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考古发现之谜总集
1829200000008

第8章 神秘运古起源考古大搜集(8)

其次,树栖改变了灵长类的肢体。当许多哺乳动物的锁骨都退化之时,为了适应树上的生活,灵长类仍一如即往地发挥着锁骨的作用。猿和猴的手臂之所以能伸缩自如,前后弯转,全靠锁骨。灵活的前肢对灵长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时候,它们走路不是用脚,而是用手,即臂行。它们抓着一根树枝,荡到另一棵树上去,用这种方法来移动。因此,行动的快捷与否,决定于手臂的作用。在臂行的过程中,灵长类的腰椎减少,躯干缩短。这样就更利于行动了。善于抓握的灵长类经常垂直地悬挂在空中,或者安坐树梢。慢慢地,它们的腰板可以稍微挺直了,摆脱了从小到大都要躬腰驼背的形象。还有,它们的尖爪也渐渐被趾甲代替,而甲下受保护的肉垫则是抓握的安全套。当人们看到那些在树丛中穿行如履平地的猴子时,一定惊叹于它们的轻灵,殊不知这正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树林赋予它们的礼物。自然造就了生命,并令它日趋完善。灵长类对树栖的适应,使它在进化的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食物混杂。灵长类的牙齿相对其他动物而言,数目呈减少趋势,但类型完备,功能齐全,这使得它们在选择食物时有很多余地。既可以吃植物果实,也能以昆虫、鸟蛋为食。它们不受寒冬酷暑的限制,每个季节都能找到相应的食物来源。这就避免了食物危机的发生。比如说享有“活化石”美誉的大熊猫,尽管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后来却一改旧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情有独钟地多以竹子为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大雪封山或竹子开花枯死时,大熊猫就要忍饥挨饿了。就像歌里唱的:“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熊猫对竹子是痴心不改,至死不渝,因此拒绝吃其他东西,即使是金颗玉粒也不屑一顾。这使它的生存变得非常艰难。而猴子则不然,花生、糖果、香蕉、虫子等,来者不拒。所以猴族才这么香火旺盛。由此可以看出,杂食对灵长类的生存和发展大有好处。

智力增高。由于灵长类荤素皆宜,为大脑提供了营养,因此脑量增大,而脑的形态也日趋复杂,使它们变得更聪明。猴子在文学作品中一盲是机智的代表,它非常善于模仿,而又有很强的好奇心。摄像机曾摄下了一只猴子在某户人家中的所作所为。它学着平素主人的模样,竟拿起旱烟筒抽烟。而猩猩的智力更是超群。这些都说明灵长类是无愧于“灵”字的。

哺育期长。高等灵长类怀孕时间延长,这有利于胎儿更好地吸收营养,使生育质量得到提高。一般哺乳动物都是一胎多仔,而高等灵长类却是一胎一仔。这样,母体就会给予幼仔更为悉心的照顾,使它们生存的机会增大。

以上看来,灵长类的这些特征都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它们中间一些比较高级的种类抓住机遇,逐渐演化为人科成员,为人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从现生种类及诸多化石可以断定,猿是人类最直接的祖先。

100多年前,英国人达尔文出版了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物种起源》,从而掀开了人类新的一页。他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进化论观点,并提出了“人猿共祖”的理论。人和猿有诸多共同点,证明他们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因此,我们把猿叫作“类人猿”。反过来,把人算作猿又未尝不可呢。在生物学上,人和猿共同组成了“人猿超科”,又叫“人形超科”。人和猿的相似,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身体结构上,像骨骼、肌肉和内脏的排列方式及大脑、胎盘和阑尾等都非常相像。而根据分子人类学的资料,可以证实人于猿的血型相似,这是在猴和其他动物身上所没有的。把现代黑猩猩幼仔与小孩子的表情相比较,会发现他们惊人的相似。实验表明,黑猩猩甚至还可以学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即它也能说人话。从“人猿同宗”这层关系来看,人与现代森林里的类人猿还是表亲呢。

现代类人猿中,究竟哪一种与人的关系最近呢?研究结果表明,长臂猿、褐猿与人的关系较远,而黑猿和大猿更接近。前两类生活在亚洲南部,后两类生活在非洲的某些地区。这与在东非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的情况不谋而合,从而再次证明了人与猿之间牢不可破的血缘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现代黑猿和大猿的认识,来了解一下人类远祖的大概生活状况。黑猿体形不大,浑身黑毛,生活在树上,别看它貌不惊人,对住宿还颇有讲究。它不像一般动物,随便找个可以挡风避雨的地方凑合一下就行了。黑猿懂得在树上建造安乐窝,好睡得更舒服、更体面些。它还是一个荡秋千的高手,当然,不纯粹是为了玩,这是它的“行走”方式。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具有相同的血

型,证明了他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有时,它也会下地,直立着走上几步。长长的手臂几乎可以摸到地面。当它需要在地面跑动时,就要手足并用了。黑猿不喜欢离群索居,它们总是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而大猿是名副其实的,身高达18米以上,体重200千克左右,比一般人块头大得多。如此庞大的身体,即使有够大的树木来承受它,黑猿也不能在上面自由来去。因此,它差不多已放弃了树上生活,下放到了地面。它也能直立行走,不过姿势难看些。弯着腰,以手指指关节撑地,活像一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人类的祖先或许就是这个样子。

那么,现代类人猿能否变成人呢?回答是不能。从猿到人,这个进化过程何其漫长,历经的事情多么复杂,非一时所能。人类是由二三千万年前的古猿进化而成的。但是,并非当时所有的古猿都走上了这条道路。它们中的一支在迫不得已的形势下,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距今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变动,出现了喜马拉雅山、天山和阿尔卑斯山等山脉。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地球表面的气候也随之改变。气温逐渐下降,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急剧减少,草原面积扩大。生存环境的变化迫使已习惯于树栖的古猿纷纷做出选择。一部分不愿意放弃树上生活,便跟随森林的踪迹向南迁移,它们成了与树林共存亡的生死同盟,只要有森林,就会生存下去。因此,它们循规蹈矩地延袭了祖先的生活习性,依然是游荡在树林里,或以半直立的姿态出现在绿荫丛中,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今日。现代森林里的类人猿就继承了先辈的衣钵。而那些留在原地的古猿,一些因无法生存而被淘汰,另一些则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没有树林供攀援,便学会直立行走;没有更多的果实填肚子,就拿起石块、树枝来捕猎。渐渐的,它们习惯了地面生活,而带有脂肪的兽肉为大脑补充了营养,这类古猿的智力也得到了发展。它们沿着这条路,不屈不挠地走下去,才到达了人类的发源地,成为我们的祖先。这说明人类的起源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而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虽源出一祖,却各有各的出路。尽管当代科技如此发达,却不可能营造一个几千万年的环境,供现代类人猿来重新演变。所以,它们不会变成人。倘若有一天,世界又发生剧烈变化,人和现代化的城市消失了,地球上再次出现适合猿变成人的环境,现代类人猿经历几千万年后,或许会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很可能也会变作人。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而已。现代类人猿是不可能变得和我们一样的。因此,也不用担心我们那些住在原始森林里的表亲,会走出来与现代人一决高下。

19世纪60年代,英国教会保守势力与进步人士,围绕达尔文的进化论展开了大论战。一位牛津主教曾用恶意的口吻和下流的语言,对达尔文进行攻击,并向生物学家赫胥黎进行挑衅。赫胥黎当场批驳了他的无知,并说:“人是从比铅笔更小的胚胎发育而来的,所以人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是可能的。”还说:“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有猴子做他的祖先而感到羞耻。”

人类有必要认识自己,摸清自己的来龙去脉。作为动物的人,是经过一系列的形式才进化而来的。人属于灵长类的一个分支,否定类人猿,否定猴子,也就等于否定了人类。

“纯洁的神”——腊玛古猿

腊玛(又作拉玛)是印度史诗《腊玛延那》(中文又译为《罗摩衍那》)中的一个王子,是印度教的神,是纯洁的象征。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生爱德华·刘易斯带领一个挖掘队,在印度新德里以北约160公里的西瓦立克山区哈里塔尔扬加村,发现了一块带有齿槽的右上颌骨碎片。1934年,刘易斯发表初步报告,将其命名为腊玛占猿。

也就是在1934年,刘易斯提出腊玛古猿属于人科。因为这个上颌骨有明显的人的特征。但是,这个观点立即遭到当时人类学权威艾勒斯·赫德利卡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它只是一个雌性小猿,然而,艾勒斯本人也承认,腊玛古猿比南方古猿与人类相似的地方更多(当时只有少数研究者认为南方古猿属于人科)。因此,这个标本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1937年,刘易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进一步说明,腊玛古猿是南方古猿的祖先,但这篇文章没有发表。又过了二十来年,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埃尔温·西蒙斯重新对此进行研究,才再次提出了腊玛古猿属于人科的意见。

腊玛猿上颌骨(左)和现代类人

猿(中)、人(右)上颌骨比较

从第一块腊玛古猿化石面世以来,在东非的肯尼亚,欧洲的匈牙利和希腊,亚洲的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中国都陆续有所发现。比如,在中国,从1975年起,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不断发现大量古猿化石,其中包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腊玛古猿头骨。而比它早十年左右在云南开远小龙潭煤矿发现的一些古猿牙齿化石,也可能是属于腊玛古猿类。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还发现了西瓦猿的古猿化石。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腊玛古猿与西瓦古猿是同类,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性别,腊玛古猿为雌性,而西瓦古猿为雄性。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生活在草地、休地混杂的环境中,它们主要还是以树栖攀缘方式生存。像在印度腊玛古猿被发现的地方,当时处在地势低洼的热带森林区,还有流势平缓的大河蜿蜒流过,由于河流季节性泛滥,使两岸形成了宽阔的草原。腊玛古猿既可以在茂密的森林里采食居住,又能到青草丰盛的草原上游戏。据测定,最早的腊玛古猿化石距今已超过了1400万年。

关于腊玛古猿是否是人类嫡系祖先的问题,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腊玛古猿是最早的人科代表。约1500万年前,腊玛古猿由森林古猿中的一支演化而来,然后发展成为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接着进化为现代人。而森林古猿的其他几种则演变成现代古猿类。从人类进化的条件来看,使用工具和语言等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者认为腊玛古猿的犬齿较小,意味着它们能使用工具和两足直立行走。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腊玛古猿及西瓦占猿与现代猩猩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更可能是猩猩的早期祖先。另外,至今还未发现腊玛古猿使用工具的痕迹,而且它们是素食动物,素食不利于脑的健全发育。像以植物嫩芽、果实和根茎为食的鲍氏古猿,素食不能为其体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营养,对其大脑的发育也无济于事。而随着环境变化,森林面积减少,食物来源缺乏,躯体硕大的南猿难以维持生存,最终走向灭亡。

暂且先把这些争执搁置不论,还是来看一下腊玛古猿化石本身的情况。腊玛古猿的颌骨开始缩短,前窄后宽,牙齿的排列呈拱型,与人类的颌骨和齿列相似,而与现代猿(猩猩)不同。现代猿猴门齿和犬齿增大,吻部相对突出,喉部收缩,牙齿呈“U”字型。另一方面,腊玛古猿牙齿的情况既有与人类相似之处,也有与现代猿相同的地方。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腊玛古猿处于一个转变状态:猿的质素逐渐消失,而人的特征正在形成。

1983年,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理查德·利基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沃克,在肯尼亚北部发现了大约1700万年前的一种古猿的卜、下颌骨,其形态与两瓦古猿和猩猩相似。他们认为西瓦古猿更像现代的猩猩和早期人科成员的南方古猿。因此,现生的猩猩是一种活化石,它身上反映着人与猿共同祖先的特征。而西瓦古猿及腊玛古猿可能就是现代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千万年前,地球气温升高,森林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是大片空旷的草原。这对于生活在丛林里的各种动物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尤其是那些以野果、树叶为生的素食动物,离开森林它们便进退维谷,其中就有各种猿。于是,一些种类无法适应环境的改变,被大自然淘汰了。还有一部分尝试着从树上到地上,穿过荒原,寻找另一片森林。它们生存了下来,逐渐演变成现代猿。而已经有了一点智慧的腊玛古猿类,却选择了与前两者不同的道路。为了生存,它们改变了生活习性,除了树叶草根以外,还开始以肉为食。肉食不仅为它们的身体提供了更多的营养,而且对大脑的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这样,腊玛古猿逃过了自然的厄运,并且逐渐走上了从猿到人的金光大道。腊玛,纯洁的神。

逐渐成长的南方古猿

古猿是人类的远祖,但它跟现在的人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真正的人类,也就是我们今天这样的现代类型的人的出现,中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演变过程大概如下: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

猿人又叫南方古猿,是已肯定的早期的人科成员,其年代距今400万年到10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