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明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世界。工业离不开水,农业离不开水,人们生活更离不开水。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必须有水,故城市一般都建在江河边。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城里的居民就直接从江河取水,离江河远的人则从井里取水。
在东风中学校内,距老校门50米左右的东南方向就有一口老井,既大且深,口径有12米,井深约20米。因它掘在阆中古河道上,井底全是卵石河沙,水源很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但吊桶打不干,就是用有碗大出水口的潜水泵昼夜不停地抽也不曾抽干过。过去它不仅供东风中学上千名师生和附近居民用水,每逢天旱或枯水的冬季,它还担负着为阆中师范及阆中化工厂的生产、生活用水。20世纪60年代,阆中海军航空兵学校做实验还用马车来学校拉水。
东中老井的水冬暖夏凉。冬天从井里打出的水,有一缕缕由水蒸气形成的青烟在水面上缭绕,用它洗衣、淘菜都会感到手是热乎的。夏天又好似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喝起来清爽甘甜,你会感到通身都是凉飕飕的。
20世纪70年代末,井的底部开始垮塌,井壁外的卵石河沙常从石缝中挤压出来坠入井中。为了保护这口井,学校先是用青冈木楔子把井壁石缝填满,防止卵石河沙继续从石缝中滚出。又用钢筋水泥按井壁内径的尺寸浇铸了10多根l米多长的预制水泥管一节重一节地下沉到井内,避免了四周的井石继续垮塌。遗憾的是80年代后,由于污染造成东风中学的井水重金属和大肠杆菌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再也不能饮用。1998年,学校整治校园,将井用水泥盖封堵,井盖上只留一小洞,供潜水泵抽水灌溉花卉、补充现在古书院的两个曲池用水。
俗话说:“吃水不忘掘井人。”东风中学这口井,何年由何人组织挖掘,已无从考证。据国立四中健在的老校友说,1940年他们来校时,这口井就存在,而且旁边还立有石碑,刻着“梦僧井”三字。从为了需要才掘井的原因来推断,这口井很可能是在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保宁知府庄学和在古治平园遗址上重建锦屏书院时挖掘的,当时还盖有井楼。因建书院之前这里曾经是“东园”,那只是人们时常游览休闲的地方,常住人口不多,用不着掘那么大的一口井。书院建成之后,规模宏大,为巴蜀之冠,文生、主讲常住书院,才有掘井的必要。当时掘井没有机械设备,完全靠肩挑手提,人们要在井的四周挖很大的坑,需要把泥土一担担、一篓篓地取出来搬走。开始较容易,挖到一定深度,难度就越来越大。
1951年我在南充县中上初中时,学校从大北街民德小学迁到平城街丝三厂对面,就因那里没有井,师生吃水时常要从一公里以外的仪凤街那口水井去挑水。那年冬天,学校在校内打井,我出于好奇,每节下课和晚自习后都要到工地上观看,亲眼目睹过打井的难度。当那井挖到一定深度时,工人一边挖,井壁四周的松土就一边垮。挖到见水时,难度就更大。每当工人取出一桶泥沙时,周围的泥沙像泥石流一样马上向低洼处回填,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这时就必须抢时间、抢进度,争分夺秒,昼夜加班加点地干。为排除塌方隐患,工人们将事先做好的大木架放在井底,上面用条石按井的形状一层一层地往上砌,井中的工人继续往下挖,井中的泥沙取空了,井架会凭借石头的压力也不断地往下沉。井挖得愈深,水源愈好,蓄水愈多,才能成为永不干枯的好井。
东中的井也许真的老了,它总是在回味着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在它身边穿梭往来,热闹非凡的往事;回味着人们对它的赞美和称誉。更多的时候,这口老井却更像一位见证东中旧事的老人,井沿上那一道道被井绳勒出来的深深的印痕如同老人额头的皱纹,记满了东风中学从古到今的每一页故事,正在岁月长河的水波里慢慢地荡漾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