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27

第27章 怎样写话题作文(2)

“话题”内容范围广,明确中心是关键。“宽题窄作”要牢记,“话题”之上加限制。范围之内选角度,取材围绕自拟题。“体裁不限”实有限,文体特征要鲜明。

【例文1】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什么是幸福?

高三李婧

世上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有的把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当成幸福,有的把升官发财、锦衣玉食当成幸福……这些人为了满足个人的“幸福”,不惜浪费光阴,懈怠工作,甚至有的铤而走险,贪污腐败。他们的“幸福”只会受到人们的斥责,甚至成为人民所唾弃的罪人。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有一则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前有三个牧童在森林里一起动手砌了一口井。智慧姑娘代表花草树木和动物来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

牧童们齐问:“请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是什么?10年后你们来到井旁相会时就明白了。”智慧姑娘说完就不见了。

后来,三个牧童长大了。一个在县城当医生,给人看病;一个在镇上打工,给别人干杂活;一个在村里种地,给城里人送来粮食和蔬菜。

10年后的一天,他们果然都来到小井旁边。他们都说用自己的劳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为别人创造了幸福,自己也感到很幸福。

智慧姑娘也来了。她听了之后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这则童话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幸福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保卫家园,为了人民幸福而辛勤劳动,英勇斗争,不惜献出一切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革命领袖举不胜举。

张思德是一位普通的警卫战士。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在陕北山中为革命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主席著文写道:“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刘胡兰14岁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不畏艰难和危险为党做各种工作,后来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铡刀之下。毛主席为她挥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雷锋处处助人为乐,把党分配给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尽职尽责。在他因公殉职之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不顾美帝飞机的狂轰滥炸坚守在作战指挥部。他英勇牺牲之后,朝鲜人民为他建墓立碑,永远纪念。

科学家邓稼先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两弹”的科学研究事业上。他长年累月地冒着严寒酷暑坚守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不顾个人受到核辐射的危险15次在现场领导核实验。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邓稼先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中国‘两弹’元勋”。

周恩来总理是管理着世界上一个大国的钱财物的总理,可是他个人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他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人口最多的国家总理,可是为了革命他却没有一个亲生的孩子。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下半旗致哀。这是联合国在4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国家总理的逝世举行下半旗仪式。

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拨乱反正,披荆斩棘,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使中国逐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他被中国人民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我们无需翻阅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仅从中国现代革命史来看,为了人民大众“站起来”、“富起来”、“幸福起来”,无数的普通战士、科学家和革命领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人民幸福起来,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人。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为祖国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视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简评】

这则话题作文対体裁有明确的要求,即写一篇议论文。而写作内容很广泛,只要是与“幸福”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本文开头用反面事例引出论题:“什么是幸福?”然后叙述一则童话故事点明中心论点:“幸福就是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在论证中心论点的时候,本文采取了列举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的事例简明、全面而典型。事例排列有序,从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到改革开放时代,层次清楚。

文章在列举事实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指出“人民幸福起来,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人”。

结尾采用了提出希望和要求的写法,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

【例文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妈妈老师”,我爱您!

高三司春鸟

看着我们校园里悬挂的“热烈庆祝教师节”的巨大横幅,小学时的一件事不由得涌上心头。

记得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妈妈也在那个学校教书,但是她没有教我们班。

在学校里,我很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从不惹事生非,学习也很努力,老师们都像“妈妈”一样地喜欢我,关心我,我感到生活很幸福。然而,就在我小学快毕业的那年夏天,正当学习很紧张的时候,我却突然得了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大夫给我做了手术,我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疗养。

我住院的那些天可把妈妈累坏了。做完手术的头两天,妈妈向学校请了假,白天黑夜都陪伴着我,给我喂药喂饭。看着妈妈发黑的眼圈、疲惫的身影我心疼极了。爷爷说他白天看护我,让妈妈去休息一下,可是妈妈不放心,还是不肯离去。过了两天,我的病情好转了,妈妈就回学校上课了。爷爷是退休的老教师,妈妈上班时就由爷爷照顾我。妈妈惦记我,每天讲完课就会提着水果等食品到医院看望我,妈妈对我真是太关心了!

可是,有一天妈妈上午七点钟离开我之后,直到下午五点还没来医院看我。我生气了,怨恨妈妈对我太不关心了,我哭了。爷爷在身旁劝说道:“你妈妈肯定是有事,要不,早就看你来了。”我说:“有啥事还能比自己女儿生病重要?”我赌气的直摔毛巾,就是不听爷爷的话。正在这时,门开了,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来,对我说:“孩子,对不起了,让你着急了。”我撅着嘴,不理妈妈。

爷爷问妈妈为啥今天这晚才来,妈妈轻轻叹了一声,向爷爷述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妈妈班上的一个小学生没有来上学,妈妈不放心,讲完课就去教导处给这个学生家所在的大队打电话,大队的人好不容易找来学生家长,妈妈在电话中向家长询问,家长说孩子发高烧上不了学了。妈妈还是不放心,就骑上自行车去家访。虽然只有几里的路程,可是山沟的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很难走,妈妈赶到那个学生家里已近中午了。妈妈看见那个小学生躺在炕上,捂着棉被还在发抖。妈妈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热的烫手。妈妈就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医院来。学生爸爸面露难色,说到村里借点钱去。妈妈说:“别耽误时间了,治病要紧,住院费我想办法。”妈妈一直到办完住院手续才回来看我,临走时,学生爸爸感动得连连向妈妈致谢:“当老师的对孩子真是跟亲妈一样呀,你就是孩子的妈妈老师!”

听了妈妈的述说,我羞愧地低下头来。

爷爷说:“尊师爱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做得对!”

妈妈说:“我读过您写的文章,也听您的学生讲过您的许多爱生敬业的故事,我是向您学习呀。”

妈妈和爷爷的对话,让我又惭愧又感动,给我留下抹不掉的印象。

妈妈是老师,老师是“妈妈”,在这次教师节到来的前夕,我在家悄悄地做了八张贺卡,贺卡上工整地写着两行大字:“妈妈老师,我爱您!祝您节日快乐!”我把贺卡分别送给了我的妈妈和我的老师们。我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妈妈老师”,把尊师爱生的接力棒永远传下去。

【简评】

这个作文题目中的“材料”起到引出话题“传递”的作用,同时给写作者以启发,指出可以写技艺、经验的传递,也可以写思想、感情的传递……至于主题和具体写作内容都不受限制,内容范围很广泛。

本文是从传递尊师爱生优良传统这个角度写的。本文通过详细地描写妈妈爱自己的孩子,更爱自己的学生的故事赞美了教师的美好品德,歌颂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文中写了“我”住院时妈妈的行动,“妈妈向学校请了假,白天黑夜都陪伴着我,给我喂药喂饭”;写了“我”的心理活动,“看着妈妈发黑的眼圈、疲惫的身影我心疼极了”;写了“我”和爷爷的对话等等,本文正是通过对人物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具体描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这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但是,如果文章仅止于此,对于这个“话题”来说,就不能算作好文章。所以,作者还写了爷爷是老教师,妈妈是向爷爷学习的;“我”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妈妈老师’,把尊师爱生的接力棒永远传下去”。这样写才能紧扣“传递”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