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29

第29章 怎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文章离不开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得正确,就会加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所以,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同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同样是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应该和必须掌握的。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发布《标点符号用法》,1996年6月起实施(原《标点符号用法》即行废止)。我们要按照关于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

本文列举了中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标点符号错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简明的纠正方法。

一、句号用得多,该用逗号而误用了句号

纠正方法:

(1)指导学生分清一个段落写了几点意思,就在每点意思表达完全的地方加句号。例如:

这天,太阳还在东山背后梳洗打扮的时候,我就来到了学校。校园里静悄悄的,只有年过半百的张老师在一棵大柳树下做体操。我向他问了声“好”,就走进教室。

上面这段话写了三点意思,一是“我”到校的时间,二是“我”的所见,三是“我”的言行,所以,用了三个句号。

(2)注意复句的加标点方法。一个复句,不论包含多少分句,也是一个句子,只能在句末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否则就会影响句意的表达。

例1、我暗暗下定决心。(句号应改为逗号)一定争分夺秒地学习。

例2、青少年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和习惯,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句号应改为逗号)也要依靠个人的自觉行动。

“例1”、“例2”都是并列关系的复句,所以只能在全句的末尾用一个句号。

二、不该用逗号而用了逗号,破坏了句子结构,甚至使句意反了

例1、暑假过去了,我从山村回到城里。假日的美好回忆,促使我想把那里的一切新鲜事,(逗号应删去)都告诉给城里的伙伴们。

例2、我们坚决反对老师,(逗号应删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作法。

纠正方法:

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说话的习惯。句子结构紧凑,说话习惯上不停顿,而是一口气说出的,不应用逗号;否则,就会使句子松散,甚至使句子的意思反了。“例1”加了不该用的“,”号,使句子结构松散了。“例2”加了不该用的“,”号,使句子意思反了。

三、并列成分之间用了“和、及、与”一类连饲,还用了顿号

例如:星期六晚上,刘华、李胜军、(顿号应删去)和我一起看了电影。

纠正方法:

在并列成份之间,一个连词相当于一个顿号,用了顿号就不要再用连词,用了连词就不要再加顿号。

四、概数、成语或说话习惯上不停顿的地方用了顿号

例1、田野里,一个八、(顿号应删去)九岁的儿童挎着篮子拾麦穗。

例2、全国人民欢欣、(顿号应删去)鼓舞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纠正方法:

概数、成语和说话习惯上不停顿的地方不要再用顿号。例1用了顿号,就成了八岁和九岁两个儿童,与原意相违。例2在成语内部用了顿号,将成语拆开,违反成语使用规则。成语是一个固定结构.有特定的含义,相当于一个词,成语内部不能加顿号。

五、简短的分句之间使用了分号

例如:我一定克服困难,把语文学好;把数学学好;(前边两个分号都应改为逗母)把各科知识都学好。

纠正方法:

复句中的各分句,文字简短,语气紧凑,分句之间一般用逗号。如果分句较长,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就要用分号。例如:对集体有利的事,他抢着去干;对集体有损害的事,他坚决不干。

六、间接引述用了冒号和引号

例如:李生同学说:(冒号应改为逗号)“他毕业后要报考师范院校,将来当一名人民教师,从事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材的光荣工作。”(引号应删去)

纠正方法:

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能加冒号和引号,因为引用的话及其语气已不是被引用的人的了。加了冒号和引号的引话,文字和标点符号都应依照原样,不能改动。

七、分不清引话末尾的标点用在引号的里边还是外边

例1、正如老师所说,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引号里边的逗号、句号都应改在引号外)

例2、周总理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句号应改在引号的里边)鲁迅先生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要学习”。(句号应改在引号的里边)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习革命先辈这种学贯终生的精神。

纠正方法:

凡是部分引用、即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一句话的一部分,未了的标点符号应放在引号外边,因为句子的语气是作者的语气,而不是被引用者的语气了。凡是完全地引用别人的话,末了的标点符号用在引号的里边。“例1”是部分引用,“例2”是是完全引用。

八、见到句中有疑问成分就用问号

例1、他坚决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要什么报酬呢?”(问号改感叹号)

例2、老师告诉我们,今天下午,高二的秦勇同学给我们介绍他是怎样学习英语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纠正方法:

要注意全句的语气。如果是陈述语气或感叹语气,即使句中有“怎样”、“谁”、“什么”、“呢”等疑问词,也不能用问号)。

九、感叹号用得太多,或者斜写、叠用

例1、为了将来很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我们青年一定要很好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感叹号应改为句号)

例2、在临行的时候,妈妈拉着我的手说:“孩子,到在学校,你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可不能忘掉你们这代青年肩上的担子呀!!”(“!!”应改成“!”)

纠正方法:

(1)有强烈感情的句子才能用感叹号。语气较平和的句子应用句号,不要用感叹号。“例1”全句虽然兼有陈述和感叹两种语气,但是陈述语气较重,所以应该用句号。

(2)标点符号不要斜写,不要叠用感叹号,也不要叠用感叹号和问号。使用标点要规范,不要随心所欲,妄加改动。

十、用了括号,又加了顿号

例如:

今后,我保证做到下面几点:

(一)、上课专心听讲,用心思考;

(二)、认真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

(三)、对人有礼貌,不说粗话、脏话,不骂人,不打架。(应改成(一)(二)(三)或者一、二、三、)

纠正方法:

序数词加括号已有使序数词醒目和表示停顿的作用,所以,序数词后边只能用一种标点,用了括号,就不要再用顿号,用了顿号就无需再用括号。

十一、省略号或破折号写得过长

例1:当我童年时代记忆的窗子打开的时候,最先想起的是我的小学一年级的老师————王月满老师。(破折号应占两个格)

例2:晚上,我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我驾着银鹰,翱翔在祖国崇山峻岭的上空………(省略号占两个格,六个圆点)

纠正方法:省略号、破折号都占两个字(稿纸两个格)的地方。省略号六个圆点。如果是省略一段话,省略号要另起一行,低两个格,一般用十二个圆点。

十二、省略号后边又加了句号或“等等”、“之类”的词

例1、我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李同学为白发苍苍的王老师送去一壶开水,张同学将拾到的一块手表主动送还失主,赵同学利用假日帮助误课的同学补讲功课……。(句号应删掉)

例2、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等(应删去省略号或者“等等”)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纠正方法:

(1)省略号后边不要再用句号或逗号,因为连文字都省略了,标点符号自然要省略。

(2)“等等”、“之类”用在句末,也表示有所省略。所以,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省略号不必再用“等等”、“之类”;用了“等等”、“之类”就不必再用省略号。

十三、单破折号与双破折号使用混乱

例1、放暑假的第二天,我就乖坐长途汽车飞回我的家乡——迁西县大岭峪——(这个破折号应删去,改成句号)大岭峪是个群山拥抱,小溪环绕的小山村。

例2、通过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里应加一个破折号)成了同学们的奋斗目标。

纠正方法:上面两个例句的破折号都是表示注释的。注释部分在句末的要用单破折号,如“例1”。注释都分在句子当中的用双破折号,以便将注释部分与正文区别开来,如“例2”。

十四、作文稿纸的一行开头用了标点符号

例如:

纠正方法:

除上引号、上书名号之外,标点符号不应加在稿纸的一行的开头。如果稿纸一行的最后无格写标点,就把标点符号挤在最后那个字的后边。上引号、上书名号可放在一行的开头。

十五、正文上边的题目加了标点符号

例如:

学生要做讲文明礼貌的模范!

我教奶奶学文化。

《家乡的春天》

路……

纠正方法:

文章正文上边的标题(不是指行文中引用的篇名、书名),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词组,有的是一个句子,一般都不要加标点符号。特殊的题目可加标点符号,如疑问句做题目可加问号,引用文中人物的话做题目可加引号。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我是中国人”等。

通过我的多年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这样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讲授方法,是学生正确掌握标点、纠正错误的非常便捷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