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50

第50章 踏雪牛家山

陈绍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雪了。这是2008年的第一场雪。不!这也是久违多年魂牵梦萦的白色精灵。我们曾经在冬天里思念着真正意义上的冬天,终于在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它就不期而至。无声无息,却又如洪钟大吕,仿佛文人笔下之波涛,将军手上之千军。

暖冬不暖。雪花漫天飞舞,舞出了冬的分外妖娆,也舞出了冬的素雅本色。大雪从夤夜一直下到中午,还没有见停的迹象。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酣酣畅畅,浩浩渺渺,飘落在嘉陵金沙,覆盖在锦屏白塔,积淀在城区的高楼大厦、老街幽巷,郊外的青堂瓦舍、小桥流水……

古城乡间,一如雪国。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朦胧而皎洁,幽邃而浑厚,纯粹而无瑕,晶莹而剔透,肃穆而庄严,素雅而静美,缥缈而空灵。似来自天国的祝福,瑞雪兆丰年;又像颤动的音符,弹奏着春天的乐章。

到乡下去走走,赏雪观景又何如?

对!踏雪牛家山,再回我插队落户7年的第二故乡。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我又一次当起了独行侠。

六合皆佳景,四野是画图。踏着厚厚的积雪,走进冰冷的世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看不到如织的人流,没有了使人发呕的油烟味儿。漫天皆白,银装素裹,时间似乎凝固了。躯体在洗礼,灵魂在升华,思想也一尘不染,一切都属于我自己。萧然乎山石草木之间,悠然自得,宛如脱笼之鹄。

走在皑皑的雪野之中,高山,峡谷,农舍,池塘,树木,庄稼……“柔梢披风,皆有喜气”。“江山如此多娇”啊!

经久照亭,上观星台,过锯山垭,转北岩寺,到今日蟠龙村的牛家山。我郁闷的心又一次被震撼了,格外的开朗和愉悦。不见了往日的茅草房,星罗棋布的是形状各异的小洋楼。村社公路蜿蜒曲折,飘逸在牛家山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当年我们亲手修建的大寨田、山平塘和红星水库,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越往山里行,积雪越厚重,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在大蟠龙山和伞盖山之间的“豪梁”上,赫然一座洋楼拔地而起,泛着银光,散着寒气,玉立霄汉,遥指苍穹。那是新建的村委会,兼牛家山“超市”、蟠龙村“农家乐”。

时令已交大寒,零下好几度的气温。可“豪梁”上分明洋溢着融融的春意。村委会里,笑语声喧,热烈似火。是在慨叹这几十年不遇的大雪,还是在讨论如何落实十七大的精神?是在怀念当年省地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的辉煌,还是在重新描画建设牛家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我不忍心打扰他们,默默地转身离开,朝我当年住过的“旧居”走去。不料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大妈提着一筐新鲜蔬菜迎面而来。

“这不是陈老师吗?咋舍得回来看看?……”

我凝视了半天,才认出是老队长娘子牛妈。我激动得接过牛妈手中的菜篮子,眼眶里蠕动着热乎乎的泪花,任由思绪驰骋……

三十多年前,也是一个“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的腊月天。我教完村小,顾不上弄饭吃,到窖坑里拣了半背红苕,装了一桶酸菜,回城去。在雪地中行走,冰清玉洁,眼前美妙的雪景叫人流连,脚下难走的毛狗子路又令人害怕。雪深冰滑,负重而行,提心吊胆,步步留神。或许是粉雕玉琢的风光分散了注意力,一脚踩空,我连人带背篼摔倒在牛妈的屋后边,红苕滚得到处都是,桶也碰坏了,脚脖子崴得我龇牙咧嘴。响声惊动了牛妈,看见是我摔倒在雪地里,忙不迭地扶我起来,抖落我身上的积雪,心疼地揉搓我的双脚。蓦地,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雪野寂静,报告着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银白的世界。

“生了,生了。谢天谢地,终于生了!”牛妈近乎疯狂地把我“拖”到前头院坝,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鸡蛋,硬逼着我喝下;“陈老师,你可是我们孙娃儿的逢生人和救命人呐,我们全家都该感谢你哟!”

原来,牛妈的媳妇难产,把一家人都急慌了,赤脚医生正安排往县医院转哩。我这一摔跤,倒成了“逢生”之人,使婴儿化险为夷。

“逢生”,是川东北地区的民间风俗习惯。乡民们认为,婴儿呱呱坠地,会听到各种天籁之音。而只有人的声音,才像黎明破晓的第一缕曙光,把婴儿从混沌世界中唤醒,真正地隶属于人类。谁要是最早让母婴听到亲属以外的人的声音,谁就与孩子有着前世的宿缘,理所当然地成为婴儿的“逢生”之人,人生的引路者。尤其是有文化有学养的人,更会赋予婴儿与其相似的行为和习惯,禀性和气质,让孩子的长亲引以为荣,三生有幸。在老乡们的心目中,老师当然是神圣的,有一个教书先生“逢生”,那更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牛家山,留下了我数不清的昔日梦。

如絮的飞雪,飘落的是神,凝聚的是韵,书写的是骨,蕴含的却是博大精深的哲理。如果说,绿色是生命,洁白则是灵魂。做人就是要向往纯洁,追求执着,塑造卓越。

“牛妈,这些年您还好吧?小孙孙呢?”

“呶,还在村委会开会哩。去年村社合并,他被乡亲们推选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成了大忙人啰!”牛妈快人快语,几个哈哈,还是掩藏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喜悦。

老人家告诉我,小孙孙高中毕业后,到西藏当了汽车兵。转业时,用复员费闯荡广州,跑起了运输,挣了一大笔钱。回到老家,报效桑梓,服务乡亲,在这“豪梁”上搞起了“超市”、“农家乐”,供北上南下东来西往的村民们打尖歇脚,喝茶聊天,对弈甩牌。“这不,当了村官,又变成了村委会的议事厅……”

白色的精灵还在自由自在地飞舞,树开银花,路铺柳絮。牛家山的雪,没有污染而净洁,因为寒冷而厚重。我读懂了它的内涵,看到了它的本质,感受到了雪国的雄浑。

踏雪牛家山,寒冷而静穆,纯洁而美丽,宁静而潇洒,温柔而空灵,路滑而快意。在雪的歌唱里,我领略了上苍的馈赠。在这雪野之下,有种子在萌动,有根须在吸收。一条条阡陌小路,连着田坎,连着农舍,连着村落,连着炊烟,也连着农民的心。充满希望,弥散活力,满是幻想……

瑞雪兆丰年。它有着甘甜的乳汁和殷红的血液,有着孔武的勇力和灿烂的色彩。而我的眼前,是无边的绿叶在摇曳,是姹紫嫣红的春光;是金黄的麦穗黄灿的稻谷在成熟,是天高云淡的秋色;是多姿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