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17196500000008

第8章 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4)

海豚是非常“聒噪”的动物,在海中捕食或游玩时,它们经常使用频率在200~350千赫的超声波的喊叫声进行“回音定位”。即使你把海豚的眼睛蒙起来,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食物。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海豚用肺呼吸,但却可以潜至300米深的海水中,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海豚的游泳速度更是惊人,可达到每小时40千米,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海豚非常重视感情,无论是自己的小宝宝,还是敌人,只要是海洋中的弱者,它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游过去,用细长的吻一次次把弱者顶起来,并数天守护在身旁。如果不幸,小海豚出生后失去了性命,母海豚会奋不顾身地设法让小海豚复生,甚至会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海豚非常愿意亲近人类,在澳大利亚蒙凯米海滩的海豚已经与人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里,每天都有数条海豚游向海滩,接受人类用手给它们的食物和鱼饵,高兴的时候,它们还会回报以精彩的表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海豚与人类建立联系,到那时人类会揭开更多关于海豚的秘密。

杂技明星:海豹

海豹种类众多,分布于北半球、南极大陆附近的温带及寒带海洋中。海豹长着胖乎乎的纺锤形身体,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它们的鼻孔是朝天的,嘴唇中间有一条纵沟,很像兔唇,唇上还长着长长的胡须。海豹短胖的前鳍肢非常灵活,游泳时用来划水,能抓住猎物进食,甚至还会抓痒。小海豹身上长着柔软而洁白的毛。雌海豹对幼仔非常疼爱,时刻都精心看护着它们。成群的海豹在岸上晒太阳时,几只雄海豹负责看守海豹群的安全,雌海豹则将小海豹搂在怀中。一旦发现危险来临,雌海豹会立刻抱着小海豹逃入大海。

海豹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少数繁殖期推后的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海豹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食甲壳类及头足类。

海豹在繁殖期不聚在一块,只有一雄一雌相伴在小块浮冰上,等待宝宝出世。小海豹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一个月过后,它们就必须离开父母独自出去打猎,而它们的父母也会分道扬镳。

海豹凭借它们光滑的纺锤形身体,成了高超的游泳专家。在水下它们可以随意地快速游泳或摆出优美的姿势,并能迅速地改变游动方向。它们还是优秀的潜水员,一般可潜100米左右,而有的海豹则能潜到600多米深,持续43分钟。憨态可掬的海豹也是出色的演员,它们能表演顶球、驮人、打捞等项目,妙趣横生。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荡,有时上岸休息。上岸时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岸边的岩礁。例如,在我国的辽宁盘山河口及山东庙岛群岛等地都屡见有大群海豹出没。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千克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千克鱼。

打孔专家:威德尔海豹

在南极海域,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威德尔海豹了。威德尔海豹生活在南极半岛附近的威德尔海和设德兰群岛四周海域,但它们并没有固定的栖身地方,冬季时,它们会结伴迁移到离南极大陆很远的海域去。到夏季时,它们又成群结队地返回南极大陆附近的海域,除了捕食外,终日躺在冰面上晒太阳。

成年的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600~800千克,身被短毛,背部呈深黑色,其余部分为浅灰色,身体两侧有白斑。这些常常出没于南极大陆上冰洞的威德尔海豹可以说是“打孔专家”。每当寒季海面封冻时,它们便忙碌地在冰层下游来游去地到处“打孔”。

威德尔海豹一般只能在水下待10~20分钟,最长可达70分钟,因为它需要不断浮出水面进行呼吸。由于寒冷的南极海域容易被封冻,当威德尔海豹被封在海冰或浮冰群的底层时,就无法随时浮出水面进行呼吸。为了呼吸,威德尔海豹会不顾一切大口大口地啃起冰来,费尽了平生之力,啃出了一个洞,以尽情地呼吸着空气。为了避免自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洞口被再次冻结,威德尔海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啃一次。这样,冰洞就成了它进出海洋、呼吸和进行活动的门户。然而,威德尔海豹并不擅长打洞,在啃咬冰块的时候,它的嘴磨破了,牙齿磨短了,甚至磨掉了,这使得它进食困难,也无法同它的劲敌进行搏斗。因此,本来可以活20多年的威德尔海豹的真实寿命只有8~10年,有的甚至只活4~5年就丧生了。更有甚者,在还没有钻出洞口的时候就因缺氧和体力耗尽而亡。

威德尔海豹啃出来的冰洞,还是海洋学家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极好场所。海洋学家可利用这些冰洞采集海水样品,进行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的研究;还可以把各种海洋学仪器放进冰洞,进行海洋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因此,人们把威德尔海豹称为打孔巨匠和海洋学家的得力助手。

别看雄海豹长着一副呆头呆脑的怪模样,它可深受雌性海豹的追求和痴恋。这也许是因为“雌性过剩”的缘故,通常在威德尔海豹中,处于青春期的雌海豹数量是雄海豹的两倍。每当南极暖季来临之时,雌海豹春情勃发,纷纷一个劲儿地追求雄海豹。一头精力充沛的成年公豹可以轮番与雌豹在水中交配。雌豹对公豹的爱情专一。一旦配偶,便永结同心,长期相随。而公豹却随时寻欢作乐,伴侣多多益善。因此,身后的“妻妾”越来越多,最多的竟达500头以上。

每年10月中下旬,即南半球的春天,临产的雌性威德尔海豹在雄海豹的陪同下凭着高超的辨向识途的能力,在几百米深的昏暗的水里长途跋涉,回到它每年固定的地方生儿育女。在这个时间里的南极大陆海湾的冰面上,可以看到怀孕的雌海豹一个个肥壮滚圆,体重达到800~900千克。

一般情况下,母海豹一胎产1仔,刚出生的幼仔体重就达到10~15千克。由于母海豹的乳汁中含脂率高达40%以上,而且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也很高,所以,幼仔吸收后长得很快,平均每天体重可增长2千克,10天以后,它们的身长和体重都成倍增加,体重达到30~40千克。母海豹在哺乳的2个月时间,一步都不离开幼仔,也不下海哺食,只啃一些冰面上的积雪解渴,完全靠积累在体内的脂肪来哺育幼仔,并维持自己的生命。等到小海豹体重达到100~200千克,可以独立下海哺食的时候,母海豹的身体已极度虚弱,体重减少了50%~60%,仅剩300~400千克了。

威德尔海豹的潜水能力很强,它可以在600米的深海待上1小时。威德尔海豹之所以能进行这种深潜和长潜,主要是因为在潜水时它的生理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威德尔海豹在潜水时,它的心脏跳动由原来的每分钟55次下降到15次,心脏的血流量则由原来的每分钟40升降到6升。在这种情况下,威德尔海豹的其他大多数器官只能得到正常血量的5%~10%,但潜水时的威德尔海豹的血压正常,依然保持160毫米汞柱。下潜时,威德尔海豹的血糖也会大量下降,即使在它刚开始上浮的前5~10分钟,威德尔海豹的血糖仍然在继续下降,不过,此时威德尔海豹的心功能却大幅度提高。

除此之外,威德尔海豹的脑袋小得可怜,只有人脑的5%左右。威德尔海豹脑袋对氧的消耗量极低,这无疑是有利于潜水的。威德尔海豹血液中大概会含有1000毫克分子的氧,但它那小小的脑袋在70分钟仅用去血氧的3%~4%,而人脑在同样时间内要用去血氧的90%。另外,威德尔海豹心脏在70分钟内仅需要14%的氧,而人的心脏在同样时间内要用去血氧的57%。因此,仅从威德尔海豹脑袋和心脏的耗氧量来看,它还有延长潜水时间的潜力。

海豹之王:象海豹

象海豹是鳍脚目动物中的兽王。雄象海豹的长鼻子可以自由伸缩,约30厘米,身长可超过6米,体重可达3吨,是个十足的庞然大物。雌象海豹身长约3米,比海豹中的冠军——髭海豹的体长,几乎要长一倍,体重几乎是雌海豹的10倍。象海豹有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两种。其中南象海豹主要生活在南极周围的岛屿上。

北象海豹黑色的眼睛又大又圆。眼睛的阔度显示它们主要是以视觉来猎食。就像其他的海豹一般,北象海豹有萎缩的后肢,成为尾巴及尾鳍的一部分。它的每一只脚都有五只有蹼的脚趾。这对灵活的脚可以用来推水。它的胸鳍则很少用来游泳。后肢并不适合在陆上运动,北象海豹会用鳍来支撑及推动身体。它们能够在短距离内走得很快,速度达至每小时8千米。

南象海豹的形状是十分有趣的,它长长的鼻子在兴奋或发怒时,就会膨胀起来,并能发出很响亮的声音,因此被取名为“象海豹”。由于它们分别在南极周围,所以又被称为“南象海豹”。南象海豹的相貌丑陋,而且体色呈灰青色,给人一种“肮脏”之感,不仅是外观,南象海豹天生就不大爱卫生,特别是每年的换毛季节,它们成群结队地拥挤在长有苔藓植物的岸边泥坑里,肮脏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