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1798300000076

第76章 妻妾子女 —— 无情最是帝王家(3)

为实现这个目的,朱元璋非常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其观点是:“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质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不如美玉耶?”因此,早在建国伊始的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他就在皇宫中修建“大本堂”,搜罗天下图籍充实其中,供太子和诸王学习之用,另征聘四方名儒进行指导和教授,还从国子学选拔十几名聪明俊秀的青年做他们的伴读。朱元璋是位实用主义者,他要求这些老师对太子和诸王“宜辅以实学,毋徒效文士记诵词章而已”。所谓实学,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对于太子和皇子而言,则还意味着治国之道。这一点,朱元璋曾对讲授经书的孔克仁说得明白:“朕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教之之道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万事理矣。”说白了,皇帝的儿子不同于百姓子弟,要让他们明白帝王之道,学会治国之术,他曾经明确要求诸王相傅“务引王于当道”,其具体细节是“待臣下则以谦和,抚人民则以仁恕,劝耕耨以省馈饷,御外侮以藩帝室”。相关言辞案例,不胜枚举,总之,朱元璋说的是苦口婆心,做的也面面俱到。

除了文史经书等文化知识之外,朱元璋还要求诸位皇子从小学习六韬武经,练习弓马击刺,以期他们长大之后,文能够安邦,武足以定国,帮助皇帝震慑四方,使朱氏江山一统永固。

付出总有回报。父皇的谆谆教导加之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得好多位皇子在长大之后都颇有才干。例如,秦王、晋王、燕王皆武略出众,潭王、鲁王、蜀王、庆王则文采超群,被时人称道,湘王、宁王更是文武双全。尤其是宁王,他“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不仅武略冠绝,而且“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冶诸术皆具”,并著有《通鉴博论》二卷、《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太古遗音》一卷、《阮琴启蒙》一卷、《茶谱》一卷等等,可谓著述等身,令人惊叹!此外,五子周王工诗善赋,文学出众,还是一个植物学家,他曾试验选择了四百余种可以食用的草类植物画为图谱,加以注解,取名为《救荒本草》,以期在灾年荒月能在人们食野菜充饥时起到指导作用。

当然,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往往同时具备“好”与“坏”两面人性。比如二子秦王,他外放封国,为国家藩屏一方,这是好事,可是同时,却又在封国飞扬跋扈,骄横不法,他曾经在咸阳、兴平、扶风等县牧马数千匹,扰害百姓,又曾在清明时节令内侍到王城内外替他物色美女,“访其姓名,即娶入宫,如意则留之,否则杀之”,甚至还“僭造龙衣龙床”。朱元璋获报这些不法行为,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将其召回京师,严加切责后准备重刑处罚,后经皇太子朱标求情,次年才放回封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秦王病亡。朱元璋为其追谥了一个颇含痛心之意的“愍”,其谥册是这样说的:“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藩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对其荒淫亡身,至死都不原谅。三子晋王,他的功劳与二哥相当,却也一度骄纵不法,在就藩太原的途中,竟然鞭打曾经侍候朱元璋多年的厨师徐兴祖,朱元璋知道后,遣使赉诏,对其严厉斥责:“吾率群雄平祸乱,不事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矣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小子识哉!”此后,晋王依旧“性骄,在国多不法”,甚至有人告其谋反,朱元璋怒不可遏,准备将其处死正法,又是皇太子苦苦求情,才免去一死。还有十子鲁王,虽然文学出众,但是生活放荡,信奉道教,尝嗜服金石丹药以求长生,结果毒发伤身,双目失明,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死去,朱元将其追谥为“荒”,怨恨之情,溢于字间。

为了戒勉诸王,朱元璋曾经想出一个办法,他亲自操刀将前代一些藩王以及其子周、齐、潭、鲁诸王的不法劣迹编辑成书,取名《御制纪非录》,序言中他痛心疾首地警告道:“今朕诸子列土九州之内,朕愿藩屏家邦,磐石社稷,子子孙孙同始终于天命。何期秦、周、齐、潭、鲁擅敢如此非为!为此,数子将后必至身亡国除,孝无施于朕。使朕垂老之年,惶惶于宵昼,惊惧不已,为何?噫!军者,英俊也,抚有余则可,岂有辱之而用为羽翼乎?急之必变!民者,天命也,有德者天与之,民从之;无德者天去之,民离之!今秦、周、齐、潭、鲁将所封军民一概凌辱,天将取而不予乎?”此书辑成之后,朱元璋将其颁赐诸王,令他们“朝暮熟读,以革前非,早回天意”。

朱元璋颇读经史,对历代兴亡废立之事尤为了解。在他看来,唐、宋末期,之所以会出现藩镇割据、武人跋扈、国势积弱、外族侵凌等情况,皇室没有外放藩镇的亲王夹辅拱卫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朱元璋觉得,尽管诸王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可毕竟是自家的孩子,他们身体里流动的是朱氏的血脉,无论如何都比外姓旁人靠谱,所以,仍旧对他们期以重望。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首次分册封亲王,并向群臣说明了封建藩王的理由和必要性:“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尔?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

整个洪武一朝,朱元璋曾经三次对儿子进行集中册封,第一次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分别是:二子朱樉为秦王,封国西安;三子朱棡为晋王,封国太原;四子朱棣为燕王,封国北平;五子朱橚为吴王,封国杭州(后改封周王,封国开封);六子朱桢为楚王,封国武昌;七子朱槫为齐王,封国青州;八子朱梓为潭王,封国长沙;九子朱杞为赵王,封国邯鄣(赵王两岁受封,三岁死去,未就国);十子朱檀为鲁王,封国兖州;另外,侄孙朱守谦(朱文正之子)封靖江王,封国桂林。第二次是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分别是: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封国成都;十二子朱柏为湘王,封国荆州;十三子朱桂为豫王,封国汴梁(后改封代王,封国大同);十四子朱楧为汉王,封国甘州(后改封肃王,封国甘州);十五子朱植为卫王,封国广宁(后改封辽王,封国广宁)。第三次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分别是:十六子朱栴为庆王,封国宁夏(今银川);十七子朱权为宁王,封国大宁(今河北平泉);十八子朱楩为岷王,封国岷州(后改镇云南);十九子朱橞为谷王,封国宣府(今宣化);二十子朱松为韩王,封国开原;二十一子朱模为沈王,封国潞州;二十二子朱楹为安王,封国平凉;二十三子朱桱为唐王,封国南阳;二十四子朱栋为郢王,封国安陆;二十五子朱(木加彝)为伊王,封国洛阳。

这些亲王星罗棋布般分镇诸国,扼守天下战略要津,对夹辅皇室、藩屏国家和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查看诸王封国形势地图可以看到,朱元璋把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安王、宁王、谷王、沈王等十余亲王,自西向东,悉数摆放在长达万里的北方边境线上,直面明朝的主要强敌蒙元残部。一则可以监督和节制镇守北疆的将帅,二则可以相互与朝廷驻军相互策应,共作国家干城之寄。即使封国在内地的藩王,也同样肩负协助朝廷震慑地方的重任,比如,湖广行省有楚王、郢王、潭王、湘王、靖江王,河南行省有唐王、伊王、周王,山东行省有鲁王、齐王,四川行省有蜀王等。云南虽有朱元璋的义子西平侯沐英家族镇守,但是在沐英死后,朱元璋放心不下,又于洪武二十六年(1396年)在云南建岷王府,令岷王朱楩改镇云南。至于江浙和江西等地,因是中央直接控制的京畿腹心之地,故不设亲王封国。

除了将诸位亲王外放于全国重要的形胜之地以外,朱元璋还授予诸王很大的军政权力和庞大的武装卫队,相关情况本书前文曾予介绍,这里不再累述。

令朱元璋略感欣慰的是,洪武年间,他的这些藩王皇子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藩屏国家的作用。例如,洪武十八年(1385年)四月,思州地区的诸夷叛乱,朱元璋令时年仅二十二岁的楚王朱桢为总统帅,以信国公国汤和为征虏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副将军,率师前往征讨,结果大获全胜。此次出师告捷,固然全赖汤、周二将之力,可是楚王毕竟为名义上的统帅,代表皇室,故亦可视为楚王之功。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原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人降而复叛,朱元璋令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统帅颍国公傅友德、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大将,分西、东两路前往征讨。师出不久,燕王即乘雪出击,一举迫降了咬住等北元反叛军队,获男女数万、牲畜数十万。闰四月,捷报传回京师,朱元璋兴奋地对群臣说:“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