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猕猴桃种植新技术
18149300000002

第2章 猕猴桃的营养价值及特征(1)

(第一节)猕猴桃的营养价值

猕猴桃的药疗作用,早在唐代名医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记有:“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内痔病……”宋代《开宝本草》一书中记有“猕猴桃味酸、甘、寒无毒,主消渴、解烦热、冷脾胃动、泄辟、压丹石、下石淋、热雍等多种医疗作用记载。据近代中医学进一步证明,猕猴桃性寒,味甘酸,具有润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止渴、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呕吐及维生素缺乏等症。同时医学研究表明,猕猴桃果和汁液,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亦可抑制致癌物质的产生,对高血压、高血脂、肝炎、冠心病、尿道结石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餐桌上的猕猴桃最先是国宴上的最后一道菜,是将鲜果去皮切片之后,每人食用一两片。猕猴桃作为餐桌上的高档菜,可作成鲜炸、糖汁、醪糟汤等。猕猴桃内有一种酶,可以将肉类变嫩,炒肉时可以加点猕猴桃汁,煮肉时可放几片猕猴桃鲜果,是一种很好做肉预处理料,天然又美味。

常食猕猴桃,本身具有减肥健美之功效,洁面后涂上猕猴桃按摩,待猕猴桃颗粒充分溶解吸收,可改善毛孔粗大,美白肌肤。猕猴桃中就含有特别多的果酸,它内含的果酸能抑制角质细胞内聚力及黑色素沉淀,有效地去除或淡化黑斑,并在改善干性或油性肌肤组织上也有显著的功效,可洗脚、手等身体的各个有皮肤病的部位。

(第二节)植物学特性

一、猕猴桃的根

为肉质根,皮厚,最初为白色,后转为黄色或黄褐色,又嫩又脆,伤断后流出汁液,叫伤流;老根外表灰褐色到黑褐色,有纵向裂纹;主根在幼苗期停生长,骨架根主要为侧根;侧根和须根很密集,组成发达的系。猕猴桃幼根和须根系再生能力很强,既能发新根,又能产生不定芽,老根发新根的能力很弱,伤断老根后较难再生,假如大树移栽时,不带须根,则成活率较低。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8℃时,根系开始活动,20℃左右时,生长最旺盛,接近30℃时,基本停止生长和产生新根。根系一年中有4个生长高峰期,分别为伤流期、新梢迅速生长期的间期、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后和采果后到落叶前的时期。猕猴桃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多在10~50厘米,但在此深度范围里的水平层面上,根系分布很广,甚至超过地上部枝蔓的伸展范围。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土壤团粒结构较好、腐殖质含量高、土壤湿度适宜的园地,水平根系延伸范围可达地上冠径的15~3倍。

二、猕猴桃的芽

有正常芽和不定芽之分,正常芽是枝蔓上生长的芽;不定芽是由根受到伤后,刺激其分生组织分化出的芽。按发育程度正常芽分为饱满芽、次饱满芽和隐芽;饱满芽按性质又分为叶芽和混合芽,次饱满芽和隐芽一般都是叶芽。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混合芽,即花芽(花序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花枝蔓芽,因为其和葡萄一样,花序着生在当年萌发的新梢上),其是我们栽培猕猴桃所重点培养的。花芽的形成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在开花头一年的5月中、下旬8~9月上、中旬进行生理分化的营养积累、物质合成等准备阶段,以5~7月为集中生理分化期;第2年,即开花当年,芽开始萌发前,才进行形态分化,大约持续2个月,到花蕾露白前完成。

花芽形成容易的品种,结果早,丰产性好。有利于树体养分积累的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均有利于花芽分化,如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湿度、土壤、微风等环境条件,合理的施肥、灌水、修剪及适时适度的人工促控措施,以及免受病虫害严重为害的健康的树体等,都是花芽形成的必备条件。

三、猕猴桃的枝蔓

比较柔软,需攀缘支撑物生长。根据其枝蔓上是否带有花芽,分为营养枝蔓和结果枝蔓。营养枝蔓主要构成树体的骨架结构,如主干、主枝蔓、侧枝蔓和未形成花芽的一年生枝蔓;具有开花结果能力的当年生枝蔓,叫结果枝蔓,因为猕猴桃的花芽,为花枝蔓芽,因此着生结果枝蔓的母枝蔓,叫结果母枝蔓。结果枝蔓有长结果枝蔓(50~100厘米)、中结果枝蔓(30~50厘米)、短结果枝蔓(10~30厘米)和超短结果枝蔓(小于10厘米,也称丛状结果枝蔓)。营养枝蔓一般用于骨架构建或结果母枝蔓的更新,一般选长势中庸、组织充实的,培育成结果母枝蔓。此外,没有空间保留的,则从基部剪除。猕猴桃的生长势、结果年龄、坐果率、产量等,均可通过控制花束状果枝蔓、短果枝蔓、中果枝蔓、长果枝蔓与营养枝蔓的比例来实现。

四、猕猴桃的叶

叶大、较薄而脆,容易被风刮烂。早春萌芽后约20天开始展叶,其后迅速生长一个月左右,当其大小接近总面积的90%左右时,转入缓慢生长期,直至定形。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情况下,定形后的叶片到落叶前的几个月里,光合作用最强,制造和向其他器官输送的养分最多。

叶子的光合和呼吸功能最强,是主要的光合呼吸器官。其次还有枝蔓和果实的表皮,也进行微弱的光合和呼吸作用。当其光合作用的产物积累大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时,养分在叶片内积累,并输出供给树体和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当呼吸所消耗的物质大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时,消耗营养,则影响花芽形成和树体生长。能够进行营养合成和积累的叶片叫有效叶,不能进行营养积累的叶片叫无效叶。栽培修剪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有效叶片总面积,减少无效叶片的数量。常见的无效叶有幼嫩叶、衰老叶、遮阴叶、营养不足或失调造成的失绿叶、病虫害或风等机械伤造成大面积破损叶等。栽培管理中,只有增加有效叶面积,才能提高果园总体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一般管理好的果园,其树体有效叶面积大,叶厚色深,革质强,抗风害能力强,光合能力强,养分积累多,花芽形成好,树体及果实生长发育得好。

五、花序和花

猕猴桃的花序为聚伞型花序。花在开放初期,呈现白色,2~3天后,逐渐变成淡黄色或橙黄色。雌花较大而美观,雄花较小,均具芳香;缺乏明显的蜜腺。从植物形态学来看是完全花,但从功能上看有雌雄之别。花属于完全花,具有花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但雌花的雄蕊和雄花的雌蕊多败育,失去功能,呈现单性花。

雌花花蕾大,通常一个花序中含1朵花,也有2朵或3朵花的,其雌蕊发育粗壮,明显高于雄蕊,子房上位,心室中有多数胚珠;雄蕊多数,花药中花粉粒小而干瘪,无发芽能力。雄花的花蕾小,通常一个花序中有3朵花,很少单生,其雄蕊发达,雌蕊退化,心室中无胚珠。开花时间和花期长短因品种、性别、管理水平和气候环境条件等而变化。一般中华猕猴桃比美味猕猴桃早开花7~10天。同一树体,向阳枝蔓的中部花先开,同一花序上,顶花先于侧花开。

一朵单花可开放2~6天(多为3~4天),花开后的前2天为最佳授粉时间。雌性品种以花期适中,花单生,无畸形花者较好;雄性品种则以花量大,花粉量大,花粉活性强,花期长,授粉范围广,具有良好性状的花粉直感作用者为优。

六、果实

猕猴桃果实为浆果,栽培品种一般为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少数品种为软枣猕猴桃。其基本果形为椭球形和长椭球形,此外还有倒卵形、长柱形、短柱形、球形等;果皮颜色有褐、绿、黄、棕色,及其中间色,但以黄、绿、褐、棕褐和绿褐色多见;果肉以黄、黄绿、翠绿、黄白色多见,少见红色、金黄和橘黄色。

猕猴桃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新西兰对美味猕猴桃品种海沃德的分析发现,猕猴桃的营养成分不仅种类多而全,而且富含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较好的保健食品。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发现维生素C过量会引起中毒症。相反,医学界正在用每天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猕猴桃维生素C的含量尤为突出,约为苹果、梨、桃子、葡萄,乃至柑橘的数倍到数十倍。

果实着生部位在结果枝蔓的第3~12节位上,以3~9节位为主,其中中华猕猴桃多在3~5节,美味猕猴桃多在4~7节上。授粉良好的果园,猕猴桃坐果率可达90%以上,而且没有明显的生理落果现象发生。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激动素处理果实105~115天,可实现单性结实,产生无籽果。中华和美味猕猴桃果实在树上的发育期为140~180天,软枣猕猴桃110~130天。

果实发育过程中,内含物质和浓度在不断变化。其中淀粉和糖的变化最明显。在发育早期,单糖转化为淀粉。接近花后16周时,淀粉约占总干物质的50%。17~20周,少部分淀粉降解为糖。大约至23周,果实中糖有一半为现期合成,另一半为前期积累的淀粉降解。各种无机营养,如钾、钠、钙、镁、铁、锰、锌等,初期有所下降,其后保持一个常量。有机酸类(可滴定酸)总含量前期稳步上升,自19周至采果时基本保持不变。维生素C含量在花后10周内急剧上升,其后稍有下降,最终保持一个稳定水平。

猕猴桃果实的呼吸模式与桃、苹果等相似。在生长早期有一个很高的呼吸峰,然后下降并稳定到基础呼吸率;甚至到采后的呼吸峰也不太明显,基本与基础呼吸率相同,当接近生理后熟期结束时,才出现一个呼吸峰的飞跃,这一呼吸峰的再度下降,果实即开始酸败。因此,早采果实不耐贮存的原因之一,就是含糖量低,不仅缺乏固有风味,而且用于呼吸的营养太少,营养用尽时,果实即开始腐烂。

(第三节)猕猴桃一年中的生物学特性

猕猴桃一年中的生物学特性可以结合物候期来进行阐述。从春季伤流期开始到下一年的休眠期结束一共有20个左右物候期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了解物候期是制定各项栽培技术措施的依据。虽然物候期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小气候或不同管理水平的果园有所差异。但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将抓不住各时期的果园作业重点,因而希望广大果农注意观察记录,为制定适合自己果园的适时作业措施奠定基础。

1伤流期

顾名思义,伤流期是指树体任何部位受伤后不断流出较多树液的时期,一般从早春萌芽前约1个月开始,到萌芽后约2个月的一段时间,为期近3个月。这个时期的开始,即是树体根系生命活动的开始,准确时间的确定,可以通过测定土壤温度,当土壤温度达到约8℃的时候,根系开始活动,伤流也就开始了。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能够栽培猕猴桃的区域,从南沙群岛到吉林长春,因而,这个时期从元月初在海南开始,到4月初在长春开始,跨度非常大。伤流期应该避免对树体造成任何伤害,以免流失树体营养,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但是,因为冬剪下来的接穗贮藏时间有限,高接换头和苗木嫁接有时要不可避免的在早春进行,因而,嫁接时,一定要处理好伤口,采取封蜡、涂胶或用薄地膜严密包裹所有伤面、伤口的方法,以减少伤流对树液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