳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但公司如何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此时,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摆在面前,就是麦当劳兄弟对公司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摆脱麦当劳兄弟的干扰,克罗克以270万美元的代价买断全部股权。公司从此摆脱了干扰,在统一的经营战略指导下,有了高速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个企业成功之后,都不免将它的事业从国内转到国外,麦当劳也不例外。就这样,一座座麦当劳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国安家落户了。它们在各自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市场文化,采用了不同的促销手段,但却使用着同一套标准的营运系统。到了80年代初,麦当劳已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分店。仅1985年一年就发展海外分店597家,平均15个小时就开一个店的速度使得它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1984年1月14日,拥有资产数亿美元的亿万富翁克罗克,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逝世了。但是他所创立的“麦当劳王国”还在迅猛地发展着。

创业指南:

如果克罗克没有一定的恒心,他的“麦当劳王国”是不会发展壮大的。

恒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能够培养的。像其他各种心理状态一样,恒心需要有各种因素为基础。这些因素包括:

第一,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所希望的是什么,是培养恒心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第二,愿望。如果愿望强烈,保持恒心就比较容易。

第三, 自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个计划,并激励自己克服实现计划中的任何困难。

第四, 明确计划。有组织的计划可激发恒心,即使这些计划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

第五, 确实地落实计划。要细致地观察与分析,而不要以猜测来代替。

第六, 合作精神。互相之间达成谅解与和谐的合作,可培养恒心。

第七, 意志。将自己的思想集中到明确的计划上,也可以培养恒心。

第八章 运动鞋大王菲尔·耐特:这里没有终点,这里永远需要创造

创业铁律:

菲尔·耐特说:“这里没有终点,这里永远需要创造。我是一个喜欢一个人躲在一边吃饭的创业人士。”

创业故事:

著名品牌“耐克”的创始人菲尔·耐特,在1986-1996年期间,《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美1000家公司中,一直排在前10名之内。1991年,耐克成为世界上惟一一家资产超过30亿美金的体育和健身公司。

1938年,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出生在美国,和当时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他喜欢运动,打篮球、棒球、跑步,他的名字叫菲尔·耐特。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年轻人,他对阿迪达斯、彪马这类运动品牌十分熟悉,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平凡的小伙子,以后开创出一个新的品牌——耐克,甚至超过了阿迪达斯在运动领域的支配地位。

1960年,耐特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了。他和另一个人鲍尔曼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他起名为耐克,这是根据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而NIKE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里是很吉利,易读易记,很能叫得响。他们很快推出了以“耐克”命名的运动鞋,并目设计了精美的商标。耐克那个著名的“一勾”商标十分醒目,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以及运动鞋和其他体育用品应具有的那种动感,象征力量和速度。

1976年,耐克从前一年的830万美元猛增到1400万美元。它像野火一样发展起来,公司为开发新样式跑鞋而花费巨资。在这些改进中,耐克气垫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耐克气垫是用来嵌入鞋跟部的充气垫,它是公司制鞋技术上的一张王牌。

随后的两年里,耐克的销售额紧跟着就翻了两番。到70年代末,耐克公司有将近100名研究人员,其中许多人有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多种相关领域的学位。这雄厚的研究力量开发出140余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是市场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这些样式是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设计的。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种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使他们感到耐克是提供品种最齐全的跑鞋制造商,数百万各式各样、各种能力的跑步者都有了这种观念。

靠着永不停息的企业理念,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到33%,终于挤进原来由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而耐特本人也跑步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令人垂涎的美国最富有的400人之列。

迎合时代的潮流,驾驭流行的趋势,富于创新的设计,以及高超灵活的推销技巧,是菲尔·耐特制胜的法宝。时至今日,耐克体育用品公司依旧牢牢地占据着运动鞋市场的霸主地位。

创业指南:

从故事中可见,菲尔·耐特是一个属于创造型的成功者,这表现在:

第一,创造型成功者是创造性思维的行家。他们遇到问题时,常会思考:能有多少种方式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反思这些方法?他们会对某种问题提出多种思路,多种实施方案,有些方法则是以往未出现过的,独辟蹊径的。

第二,创造型成功者善于进行独创性的思维组合。那些卓越的科学人才进行的新组合,显然比那些仅仅称得上有才的人要多得多。他们就像玩积木的少年那样,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对各种想法、形象和见解不断进行组合,将积木搭出千姿百态。

第三,创造型成功者思考问题都是多视角的,他们往往容易发现别人没有涉及过的新角度。

第四,创造型成功者还有一种特殊的性格,即善于将不同对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善于在似乎没有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联系,他们也发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也许,我们能够从这些成功的创业者身上能够学到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