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17196500000015

第15章 乘风破浪的海鸟(2)

大部分燕鸥都是要迁徙的,它们每年在北极和南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长达数万千米。燕鸥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过漫长的白日,而两极的夏天太阳总是不落的,因此,它们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

燕鸥和普通的鸥类相比,体型稍小,喙尖,尾翼呈叉形,翅膀也更尖细。燕鸥常常身姿优雅地在海面上空盘旋,发现鱼后骤然俯冲入水中捕食。

北极燕鸥十分好胜,勇猛无比。虽然北极燕鸥内部经常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但如果遇到外敌入侵,它们就会立刻尽释前嫌,一致对外。为了增强集体防御力量,它们经常成千上万只聚在一起。这使得其他小动物非常恐惧,即使强大的北极熊见了它们也要让三分。

飞翔的精灵:海燕

海燕属鹱形目海燕科。鹱形目下的另外一个科——鹱科中的燕鹱,分为普通鹱和剪水鹱(又叫剪嘴鸥),有人也把它们称为海燕。

海燕的个头一般较小,也有中等个头的,它喜欢在浅海沿岸的沙底、碎贝壳和岩礁底生活。海燕属于肉食性鸟类,以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及蠕虫等为食。海燕的品种繁多,有巴西马代拉海燕、夏威夷海燕、新西兰查塔姆海燕、科隆群岛黑尾海燕及非洲留尼旺岛海燕。

生活在北半球的海燕种类翼长、脚短、尾巴像燕子一样分开,接近海面时滑行般地飞翔,跟随着船只用喙衔取浮游生物为食。而南半球的海燕种类则是翼短、脚长,接近海面时,脚垂在海面上,像走路一样飞行,用脚捞取小鱼为食。

有些种类的海燕暗淡的羽毛中夹杂着白色。平时,它们在远离陆地的洋面上飞翔,寻找海上浮游的鱼类和船上抛弃下来的垃圾。繁殖季节到来的时候,它们会返回陆地,在洞穴里,或者岩石和峭壁的裂缝中繁殖。它们集群繁殖,白天除了孵卵外,全部出海去,夜间再回来。雌鸟一窝一般只产下一枚卵(很少有两枚)。卵大部分为白色,常可见赤色颧黑色斑点。刚孵出的小鸟,白白的身体,长长的嘴,比一般海鸟要小一点,但可以长到将近双亲的2倍大。

各种常见的海燕中,飞行时频繁拍动翅膀的叫虻海燕,体型较大的叫管鼻鹱(又叫暴风鹱)。高尔基就曾经深情地赞美过海燕,他说:“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义务清洁工:贼鸥

在南极附近有一种臭名昭著的鸟,尽管它们长相并不十分难看,褐色洁净的羽毛,黑得发亮的粗喙以及炯炯有神的圆眼睛,乍一看起来还有些美丽,但它们惯于偷盗抢劫的行为却令人十分讨厌,把它们称作“空中强盗”,一点也不过分。它们像强盗一样四处横行,不惜掠夺和偷窃,经常给其他的鸟类带来麻烦,它们的名字叫贼鸥。

贼鸥从小便有恶行,先出生的贼鸥欺负起弟弟妹妹来一点也不顾及手足之情,直至将弟弟妹妹赶出家门,独享父母的宠爱和美食。长大之后的贼鸥更是懒惰成性,时不时就要偷抢其他鸟的食物。因为贼鸥实在是太懒了,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鱼、虾、鸟蛋、幼鸟、海豹的尸体和鸟兽的粪便等都是它的美餐,就连人类考察后丢弃的剩余饭菜和垃圾也可以成为它的美味佳肴。

“义务清洁工”的由来

在南极的冬季,有少数贼鸥在亚南极南部的岛屿上越冬。中国南极长城站周围就是它的越冬地之一,那里到处是冰雪,不仅在夏季几个月里裸露的那些小片土地被雪覆盖,而且大片的海洋也被冻结。这时,贼鸥的生活更加困难,没有巢居住,没有食物吃,也不远飞,就懒洋洋地待在考察站附近,靠吃站上的垃圾为生,人们称之为义务清洁工。

贼鸥很霸道,虽然会自己捕鱼,但更喜欢偷抢其他鸟类的食物。除此之外,贼鸥常常偷走企鹅的蛋。到了企鹅繁殖的季节,它们便早早地盯上了企鹅群,总是在大企鹅不注意的时候叼走企鹅蛋,或者是袭击出生没多久的企鹅。每次贼鸥来袭,都使得企鹅紧张万分,在企鹅群中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在猎食小企鹅时,贼鸥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它会接连几天时间暗中观察一只生病的小企鹅,并找准时机下手。大企鹅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强盗把孩子从身边夺走,必然要奋力反击,这时候,贼鸥一边与大企鹅周旋,一边盯住小企鹅,只要小企鹅惊慌之下与父母走散了,它就会立即跟上,轻而易举地将小企鹅掳走。

贼鸥的巢穴也是偷抢过来的。懒惰的贼鸥不愿意自己劳心费神地去搭窝,而是明目张胆地跑到其他鸟类家里,把正牌的主人赶走,自己恬不知耻安安稳稳地住下。一旦贼鸥住在了某一地方,就会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尤其对靠近巢穴的人类怀有强烈的敌意,大声喧闹赶走人类,飞到空中向人俯冲下来,狠狠地用爪抓,用喙啄,甚至在人头上拉屎。这时候要避开贼鸥的攻击,只能用衣服把头蒙起来,迅速离开了。

在偷抢人类的食物时,它们不会有丝毫客气。如果它们发现有人随身携带了野餐食品,就会一直跟着,一有机会,就立即俯冲下来叼走,而人们遇到这种情况也是无可奈何。饥饿之时,它们甚至会钻进科学考察站的食品库,大吃特吃,吃完后还要把能带走的食品再带走一部分,十分可恶。

虽然贼鸥品行极为不端,会给科考工作人员带来小麻烦,但人类对它可是“以德报怨”的。在南极乔治岛,贼鸥受到了精心的保护,任何偷猎行为一经发现,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由此,贼鸥才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天空飞翔,继续它们不光彩的生活。

§§§第二节潜水能手企鹅目

南极主人:企鹅

在南极洲一望无际的冰原上,居住着庞大的企鹅族群,它们占南极地区海鸟数量的85%。企鹅,是这块冰天雪地名副其实的主人。

企鹅的外貌极具个性,背黑腹白,像身着款款燕尾服的绅士;流线型身躯,略显肥胖;羽毛短小重叠,密接呈鳞状,与厚厚的皮下脂肪一起,防冻防水;翅膀成鳍状肢,适宜游泳;趾间有蹼,脚掌短平,到了水下,脚和尾巴一起调整方向。企鹅或者在原地发呆,或者在冰面上笨拙踱步,模样憨态可掬。在南极生活的万年岁月练就了企鹅不怕冻的能耐,也塑造了它们慢条斯理的个性。然而一旦到了水下,企鹅就会变身矫捷的游泳高手。以帝企鹅为例,它们可潜至500米深处,憋气12分钟,自由游弋,穿梭如飞。

从古至今,庞大的企鹅族群不停地繁衍进化。迄今为止,已知的企鹅有18种。其中,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等7种分布在南极大陆上,其余10多种分布在南半球各大洲南部海岸和沿海岛屿上。各个种类的区别主要在于个体大小和头部色形。对企鹅来说,除狂暴的风雪外,生存的最大问题是其他生物的袭击。尽管南、北两极气候环境相差不大,但在北极,威胁企鹅生存的生物种类更多。可怕的北极熊、西伯利亚虎、北极狼和北极狐,都是“笨拙”企鹅无法抵御的敌人。在南极,对付凶残的贼鸥和豹海豹,已经让企鹅力不从心,还怎么能逃脱北极猛兽那穷凶极恶的罗网?

企鹅是如何行走的

在陆地上的企鹅都是直立着的,就是步行,大部分时间也是像人一般以双脚走路,可是由于身型肥胖,它们走路时都显得很笨拙。在冰天雪地下,若被捕猎者追捕时,它们会全身向前俯伏在地上,以腹部贴上冰地上,并以双脚作推动,快速逃走。

通常企鹅被当做南极的象征,但并不是南极的“专利”。现存的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最多种类分布在南温带。就算是南极大陆的“土著”——企鹅也会跟随寒流向北漂泊。南非南部的沿海岛屿、澳大利亚的东南海岸和新西兰的西海岸,甚至赤道附近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都有企鹅的踪迹。

自20世纪80年代起,企鹅就是挪威国王卫队的荣誉成员和吉祥物。2008年8月15日,一只居住在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的王企鹅“尼尔斯·奥拉夫”获得挪威王室册封,成为挪威历史上第一位长有翅膀的爵士。被册封的爵士身高1米左右,是第三只以“尼尔斯·奥拉夫”之名担任挪威国王卫队吉祥物的企鹅。它在册封当天还“检阅”了前来看望它的挪威国王卫队士兵。

王者风范:帝企鹅

帝企鹅繁殖时面临的是鸟类所可能遭遇的最寒冷恶劣的气候条件:一望无际的冰封的南极海冰,平均气温为-20℃,平均风速为25千米/小时,有时甚至可达75千米/小时。每年南半球的秋季(3~4月),帝企鹅在南极大陆沿海那些坚固可靠的海冰上形成繁殖群居地,为此,它们可能需要在冰上行走100千米以上才能到达繁殖点。求偶期过后,每只雌鸟在5月产下1枚很大的卵,然后由雄鸟在接下来的64天里孵化,这段时间雌鸟回到海里。雏鸟孵化后,由双亲共同抚养,为期150天,从冬末至春季。这样,雏鸟在海冰再次出现之前的夏季便可以独立生活了。

这样的繁殖习性容易让人产生两方面的疑问:其一,帝企鹅为何要在一年中最恶劣的季节里抚育后代?其二,帝企鹅是如何在严冬中生存的?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倘若帝企鹅在南极的夏季(仅有4个月)进行繁殖,那么当冬季来临时,它们漫长的繁殖周期还没来得及结束。如果这样的话,雏鸟在暮春换羽时体重只长到成鸟的60%,这个比例对任何换羽的企鹅而言,无疑都是最低的,因此幼鸟的死亡率会很高。当然,成鸟是每年都可以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