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59

第59章 情感管理的效应

邓仕忠

科学、技术与管理是当今世界创建文明的三大支柱。学校管理是为推进科学进步、技术发展培养人才、实现科技文明的关键。我在二十多年学校管理中,体会到学校是师生的集合,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要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除必须建立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文化知识素质高,专业工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外,还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友爱和谐的群体劳动氛围,在营造劳动氛围中,我以情感管理为基础推动各方面工作同步发展。

一、以情驱动教师,实现育人目标

育人是教师群体劳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而群体劳动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聪明才智发挥的内驱力。要促使教师个体元素发挥其内驱力,并形成系统总和,单靠学校制度管理这一外部制约机制是难以实现的,重要的是管理者要以情去驱动教师个体的内驱力。我校有个青年教师蔺勇,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但因缺乏课堂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一度较差。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主动邀请他观察我和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他介绍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并组织教师连续跟班听他讲课七节,每听完一节课,就组织听课教师认真进行评课分析,帮助他总结优点,诊断疏漏与不足。通过评课,他从领导教师的节节评课、条条分析、句句话语中深深感受到领导和教师的关爱之情,从此他潜心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课堂教学规律,并取得了全区竞教第一名和学科教学期终统考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师生和家长好评。

二、以情调动教师参与民主管理

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作用不在于如何表现个人的意志,而在于怎样实施民主管理,只有民主管理才能强化教师的群体意识,使自己成为办学的主人,而不是被管理的奴隶,从而充分发挥其兴教育人的聪明才智,积极为办好学校献计献策,拼搏奉献。只有民主管理,才能建立起教师群体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学校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也只有民主,决策上才能避免失误,教改上才能不断深入,管理上才能集思广益,经费上才能民主理财。如我校在制订教师活工资实施方案中,有教师说好,认为它是劳与酬对应的具体体现;有的教师说不好,认为在教师工资偏低的情况下,会引发教师之间的争斗。为了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奖勤罚懒的认识上来,我组织党、团、队、会、妇、教各类人员,反复酝酿,论证分析,统一认识,提出方案,再经筛选,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经实施证明《活工资实施方案》强化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教师比业绩赛奉献的内驱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情激励教师育人竞争意识

十年前我调到十里罐小学(即风鸣小学)做校长,有教师赠给我一首打油诗:“十里罐小学,升学十年光,教师思调走,学生想转学。”面对教师自卑、消极的思想情绪,我没有运用行政命令手段批评指责教师,也没有简单运用规章制度的外部制约去约束教师,而是通过与教师个别摆谈,探讨“办好一所学校的奥秘”,用情去温暖教师快要冻结的心,用理去启开教师迷惘的情。在此基础上,又把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引导教师在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的大道上拼搏奋进。如张洪卫老师由乡初中调来“十年光”小学,委屈与怨气填塞了他爱说爱讲的嘴,抑制了他脱颖而出的智,行使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勤”。我针对其问题,以理去疏导,以情去感召,终使他心甘情愿地奉献出埋藏在心底的管理秘方,利用教学过程管理、试卷成绩分析、科学检验交流、加强考核管理等有效措施,把学校推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把教师推入了比业绩的竞争氛围,教学质量年年升位,跃上了新台阶,学校甩掉了落后的帽子,取得了“升学十连冠”的优异成绩,带领教师大打落后、翻身仗,历经十年的艰辛与拼搏,学校甩了落后雪了耻,跃上了全区“十连冠”的光荣榜。

四、以情感召教师为育人无私奉献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不甘落后,不计得失,不求索取,不惜奉献。作为校长,只要把握住教师职业特点,为教师作出表率,让荣誉、让利益,工作出于公心,处事不徇私情,真诚平等待人,与教师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就能促进教师扬其所长,为教书育人作出奉献。我校教导主任向善勇同志被初诊为贲门癌后,日不思饭,夜不能寝,我一方面规劝宽慰他的心,另一方面陪同他上省医院确诊,结果是贲门脓肿,解除了他的病魔桎梏,恢复了他的生命活力。教师江万木的父亲病故无钱安葬,学生王龙患骨髓炎无钱做手术,我带头向他们捐款,带动了师生献爱心、救危难的行动,师生慷慨解囊捐资2000多元解决了江老师葬父的困难,挽回了王龙垂危的生命,推动了献爱心、救危难、互帮互助的文明之风的形成。再如,学校利用“庆生日”活动,颂扬老教师的业绩与奉献,总结青年教师的成长事迹,使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爱护,学校的尊重与鼓舞,教师人人舒心地工作,个个无私地奉献!

学校管理各种问题很多,校情各异,但我认为重要的莫过于领导者的感情投入,若领导者寓情感于管理过程之中,将产生较好的效应,我校就是很好的例证。领导者把情感投入管理过程后,学校1985年就甩掉了落后帽子,1986年就进入区级先进学校行列,1990年跃上市级先进学校台阶。教职工有50余人次被评为省、地、市、县(市)级先进教师,有12人被吸收为共产党员,为乡镇中小学培养领导干部6人,全学区教师实现了学历合格达标。近十年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学生200人,学校管理经验迎来了全区“双管”研究现场会的召开,起到了示范、领路作用,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和乡镇党政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