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经典的、影响深远的军事著作,在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武经七书》中被排列首位。书中充满很多睿智的战略思想。据说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看见《孙子兵法》,后悔没有早点阅读。然而,《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到底是不是吴国将军孙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
古籍《商君书》与《韩非子》都提到“孙吴之书”是指《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但没有说明其作者就是孙武。直到《史记》问世,司马迁才明确提出《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史记》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通过描述可知,《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由于司马迁写作严谨,后世对“《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深信不疑。但是,宋代学者陈振孙、叶适提出质疑:《孙子兵法》真是孙武撰著的吗?历史上是否真有孙武其人?清人姚际恒亦赞同其说,认为《孙子兵法》为伪书。然而,《汉书·艺文志》载古兵法有《膑孙子》(孙膑)和《吴孙子》(孙武),区别清楚,本为两人,实无可疑。明代宋濂的《诸子辨》、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著作认为,太史公是严肃认真的史家,其记事立言翔实可靠,本传中所叙孙武、孙膑事明明白白。
史学界还存有一种意见,认为《孙子兵法》是由孙武与其门徒共同撰著的。这与《论语》的创作如出一辙。即孙武讲学授徒,传授军事学术,其门徒耳受笔录,世代相传,最后在春秋战国期间逐渐形成这部丰富的、有比较完整的体系的兵法著作。
《孙子兵法》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谜题至今无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