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17446400000026

第26章 怎样写话题作文(1)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和类型

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作文。换句话说,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与话题的中心思想有联系的故事或道理都可以写,不像命题作文那样必须按出好的题目去写,受题目的时间、地点或内容范围等限制,也不像材料作文那样必须围绕着所给的材料去立意谋篇。话题作文是用一个“话题”引出广泛的写作内容,学生可以任选一个与话题有关的角度和内容去写,如果话题中有材料,那材料只是话题的引子,对作文有启发作用,写作时可适当地用也可完全不用。自主立意、内容广泛、选材灵活、创新空间大是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可分为单纯话题型和材料话题型两大类:

(一)单纯话题型。它是由话题和要求构成的。例如:

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二)材料话题型。它是由材料(有的在“材料”后边加上“话题”)和要求构成的。例如: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以“常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话题作文关键的一步是审题。审题时,要抓住“话题”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可以从几个角度来阐述。作文时就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去写。所谓“最有利的角度”,其一,就是这个角度是材料内容及含义所涉及的范围之内的角度;其二,就是从这个角度去写,自己掌握的材料最丰富,重点材料最详实,能够把主题(观点)突出地表达出来。

话题作文对于题材一般不作限制。在题材方面,与“话题”相关的材料都可以写。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可以用也可以完全不用。

二、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有些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有相似之处,它们在题目中都提供了一定的材料。但是,在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上是有区别的。

材料作文要求必须在材料的基础上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要扣紧材料,适当地联系或引用有关的材料内容。否则,就会造成扣题不紧的缺点。而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话题的引子,起到引出“话题”、给写作者以启发的作用,不必依据材料去确立主题,写作时所给的材料可用也可完全不用。

所以,在审题时必须认真研究、确定是否是话题作文。如果是材料作文而写成话题作文,作文内容就会超越材料要求的范围,文不对题,失败在“起跑线”上;如果是话题作文而按材料作文去写,就会失去自己掌握的最好材料和构思,限制自己写作才能的发挥,成绩也会大受影响。

三、话题作文的语言标志

审题时,注意题目中的语言标志是识别是否是“话题作文”的比较快捷有效的方法。话题作文的语言标志有:1、文题中有要求写话题作文的词句。如:“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在说明中点出写话题作文。如:“请以‘幸福’为内容,写一篇文章,内容只要与‘幸福’有关就行。”“内容只要与‘幸福’有关就行”就是点明要求写话题作文。

四、话题作文的标题

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自拟标题”,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又比较广泛,所以许多学生见了“话题”之后,就像见了一个硕大的西瓜,不知从何处下口。

俗话说:“路宽要慎行,题宽要窄作。”解决这个问题的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在审题之后,将“话题”加上适当的修饰限制词或者补充句子成分,先拟定出标题,找到一个合适的话题切入口,即可快速地进入构思和写作。例如: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对“幸福”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成分,从而分解出若干个“小话题”,可供选择作为文章的标题。如:《爷爷的幸福晚年》、《读书的幸福》、《妈妈给我的幸福》(加定语)、《在幸福的道路上》(“在幸福”介宾短语作定语)、《谈谈幸福》、《珍惜幸福》珍惜(补充谓语“谈谈”、“珍惜”)、《幸福来之不易》(补充动补短语“来之不易”作谓语)等等。

再举一个例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回望逝去的岁月,我们难免心潮起伏:成功的喜悦、跋涉的艰辛、师长的关爱、同学的帮助、付出的感动……回首过去,面对现在,展望未来,我们都能一起走过。

请以“一起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体裁(除诗歌外),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通过“回首过去,面对现在,展望未来,我们都能一起走过”这句话的分析,可以确定这个话题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赞美友爱、团结和互相帮助的精神,肯定取得的成绩,展望美好的前景。既是回忆,当然要用第一人称写法。至于写老师、同学还是其他人,以及写什么内容,完全由自己来决定。所以,在明确中心思想后,可以对话题加以限制或补充,分解成为若干个小话题,如:《我和张老师一起走过》、《他俩一起走过》、《这对夫妻一起走过》、《谈谈一起走过的意义》、《一起走过的恩怨谈》等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所写的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标题加以修饰加工,使标题更加准确和新颖,如:《不忘师恩》、《我的奖章有她的一半》、《闯过难关以后》、《在创业的路上》、《谈集体的力量》等等。

如果话题是寓言故事,审题时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把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它的寓意或其中的人物(含用拟人法写的动植物、有生物或无生物等)加以限制或补充,构成“小话题”。例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各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它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文题指出“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作文。这说明只要是写与“位置和价值”有联系的人、事和道理都是切合题意的。经过审题,可以认识到这则寓言的寓意就是不论地位高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适合自己,能够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就是有价值的人生。发挥联想,将此寓意以及寓言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依据自己掌握的素材拟定适当的标题。例如:从锈铁锭甲的角度可拟定《为理想而奋斗的人》、《谈理想》等,从锈铁锭乙的角度可拟定《一个收废品爷爷的故事》、《浅论雷锋的价值观》等,从锈铁锭丙、丁的角度以及说明中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这句话的角度去分析,可拟定《“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我——一个在深山支教的大学生的故事》、《我对”位置和价值“关系的看法》等。

总之,话题的范围比较广泛,有的还比较抽象、比较虚,我们采取给话题加上适当的限制词语或者补充某一成分的方法,采取发挥联想,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比较快地拟出标题,找到话题的切入口,可以尽快地进入写作状态。

五、话题作文的误区

有些学生由于对话题作文的特点及基本要求不够理解,所以容易步入误区:

1、套作或扩写。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复述或模仿的文章视为套作。在话题材料的基础上想象虚构,把故事情节进一步展开视为扩写。有些学生把话题的人物改名换姓,增加故事情节,没有明确的主题,生搬硬套地凑成一篇文章。这样写成的文章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它缺乏创造性,不可能写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只能照猫画虎地写出平庸之作。所以在写话题作文时一定要避免套作或扩写。

2、脱离题意。”题意“就是题目的中心思想。话题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就是要求学生审题时准确理解材料传达的意思是什么,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从而选取写作角度,确立中心思想。话题作文并非没有立意要求,只是表明话题的题意范围广泛,学生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选角度、自主确立中心思想。有些学生对”话题“不认真地全面地思考,写出的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内容脱离话题的范围,这样写成的文章肯定是偏题、跑题的文章。

3、忽视体裁。话题作文在要求中写有”自选文体“或”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不是对体裁没有要求,只是表明可供选择的体裁范围较广,可以自由选择。有些学生体裁意识不强,写成”四不像“的文章。议论文”以摆代论“,事例写得细,必要分析少;记叙文”议多于叙“,空洞口号多,生动描写少。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观点不明、说服力差,或者没有感人情节、形象性差。所以,写话题作文时,一定要加强体裁意识。审题立意后,选择了什么体裁就要按什么体裁去写,如果选的是写议论文,就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那么再生动的素材,也只能概括地写,作为论据出现,重在分析说理;如果选的是写记叙文,就要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那么就要少发议论,少做抒情,重在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

【记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