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处于胚胎期的翻车鱼与其他鱼种并无二致,它的怪模样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成的。翻车鱼的体型较大,最大的翻车鱼体长可达3~5米,体重为1.5~3.5吨。有趣的是,体型巨大的翻车鱼却长着樱桃般的小嘴,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它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不过,翻车鱼的这张小嘴却能帮助它们摄入足以养活自己巨大身躯的食物。翻车鱼是杂食性动物,既食鱼类和海藻,也摄食软体动物和浮游甲壳类。
翻车鱼多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海洋。它的游动速度很快,但游泳能力却不强,仅仅依赖两片特长的背鳍和臀鳍的摆动来控制方向,一般是在海洋中缓慢前进或随波逐流。
当天气好时,翻车鱼会在海面上晒太阳,此时,它会将背鳍露出水面作风帆,随风向漂浮;当天气不好时,翻车鱼便会侧身平浮于水面,依靠背鳍和臀鳍划水游动。
性情温顺的翻车鱼经常会受到虎鲸或海狮的袭击。海狮经常会袭击在夏季随着温暖的洋流进入食物充足的墨西哥蒙特雷湾的大量年幼的翻车鱼。海狮常常会撕咬翻车鱼的背鳍和胸鳍,如果撕不开翻车鱼又厚又硬的皮,海狮便会把失去活动能力的翻车鱼抛向水面,待宰羔羊般的翻车鱼只能沦为海狮的美餐。
翻车鱼是鱼类中的产卵冠军,一只翻车鱼一次能产卵3亿粒之多。但是,由于翻车鱼所产的卵是容易被别的鱼类吞食的浮性卵,所以尽管翻车鱼产的卵很多,但能真正存活下来的数量却很少。因而,目前世界上的翻车鱼的数量相当稀少,要想捕到翻车鱼是一件很难的事。
为什么动物产卵有多有少?一只翻车鱼产出3亿粒卵,如果都孵化成鱼,岂不会充塞海洋、泛滥成灾吗?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原来,一种动物产卵的多少并非由其“意愿”决定。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只有那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保持后代有一定成活率的物种,才能不被大自然淘汰,从而繁衍至今。它们有的像翻车鱼一样会产很多卵,但它们产卵后就会任卵在自然条件下孵化成长。如此众多的卵或幼小的动物没有保护地散布在大自然中。经过一场暴风骤雨,一阵汹涌的波涛或者是酷暑严寒的袭击之后,它们中的一部分便会成为大自然的牺牲品,还有的则成了那些肉食性鱼、蛙、鸟、兽、蜥蜴的美味佳肴,最后能够成年的寥寥无几。所以,虽然翻车鱼产卵多达3亿粒,可是存活下来的几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这就不难理解它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充塞海洋了。
可怕的吸血鬼:鮟鱇
鮟鱇鱼,其实是一种很丑陋的鱼,但是别瞧不起这个“丑陋的家伙”,它可是敢于向大型的食肉动物挑战,比如鲨鱼这样凶猛的动物,都会成为它口中的食物。所以,你要是见到鮟鱇鱼,也要躲得远远的,说不定,它会向我们发起攻击呢!
鮟鱇鱼的长相不大讨人喜欢,整天都是一副龇牙咧嘴的怪模样,两只眼睛也总是朝天上看着,根本没把注意力放在前方。最奇怪的就是它的身体粗壮,而尾巴却短小得可怜,根本不像鱼。它的皮肤凹凸不平,身上的刺到处都是,是鱼类中典型的“刺猬”,全身异常粗糙。真有些三分像鱼,七分像鬼!难怪有人把它叫做“海鬼鱼”。
鮟鱇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张犹如身体宽的血盆大口,并且在嘴巴边上还长着一排尖端向内的利齿,口内有黑白斑纹,让人看了真是毛骨悚然。
鮟鱇鱼平时很懒,不大喜欢走动,那么它是怎么捕食猎物的呢?其实,它是等着食物自动送上门的。在它的背鳍上有3个像长刺一样的鳍棘,第一鳍棘的顶端有个皮瓣,就像花瓣一样,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当它在水中的时候,它背部就像长了一个“钓鱼竿”。在“钓竿”的顶端,有一个肉质的小球或者膜状物,就是它引起小鱼注意的,这是鱼的诱饵,在生物学上叫做“拟饵”。有些栖息在黑暗深海中的鱼还有能发光的拟饵,就像竹竿上挑着的小灯笼,时明时暗。这样的诱饵从不损坏,不用更换,在海水中飘来飘去,傻乎乎的小鱼还以为是一只小虫。鮟鱇鱼钓鱼的手段非常狡诈,它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用能随意转动的眼睛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在诱饵的诱惑下,有些小鱼就会好奇地游过来一探究竟,一旦发现小鱼接近诱饵,它就张开大嘴将小鱼吸进嘴里,这时就算小鱼发现上当了,也来不及了。
鮟鱇鱼除了依靠自己的“钓鱼竿”来捕食猎物之外,它还有另外一个生存技巧,那就是变色。除适时变色以适应环境外,鱼的生存绝招还在于身上的斑点、条纹,它身上的那种颜色,俨然一副红海藻的模样,所以只要它安静地待在水底不动,它的敌人很难发现它,就是被发现,也总是被认为只是一个红海藻而已,从而躲过敌人的伤害。
依靠老婆的鮟鱇鱼
和其他动物相比,鮟鱇鱼是最没出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雄鮟鱇鱼总是靠着自己的“老婆”生活。原来,鱼生长在黑暗的大海深处,再加上它身体不便,行动起来非常缓慢,鱼又总是喜欢“独居”,所以在辽阔的海洋中雄鱼很难找到雌鱼。一旦遇到雌鱼,那就终身相依相随,直到最后死去。在追随雌鱼的时间里,雄鱼的食物也都依靠雌鱼供给,而自己从不动手,可以说一直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鮟鱇鱼就形成了这种绝无仅有的“靠老婆为生”的生活方式。
鮟鱇鱼的俗称很多,在北方的很多地方,人们称它为“老头鱼”。为什么会叫老头鱼呢?当然不是鮟鱇鱼长得像老头,而是它每移动一步就“哼哼”一声,发出酷似老头咳嗽的声音。所以,在我国北方沿海就称它为“老头鱼”了。
不过,除了老头鱼这个称呼,它还有一个更贴切动听的名称,叫琵琶鱼。这是因为它身体前半部平扁,呈盘状,向后逐渐尖细,全身犹如一把琵琶。
§§§第二节深藏剧毒的鱼类
诱惑的陷阱:赤魟尾刺
世界上有刺的毒鱼类有500多种。我国也有1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占65%,如软骨鱼中的虎鲨、角鲨、银鲛和魟,硬骨鱼中的毒鲉等。凡见过赤魟的人都知道,在它鞭状的长尾基部,斜竖着一根刺棘,长度可达4~30厘米。这是一根毒棘,坚硬如铁,能像箭一样刺穿铠甲,若刺在树根上,能使树枯萎,令人害怕。若人不慎踩着赤时,它会立即举起尾部将毒棘刺入人体。棘的后部连着毒腺,毒腺里的白色毒液就沿着棘的沟注入伤口,使人疼痛难熬,有的晕倒在地,数分钟内不省人事,有的会剧烈地痉挛而死。由于棘的两侧长有锯齿状倒钩,会造成较大的伤口,长达15厘米,14%的受害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剧痛长达6~48小时,并能出现虚弱无力、恶心和不安等不良症状。在美国,每年约会出现1800个遭赤魟尾刺刺伤的事例,死亡率约为1%。即使遇害者能够侥幸生存下来,也像患了一场大病,很久才能下地走路。
赤魟的药用价值很高
赤魟尾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肉性味甘、咸平,无毒,有补气的功效。用其熬油,主治小儿疳积。尾刺的毒液是一种氨基酸和多肽类的蛋白质,其药性咸、寒,有小毒,对于中枢神经和心脏具有一定的效应,有清热消炎、化结的功效。尾刺研末入药,对治疗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炎、咽喉炎、疟疾、牙痛、鱼尾刺刺伤均有一定疗效。
类中的毒棘还有几种类型。燕类的毒棘较小,位于短尾的基部;鲼的棘较大,亦位于鞭状长尾基部;圆扁赤的尾短而发达,肌肉多,若受这种带毒棘的尾巴鞭打会引起严重损伤。的种类很多,小者体盘约10厘米,大者长可达4米。的身体扁平,平时喜欢埋在海底的泥沙之中,人在潜水或涉水时无意中踩到它,就容易被刺伤。
美丽的杀手:鬼鲉
在300多种鲉科鱼类中,有80种会对人造成伤害。鬼鲉在珊瑚礁鱼类中,是最漂亮的,体长约20厘米,它在游动时,常展开巨大的扇形胸鳍和镶嵌着美丽花边的背鳍,就像伸展羽毛的火鸡,国外也称它为火鸡鱼。
鬼鼬颜色十分鲜艳,并且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它的一种伪装,又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鬼鲉喜欢在潮间带至90米深的浅水海湾或近岸处生活,不太活泼。当它潜伏在岩石缝隙、珊瑚礁、海藻场中时,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岩石或一簇杂藻,不大引人注意。只有当人们无意中摸着或踩着它而被刺伤后才会发现它。若把鬼鲉从水里取出来,它就会立即高高竖起背鳍棘,然后张开带棘的鳃盖,展开吓人的胸鳍、腹鳍和臀鳍,不过胸鳍棘没有毒性。鬼鲉的有毒器官是13根较长的背鳍棘和3根臀鳍棘。鬼鲉的毒棘又短又粗,棘上端1/3明显变粗,这就是毒腺所在之处。鬼鼬的毒素非常强烈,俗称海蝎子。人一旦被刺伤后,就会引起晕厥、发烧、神经错乱、吐胆汁,特别严重的还能引起心脏衰竭、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甚至在3~24小时内引起死亡。
鲉科鱼类的毒素是一些对热敏感的蛋白质形成的,极容易在高温条件下被破坏。一旦人被刺后,一个简便易行的急救办法就是尽快把伤口处放在45℃以上的热水中浸泡30~90分钟,这样能够暂时缓解疼痛,然后再尽快就医。
海底忍者:石鱼
石鱼又叫做毒鲉、老虎鱼、石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为毒鲉科有毒热带鱼类。石鱼善于伪装,伏在海底或岩礁下,如同一块岩石而得名。其背鳍长有尖刺,可释放毒液,是毒性最强的鱼类。背鳍棘被有厚皮,基部有毒囊,被其刺伤后会感到疼痛难忍。其体长一般为15~25厘米,体重为300~500克。石鱼属于鱼由科,身体厚圆而且有很多瘤状突起,好像蟾蜍的皮肤。石鱼的体色随环境不同而复杂多变,像变色龙一样通过伪装来蒙蔽敌人,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石鱼通常以土黄色和橘黄色为主。它的眼睛很特别,长在背部而且很小,眼下方有一深凹。它的捕食方法也很有趣,经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来。
石鱼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区,我国仅见于南海。生长在澳大利亚南岸的石头鱼就像是海上的岩石或者珊瑚。石鱼的毒液会引起激烈的疼痛,并使被毒害的动物休克死亡。
石鱼属于危险鱼类。它经常伏在水底不动,体形与颜色同周围环境一致,不易被人察觉。石鱼的硬棘(背鳍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经毒)具有剧毒,可以使人致命。虽貌不惊人,但若是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背上的尖刺会刺穿人的皮肤,注入一种致命毒液。它的脊背上那12~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人的鞋底刺入脚掌,人体在中毒后会立即出现呼吸困难,浑身剧烈疼痛,伴随症状有恶寒、发热、恶心,进而会引起昏厥、神经错乱、呕吐胆汁,接着会发生心脏衰竭、血压下降,在1个小时内皮肤会变成蓝色,面部会因痛苦抽搐而严重扭曲变形,进而会出现胡言乱语、谵妄无知,最后呼吸麻痹,失去知觉等现象。免疫力最强的人在24小时之内、普通人在2~3小时之内会死亡。
深海沙毛:线纹鳗鲶
线纹鳗鲶是少数生活在珊瑚礁区的鲶鱼,俗名叫坑鳒、沙毛、海土虱。它的鼻孔前长有1对须,上颌长有2对须,下颌长有1对须。它的背鳍、臀鳍及尾鳍相连;背鳍及胸鳍棘呈锯齿状,长着毒腺。线纹鳗鲶体背为黑褐色,腹部为白色,体侧长有2条白色水平线纹;第二背鳍、臀鳍及尾鳍有黑色边缘。线纹鳗鲶戏称老坑,是有毒刺鱼类,共长有3支毒刺,上旗长有1支,左右旗各有1支。人们捕捉到线纹鳗鲶后,只要剪清三刺,就可以拿回家吃。
鲶鱼的生活习性
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极少数生活在海域里。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
在潮池、河口域或开放性的沿岸海域,栖息着线纹鳗鲶。线纹鳗鲶是群集性鱼类,平常大多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白天则栖息在岩礁或珊瑚礁洞隙中,只有晚上才出来觅食,以小虾或小鱼为食,属夜行性鱼类。当幼鱼出外活动,遇惊扰时会聚集成一浓密的球形群体,称为“鲶球”,以求保护自己。
线纹鳗鲶产于亚洲,身体又长又弯,能够长到40厘米。就像鳢鱼一样,线纹鳗鲶拥有鳃上器官以获取氧气,当它们决定到陆地上捕食时,鳃上器官就会取代鳃的功能,来支持它们的呼吸。
虽然没有胸鳍,但是线纹鳗鲶却有着一套独特的方式对陆地上的猎物进行追踪(通常是甲壳虫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小昆虫)。这种生物的脊柱是可以弯曲的,尤其是在脖子的位置。由于在水中它们不能正常的吃掉猎物,所以它们通常会弯下脖子,让自己的口对准猎物,然后进食。这些进化的特点使得它们能够从一个池塘到达另一个池塘,并且在途中获取更多的食物。
线纹鳗鲶背鳍及胸鳍的硬棘呈锯齿状,并长有毒腺,因此,人们被刺伤后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其毒刺分泌的毒液含鳗鲶神经毒和鳗鲶溶血毒,一旦被刺到,会引起长达48小时以上的抽痛、痉挛及麻痹等症状,甚至引起破伤风,曾有致命个案。
生命的强者:黄颡鱼
黄颡鱼又被称为嘎牙子、咯鱼、咯咯噎、昂刺鱼、黄腊丁、央丝等。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它的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有绒毛状细齿,眼小。它有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有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身体为青黄色,通常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为灰黑带黄色。
黄颡鱼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除西部高原外,几乎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黄颡鱼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特别喜欢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即使在很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很好地生活。
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不过,其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黄颡鱼一般在夜间进行觅食,它的食物主要有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黄颡鱼的食性会随环境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季节,黄颡鱼常吞食其他鱼类的鱼卵;到了较寒冷的秋冬季节,黄颡鱼吞食的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则渐渐减少。黄颡鱼的食性会随着其体长的变化而变化,体长在2~4厘米的黄颡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在5~8厘米的黄颡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体长超过8厘米以上的黄颡鱼,主要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