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隐藏在成功背后的78条创业铁律
18751500000029

第29章 创业鬼才李秉哲:竞争第一

创业铁律:

李秉哲说: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每个人都在竞争第一,只有这样才能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这样的企业才会有前途。

创业故事:

李秉哲1910年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接近儒家思想教育“言必行,行必果”,这对他的性格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38年,28岁的李秉哲在大邱西门市场创办三星商会(即贸易公司),从事贸易和酿造业。1947年,他又在汉城创办了三星物产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李秉哲在创业路上创造了奇迹,积累了巨额财富。1991年,在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中,三星集团的销售额位居第15位,李秉哲因此被人称作“创业鬼才”。说起自己的成功诀窍他认为只有两个字——第一。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每个人都在竞争第一,只有这样才能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这样的企业才会有前途。因此,在创业实践中,李秉哲始终标榜“三星第一主义”。

50年代初,韩国物资匮乏,经济困难,大多数企业对风险极大的国内制造业持消极态度,大都着手于进口贸易,而李秉哲却独闯险境,于1953年首次以自己的技术力量设计建造了韩国第一家大型制糖企业,为韩国食糖生产国产化立下了头功。以此为基础,他又创立了第一家毛织厂,并很快将其发展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

60年代韩国经济处于高增长期,李秉哲针对国内化肥全面依赖进口的情况,于1967年创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年产33万吨的化肥厂。那时,正值电子业在西方国家悄然兴起,李秉哲独具慧眼,于1969年创办了三星电子,同年底,又创办了三星——三洋电气。

70年代,除了继续扩大电子工业,李秉哲又先后创办三星电子管、电子零件和半导体等企业,他还根据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先后创办了三星石化、三星重工业、三星综合建设和三星机械等企业,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了石化、造船、航空、金融、通讯等领域。

进入80年代,李秉哲又提出“为了图谋出路,并开创韩国经济的第二次起飞,我们只有走开发尖端科技这一途径”。由于三星集团投入巨资发展尖端科技,加之引进美国先进技术,使韩国成为了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能独立开发半导体的国家。“三星”由于实力强大,经营健康,被称为“韩国业界的大白鲨”。

总结几十年的艰辛创业史,李秉哲说:“创业者谁不想成为第一?但是,如果他的机缘、力量、智能不足,就不可能成为第一。”

创业指南:

创业者如何以自己的实力打击竞争对手呢?

第一,以优胜弱。

以本公司的优点去攻取对手的弱点,守中有攻,攻中有守;保存自己,消灭对手。

第二,以长攻短。

以规模大小、力量强弱的优势来对抗对手的进攻,以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或采取行动的快捷程度抢在对手的前头而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