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850200000072

第72章 城坊篇——倾城倾国非传说(3)

一位传教士于1922年在内蒙古发现了一座契丹人的墓葬,被发掘时墓葬已经被盗。墓葬大约有900多年的时间,里面有刻着文字的石碑,后来经过专家认定,这些无人识别的天书就是契丹族早在700年前就失传的文字。契丹后裔露出冰山一角。

在《辽史》的记载之中,辽国灭亡之后,有一部分契丹末代王室的追随者和一些居住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存活了下来,他们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而且,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的势力实际上也不示弱,他们投靠于蒙古旗下,并且想要借助蒙古国的力量打败金国,实现契丹民族的伟大复兴。

史学界推测出了几种契丹人可能的去向:一种是居住在契丹祖地的人,他们逐渐与其他民族交融,以至于后来忘记了自己的族源;第二种可能是,居于漠北的契丹人在“西辽”的灭亡之后,逐渐迁徙到克尔曼地区,最后转化为伊斯兰信徒;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部分契丹人投靠于蒙古国,散居各地。

除了史学界的三种推测之外,有人认为如今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达斡尔人就是契丹后裔。专家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民俗风情判断后,认为达斡尔人继承了很多契丹人的传统,他们有可能是契丹后裔,但是证据尚不确凿。另外还有在云南施甸县发现的使用契丹文字的“本人”。而且在那里的一座宗祠里还有一块牌匾,匾上所刻即是“耶律”二字。但“本人”究竟是不是契丹后裔,还未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又有专家通过DNA对被疑似为契丹后裔的“本人”和达斡尔族人做出了鉴定,但是由于技术等问题,其结果仍是不太明晰。

虽然对契丹后裔的寻找还没有得到最终的定论,但是一次次的寻觅和鉴定已经将目标渐渐推进。刚强的契丹民族,其后裔是否也拥有“镔铁”之性情,我们拭目以待。

●红楼梦大观园在哪里

曹雪芹当年撰写《红楼梦》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著作居然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刘姥姥曾经游览过的大观园当然也属于红学研究的对象。

大观园究竟有没有原型以及大观园的原型在哪里等等,其实诸如此类的探讨从清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人涉及了。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学术界对此问题依旧保持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除了有北京说、南京说、西安说等说法之外,还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只是曹雪芹的虚构而已,没有原型可考。总之,此问题始终没有定论。

很多学者依据小说中大观园中的景物和房屋造型特色等,判定大观园的位置在中国的南方。例如南京城内就有几处被红学家们疑似为大观园原型的地方,如南京小苍山等。我们以“花牌楼”为例:

花牌楼位于何方?据《上元县志》记载:“吉祥街在花牌楼北”、“常府街在花牌楼东”,如此推来,花牌楼就位于南京市太平南路偏北一段。红学家们根据《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推测,花牌楼就是大观园牌坊的所在地。因为多数人都认为“元妃省亲”一段就是写曹雪芹家族的事迹,而且曹雪芹的祖辈也曾多次接驾过乾隆的到来。

在南方说中,还有人指出大观园的原址位于杭州的西溪,而西溪一说则又源自作者之谜。有人认为,《红楼梦》不是出自曹雪芹之笔,而是由《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著。又根据洪升的故里在杭州西溪,再经过其他方面的论证,最后得出大观园的原型位于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溪。

除了南方之外,大观园原址之争还倾注在北方的城市中,如北京和西安这两座古老的皇城。刘姥姥曾经在游览大观园时说道:“在这长安城中……”,这又使得众多的红学家认为大观园原型应该是在古城西安。

83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以北京市宜武区南二环路为地点,根据小说中所描绘的景致在这里建造了一个高雅优美的古典园林。这就是电视剧中的大观园所在地,其原址为明清时期的皇家菜园,明代还在这里设立“嘉疏署”。“北京大观园”的修建对于《红楼梦》中的原型描写十分注重,例如绿竹满园的潇湘馆,富贵尊荣的怡红院等。由于此版电视剧《红楼梦》让众多红学爱好者痴迷不已,再加上自从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以来,人们只能通过在文字间游转来感受心中的大观园,而无法付诸于实景,因此,“北京大观园”也是非常令人神往之地。

《红楼梦》除了给我们塑造了一批生动细腻的人物形象和一股仙境中的悲忧气息之外,还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之谜。对大观园原址的探讨仍在火热之中。

●太平天国秘藏之谜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着一股子“理想国”味道的太平天国最终还是覆灭于大清王朝的手中,农民阶级思想的局限性真的将他们送上了“天国”。1864年7月,太平天国的都府天京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克,曾国藩到达后下令“洗劫”整个天京城。

早在湘军进入天京之前曾国藩就对洪秀全窖藏宝物之说有所耳闻,在天京被攻陷之后曾国藩就发出命令:“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然而,几乎把整个南京城都翻遍了的湘军,终于还是没有找出宝藏的下落。

曾国藩上奏朝廷:“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臣亦尝与曾国荃论及: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乃十六日克复后搜杀三日,不遑他顾,伪宫贼馆,一炬成灰。逮二十日查询,则并无所谓贼库者。讯问李秀成,据称:昔年虽有圣库之名,实系洪秀全之私藏,并非伪都之公帑。伪朝官兵向无俸饷,而王长兄、次兄且用穷刑峻法搜括各馆之银米。苏州存银稍多于金陵,亦无公帑积贮一处。惟秀成所得银物,尽数散给部下,众情翕然。此外则各私其财,而公家贫困;等语。臣弟国荃以谓贼馆必有窖藏,贼身必有囊金,勒令各营按名缴出,以抵欠饷。臣则谓勇丁所得贼赃,多寡不齐;按名勒缴,弱者刑求而不得,强者抗令而遁逃,所抵之饷无几,徒损政体而失士心。因晓喻军中:凡剥取贼身囊金者,概置不问;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所以悯其贫而奖其功,差为得体。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依曾国藩之意:天京无宝。

然而,有记载却说:“宫保曾中堂之太夫人,于三月初由金陵回籍,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是说曾国藩的夫人回老家湖南由二百来号船只相送,这么多的船,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所载即为太平天国所藏的宝藏。

还有人认为太平天国的窖藏实为石达开所藏。当年,石达开在太平天国消亡之前因其不受洪秀全信任而率兵潜逃,却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相传石达开有着“面水靠山,宝藏其间”的影射,他还有一张藏宝图示。大渡河周边的村落也流传着关于石达开藏宝的一些传说,说石达开将宝藏藏在了一座名为“太平山”山间。

另外的关于窖藏一说讲的是曾国荃,因为当年天京陷落后最先进驻城内的便是曾国荃。相传他入了天王府之后不仅搜罗各处,而且还把洪秀全的遗体翻出来焚灭。一个从圆明园流传出来的“翡翠西瓜”就被曾国荃所获。因此有人认为他就是宝藏所得者。

除了以上几说之外,据《中华全国风俗志·南京采风记·人品绰号》中所载:“宁俗好以绰号呼人。暴富人家,皆有绰号。如王豆腐,即其家曾业豆腐也;蒋驴子,即其先有人赶驴子也”。说的是蒋驴子和王豆腐的情况,相传他们两个都是因为得到了太平天国的窖藏而一夜暴富。

是为曾氏兄弟所得也好,是石达开藏宝也好,抑或是宝藏落在了蒋驴子和王豆腐的手中也好,藏宝历来都可谓智力游戏。无论宝藏是否存在,寻宝人与藏宝人之间的纠葛总是存在的,至于这纠葛是深是浅,就要看其间的较量了。

●明代北京城规划之谜

历经数代朝廷的风云变幻,北京城的建设也愈来愈修容完善,其古色古香的气韵延伸至整个中华大地上上下下。北京城的“王者之气”让盘踞此地的“神龙”不可不为王。由金至元,帝王对北京城王尊形象的树立更是加大了力度,金碧辉煌之际尽显奢丽豪义之极。至明代,北京城的规划更是秉承了中国《周易》思想之精华:“天人合一”。内外城交相辉映,显出“夭圆地方”的格局,这时的北京城可谓世界建筑史上的典范之作。

然而,今天我们再俯瞰明代所规划出来的北京城,却意外地发现了“玄机”的存在。一些专家通过对北京景山地区的遥感航摄照片的观测,发现了一些之前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他们说,从照片中来看,明代的古建筑群落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拟人化的风格。之后,许许多多对此感兴趣的人士都纷纷参与进来探讨,并且对北京全城的景象都拍下了遥感照片。在众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翻阅了大量的相关史籍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大玄机:明代的北京城居然呈现出水龙和陆龙状的“双龙”布局。两条皇龙饶水衔山,景象之奇特壮观无可比拟。

据观测,“双龙”布局展露出明显的龙眼、龙身及龙尾。神龙摆尾,英姿飒爽,风采尽显。先看水龙:其以湖心岛为龙眼,以南海为其龙头所在,北海与中南海共同构成它的龙身,最后以龙尾什刹海归为一体。整条水龙的呈向西北方位。再看陆龙:龙身由故宫所承担,四角楼像龙的四只利爪一样延伸至四面八方,龙尾则由景山、钟鼓楼和地安门大街构成,龙头部分最是包罗万象,栩栩如生:如天安门宛若龙吻,长安街像极了两条飘逸的龙须,金水桥为颔虬,龙的鼻骨则在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最后由太庙和社稷址作为点睛的龙眼。整条陆龙俯卧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之上空,再加上正阳门类似龙珠一般的照耀,其雄霸的气势更是显露无疑。

明代北京城的这种“双龙”布局若是统治者有意为之,则彰显了中华民族历来君权神授的思想。神龙即是帝王之象征,帝王就是神龙之化身。但假若这“双龙”阵实为天造之和,并非皇族有意打造,那就更加令人惊叹天地造物的神奇了。

无论如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也愈加发达。然而科技在为我们解答了许多谜团的同时,也发掘出了一些新的谜点,明代北京城“双龙”布局的发现就是这一产物。疑雾重重之中,我们又能作何解释?

●北京城为何会独缺一角

北京城最早称为元大都,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它经过多个朝代建设,建筑工期长,工程量大。北京在做元朝都城时,建造的是南北端正、左右平直的长方形的城垣。在明代改建时,打破了元城墙规矩整齐的格局,缺了西北角。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在北京上方所拍摄的照片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明代修建的内城城墙的痕迹,照片显示城垣在西北角处呈现东北——西南的走向。

为什么一个规矩方正的城垣要专门削去一个角呢?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据说,北京城的建设严格遵循风水理论。连紫禁城的名字都是取自“紫微星垣”。皇帝自称“天子”,是上天的儿子,因此皇帝居住的地方也要按照天帝的居所来布置。紫微星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群,是传说中天帝的居所。紫禁城内专门设置了7颗赤金顶象征北斗七星,其中中和殿、交泰殿、钦安殿各一颗,五凤楼四颗。

传说明代修建北京城时,命令刘伯温和姚广孝重新对北京城进行设计。他俩在画图的时候,不知为什么,都看到了天神哪吒显圣。哪吒告诉他们说,他是上天派来指导他们如何建造都城的。哪吒拿出一张建筑图,让两人照着画。姚广孝画的时候,面对天神,战战兢兢,一阵风吹起了哪吒的衣角,盖住了图上北京城西北角一块,他竟然也照着描上了。到施工的时候,皇上下令,东城按照刘伯温的图纸营建,西城按照姚广孝的图纸营建。于是,北京城建成之后,城西从德胜门到西直门一块缺了一角。

传说固然让人听来着迷,然而这却不可能是我们要找寻的真相。有人认为,城角会缺失,是地震造成的。

根据卫星照片分析,北京城西北方有两种墙基影像,一种呈直角,一种呈35度左右的夹角。这说明北京最早的城墙确实是长方形的。但是,后来为什么舍弃了直角呢?据史料载,明清年间,北京附近经常发生地震,城墙西北角经常被震塌,屡次修葺,屡次崩坏。负责营造的单位专门找来风水先生查看,发现这一区域有活断层,不适宜建筑城墙。人不能逆天而行,明朝政府最后只好舍弃了直角城墙,绕过了这个区域。卫星照片证实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从车公庄到德外大街有一条地层断裂带,这里确实是地震多发区,避开此地区修建城墙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