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经常会受到来自鱼龙或鲨鱼的威胁,遇到这种时候,它便“义无反顾”,掉头往岸边靠拢,爬上岸去,让贪婪的鱼龙们干瞪眼。就像湖泊是雷龙逃避灾难的场所一样,陆地成了蛇颈龙的避难之处。运气好的时候,蛇颈龙还会因祸得福。它上岸时,恰逢几条小龙正在草地上觅食,便猛冲过去,忘了自己刚才的遭遇,反而充当起杀丰。美食一顿以后,它才得意洋洋地回到水里去。可见,蛇颈龙绝非弱小之辈。它们中的“大个子”身长15米,仅头就有3米长。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为了生存,动物之间互相残杀,没有理性,更不会讲客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像蛇颈龙这种行为,也没有什么好责备的,毕竟它们只是动物,而且是智力低下的原始动物。
形形色色的蛇颈龙
①薄片龙:约7000万年前的、脖子最长的海龙,体长145米;②幻龙:2亿年前的海龙,被认为是蛇颈龙的祖先;③北龙:体长3米,约7000万年前的海龙
滑翔机翼龙
翼龙(又叫翼手龙)和恐龙的祖先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翼龙而且,既然有会游泳的爬行动物,当然也有会飞的爬行动物。
翼龙的骨头中间是空的,可谓身轻如燕。作为爬行动物,它的脊椎已退化了许多,前肢的手指变化也很大,其中有三个蜕变成钩状的爪,第五个已消失,第四指则加长,成为翅膀的支柱。一张皮膜连接四指、躯干和腿,这就是翼龙的翅膀,形如舞蹈家牵起翩跹的长裙。而那层皮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慎撕破的话,也就等于宣判了翼龙的禁飞令。而它的后肢变得很软弱,基本不能行走,身后还有一条用以维持平衡的小尾巴。当翼龙展翅飞翔的时候,也正是它搜寻猎物的大好机会。翼龙的眼睛十分敏锐,它在空中居高临下,把地上的一切尽收眼底。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它都会很警觉。所以,小动物很少能逃过它的手掌。甚至连湖里的小鱼小虾也难逃厄运。但是,不要误以为翼龙真的就跟鸟类一样。其实,它飞行的时间很短,路程相对也不长。这是因为翼龙翅膀的构造不如鸟类巧妙,还不能胜任高空翱翔。它只是借着上升的气流,在空中滑翔,就像现代的滑翔机一样,而与真正鸟的飞翔有所不同。
蛇颈龙与翼龙一上一下,似乎是互不侵犯,然而,从发掘出的化石来看,翼龙经常成为蛇颈龙的猎物。这又为何呢?当翼龙发现水中有小鱼小虾时,便俯冲下来,准备捕食,殊不知水中也有猎手在等待着它。就在它接近水面时,突然从水里伸出一个脑袋,还没等翼龙反应过来,就被咬住带入水中,接下来的遭遇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说,翼龙视力那么好,为什么没有注意到敌人的存在呢?上面说过,蛇颈龙的脖子很长,而且非常灵活。它在捕食时,把身子隐蔽在深水中,而它的脖子却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伺机待伏。尽管翼龙能发现水面的鱼虾,却很难注意到水面下的小脑袋。而且,翼龙的飞行速度并不是太快,这也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会飞的假鸟——翼龙,它的命运就是这样。
海、陆、空,龙之家族的足迹踏遍整个地球。当然,这中间最为繁盛的还数恐龙。但是,随着环境、气候等的变化,恐龙的时代渐渐一去不复返,到白垩纪末期,恐龙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6500万年前,恐龙就已完全退出地球这个繁衍生息了1亿多年的舞台。经历了这么漫长的时间,最后却走向灭亡,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关于恐龙灭亡的缘由有很多说法,譬如:灾变论、弱肉强食论、流行传染病论等等。197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提出“贝克莱理论”,即在白垩纪末期,一颗小行星猛烈撞击地球,发生大爆炸,使地球上空的大气层中布满尘埃和沙石,因此地面变得黑暗而又死气沉沉,就像地狱一般。植物不能光合作用,花儿不再飘香,大自然停止了呼吸。而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更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不仅缺乏食物,在生殖方面也受到严重影响。突然的灾难,使恐龙被惊吓而导致性激素发生变化,因而产下的蛋,蛋壳厚薄不均。壳太厚,会堵塞表面的气孔,使正在发育的胚胎得不到氧气,窒息而死;太薄的壳又容易破碎,恐龙幼仔同样难以成活。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也还需进一步研究。而恐龙间的弱肉强食及传染病的论点并不是很全面,不能用来证明恐龙灭绝的原因。假设或者片面的研究都很难使人信服,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恐龙所生存的环境和气候。
根据地质科学的研究,可以肯定,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原隆起成为山脉,而大海也逐渐变成陆地。正所谓一度沧海,变为桑田。不仅如此,气候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原本炎热的地带,越来越凉爽;而以前较温和的地方则寒冷起来。这种气候变化使恐龙无法适应。它是冷血的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气温的高低变化。当周围的温度下降时,它的体温就跟着变低,而内脏的机能减退,活动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恐龙只适合生活在温度高、较干燥的热带。一旦气候变化,在寒冷的季节,它们就不能活动,也就无法获得赖以维生的食物。当冬天来临时,植物已经枯死,素食恐龙就失去了食物,而以之为食的肉食恐龙的生存也相应出现危机。所以,食物的匮乏是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二,优胜劣汰的原则。正当恐龙告急之时,一类新生的动物蓬勃发展起来,这就是哺乳类。它们具有比爬行类更进化的身体结构。虽然它们不像恐龙那么庞大,但是,相比较而言,脑子却大得多,因此更加灵活。而且,这类动物属于温血的恒温动物,它们的器官功能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因而活动比较方便,不论是夏日,还是严冬,都能正常生活。这相对于恐龙来说,占有绝对的优势。一个是日暮西山,一个是朝阳喷薄,在这场生存的竞争中,恐龙最终只能退下阵来。到此为止,恐龙时代宣告结束。
那么,恐龙是否就从此无影无踪、不复存在了呢?自从恐龙引起世人兴趣以后,人们就陷入了寻找活恐龙的幻想之中。因此自15世纪以来,各地先后出现了许多有关的新闻或传说,其中炒得最为沸沸扬扬的当数尼斯湖怪兽。
尼斯湖位于英国的苏格兰,原本只是个风景秀丽而名不见经传的湖泊,自从1928年有人称在此发现怪兽以后,声名日盛,每年吸引众多好奇的人前往。这些人中,有研究人员、普通游客,也不乏好事者。而有关怪兽的种种说法更是层出不穷,不断有人声称是目击怪兽的见证人,并且描述得绘声绘色,大概都是如此情景:目击者初见怪兽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竟然忘了为其留影。而于水中憩息的怪兽也受了惊吓,掀起狂澜,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此时,目击者才想到端起照相机,留下了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并以此为证,对尼斯湖怪兽大加品头论足。
1966年,一个专门著书研究尼斯湖怪兽的人蒂姆·丁斯戴尔把其在实地拍摄到的怪兽底片,送到英国联合空军侦察情报中心,经过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怪兽可能是真的”。由于该中心在此领域的权威性,这一结论立即轰动了世界。这头怪兽倒底是什么样子呢?
据说这是一个圆脑袋、长尾巴的庞然大物,它用四只脚走路,行动很缓慢,看起来确实有些像恐龙家族的成员。因此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恐龙的后裔。尼斯湖怪兽的诱惑在世人中间延续了很长时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研究手段越来越先进。某一天,当科学家重新拿起尼斯湖怪兽的“形象”仔细端详时,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结论:这张照片是伪造的。原来,丁斯戴尔出于一些私人恩怨,便炮制了这出恶作剧,以玩弄和嘲笑科学家们。不过,这个玩笑也开得太大了。
除了尼斯湖怪兽外,在西伯利亚也流传着形似腕龙的巴洛塔湖怪龙的故事,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居民,则称看见有类似翼龙的怪物在空中飞翔。对于这些传闻,至今也没有更确切的证据来显示它的可信程度。前些年,俄罗斯科学家称他们孵化出一条恐龙幼仔,不幸没多久就死去。从照片来看,有点像一只烧乳鸽。如同前苏联曾报导过的外星婴儿客死俄罗斯大草原的消息,这个报道也让人产生怀疑。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问当事者本人。
这些关于活恐龙的传说为什么都难以令人信服呢?原因在于证据只有报道者的描述和一些模糊不清的照片,没有实物。而且,每次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见发现的消息,却再也没有下文。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哪一天动物园里真的展出活恐龙,才能说明其真的还存在。
那么,恐龙有可能残存至今吗?回答是可能的。因为地球上仍然有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比如一些处在偏僻地带的温和湖泊。再者,当今地球上还生存着许多被称为“活化石”的古代生物种类,像大熊猫、鳄鱼、古蜥蜴等。或许,在某一个还不为人知的地方真的就生活着苟延残喘的恐龙。当然,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姑且置疑,等待着真相大白的一天。
不可否认的是,恐龙曾是地球的主宰。而我们在研究恐龙化石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知识和快乐。恐龙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丰富了人类的娱乐生活,这也是不能忘记的。
(注:如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恐龙是温血动物,在此暂存——说。)
我们遥远的祖先
在动物园里,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在看猴子。小女孩不时被顽皮的猴子逗得“呵呵”直笑。看着看着,小女孩好像发现了什么,她抬头问妈妈:“人真的是由猴子变的吗?”早期胚胎比较
妈妈点头称是,小女孩“哦”了一声后,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难怪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而动物园里的猴子越来越少。”这是一则小幽默,里面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人是由猴子变的。这个说法大众都耳熟能详了,证明科技早已深入民心,那些坚持“上帝造人”的宗教信条已不能再箝制人的思想。人类敢于正面现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那么,回头看看,这个理论是否完全正确呢?从小女孩幼稚的话语中,还道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猴子能变成人吗?
人是动物,一种特殊的高级动物,这一点毋庸讳言,单从人与其他几种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作为动物的人,跟其他动物如马、大象、鸟类等一样,鱼、龟、免和人的早期胚胎都很相以,以后纲、目、科、属、种的特御顷序出现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生命都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演化而来的。达尔文曾经说过:“可能世界为人类的发牛作了长久的准备,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人类起源于一连串的祖先,在这一连串的祖先中,只要失去其中的一环,就没有人类了。”动物的演变过程纷繁复杂,在这儿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论述,仅就人类的直接祖先来稍做探寻。大多数人都知道,猿猴是人的祖先,却不清楚猿和猴之间的关系。
猿和猴是不相同的。尽管它们都属于灵长类,但是,在生物学的分类上,猿比猴高级得多。它们在外形上就有明显区别。猴子有尾巴、颊囊和臀疣一臀部上两块裸露的胼胝体,像坐垫,而猿类除了较低级的长臂猿有臀疣外,这些特点都没有。猿的外貌类似于人。在灵长类中,有阔鼻类和狭鼻类之分。猴属于前一类,鼻孔相距甚远。而猿则是后一类,鼻孔靠紧,孔朝下,与人类相似。不仅如此,猿的血型、身体结构等都与人类相同,这证明了他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所以,在科学上把猿称作“类人猿”。严格地说,人的祖先是猿而不是猴。
在讲猿以前,先说一下灵长类。在众多的哺乳动物中,有一类很特殊。它们的手、脚上都长着扁形的指甲,而且大拇指能与其他四指做对握动作。它们的上、下颌各有四颗门牙。这就是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树最原始的灵长类,或者说是灵长类的祖先,是一种体形很小的食虫类动物,名叫树(jū)。单看它的长相,很难把它跟猿或者猴联系起来,更何况人。它长得有些像现代的小松鼠,只是没有一条毛茸茸的、漂亮的大尾巴。这可能就是“”字带“鼠”的原因吧。树生活在东南亚的亚热带地区,大部分时间在低矮的树丛中活动,偶尔也会爬到树上去玩耍。它是杂食性动物,常吃些野果和植物种子。除此之外,它的小尖牙还可以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动物。之所以说它长得特别,还因为那又细又长的吻部,在灵长类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树的趾还有爪,眼睛长在头的两侧,这说明它确实很落后。
灵长类的分类很复杂,包括各种猴和猿。猴又有高等和低等的区别。今天动物园里经常见到的猕猴、金丝猴和狒狒等,是高等的猴类,而狐猴、眼镜猴、丛婴猴等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则属于低等猴类。猿类有大猿(大猩猩)、黑猿(黑猩猩)、褐猿(猩猩)、长臂猿四种。
眼镜猴作为哺乳动物中的高级种类,灵长类动物有许多其他动物所不及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优势使它们在前进的路上所向披靡,最后才会有人的出现。灵长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树栖生活。动物适应于哪一种生活方式,跟它的身体状况有直接关系。别以为灵长类生活在树上,只是腾挪跳跃那么简单。就在它们站立于树梢远望、在绿荫丛中自由穿梭的时候,灵长类的身体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首先体现在感觉器官上。在远离地面的树上,灵长类的生活空间变成了三维的,除了地面的长度和宽度以外,还受高度的影响。因此,目力所及包括前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向,视野扩大了,倘若在此情况下,仍保持以前的视力,势必不利于行动。要知道,灵长类的祖先像树,生活在低矮的树丛中,等于藏匿在一个阴暗的缝隙里,敏锐的视力自然无从说起。只是“鼠目寸光”而已。灵长类在树上居高临下,虽说不上“耳闻八方”,但“眼观六路”倒也不是妄想。它们已经能辨别细微的物体,并且能看出世界的五光十色了。还有,灵长类能看到物体的深度,即有了立体视觉。对人来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当我们面对一汪清澈透明的水时,不仅能看到漂浮在水面的小生物,还能看出水平滑如丝绸,以及不经意间泛起的细细的水纹。凭着视觉,我们也能看出水的深浅。这一视觉功能不是所有的眼睛都具备的。而灵长类便是执牛耳者(比喻在某方面占领先地位)。同时,由于手指的能力加强,触觉也变得很灵敏,通过触觉同样可以辨认物体,相较之下,嗅觉就逐渐退化了。就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嗅觉是很重要的生理特性,灵长类则不然。假设一只动物走在路上,忽然脚下碰到一样东西,它想知道是什么,这种时候,如果撇开视觉不讲,熊会用鼻子使劲嗅,而猴子则会东摸西摸。这就是灵长类的特别之处,树栖生活对听觉的要求也有所减退。在地面活动的动物像马,它们对外界的感觉大部分就靠耳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警觉地竖起双耳四处探测。其他如兔子、鹿等动物都是这样,危险一来,闻风而逃。而灵长类则是凭高瞻远瞩的本领,洞察周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