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65

第65章 声乐教学的关键是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协调配合

陈辉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众多的声乐爱好者在歌唱中造成声带挤压、干瘪、声音虚弱无力,单调,平淡无味,甚至声音沙哑的原因是,不懂得科学发声的原理和方法。诸如歌唱的气息,呼吸方法,共鸣及表演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从对歌唱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分析及其配合入手。

一、歌唱时的生理状态

1.气息状态

吸气状态应为:吸气时,气沉于丹田,两肋、肺、腰间向四周扩张,小腹外鼓。像大摆裙似的向下周围撒开,或者说像闻花时,把香气吸入到肺的深处的感觉。

呼气状态应为:歌唱时,必须微收小腹,腰间两肋,向内收缩,像大摆裙向上提起,芙蓉出水,下摆周围缩小。或者说像发自内心地感叹的状态。

2.共鸣系统状态

歌唱共鸣系统:口咽腔,头腔(额窦、蝶窦、上颌窦)、胸腔必须形成管道式共振效果,即是歌唱时的共鸣效果。三大腔体中,口咽腔尤为重要。口咽腔上连头腔下接胸腔,歌唱吸气时,张口必须保持半打呵欠状态吸气。同时喉结下降位置,喉咽腔向前后扩张,让出宽敞的通道。歌唱时,需提高软腭,内口盖自然提高,前口盖向上成拱形,形成头腔、口咽腔、胸腔连成通畅的管道式共振系统。这就是良好的歌唱共鸣系统的生理状态。

二、歌唱时的心理状态

1.对歌唱认识的心理分析。初学声乐者既不能把声乐看得玄妙、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但又不能把它看得简单,人人都可以。声乐既是一门技巧很强的艺术,是通过声乐家艺术再创造用美妙的声音传送给观众的高雅艺术,又是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诸如人们劳动生活中的号子、山歌、民歌,加以劳动节奏的模拟艺术手法的加工,的确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写照。作为声乐爱好者,必须从科学的态度出发,从理论上认识歌唱呼吸、发声、共鸣及咬字吐字,并把它贯彻到平时的基础训练中,求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得到正确歌唱的方法。在老师有序训练中,严格遵循科学发声方法,循序渐进,方能谈得上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应用,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对一个声乐老师而言,声乐是面对面的授课,老师的示范要有针对性,语言简练、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切忌急躁。教师急躁容易造成学生的害怕、紧张心理,一旦学生有紧张情绪,心理不平衡,对于歌唱生理状态及如何配合就一概达不到。教师辛苦地备课,换来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2.唱前的心理准备。教学中每当声乐的呼吸、发声、共鸣等辅助练习就绪,应启发学生,对歌唱充满信心和饱满的热情。振奋的心情,应体现在美满的歌声表达中去。还应启迪学生,根据平时所看影视节目及所听磁带中男女高、中、低各种声部的声音特色,再以自己所具声音特色结合想象中的声音特色,进入自己的歌唱,常会取得师生共同希望的满意效果。

3.歌唱意境神态的统一要求。对于演唱每一首歌,唱者首先应从文学意境到歌曲韵律进行全面分析,既要考虑作者的全面意图,又要让自己对歌曲进行艺术意境的再创造。如,歌曲表达空中的、地面的、水上的、想象的、真实的、聆听远方的,近处的等,在演唱中,着重在神态上下功夫,做到声音与神态的统一。

三、歌唱中的生理与心理状态的配合

这里很重要的环节是生理状态的配合,即歌唱的上下配合,或者说气息与共鸣系统的配合,是基础环节,然后才说得上歌唱心理与生理状态的配合。声乐是师生面对面地授课,是教学双边活动,即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关键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内因起决定作用。教学中必须注意三点:

1.目标一致,循循善诱。每堂课要达到的目标明确,让师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富于想象。歌唱时要求学生肩、颈、喉保持松弛状态,学生不要有任何紧张情绪。这样,歌声就会是理想的歌声。

2.启发学生的潜在的主观能动意识。歌唱发声练习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启发学生自己回忆老师讲的歌唱中的吸气状态、呼气状态,歌唱时口咽腔、喉咽腔、软腭、内口盖、前口盖,应成什么状态,让学生说出来。在发声练习中,真正达到各部位的状态要求,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3.在歌唱的意境想象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声乐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在歌唱中,要让学生从文学角度,充分发挥歌曲意境及歌曲的韵律感的作用。善于想象、富于想象,符合逻辑地举一反三地想象,对表达歌曲主题,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上三个问题基本解决后,歌唱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配合就算比较好了。

声乐教学中,一般先进行气息练习:如闻花、打呵欠、喘气、急吸缓呼、缓吸缓呼。结合练声曲发声练习模拟自然界各种音响效果,结合歌曲进行综合性技巧训练。进入技巧训练时,必须强调保持半呵欠状态吸气,喉结下降位置,喉咽腔前后扩张,气沉丹田,小腹外鼓。对共鸣系统需注意提高软腭、抬高内口盖、小舌悬空,前口盖自然形成拱形。口咽腔、头腔、胸腔是管道式共振体。关键在于共鸣系统都形成歌唱的最佳状态后,换气时,需把小腹和腰间彻底下沉和向四周松开,对连续歌唱气息更充足。唱者还需根据歌曲音量大小,以及想象中的声音特色,腹腰部要与共鸣系统配合控制气息量,从而控制歌声的强弱特色。在此间,必须意识到,小腹是箭把,眉心是箭头,小腹一动,声音响在眉心,一支箭的感觉。腹腰部的力量大小,决定眉心音量强弱。做到了这一点,歌声中的喉音、挤压声、尖叫、喊唱都不存在了。这时切忌肩、颈、喉紧张,只有自然松开肩颈喉,腹腰两肋控制有序,歌声就会流畅圆满。

声乐教学中,亦常碰见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发声练习中,气息正常,在唱歌中,气息不足。分析其原因是,有的学生提高内口盖不自然,感到内口紧绷绷的,前口盖并未形成自然拱形,换气时,气未沉入丹田,反而觉得腹部有一种吊着的负担,造成歌唱中气息不足,就用喉头帮忙。这时就不能把一首歌唱下去。老师应针对某一句难点,让学生反复实践,把气大胆换完,小腹彻底甩下去,腰间两肋同时松开,然后再唱下句,自然收缩小腹,气息就很充足了。有时学生歌声总有靠后或者声音不亮,原因之一是前口盖向上成拱不到位,原因之二是声音没有沿口盖向上向前唱,原因之三是小腹向上托的力量不足。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劳动节奏的气息。中国唱法中,老一代歌唱家强调:字咬在门牙儿齿尖尖儿上,吐在嘴皮子边边儿上。照这种方法,字音沿口边向上靠前去唱,就会出现流畅而明亮的高位置声音。

声乐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学生掌握一定方法后,可以唱,但歌声呆板、平淡、乏味。分析其原因,一是学生的文学修养太差,二是有的学生心理状态不佳,不动脑筋,缺乏对歌曲的分析,对歌曲的内在想象力差,思维方式太单一,不能实现与歌唱生理状态有机配合。例如,一个学生在唱《三峡情》时,多次演唱都是呆板乏味的样子。这时,老师启发他:你唱这支歌时,就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单纯的学生,应把你想象成三峡的船工,或者从小在三峡长大,而今在外工作,突然回到故乡考察,看到如今三峡的美景,回想从儿时到今天,三峡的突变,你的心境有何感想?通过这番话的启示,再指导学生唱这支歌,学生的眼神、体态、声音、表情都发生了一个飞跃,真正做到了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歌唱的情景交融,以情促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