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18610300000024

第24章 关于成功的秘密(1)

◆桑代克试误说: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桑代克(E.L.Thorndike)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很多关于动物学习的实验,其中,让饿猫逃出“问题箱”的实验对于学习的实质与机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桑代克将一只饿猫置于一个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箱子里有一个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打开后,猫就能逃出箱子,并获得奖赏物——一条鱼。饿猫刚开始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并得到了食物。

第二次,桑代克再次把出逃的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重复多次,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就能打开箱门。

这个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主要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练习律。

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2、准备律。

这个规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a.“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b.“当一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c.“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此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简而言之,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3、效果律。

指“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和那一情境发生联系,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易于重现。反之,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不适之感的动作,就会与那一情境发生分裂,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难于再现。”这也就是说当建立了联结时,导致满意后果(奖励)的联结会得到加强,而带来烦恼效果(惩罚)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中国有句古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常被失败者作为自我鼓励之语,从“桑代克试误说”的观点来看,这句古语并非浅显的自我安慰之语,而是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学问。

◆社会学习理论:选择朋友的标准决定了你自身的标准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这种理论侧重探讨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通过一个名为“波波玩偶”的实验研究了儿童的攻击性暴力行为,波波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在这个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实验表明,那些目击了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将试图模仿或实施类似的攻击性行为,即使榜样并不在现场。

班杜拉主张,如果早在儿童时期就能诊断出攻击行为,那么就可以重新塑造这些儿童以免使他们沦为成年犯罪人。班杜拉认为,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这是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间接经验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行为的最重要来源,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间接学习模式是人类的主要学习形式。通过观察学习,可以使人们避免去重复尝试错误而带来的危险,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

传统的学习理论,如桑代克的联结理论、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等几乎都局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不能解释人类许多习得的行为,班杜拉另辟蹊径地发现了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关于“如何成为成功人物”的命题,其中的方法之一便是与那些优秀的人物为伍,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所表述的观点来看,确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选择朋友的标准也决定了他自身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周围的朋友都是游手好闲之辈,即使此人十分进取,也会不知不觉变得懒散起来;如果一个人善于结交积极上进的人,当然,此人也会被影响着去追求一些更有意义的事物。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艾宾浩斯是德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1885年,他发表了一份关于记忆的实验报告:人类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发生的,而是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之逐渐减慢。艾宾浩斯由此得出结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又被称为“艾宾浩斯记忆保持曲线”,曲线的纵坐标代表了记忆的保持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同时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此外,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一般而言,人们最先遗忘的是那些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启示我们,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当你通过学习掌握一项技能后,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否则,你的遗忘速度会快于你的学习速度。

◆培根记忆术:过目不忘的秘密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快速地看一眼黑板上的内容,随后背对黑板,十分神奇的是,表演者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为什么这些表演者具备过目不忘的本领呢?原来这与培根记忆术有关。所谓的培根记忆术,就是联想记忆法,就是个体在记忆的时候,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现在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1)大象,(2)打气,(3)洗澡,(4)电风扇,(5)自行车,(6)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培根记忆术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如果想高效地应用培根记忆术,关键的环节是善于联想,联想越奇特醒目越有助于记忆。

◆蔡加尼克效应:开夜车的弊端

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B.蔡加尼克做了这样一项研究——

她分派给被试15—22种不同的任务。有些任务属于手工操作的性质,有些任务则明显要求智能的运用。这些任务繁简不一,例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完成拼板、演算数学题、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次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

在实验中,蔡加尼克只让被试完成一半任务,例如当被试进行一些智力任务时,允许他们坚持完成,直到发现答案为止;当被试进行另一半任务时,主试则中途打断,让被试停止操作,而做其他的事情。这里,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任务的出现顺序是随机排列的。

当实验结束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们回忆做了22件什么任务,结果发现,约有50%的任务能被回忆起来;未完成的任务平均右被回想起68%,已完成的任务只能被回想起43%——前者是后者的1.6倍。

根据实验结果,蔡加尼克提出了“蔡加尼克效应”,描述了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蔡加尼克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完成任务的需要而引起的紧张状态所造成的。当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就受阻止时,紧张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最多持续24小时,有时只持续十几分钟,这时被试的思想仍然比较容易指向未完成的任务,从而被回忆起来的可能性就大些。

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也曾重复过这类实验,大部分都证实了“蔡加尼克效应”的存在,并对效应的存在给予了如下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