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53

第53章 心得点滴

罗光远

余致力语文教学四十多年,经历无数艰辛的跋涉,也领略过成功的甘醇。本欲撰写成册,无奈“帕金森”缠扰,力不从心,只从点滴心得略述一二,以期大家斧正。

一、习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认真施教

中国文字——汉字,与世界各国文字不同特点在于:一是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构成。学写汉字,必须从基本笔画入手,写独体字和合成字,进而掌握汉字结构和笔顺规律;汉字不仅是语音符号和形体单位,同时,绝大多数汉字还是意义单位,多数字同时也是词。从掌握汉字结构和语音入手,进而可以理解基本意义。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很重视习字教学,要求达到“四会”:写、读、讲、用。所以受传统语文教学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不但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不错。并且很少有人写错字。

因此,我在数十年的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严格要求训练学生书写,一笔一画,必须规范、工整,不准潦草马虎,并且在语文课中开设习字课,列入课表,组织施教,就是高中仍然如此。而且要求学生每天练写一篇大字,两三天一篇小字,雷打不动。我亲自批阅、评讲。

由于我严格组织书写训练,学生书写能力都较其他同级学生强,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而且也推动了对语文范文的学习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掌握。

顺便说一句,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学知识,而且要有较过硬的软、硬笔书写功底,俗话说,“师高弟子强”、“师严道真”。

二、“读书”是学习的方式和门径

“读书”的“读”从“言”,言从口出,因此,读书,必须是“明声朗诵”,是谓朗读。默读次之。书声琅琅是学校独有的特征。而今天,变“读书”为“看书”,学校不闻读书声,“书声琅琅”只能偶尔从书本上看到。

放手锤炼学生的朗读基本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读名家名篇,熟读成诵,从反复吟哦中领会名家撰文构思之巧,遣词造句之妙,从而心领神会,读懂范文。此之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全方位、大运动量的智力活动。目、耳、口、舌、心,一起运动。文字入于目,达于心,出于口,闻于耳,印于脑。这有利于增强记忆、理解、消化和吸收,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名篇佳作的能力。

读书必须动笔。圈、点、勾、画、批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眼、动嘴、动脑,把一篇范文读懂。教师作指点,解难释疑。朗读可分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表情朗读和创造性朗读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和技巧。

三、语文课文的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课文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练文的例子。这是教师处理课文与学生、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的钥匙。

明白了课文不过是例子,教学目的就明确了。就是教学生向名家学习作文。这就把作文和学课文拴在一起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把作文教学紧紧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作文心中有蓝图,有榜样。同时让学生从语文课内外积累词汇(填词汇手册)和作文素材(写日记)。要求写真话和心里话,记真事、抒真情。因此,我教的班级,学生的作文普遍好于其他同级学生。而且有的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并且中选。

教师指导学生练文,教师本身必须对各类文体均有一手过硬写作基本功,有时可以与学生写同题目的下水文,或拟一组题目,与学生共同讨论不同的开头、结尾、选材、布局。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

四、学生“乐学”,源自教师“乐教”

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名言中我领悟到:爱好固然重要,也很可贵,但还不是最高境界。要“乐此不疲”才可百折不回,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教学必须使学生爱好学习,勤奋努力,以学为乐,体味到书中自有乐趣。要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

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呕心沥血,为教学大胆革新,高效优质而孜孜以求,不遗余力;为使教育、教学的目标圆满实现而废寝忘食。我接手的河溪中学80级1班比水观、洪山两中学当年录取的新生人均总分低二三十分,与城区、老观、柏垭等中学录取的新生人均总分差距更大。而“人生能有几回搏”,我决心拼此一搏,发誓要改写河溪中学高教升学率全县之末的历史。我放弃星期天休息,放弃节假日休息,放弃寒暑假休息,七百个日日夜夜,不要一分报酬,把学生初中阶段的缺漏补了起来,又完成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高考预选、考试,全班除廖洲沛一人落选外,其余全部上线,何素芬还考了全县第一。高考成绩揭晓,全班15人上大专录取线,其中6人考取了重点大学。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

五、因材施教是教学的生命

教学应随着时间、空间和对象的变化相应有所变化,“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学思想,很有生命力。为了使自己能适应不同情况的班级和学生,我采取两不用:不用旧教案,不用教参。我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学生实际,重新钻研教材,重新设计教学。做到教材常钻常新,力求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课堂教学要常教常新。那种集体备课写同一个教案的绵阳“经验”,是开孔夫子的玩笑,置“因材施教”于不顾,大概是应试教育的经典杰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