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17196500000021

第21章 “海洋居民”的奇闻趣事(1)

广阔的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3/4,那里的生物世界可谓趣事多多——有的会发光、有的会放电、有的会导航、有的会看病、有的还是合格的海洋警报员……它们的世界就是这样富有魅力,让你如痴如醉。

§§§第一节海洋动物的特异功能

一呼一吸妙趣无限

同人一样,水生家族也是须臾离不开氧气的。海洋浩瀚,鱼种繁多。众多的水生家族呼吸方式亦不尽相同,这一呼一吸,一吐一纳,引出不少奇妙的故事。

我们知道,大多数鱼是用鳃呼吸的。鱼的头部两侧生长着两个鳃裂,鳃片是由梳子状整齐排列的鳃丝组成的,鳃丝上密布着红色的微血管。鱼类的嘴一张一合,就把水吞入口中,水经过鳃丝时,上面的微血管就摄取了水中的氧气,同时把二氧化碳排到了水中。鱼类也有鼻子,但它的鼻子只是一种嗅觉器官,而且不和口腔相通,因此,它的鼻子是不能用来呼吸的。

有些鱼儿除了用鳃呼吸之外,还有辅助呼吸器官,一旦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了变化,它们就启用辅助呼吸器官,维持生存。

鳗鲡是一种酷爱旅游的鱼类。每到雨季,是它们最高兴的时刻,鳗鲡纷纷弃家出游。它们从栖息的河流、湖泊中爬上岸来,穿过潮湿的草地,越过田埂,从一个水域迁移到另一个水域,去会四方朋友,去品八方佳肴。到了夏末秋初,鳗鲡就要离家去“长途旅行”。它们不顾田野、草地和道路的阻隔,从江河出来,奔向大海,进行三四千千米的旅行。鳗鲡离开江河上了陆地之后,就不用鳃而用皮肤呼吸了。它身上的鳞已退化,皮肤特别薄,上面布满了微血管,可直接与空气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这种呼吸就叫“皮肤呼吸”。

海蛇在海水中潜行,所需的氧气2/3靠肺部从海面吸足,剩下的1/3氧气就要靠皮肤从海水中吸取。海蛇有一个不完全分隔的心室,这与哺乳动物的心脏相比是一种原始的特征。在哺乳动物中,血液在周身循环后返回心脏再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摄取氧气后再返回心脏进行下一次的循环。如果海蛇也采用这种循环方式的话,那么氧气必将很快被消耗光。事实上,海蛇的血液绕过肺部被压送到皮下毛细血管。这样,血液可以从周围海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血液中的氮。倘若海蛇不用这种方式排出血液中的氮,当海蛇快速浮出水面时,血液中的氮就会因压力减小而生成气泡,阻碍血液流通,使海蛇患上“潜水病”而死亡。

海底“长寿冠军”

20世纪70年代初,生物学家在南太平洋的深海处,捕获一条绿绒线海蛇,经鉴定,这条海蛇竟然有1687个环圈(所谓环圈就是像树木的年轮一样,一年成一圈),这样算来,这条海蛇已活了1687年。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的尾部还相当光滑,说明这条蛇还处在幼年期,推算来看,这条蛇还可以活到12万岁。当然现在仅仅发现这么一条,还没发现第二条借以佐证,因而也只能称作奇闻而已。

泥鳅除了用鳃、皮肤呼吸之外,还可以用肠子呼吸。当水中氧气缺乏时,如果用鳃呼吸就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这时,人们就会发现泥鳅把脑袋伸出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并暂时用肠子代替鳃进行呼吸。泥鳅的肠子不像普通鱼的肠子那样在肚子里七绕八缠的。它的肠子把食道和肛门通连在一起,形成一条直管,而且薄得像肠衣那样透明,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这条直来直去的肠子,既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又有呼吸的功能。当空气被吞到肠子里以后,肠壁上的血管就吸取了其中的氧气,剩下的气体和从血液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就由肛门排出。因此,泥鳅特爱“放屁”。

“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之口。对生活在北方的孟子看来,爬到树上去捉鱼,是件荒诞的事情。可孟子不知,中国南方有一种攀鲈鱼,就能爬到树上捉昆虫吃。从表面上看,攀鲈鱼与其他鱼类没什么两样,但是它的鳃盖、腹鳍和臀鳍上都生有坚硬的棘,它就是依靠这些棘来攀登上树的。那么,它长时间离开水,靠什么来呼吸呢?原来,它的鳃腔内有个“辅助呼吸器”。它的鳃腔背部生有像木耳一样皱褶的薄骨片,叫迷路囊,上面有丰富的微血管,能够呼吸空气,维持生存。

螃蟹呼吸时,需要鳃和腿相配合。螃蟹生活在水中时,从螯足的基部吸进新鲜海水,水里溶解的氧就进入鳃的毛细血管,水从鳃流过后由口器的两边吐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海边上,有一种股窗蟹,当它在海滩上匆匆为生计奔忙时,时而会突然停下,抬起腿,像是稍事歇息,又像在谛听什么。其实,它是在用腿进行呼吸。它的腿上长了一片薄膜,像是开了扇窗户,可专门用来呼吸,如将其堵上,它就会窒息而死。

有些鱼类在海中不同水层采取不同的呼吸方式。鳐鱼有扁扁的身子和长长的尾巴,活像一把大蒲扇。它的口和外鳃孔长在腹面上。在水中游泳时,它就用口和鳃来呼吸。当它匍匐在海底柔软的泥沙上时,就不能采用这种呼吸方法了,因为这样会把泥沙和水一齐吸入,从而把脆弱的鳃丝阻塞。这时,鳐就得改变呼吸方式,利用背部的喷水孔来呼吸。喷水孔有一个能活动的瓣,它用喷水孔吸水,用鳃孔排水,这样就能避免泥沙进入鳃丝了。有一种比目鱼,在水中呼吸时,水从口里进鳃孔出;当它将吻部露出水面时则相反,水流就从鳃孔进去,然后从口中喷出,好似一座小小的喷水池,水可以喷出3厘米多高。

鱼类的呼吸有快有慢,在不同种类中,有时呼吸的速度相差很远。例如隆头鱼平均每分钟呼吸12~15次,箬鳎鱼为30~35次,鳗鲡为30~40次,鳐为40~50次,刺鱼为120次,鲑鱼为150次。有趣的是箱鲀的呼吸,它的头部和躯干形成一个坚固的骨箱,为了使水能连续不断地流进鳃部,它只得不停地“喘气”,并不停地扇动胸鳍帮助水流过鳃部,像一个抽动的“风箱”。据观察,箱鲀在休息时,每分钟喘气达180次之多。

水下响起“生物钟”

人的生活一旦形成规律之后,就寝、起床……不看表也基本守时,这是人体“生物钟”在起作用。水生家族也有“生物钟”,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守时循规,留下了许多佳话。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一种扁鲹鱼,它的生活就循规蹈矩。每天早晨,它们成群结队从海峡的这边游到那边,在对岸休息一夜之后,又一起成群结队地返回出发地。不管刮风下雨,掀波起浪,扁鲹鱼都守时往返,从未间断。

扁鲹鱼这一习惯被一些有识之士利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通信方法——鱼邮。每天早晨,人们将装有信件的防水密封邮件放在海水中,让扁鲹鱼用脑袋顶到对岸。第二天,扁鲹鱼又将对岸的邮件同样地顶回来。这样周而复始,扁鲹鱼就成了“邮递员”。

在中国沿海的沙滩上,有一种小蟹,个头不大,却生着一只大螯,渔民称它为“招潮蟹”。它的生活与潮汐密切相关。通常,它是在落潮时出来活动,四处觅食,潮水一来,它们就匆忙进洞栖息起来,还用土块、石头或那只大螯把洞口挡住。

令人惊异的是,“招潮蟹”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会在潮水到来之前10分钟停止活动,迅速回家。而且,它们还能根据昼夜变化改变自己的体色:白天变深,晚上变浅,天一亮又变深。正如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往后推迟50分钟一样,“招潮蟹”的体色变得最深的时间每天也向后推迟50分钟。

“招潮蟹”为什么能这样准确地掌握时间?为了解开这个谜,科学家把从海边捉到的“招潮蟹”放到漆黑的实验室中,让它们远离海岸,无法看到潮汐和昼夜变化。可是,几个星期过后,它们体色最暗的时间依然是每天向后推迟50分钟。有意思的是,不同地方的“招潮蟹”改变自己体色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生活在美国大西洋沿岸马撒葡萄园岛上的“招潮蟹”,改变体色的时间要比科德角海滩上的“招潮蟹”晚4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两地存在时差,而“招潮蟹”的“生物钟”,是按照所在地的时间表调整的。

住在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每当涨潮时,海滩上的蛤蜊、牡蛎、贻贝等海洋生物便都欣欣然张开自己的贝壳,迎接潮水的到来。一旦潮水退去,把它们暴露在沙滩上时,它们便会紧紧地闭上两扇“大门”。如果你把牡蛎从海边拿到实验室,使它们远离大海,它们的活动规律仍然会保持潮汐的节律。

人们还发现,许多海洋动物的生殖活动,与月亮的运动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有一种棘鳍鱼,它们总是利用月圆后的一次大潮,乘着高潮时的海浪冲上海滩。然后,它们经过忸怩的求爱动作,双双配成夫妻,开始生儿育女。那些受精卵就在海滩中发育成长,等待着半个月后的下一次大潮,以便再随退潮回到大海中去。

印度洋圣诞岛被称为“红蟹王国”,岛上有成万上亿只红蟹。每年的晚春,当雨季到来的时候,红蟹便开始了例行的“生殖大迁移”。从森林到海滩的道路上,到处是成群结队的红蟹在爬行,像一股巨大的红潮在流动。

红蟹迁移时很有规矩,大个的雄蟹任开路先锋,接着是庞大的雌蟹队伍,小蟹和幼蟹充任后卫。这浩浩荡荡的红蟹队伍一边行军,一边当“清洁工”,把路上的落叶、落果和凋谢的花朵乃至死鸟死尸,吃得干干净净。有人甚至看到过一只红蟹还夹咬一个冒烟的烟蒂。

大雄蟹5~7天能抵达海边。一到海滩,它们便泡在海中,迅速补充长途跋涉中损失掉的水分和盐分,接着,便在海滩上挖洞建造新房。一天之后,雌蟹也赶到了。短短的“洞房之夜”后,雄蟹便在海水中再浸泡一次,恋恋不舍地踏上了艰苦的归程。12天后,大腹便便的雌蟹走出洞房到海里产下幼蟹后,也踏上了漫长的归途。小蟹长到5毫米宽时,便告别海洋,向父母的居住地——大森林爬去。

科学家观察发现,红蟹产卵迁移的时间与月亮的周期有关。几年中,他们将历次红蟹迁移的时间与月亮周期比较,找出了规律:在海滩上看到红蟹孵出幼蟹时,肯定是下弦月的三天中。

水生家族的“生物钟”安装在身体什么部位呢?最初人们认为“生物钟”一定存在于动物的大脑里,因为大脑支配全身的活动。可是,许多证据表明,单细胞生物也有“生物钟”。例如海洋中的单细胞藻类能准确地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进行光合作用。有人把动物的心脏细胞分离出来,发现它们仍有24小时周期性运动节律。这说明,“生物钟”存在于细胞中。

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的“生物钟”可以存在于身体的某一部分中。例如,绿海蟹的“生物钟”之谜可以通过其眼柄的功能加以揭示。我们知道,海蟹的眼睛长在一对肉柄上,也就是头部两个小小的突起。当生物学家把海蟹的眼柄摘除后,它原来的运动节律便中止了。这是为什么?是不是由于海蟹失去了视觉的缘故?人们又做了一个试验,摘除了海蟹眼柄末梢的视网膜,而保留眼柄,发现海蟹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节律。这说明它的眼柄起着控制生物体运动节律的作用。它是通过眼柄分泌出来的一种激素,达到控制运动节律的目的。这种激素可以说是“生物钟”的“钟摆”。

神奇功能:强大的鱼尾巴

人们吃鱼时,对于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的鱼尾巴,往往不屑一顾,或者在下锅之前干脆一刀将其剁掉。但是,鱼类的尾巴,并非只是给鱼儿们添个摆设和累赘。鱼尾巴除了有推进和转向作用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特异功能,并引出了一串串奇妙的故事。

中国南方某军港。落潮时,港池护岸下面裸露出一片烂泥滩。一条条弹涂鱼从洞穴里拱出来,甩甩平秃的小脑袋,凸突的两只大眼睛骨碌碌地转着,上下嘴唇紧闭着,一双似桨的前鳍支撑着身体。只见它的尾巴一弹,轻巧的身体噌地一下蹿出了1米多远。它们在泥滩上跳来弹去,捕捉食物,舒展筋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弹涂鱼不跳的时候,总是把尾巴伸到小水坑内或者插入潮乎乎的稀泥里。

弹涂鱼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呢?原来弹涂鱼用尾巴帮助呼吸。弹涂鱼在陆地上行走时,嘴里要含一口水,用来呼吸,如同潜水员身上背的气罐充满了氧气,而弹涂鱼的“气罐”就是口里的水。可是,它总得要捕捉食物的,吃东西时,水总得咽下去,怎么办?就需要尾巴帮助呼吸。有人曾做过实验:让弹涂鱼的鳃保持湿润,把它的尾巴弄干,起初它大力跳跃,鳃盖不断地开闭着,显得呼吸急促,渐渐就疲弱下去,半死不活了。这证明,弹涂鱼的尾部表皮的毛细血管,能起到相当重要的辅助呼吸作用。

阳光明媚,海平似镜,碧蓝如缎。游艇欢快地犁开海面,艇首怒放着朵朵雪莲,艇尾拖曳长长的雪莲。游人心花怒放地倚着栏杆,观赏海上风光。突然,一条飞鱼钻出水面,张开鸟翅膀一样的宽大胸鳍,在空中滑翔。飞着飞着,它嗖地一下飞到游艇上方,将一位儿童头上的小布帽顶起,而后飞落水中,游人顿时愕然。飞鱼喜欢汗腥味,常将游人汗渍渍的帽子顶入水中。渔民们也常常举着汗衫诱捕飞鱼。

飞鱼的滑翔本领可不小,有人测试过,它的滑翔高度一般是5~6米,最高时可达12.5米,滑翔的速度每秒20米左右,滑行的距离一般达200~400米,顺风时竟达500米。

飞鱼能飞,主要凭借着一对宽大的胸鳍。可是,如果没有尾巴的帮助,它也飞不起来。飞鱼起飞时,首先将身体贴近水面,将胸鳍和腹鳍贴在身体两边,然后用宽大而强硬的尾巴左右急剧摆动,产生一股强大的后助力量,使身体迅速前进,直至冲出水面。这时,胸鳍才派上用场。另外,飞鱼在空中不能用胸鳍控制方向,只能一味向前,但如果将身体后部浸入水中,用尾巴竭力击水,就可以向左右改变方向,同时还能增加速度。

飞鱼的“无奈”

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类,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每当遭到敌害攻击的时候,或者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刺激的时候,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可是,这一绝招并不绝对保险。有时它在空中飞翔时,往往被空中飞行的海鸟所捕获,或者落到海岛,或者撞在礁石上丧生。有时也会跌落到航行中的轮船甲板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肴。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晚上,因为飞鱼的眼力在白天敏锐,晚上常常盲目飞翔。

有些鱼的尾巴还能发射电波。生活在非洲的裸臀鱼,尾巴上有一个发电器官,每秒钟能发出300个电脉冲,它不停地从尾巴往外放电,在鱼体周围形成一个电场,电场的图形类似于磁铁周围的磁力线。任何目标一旦进入这个电场,就会引起电场磁力线发生变化。裸臀鱼便根据电场图形的变化,测出目标的性质、大小和形状。为了保持自己的电场图形不受干扰,裸臀鱼游泳时,不像一般的鱼呈波浪式运动,而是像手杖一样平直,使身体绷紧成一条直线。

在印度西部海域,有一种“象鼻鱼”,它的尾巴也能够发射电波,它的背鳍还能够接收电波。当它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时,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它用这种办法搜索敌情,或是探测可供猎捕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