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成语小百科
17844800000015

第15章 成语典故与成语故事(3)

完璧归赵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典故】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可能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昭襄王怕蔺相如真得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说:“和氏璧已被我派人送回赵国,您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不然休想得到和氏璧。”秦王想攻打赵国,但又没有什么好处,想挟持蔺相如,但又想蔺相如机智勇敢,不怕死,于是无奈地放了他回赵国。

【学知识】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小心谨慎,不能急躁,要想好下一步的对策,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毛遂自荐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典故】

公元前257年,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求援,说服楚国与赵国联合抗秦。

当时平原君养着数千名门客,他把门客召集起来,说:“这次出使,我准备挑选20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去。”但是他挑来挑去,只有19个人符合要求。怎么办呢、平原君正在考虑的时候,有一位门客叫毛遂,走上前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说:“既然少一个人,就算我一个怎么样、”平原君笑了笑说:“贤士处世,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定会立即露出尖锋来的。我怎么从来没听到过有人说起你呀,看来你没有什么突出才能,还是留下吧。”毛遂辩解说:“我这把锥子没有被放进布袋里,如果早把我放进布袋里,我可能早就露出尖锋来了。”平原君见他说得有道理,就带着毛遂等20个人前往楚国去了。

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楚王只准平原君一人上殿议事,其余的人一律都站在阶下。平原君向楚王陈述了订立盟约的利害关系,双方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谈判陷入了僵局。阶下19名门客都十分着急,但都没有主意。在这关键时刻,毛遂挺身而出大步踏上台阶,对平原君说:“订立盟约,无非是利害二字,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决定、”楚王大怒:“我同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按剑上前说:“大王之所以能这么呵斥我,还不是仗着楚国的人多。可如今十步之内大王的性命就操在我的手里,况且我的主人在这里,你凭什么呵斥我、”楚王怕毛遂真的拔剑动武,一时无言对答。这时,毛遂便将订立盟约有利于楚国的道理进行了分析。楚王听了以后,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便答应订立盟约,并派春申君领兵与赵国一起打败了秦国的军队,邯郸之围也就解除了。

后来,平原君对毛遂说:“以前,我自以为善于选拔人才,不料我却埋没了你,以后我可再也不敢自满了。”

【学知识】

“毛遂自荐”比喻一个人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当某项工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抓住表现自己的机会,善于展示自己。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鼓作气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一次,弱小的鲁国受到齐国的侵犯。鲁国国君鲁庄公不畏强暴,动员全国军民准备抵抗。

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名叫曹刿。他主动请战,受到鲁庄公的重用,拜为军师。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统率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齐国和鲁国的军队都摆开了阵势,准备决一死战。

齐军兵强马壮,兵车如云,旌旗蔽日。鲁国相比之下,实力较弱,所以齐国不把鲁国放在眼里,首先擂起战鼓,向鲁军发起冲锋,鲁庄公正准备下令擂鼓迎战时,曹刿连忙劝阻,说:“不行,等一等,还没有到时候。”

齐军见鲁军毫无反应,又擂起二通战鼓。

鲁军仍然没有动静,不予理睬。

接着,齐军第三次擂鼓进军,鲁军还是按兵不动。齐军三次进攻不战而回,士兵疲惫不堪。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是时候了,我们可以击鼓进兵了。”鲁庄公立即下令擂鼓。鲁军军营里鼓声大作,憋足了劲的鲁军士兵像猛虎般地冲向齐军阵营,锐不可当。顿时,把没有丝毫防备的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齐军大败。鲁庄公乘胜追击,把入侵的齐军全部赶出了鲁国国境。

鲁庄公打了一个大胜仗,心里十分高兴。但对曹刿的战略战术仍然迷惑不解,便向曹刿说:“为什么要等到齐军三次进军鼓后,我军才擂鼓出击呢、”曹刿解释说:“打仗主要靠士兵的士气,往往在第一次擂鼓时士兵的士气正旺盛;第二次擂鼓,士气就有些减弱了;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就大为低落了。我们只擂一次鼓,士兵斗志正盛,勇气十足,双方的勇气、精神一比较,自然就可以看出我们占了优势,因此,我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也就不足为怪了。”鲁庄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学知识】

“一鼓作气”比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造成负面影响的。

凿壁偷光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典故】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学知识】

“凿壁偷光”常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学苦读、十分刻苦。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刻苦学习,勤奋向上,物质上的贫乏不可怕,怕的是精神上的贫乏。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自身有强烈的学习欲望,那么任何艰难和困苦都无法阻止一颗求知的心。

指鹿为马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典故】

秦朝有一个大奸臣,名叫赵高。他出身卑微,其父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其母罚没为官家奴婢,赵高就是在秦灭亡赵国后,作为阉宦被掳入秦的。由于他身体强壮,又粗通法律,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

秦始皇死后,担任中车府令的宦官赵高,和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串通起来,并且威胁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由胡亥继位,称为秦二世。赵高作为拥戴秦二世上台的头号功臣,理所当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为了堵住众大臣与诸皇室公子对矫造诏书的怀疑与不满,赵高与胡亥对众人展开了残酷无情的诛杀。

后来,赵高又设计杀死了李斯。李斯死后,赵高官拜中丞相,事无大小都由赵高裁决。虽然赵高当了丞相,把朝中的一切大权都把持在手里,可是他并不满足,还想篡权当皇帝。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的时候,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了秦二世。他当着大臣们的面,用手指着鹿故意说:“这真是一匹好马呀!我特意把它献给陛下。”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这的确是一匹好马,陛下不信吗、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这是马不是鹿,不信可问问大臣们,它究竟是马还是鹿、”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大臣们都知道赵高为人阴险狠毒,许多人畏惧他的权势,明明知道赵高说的“马”是一只鹿,但是为了拍赵高的马屁,就顺着赵高说:“是呀,这的确是匹宝马啊!”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暗中对不承认是马的大臣加以迫害,将他们投入监狱。此后,大臣们对他更畏惧了。

后来,就连秦二世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也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结束了赵高罪恶滔天的一生。

【学知识】

“指鹿为马”用来比喻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观全局再做出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判断,而不是以偏概全,胡乱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