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38

第38章 敬畏自然

赵云乐

“5·12”大地震后,电视里播出的一座座废墟,遍地的瓦砾,触目惊心的残肢画面,让人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痛。但看到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那么多人在千难万险中救人,又多少次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在看电视中有悲痛、有惋惜、有伤感、也有忧郁,但更多的却是感动。年青时代从书本里看到的故事往往让我们觉得那只是一种空洞的宣传,但这段时间我们却是在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着生命的重量。虽然没有黄继光那样的英勇壮烈,也没有刘胡兰那样的视死如归,但情景却悲情而壮烈,人物却温柔而坚韧。

大自然肆无忌惮地杀虐,大地疯狂地摇撼,让人猛然感到人类的渺小,生命原来如此脆弱。大地震之后,时髦的手机、舒适的房子、昂贵的跑车都显得不重要了,唯有自由、生命才是那么的重要。短短的几十秒、一分钟让许多人失去生命。我们是否还应继续疯狂地、贪婪地追求自己极度膨胀的物欲呢?地震中一个水电站女职工遇到了一位在山上小庙中入定修行的僧人,他对一切仿佛全然不觉,这种置身世外的“入定”虽不完全可取,但对不断追求更高物质生活的我们来说,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现在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但人是否就是万物的尺度呢?

今天,科技昌明,物质丰裕,但无一不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当我们将自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时候,对自然奥妙神秘的感知却越来越迟钝。我们有一批专门观天的官员,还有像阴阳、八卦、易经这些,可我们有些人却把这些传统的文化丢掉了,而这些恰恰讲究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道法自然要求无为,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自然似乎再也不是我们沟通的对象,我们是否过于夜郎自大?当我们看见十万蟾蜍过马路这样的自然现象的时候,是否想到真的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示呢?

人类只是自然不经意的一件创造,可惜我们已经不再承认这一点了,淡然了从前对自然的那种敬畏,失去了与自然的沟通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深邃的蓝天,飘逸的白云,壮阔的大海,优雅的小溪,芬芳的原野,能让我们心旷神怡。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恒魅力世世代代滋养着人类的勇敢与聪明才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已成为现代文明进步的迫切要求。当我们在享受今天科技带给我们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时候,同时应当明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只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