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17196500000019

第19章 各有千秋的其他海洋动物(3)

海兔属裸腮类,是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其壳退化成埋在外套膜中的一块小骨片。海兔的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为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海兔不是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它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类动物。但又与常见的腹足类动物(如鲍、田螺、蜗牛)不同:没有石灰质的外壳,只有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角质膜覆盖着身体。海兔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海兔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指纹海兔”、“蓝斑背肛海兔”、“斑拟海兔”。

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各种海藻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敌本领,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如一种吃红藻的海兔身体呈玫瑰红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体就呈棕绿色。有的海兔体表还长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突起,从而使得海兔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这样就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和危险。

彩色海兔

海兔种类繁多,彩色海兔极具观赏性。不过,这类海兔有毒,一旦遇到危险,们会释放毒素来保护自己。它海兔很少吃素,大都是肉食性动物。有一种红海兔,外部颜色是由宝石红、粉红和白色组成的,产自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有意思的是,这种红海兔在水中的姿势就像蝴蝶飞舞一样,上下起伏,颇有情趣。

海兔既能消极避敌,又能积极防御。在海兔体内有两种腺体,一种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边缘的下面,遇敌时,能放出很多紫红色液体,将周围的海水染成紫色,借以逃避敌人的视线。还有一种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种略带酸性的乳状液体,气味难闻,对方如果接触到这种液汁会中毒而受伤,甚至死去,所以敌害闻到这种气味,就远远避开,是御敌的化学武器。

海兔是雌雄同体的海洋动物,也就是说一只海兔的身上有雌雄两种性器官,如果仅有两只海兔相遇,其中一只海兔的雄性器官与另一只海兔的雌性器官交配,间隔一段时期,彼此交换性器官再进行交配。可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总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海兔联体、成串地交合:最前的第一个海兔的雌性器与第二个海兔的雄性器官交合,而第二个海兔的雌性器官又与第三个的雄性器官交合,如此一个挨着一个与前后不同的性器官交合。它们交合常常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之久。春天是海兔的繁殖季节,雌雄同体的海兔进行异体受精。交配之后,即产卵,卵与卵之间相互以蛋白腺分泌的胶状物,黏成细长如绳索状一长条,有的可达几百米。有人以18米长的卵索带统计,竟含有10.8万个卵。海兔产卵很多,但孵出的极少,因为都被其他动物吞食掉了。海兔的卵索外表看去如粉丝,当地群众叫它们为“海粉丝”。孵出的海兔,经2~3个月后发育成成体。

深海魔法师:章鱼

章鱼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海洋生物,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大约有140种。章鱼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也有少数深海性种类。章鱼力大无比、残忍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惧怕它,所以章鱼可谓是海洋里的“霸王”。

章鱼和其他动物相比,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它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是无脊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

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但构造又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晶状体,所以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鼓鼓的,一动也不动,和猫头鹰很像。

此外,在章鱼眼睛后面的皮肤里有个小窝,这个不同寻常的小窝,是主管嗅觉的。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章鱼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威力呢?首先,这应该归功于章鱼的8条布有300个左右吸盘的触腕,触腕上的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任何被章鱼的触腕缠住的事物,都很难脱身。除了强力吸盘外,章鱼的触腕还像人的手一样有着高度的灵敏性。即使在休息的时候,章鱼也总会留一两条触腕“值班”,高度警惕着“敌情”。一旦有东西碰到了章鱼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起来。另外,章鱼还可以喷射黑乎乎的液体,章鱼喷墨不仅可以掩藏自己,还可以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以决定进攻或撤退。章鱼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连续6次往外喷射墨汁,并且章鱼的墨汁可以很快积蓄,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积蓄很多墨汁,章鱼的墨汁虽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对人的危害不大。其次,章鱼的变色能力也很显著,它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随时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

此外,章鱼也是营造房屋的高手。章鱼的触手可以用来搬运石料,章鱼一次能搬4~5千克的石头,为自己建造一个舒舒服服的小窝。

另外,章鱼还是一个魔法师。它不但可以伪饰成一块石头,甚至能够扮成海蛇、狮子鱼以及水母。而且章鱼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还有着其他动物所难以企及的高超的脱身技能,这是因为它能使自己那胶皮一样柔软的身子变成饼状。章鱼的生存能力很强,即使离开了海水照样能活上几天,这是由于章鱼能将水存在套膜腔中,可以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

章鱼十分爱护自己的孩子,雌性章鱼一排下卵就守护在卵边寸步不离,直到小章鱼从卵壳里孵化出来。即使如此,这位“慈母”仍不放心,依旧守在旁边保护自己心爱的孩子不被其他海洋动物欺侮,以至于小章鱼长大后,这位“慈母”已变得十分憔悴,有的章鱼甚至会因过度劳累而死去。

贝中之王:大珠母贝

中国最大的珍珠贝是大珠母贝,在中国,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沙群岛、雷州半岛的沿岸海域。在世界上,大珠母贝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沿海。大珠母贝属于软体动物中的瓣鳃类,因数量较少、价值较高而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珠母贝为热带、亚热带物种。大珠母贝属于滤食性贝类,食性较杂,主要以硅藻类为食,也包括双壳类盘幼虫、腹面类面盘幼虫、有机碎屑、钙质骨针和其他原生动物等。

大珠母贝的壳一般长约25厘米左右,最长的为32厘米,重4~5千克。大珠母贝的外形看上去呈碟形,其壳质坚实厚重,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前耳小,后耳缺。大珠母贝的鳞片层不规则的紧密排列,到了老年时期,大珠母贝的鳞片会经常脱落。大珠母贝的壳面平滑呈暗黄褐色,具有不太明显的淡褐色的放射肋。有一层较厚的银白色珍珠层位于大珠母贝的壳内面,其边缘为金黄色或黄褐色的角质,非常美丽。较大的大珠母贝的珍珠层的外缘与壳边缘部之间有一条黄色带。大珠母贝的软体部分较大,其前闭壳肌退化,不过位于其身体后方的后闭壳肌极为发达,具有很强的闭壳能力。大珠母贝的肛门为末端宽圆的舌形。

大珠母贝一般是用发达的足丝附着在岩礁等上生活,因此,它喜欢集群栖息在珊瑚礁、岩礁沙砾等海区。大珠母贝的栖息地的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通常为20~50米,最深可达200米。大珠母贝适合在在15.5~30.3℃之间的水温中生存,其中水温为24~28℃时最为适合。

成熟的大珠母贝中,雄性明显要比雌性多。不过,有的大珠母贝可以进行性转换,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雌雄同体的个体。每年低温期过后,当水温回升到20~25℃时,大珠母贝的性腺就开始发育,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达到性成熟。大珠母贝的繁殖期主要在每年的5~10月,它产下的卵需经过16~36天才能孵化出幼体。大珠母贝的幼体的壳多为暗黑色,其壳的后缘末端突出,壳长近似楔形;当大珠母贝的幼体长到2厘米左右的时候,它的壳会逐渐变圆,并变为黄褐色,同时会生长鳞片;当大珠母贝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它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同时会大量分泌珍珠质,以增加其贝壳的厚度。

§§§第四节千奇百怪的棘皮动物

海中仙女:海百合

海百合与海参一样都属于海洋棘皮动物。它生活在浩渺深邃的海底,漂亮的外壳和陆地上的百合花相差无几,但千万别因此认为它是植物,它是一种不能离开海水生活的动物,因此人们给它起名为“海百合”。海百合在棘皮动物中的“资格”最老,比海参、海胆等都要古老,早在5.7亿年前就出现在海洋中了。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620多种海百合。常分为有柄海百合和无柄海百合两大类。有柄海百合以长长的柄固定在深海底,那里没有风浪,比较平静,因此不需要坚固的固着物。柄上有一个花托,包含了它所有的内部器官。海百合的口和肛门是朝上开的,这是和其他棘皮动物的显著区别。它那细细的腕从花托中伸出,腕由枝节构成,且能活动,侧面还有更小的枝节,很像羽毛。腕像风车一样迎着水流,捕捉海水中的各种小动物为食。

五角百合

在中国厦门、金门岛附近的海洋中有一种海百合,它有“茎”,“茎”上有分支,还有“小叶”。可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动物,而且是无脊椎动物里比较高级的一种,比虾、蟹、蚌、昆虫等都要高级。这种海百合又叫五角百合,它的“茎”上呈五角形分叉的柄长约为60厘米。五角百合就利用这个长柄固定在海里。它的柄上面有一个盘,盘的上面有一个口和一个肛门。它的盘的周围有5个腕,每个腕又有分支,分支又分成若干小支。

海百合终生生活在海底,不能行走。它们常遭鱼群的蹂躏,一些被咬断“茎”,一些被吃掉“花儿”,落下悲惨的结局。在弱肉强食、竞争异常激烈的大海中,曾有一批批被咬断“茎秆”,仅留下“花儿”的海百合,大难不死存活下来。因为它们终归不是植物,“茎”在它们的生活中,并不是那么生死攸关。这种失去柄的海百合,颜色十分艳丽,四处漂流,被人们称作“海中仙女”。生物学家给它另起美名——“羽星”。海百合的体内含有毒素,令许多鱼儿不敢靠近。可仍有一些不怕毒素的鱼,对它们毫不留情,狠下毒手。迫于生存,它们只好白天钻进石缝里躲藏起来;晚上才小心翼翼地成群出洞,翩翩起舞。它们捕食的方法,还是老样子——腕枝迎向水流,平展开来,像一张蜘蛛的捕虫网,等待那些自投罗网者。

海百合喜欢以珊瑚礁为家,因为那儿海水温暖,生物种类繁多,因此捕食比较容易。而那种有柄海百合的适应能力极差,不能有效保护自己,数量也就日渐稀少,现存仅70多种。

海底刺客:海胆

海胆的体型呈略扁的圆球状,又像盘、心和饼干,海胆的浑身都长满了刺,故又称为“海刺猬”或“刺锅子”。海胆的棘有长有短,有尖有钝,不同种类的海胆的棘的结构也不一样。海南岛珊瑚礁中盛产一种石笔海胆,状如盛开的鲜花,俗称烟嘴海胆,因其棘非常粗壮,可做烟嘴用。有的种类的棘很长,可达20多厘米。海胆的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850种,中国沿海有100多种,常见的海胆有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刻肋海胆等。

民间有一谜语称:“身披褐针毯,貌奇甚小胆,遇到敌害来,慌忙把身潜。”反映出海胆的特性。

海胆喜欢在暖水区域栖息,常躲在海藻丛生的潮间带以下的海区的石缝中、礁石间、泥沙中或珊瑚礁中。它们安静地生活在海底,白天休息晚上行动。海胆在行动时,会由壳上的小孔伸出来五行细微透明的管足,沿着海底缓慢地爬行,爬行的时候口部朝下觅食各种藻类或浮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