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秉端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和其他教材选入的经典作品,笔者从教三十余年,屡教屡新。兹将人们未谈及或谈得不足之处予以臆说,亦算愚者千虑所得,谨就教于方家。
拜读该诗之余,掩卷沉思:徐志摩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绝妙之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摆脱了非文学因素的左右,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体验。在他的笔下,天上的“云彩”是他系情的所在,“河畔的金柳”是他意中的“新娘”,“榆阴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他要“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简直如痴如醉!尤为甚者,他“甘心”做“康河的柔波里”的“一条小草”。如此钟情于大自然,整合于大自然,没有任何顾忌。正是这种本真的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思维才使得他写出至性至情的不朽文字。这对我们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不是颇有启迪吗?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心灵之歌”。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真”是最大的艺术。这种“真”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淋漓尽致的抒写中清水芙蓉般地自然蕴呈。古人云“大文弥朴”、“朴”就是“真”的一种体现,“真”是艺术的生命之根。如“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是十分质朴的吟唱,却达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它用暗喻的方法,将虚化实,静化动,把无形变有形,无声变有声,真切而生动地凸现出依依惜别的情状和氛围。这两句诗,如果从语言标志“是”看得出修辞技巧,那么,“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修辞技巧则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如巴金所说的“无技巧”了。这里的“无技巧”实是情感表达与技巧高度整合,以至天衣无缝的最高技巧。文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笔者化用他的说法:至美之境界写不出,以“青草更青处”写之。它那么诱人想象,让人去补充、去丰富……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技巧呢?说白了,是烘托手法的妙用,它给我们渲染了一个多维的审美空间——诗人为了追寻更适情适性的生命境界,“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一词和紧接着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写出了在追寻过程中的放旷、潇洒和飘逸,其情其境其氛围之雅致,达到了惊世骇俗的程度。同时,这些绘声绘色的描述使读者脑中的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哑然的,而是有声的。这里的“青草更青处”更有益于人的情性的舒展和生命的洞开,它既是一种自然景况的存在,也是一种想象和瞻望的维度,它被赋予了文化的、诗学的、审美的乃至神性的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绵延性,它妙在以虚写实,省略了写实部分,留下大片空白,造成空灵境界,从而诱发人生无尽的遐思和美的憧憬,构成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
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徐志摩的创意是丰美而别致的。自古以来的离别,一般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徐志摩却与“云彩”作别,他为何有此如醉如痴的不凡之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与云彩作别,能反映他与大自然的极为亲近融洽,他把自然当成了知心朋友,乃至“庄周梦蝶”似的物我一体了(如“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这符合他挚爱大自然的思想实际;一是因为该诗所写题材和主题决定的,它是通过歌咏大自然来抒写性灵,表达惜别之情的,所以他把云彩人化,并与之“作别”,就在情理中了。整首诗,感情跌宕有致,如果说诗的中间部分是水乳交融的情感微澜,那么,诗的开篇和结尾则是韵味悠长的心泉的潺湲。开篇说“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结尾照应道“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其意象之放旷、潇洒、博大,令人想起张孝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气派,又让人觉得对惜别之情表达得十分新颖。因为它避开了传统的作别时“牵衣顿足”、“泣下沾襟”的悲切与俗套,而抒写了与“云彩”作别的惆怅,如一层淡淡的烟,一缕幽幽的影,含蓄而真切,飘逸而悠长,可谓“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此之奇也”。在如烟似影的轻愁中,诗人“悄悄地来”,“轻轻地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不仅表达了一种无限依恋的情怀,更重要的,还在于造成了对康桥世界的百般珍惜,近乎带有一种虔诚守护的情感和氛围,充分表现了诗人惜别的热情和善良美好的胸襟,也给读者留下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在《再别康桥》短短的七节诗中,关于大自然的亮丽的词结队而出,每一个意象无不包含着诗人的甜蜜体验,给人以纯粹的美感。它们如同随唤随到的孩子,都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极为活脱可爱,手拉手地组成了一个富有生气和绚丽色彩的温馨的诗意盎然的家庭,共同演奏出清新飘逸而又充满离情别绪的小夜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巨大的审美享受。
这种美的享受,除了该诗固有的内蕴之美外,自然也包括它圆熟的“外形美”和舒徐的“音乐美”。这里谈到了它的“外形美”,更谈到了它的“音乐美”。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因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而“外形美”和“音乐美”的教育都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学习诗文的“内涵美”一样,都是培育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再别康桥》可以说是一组凝固的永恒的音乐,它将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正是《再别康桥》具有内容、形式以及音韵的极大感染力,才使它具有强烈的潜移默化的教益作用。教参上说它“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笔者认为,这种“追求”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至今仍有倡导和弘扬的必要,因为我们所在的社会是从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和百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社会脱胎而来的,残留的旧的印记还明显存在。特别是提倡科学、呼唤民主,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如不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改革就无法深入,社会就难以进步。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给世界上每一个公民的生活和生存带来影响。因此,人们对大自然的挚爱应该不囿于国界,而应像徐志摩那样国际化。
如今,我们正生活在空前文明的时代,也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迷恋技术、放纵欲望、追逐金钱和时尚的时代。唯其如此,我们也正经历着万幸中的不幸——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似乎使人们变得从未有过的躁动不安,真可谓“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惨遭破坏、沙漠化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通过《再别康桥》的学习,会被它字里行间充盈着的对大自然的虔诚与挚爱之情所感动,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性,矫治在社会日趋物化、金钱至上的商品时代所造成的人与自己的本性、与自然疏离的弊端,使异化了的人向自身的本真复归,使疏离自然、无视生态环境的人与自然接近并和谐相处(徐志摩已经是与大自然融合,达到了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了,今天我们学习他,或能得其境界于万一)。进而保护大自然,珍爱一草一木,达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真的更美好了。
因此,可以说,《再别康桥》不仅是一首极具魅力的抒情诗,而且是一篇醒世教谕的艺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