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37

第37章 话说老有所乐

赵云乐

现在一谈起老人问题,常常说五句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我的体会是“老有所乐”更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如果没有“老有所乐”,就缺乏了精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快乐,整天郁郁寡欢,就会加速肌体的衰老,对健康极为不利。

有个日本人曾写过一本叫《脑内革命》的书,说是人在高兴快乐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有益的物质,它能提高人的免疫力与肌体的各种功能;人在忧郁气恼时,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有毒的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我们有些老同志,在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忙忙碌碌、风风雨雨几十年,一纸退休令下,便告老还乡。“失落感”、“抛弃感”、“衰老感”、“无用感”一齐袭来,于是吃不香,睡不着,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顺心。这样过不了几年,便霜染华发,纹上额头,病魔缠身,很快就衰老了。再好的医疗保障,再好的养老制度又有何用呢?当然也就谈不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了。无怪乎人们常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就必须高兴。所以老年人就要心情快乐,要快乐就要学会找快乐。

那么,快乐到哪里去找呢?如果你能做到知足常乐、苦中作乐、助人为乐和自得其乐,你就会“其乐无穷”。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过去人们常说,人一生下来,阎王老爷就给你定了岁数,阎王叫你三更死,不得留你到五更。这虽然是迷信里的笑话,但你仔细一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是叫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成天担心自己老了,离死不远了。我们老年人从心理上不要认为人到六十,就应该告老还乡,养养花、散散步、聊聊天、抱抱孙子,剩下的就是等死了。要知道,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百岁老人不再是寥若晨星,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还会进一步延长。世界老人信息中心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老年人平均年龄在八十八岁左右。从六十岁退休后数,还有近三十个春秋等我们筹划和设计,我们大可不必悲伤。我前不久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在离退休老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六十小弟弟,七十不稀奇,八十满地跑,九十不算老,活到一百岁,风光才正好。”哈哈,乐观些,六十不算老吧。

其二,要有乐观的心态。我退休虽然只有四年,可见到我的人都说:“嘿,你硬是比在学校工作时还年青,更精神。”这虽然只是一句顺耳的话,但我确有此感,因为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知足常乐。我虽然没有别人职称高,养老金没别人多,但我总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够了,党和人民没亏待我。在职呢,好好工作;退休后呢,乐观生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少年到暮年,这是规律,任何人也抗拒不了;从台上到台下,这也是规律,谁也不能例外。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少讲昨天,多看今天,展望明天。有人说:“童年时代像春天般温暖,天真活泼,无忧无虑;青年时期像夏天般火热,生机勃勃,充满朝气;中年时代像秋天般美好,硕果累累,丰收在即;而垂暮之年像冬天般寒冷,风烛残年,孤独寂寞。”生命的冬季果真那么令人心悸和悲哀吗?不!只要我们有一种良好的乐观的心态,我们的心就还年轻,我们就可以使生命的冬季依然美丽。在生命的冬季里,我们可以冷静地回首往事,总结自己一生的成败坎坷,作为后代的财富;在生命的冬季里,我们还可以利用这充足的时间,打打太极,学学画画,练练书法,打打门球,让身体充满活力;在生命的冬季里,我们还可以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慷慨赐予;在生命的冬季里,我们还可以到孙儿孙女群中玩耍嬉戏,找回童年的乐趣。当然,我们还可以同暮年的伙伴一起发挥余热,为社会尽绵薄之力。总之,只要我们有一种乐观的心态,我们就可以活得有滋有味,生命的冬季也就依然美丽。

其三,要学会积极地保健养生。老有所乐才幸福,但老年人要想老有所乐,还必须善于经营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老有所乐。退休后,要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忙而有序,张弛有度。我们知道,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含氧量,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增强骨质密度,改善肌肉的灵活性,改善神经系统的焦虑与紧张,有助于睡眠和促进食欲。有些老年人喜欢散步、放风筝、打太极、练体操、打羽毛球、打门球、打乒乓球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应讲究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注意粗粮与细粮的搭配,不吸烟,少饮酒。有了健康就有了快乐,否则,整天抱着药罐子躺在病床上,有何快乐可言?

其四,要学会自寻快乐。老有所乐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要因人而宜、因人而异,所以老年人要善于自己寻找快乐。有的把看书读报、欣赏音乐当做快乐,有的把种草养花、下棋聊天当做快乐,有的把湖边垂钓、饲养宠物当做快乐,有的把服务他人、从事公益事情当做快乐。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奔走各国,但其学说并不为当政者所用,可他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不改其乐。后人仰慕备至的苏东坡,被皇帝老倌一贬再贬,颠沛流离,辗转各地,但并不妨碍他与高僧谈禅、与名士论诗,泛舟怀古、咏明月的雅兴。张学良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就失去了人身自由,一关就是六十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专心研究明史,阅读《圣经》,并在种兰、养兰方面入了迷,自得其乐,成了百岁老人。可见,要想老有所乐就要学会自寻快乐,自得其乐。

春的后面不是秋,不要为年龄而发愁。“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怨黄昏。”只要我们永远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暮年的生命也会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