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1798300000058

第58章 洪武盛世——朱元璋开创的伟大时代(3)

自此以后,荐举便成了明朝官员来源的主要办法,尤其是洪武八年(1375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党案”和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发生之后,由于累计诛杀了七八万人,官员大量空缺,朱元璋的求贤诏书发布得更加频繁,有时一年之内往往数次下诏,由此可见他内心深处对贤才渴求的迫切。

这些被举荐的人选,按照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朱元璋在求贤诏中列举的标准,大抵指的是“聪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及精通术数者”,另外,还包括耆民和富民。

富民亦即富豪地主,这类人之所以在荐举之列,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天下富民,生长田里间,周知民事”,他认可孟子“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说法,认为那些拥有房产田地的富民与朝廷拥有共同的阶级利益,同时,他们生活在农村,群众基础好,懂得农事和对农民的管理,并且,这类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能够胜任一些政府官职。基于这种理念,朱元璋曾专门设立了一个名叫“税户人才“的荐举科目,大力任用和提拔纳粮大户为政府官员。整个洪武一朝,有为数众多的地主富民,通过“税户人才”的荐举渠道,出任知县、知州和知府,少数人甚至做到朝廷九卿级别的大官。比如,浙江乌程人严震直便以“税户人才”出任布政使司参议,后来一路升迁,直至工部尚书之职。

由于是真心求贤,故朱元璋在实施荐举贤能的过程中,非常注意相关原则和方式,大抵如下:

其一,坚持以礼敦遣的政策。在这方面,朱元璋学习古人的经验——“汤致伊尹,由于三聘;汉征申公,安车束帛”,要求有关部门尽心询访,以礼敦遣,并规定:“所征人材,有不愿行者,有司不得驱迫,听其自便。”真正做到以礼相待,来去自由。

其二,执行德行至上的选才标准。作为一名睿智警醒的创业帝王,朱元璋疾恶如仇,对奸邪之徒恨入骨髓,因此,他制定出“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的荐举政策,多次对臣僚强调“用人之道,当知奸良”,“任官当取方正之士,而邪佞者去之”等观点,同时,他又亲自制定几条直观标准,即“察其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骑射以观其能,策以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作为臣僚在选才用人时的依据。

其三,实施考核选才的办法。荐举选才制度实行以后,为避免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朱元璋采纳监察御史赵仁的建议,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令刑部尚书制定考核办法,以荐举至京的秀才儒生先进行初步考察,量能授职,尔后依其政绩量才擢升,庸怠贪鄙者则一概黜涉。考核内容分为“经明行修、工习文词、通晓四书、人品俊秀、言有条理、晓达治道”等六科,并规定:“六科备者为上,三科以上为中,三科以下为下,六科俱无为不堪。”与此同时,先前规定的“聪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等荐举名目,因为“所荐者多非其人”的缘故,被下令废除。

大凡名士儒生,其所图者无非名分,所争者无非人格,他们或倔强或执拗或顺从,无非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当权者面前争一个立身于天地间的位置,一旦当权者满足这种精神需求,他们往往会感激涕零,生死相报!

由于朱元璋的诚意和大度,加之制度完备,措施得当,许多士人放弃对新王朝的芥蒂与敌意,大量埋没于乡野民间的有用之才或自动出仕,或被荐举出山。按照《明史·选举志》的说法——“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诚然如是,例如鲍恂、余铨、全思诚、张九年等老儒,九十多岁的年纪,一朝荐至,即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光耀门楣,名留后世;儒士王本、杜佑、龚敩、赵民望、吴源等人,荐至京师,即被任命为四辅官兼太子宾客,位列公侯之下百官之上。真可谓:朝为布衣百姓,暮则身蟒腰玉!至于授职中央六部以及各行省、府、州、县的主政官员,终洪武一朝,何止万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元璋时代,乃是那些落寞乡野的儒生秀才们最春风得意的一个时期。

通过荐举征辟来选拔人才出仕,固然是一个办法,然而,现成的旧人才终究有限,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保证人才对政府机构源源不断的供应,朱元璋决定在荐举人才的同时,兴办教育,自己培养所需的人才,从而把明帝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安定的文治盛世。

概括来说,朱元璋兴办的学校有三类:国学、郡学、社学。明朝的国学始建于至正二十五年(龙凤十一年,1365年),初称国子学,其前身是元朝的集庆路学,校区位于应天(南京)的繁华闹市,规模不大,仅够容一郡学生就学。明朝开国以后,朱元璋曾经先后三次下令增建校舍,可是,由于入校生员不断增加,校舍仍旧不敷使用。于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月,下令将国子学迁址重建于城外鸡鸣山南麓。这个新校址由朱元璋亲自勘定,工部尚书陈恭负责选材鸠工,金吾前卫亲军指挥使谭格负责监督施工,新学校于次年五月峻工,改名为国子监,城内原先的国子学则改为应天府学。

新修的国子监建有讲习用的正堂一所,支堂六所,每堂十五间;有供外国留学生居住的先哲堂十五间;有供生员居住的号房两千间;有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文庙)及从祀七十二贤的廊庑;此外,藏书楼、馔堂(食堂)、射圃、仓库、酱酸房、豆腐坊等等,学习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学校“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是当时南京除皇宫之外最大的建筑群落。不仅建筑规模宏大,其在校学生数量也十分庞大,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校生员总数多达八千一百二十四人,为当时世界在校人数最多的高等学府。

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学官。其中,祭酒和司业相当于校长、副校长,“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监丞“掌绳愆厅之事”(负责监管师生纪律);博士“掌分经讲授,而时其考课”,乃学校主讲教师;助教、学正、学录等“掌六堂之训诲”,乃学校的辅助教师和管理人员。国子监学官的品轶时有更改,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定祭酒为从四品,司业为正六品,博士为从七品,监丞为正八品。

明朝国子监的生员通称监生,分为官生、民生两类。所谓官生,是指皇帝指派分拨的生员,包括品官子弟、土司子弟和海外留学生。所谓民生,主要是指由地方府州县保送的民间俊秀,分为贡监、举监两类:贡监是从府、州、县学的生员中选派的岁贡生员,举监是保送进入国子监补习的会试下第举人。

洪武初年,国子监的监生以官生为主,民生所占比例不大,堪称贵族学府。由于公侯子弟可以直接袭爵做官,大官子弟可由荫官的途径踏上仕途,普通官僚子弟若非奉旨不能入学,加之接连发生“空印案”、“胡惟庸党案”、“郭桓案”等大案,大批官员及其子弟被杀,官生数量逐年减少,到洪武朝末期,官生所占比例已经微不足道,以洪武三十年(1397年)为例,官生只有三名,而民生却多达一千八百二十六名。如此一来,国子监也就从贵族学府转变成为培养百姓子弟做官的教机构。

国子监主要开设《四书》、《五经》、《说苑》、《大诰》、《大明律令》等功课,除此之外,监生还需学习数学、书法以及武艺骑射。据《南雍志·事纪》记载,朱元璋曾驾临国子监,亲自教导监生道:“古子学者,文足以经邦,武足以勘乱,故能出入将相,安定社稷。今天下承平,尔等虽务文学,亦岂可忘武事乎?”这番话清楚地表达了他兴办国子监这所高等学府的目的。

既然对监生寄于如此高的厚望,皇帝给予的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自是不低,不仅食宿费全免,国子监内还设有养病区,内有房屋百余间,床帐锅灶俱全,配有专职膳夫二十名,为生病的监生提供服务。监生的服装也由国家统一颁发,式样由朱元璋亲自设计:面料为白色绢布,宽袖黑缘,黑绦软巾,统称阑(衣旁加阑)衫,它乃明朝监生和秀才的统一制服。这其中还有个掌故:说是朱元璋设计制作了阑(衣旁加阑)衫后,十分得意,就在后宫试穿,并问马皇后像什么,马皇后审量一番,说像个老官,此事传开之后,人们就把监生称作老官。在对监生的诸多优待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允许结婚后的监生携带眷属陪读,朝廷为此设立专门米仓——红板仓,每月给米六斗,作为监生眷属的生活资费。按照《明史·马皇后传》的说法,这个政策的出台乃是出于马皇后的建议。

当然,站在监生的角度而言,促使他们寒窗苦读的动力显然不是生活上的优待,而是仕途的通达。朱元璋时代的国子监生,不仅可以通过科举做官,而且有机会被从国子监直接擢拔进入仕途。由于各种原因,洪武时期官员总是处于缺乏状态,于是,朱元璋便经常直接委任国子监生官职,以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例,这年朝廷共选拔一千余名国子监生出任知州、知县等职。终洪武一朝,朝廷直接擢拔出任官职的国子监生保守统计也有数万人之多。诚如《明史·选举志》所言:“太祖虽间行科举,而监生与荐举人才参用者居多,故其时布列中外者,太学生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