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18152800000042

第42章 姜大卫

周杰伦真像年轻的姜大卫。分别只在,周杰伦较易长胖,姜却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出现一点福相。第二,就是姜曾有一头性感标志的长发。一九七〇年代初,只有新加坡才会有男生把耳朵露出示人,姜也会,但他是把长发绕过耳朵。那时候我因不得不剪陆军装,莫名其妙就从羡慕变成崇拜,姜如是当上我的第一个偶像。

但当年人人都说英俊潇洒的是狄龙。拥有游泳健将的横肩膊,篮球好手的长腿。我觉得蓝天白云不是不好,却欠缺了灰阴秋凉天的情调气氛。我看第一出姜大卫的电影是《保镖》,其实还是小学生阶段,不知道哪来的怪意识,对片中那被误解、被忽视和被欺侮但永远不作解释的姜大卫十分认同。情况也许跟现在的人认同周杰伦差不多——或差很多很多:周没有演过几个有包袱的角色,他的酷像某些人的酒涡,是与生俱来。姜的忧郁却让人想去了解他的过去——像杨过会吸引郭芙、郭襄和程瑛。

比较之下,狄龙真是郭靖得紧。可惜金庸热要到一九七六年才被武侠电视剧炒起来,到张彻改编《射雕》、《神雕》,选角已跟本来更适合的人擦肩而过了。而且一九七〇年初才刚见证“新武侠世纪”的落幕,姜大卫和狄龙自《保镖》后拍的都是民初装打斗片。而姜大卫是个“更早的周杰伦”的痕迹,在《小煞星》和《报仇》中尤其明显。《小煞星》中他是个流行歌手,《报仇》则以服装超酷改写历史,又走进历史——结合尼克松访华热潮,姜在片中清一色穿白色摩登中山装,短刀杀敌染红了外衣衫,也分不清是自己抑或他人的血弄得如桃花扇。

回想起来,甚至有点是“早期的郑伊健(古惑仔)”。“惨烈少年”是詹姆斯·迪恩开的先河,但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港产电影银幕上。狄龙在《死角》中也是“没有缘由地反叛”——“没有”当然只是反讽——但即使他全身血污,感觉仍是皮外伤。姜呢?在他以皱着双眉大红大紫时,曾让我们看见一只伤得很重的……没有脚的雀仔?

200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