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政治家如此,清朝时有个读书人无依无靠,寄居寺庙靠和尚施舍度日,和尚为了赶走他,故意在吃饭时不敲钟,一次等到吃完饭才敲响开饭的钟声,这个读书人跑去一看啥都没了。这个人可真算是厚脸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只不过墙上题诗两句聊以解嘲,并没有负气出走,而是继续死皮赖脸地苦读“蹭饭”,总算换来高官得中的一天。衣锦还乡回来一看壁上两句诗早已被绿纱罩上了,又写出了“二十余年尘拂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的感慨与得意。
细思之,厚脸皮其实是“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平常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勇气,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坚忍,抱负远大。志在高远的胸襟,还有志在必得的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心理素质好,实为当今成功者所必备。
我们这里所提的“脸皮厚”,并非是让我们耍无赖,丧失尊严。而是希望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学会忍耐,学会等待时机,学会主动把握机遇。那些羞羞答答、不肯降低身价做事的薄脸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肯定会陷入被动的境地。
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考虑到自己的面子。“面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面子说白了就是尊严。谁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尊严,被人重视,被人尊重。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别人也留些尊严,这一点非常重要。
1922年,土耳其人同希腊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敌对之后,土耳其人终于下决心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领土。穆斯塔法·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不停地进攻,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土耳其最终获胜。
当希腊的迪利科皮斯和迪欧尼斯两位将领前往凯墨尔总部投降时,土耳其士兵对他们大声辱骂。但凯墨尔却丝毫没有显现出胜利的傲气。他握住他们的手,说:“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有关细节之后,凯墨尔安慰这两位失败者,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卡耐基说:“凯墨尔即使在全面胜利的兴奋中,为了长远的利益,仍然记着这条重要的信条——让别人保住面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脸皮观念,这关系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面对失败者或是弱势群体,我们却很少想到这一点。缘于自己的优越,我们常常无情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抹杀了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扪心自问,这种心理是多么浅薄,心胸是多么狭窄啊!朋友们,即使我们自己很优秀,也千万记得给别人留些面子,这样我们才会被人所尊敬。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我要做的就是表达出那来自内心的赞美之声。
“脸都不要了,我怕什么?”只有拿出这个气魄做事,我们才可能事业有成,成为人上之人。
当断即断
◆文/佚名
当你面对挫折,力图挽回损失的时候,不必强求完璧归赵。
牧人赶着牛群在树林里放牧,发现少了一头小公牛,到处寻找也找不到。于是牧人祷告说:“神啊!如果让我把偷牛贼找到,我情愿贡献一只羊来祭您。”接着他翻过一个小山岗,看见一头狮子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着他的小公牛。牧人吓得四肢发软,合起双手向上天祈求道:“我刚才祷告,如果能找到偷牛贼,我就献出一只羊,现在我已经看见贼了,我愿意补充我的诺言,只要能让我从狮子口下保住性命,我情愿在丢掉小公牛的基础上再赔上一头大公牛。”
只要努力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就可以了,否则你有可能会失去更多的东西。“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得不偿失?
惧怕风险的人只能充当鼠辈,终日躲躲闪闪,可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灵魂对老天爷说:“您派给我一个最好的形象,我将永远崇拜您。”
老天爷仁慈地回答:“好,你准备做人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
灵魂问:“做人有风险吗?”
“有,钩心斗角、残杀、诽谤、夭折、瘟疫……”
“另换一个吧?”
“那就做马吧!”
“做马有风险吗?”
“有,受鞭打、被宰杀……”
“唉,请再换一个吧。”
“老虎?”
“老虎!”灵魂乐了,“老虎是兽中王,一定没风险。”
“不,老虎也有风险,有时被人猎杀,有一种小兽是它的克星……”
“啊,老天爷,我不想当动物了,植物总可以吧。”
“植物也有风险,树要遭砍伐,有毒的草被制成药物,无毒的草人兽食之……”
“啊……恕我斗胆,看来只有您老天爷没风险了,我留下,在你身边吧……”
老天爷哼了一声:“我也有风险,人世间难免有冤情,我也难免被人责问,时时不安……”说着,老天爷顺手扯过一张鼠皮,包裹了这个灵魂,推下界来:
“去吧,你做它正合适。”
风险就是冒险,冒险就是风险。在风险中锻炼人生,在冒险中探求秘密,这都是人生的快乐。当断则断,免留后患,还不仅仅是名言,更是真理。
心平气和
◆文/佚名
有句老话说: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罗纳先生住在瑞典的艾普苏。他在维也纳当了很多年律师,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瑞典,身无分文,很需要找份工作。因为他能说并能写好几国的语言文字,所以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找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的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他们不需要这一类的人,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等等。但是一家公司在写给罗纳的信上说:“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错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字。”
当罗纳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气得发疯。于是罗纳也写了一封信,目的要想使那个人大发脾气。但接着他就停下来对自己说:“等一等,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的是不是对的?我修过瑞典文,可是这并不是我家乡的语言,也许我确实犯了很多我并不知道的错误。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须再努力学习。这个人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用这种难听的话来表达他的意见,并不表示我就不亏欠他,所以应该写封信给他,在信上感谢他一番。”
罗纳撕掉了他刚刚已经写好的那封骂人的信,另外写了一封信说:“你这样不嫌麻烦地写信给我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替你写信的秘书。对于我把贵公司的业务弄错的事我觉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写信给你,是因为我向别人打听,而别人把你介绍给我,说你是这一行的领导人物。我并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语法上的错误,我觉得很惭愧,也很难过。我现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学习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错误,谢谢你帮助我走上改进之路。”
不到几天,罗纳就收到了那个人的信,请罗纳去看他。因此得到了一份工作,罗纳由此发现“温和的回答能带来好运”。
试着用温和的回答来代替愤怒。你会有另一番收获。
把握分寸
◆文/佚名
说话留有余地,就要慎重选择一些限制性词语。开口“当然”,闭口“绝对”,会把交谈者吓退,把“部分”说成“一切”,把“可能”说成“肯定”……俗话说:“量体裁衣。”日常说话,要根据各种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来做不同的处理,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赞扬不要过分,谦虚也应适当。一些人常常将刚演了出好戏的青年演员称为“崛起的新星”;刚发表了一首小诗便谓之“著名诗人”,这种赞扬有些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但水已泼出,谁又会来草草收场呢?同样,谦虚也该实事求是。有则笑话,说一个人过分谦虚:有人到他家夸他家花瓶漂亮,他说不过是一个粗瓶;人赞他衣服好,他又说不过是件粗衣。当客人对月饮酒,道:“好一轮明月。”他忙拱手说:“不敢,不敢,不过是我家一轮粗月。”这种谦虚便近乎迂腐,以致令人觉得不真诚。
科学史上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年轻人正是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把“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即使词用对了,修饰程度不同,说起来分寸就不一样。如“好”一词,可以修饰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这些比较级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没听天气预报,即使听了,明天还没到,便不可以说:“明天一定会下雨”。一个人的文章写得一般,客气地说也只能是“还好”,怎么能说“非常好”呢?
有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里它用了“没有”、“最好”,又用了“更”,烘托出该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展现了该企业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的良好形象,不失为一条“绝妙”的广告词,比如今的“极品”、“世界一流”真实,有力度。
好的修饰词使意思表达完整,恰到好处;过于夸张或过于缩小的修饰词,则会与客观实际相冲突,陷入两难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中,皮卡索夫与罗亭有一段对话:
罗:妙极了!那么照您这样说,就没有什么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皮:没有,根本不存在。
罗:您就是这样确信的吗?
皮:对。
罗:那么,您怎么能说没有信念这种东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个。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个“根本”,把话说绝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宁可多用“可能”、“也许”、“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义的词,使自己的判断留有余地。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是刚好相反。所以,在人际沟通中,若能适时“制造别人讲话的机会”,则必定更受欢迎。
怀着一颗兴奋的心,小张与同事们一起组团到外地做业务考察。一路上,不管是搭飞机或小巴士,总是听到其公司的王副经理不断地大谈阔论,叽叽喳喳地讲个不停。许多团员私底下都相视而笑,无奈地摇头说:“这次碰上王副经理,完了,真够惨!”到了北京,拜会有关单位时,轮到王副经理作简报,只见他站在大众面前却脸红脖子粗,结结巴巴,讲不出像样的业务简报。
小张也曾与一公关公司女性总经理洽谈业务。这个女总经理长得蛮漂亮,业务亦是做得响当当的,经常是海峡两岸跑。可是当她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小张亦是业务口才高手,但想插几句话,却始终苦无机会。这位女总经理兴致高昂地叙述她两岸的公关事业是如何蓬勃,小张则两手在餐桌上玩弄着吸管,心中觉得十分无趣。30分钟后,小张终于鼓起勇气对这个女总经理说:“对不起,待会儿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强调少说话的名言,如“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言多必失”、“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危莫危于多言”等等,但是许多人仍然有“话多”的毛病;出国旅行、婚丧喜庆、办公室内……都有“话多之人”,喧嚣嘈杂,令人厌恶。
语言学家拉克夫曾指出简单的三原则,使人们的说话更“文雅”——“不要咄咄逼人”;
“让别人也有说话机会”;
“让人觉得友善”。
话多的人,常求发言而后快,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也不让他人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容易“招怨”。其实,话讲得最多者多半是讲自己的私事,或东家长西家短,易滋生事端;甚至不少人因话讲得太多,长了“声带结”,还到处求医呢!
话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多,而事实上往往可能相反,所以俗语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在人际沟通中,让别人也有讲话的机会。
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日常生活中,对于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对象,应灵活处理,掌握不同的分寸,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模棱两可
◆文/佚名
说话本应准确、清楚,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许多话是具有模糊性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要、也不便于说得太实太死。
王元泽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在他刚几岁时,有一个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回答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的回答固然没有错。但是,王的回答是含糊其辞的,因为他没有确切地指明哪头是獐,哪头是鹿。然而妙也就妙在这“含糊其辞”上,王元泽如果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就显示不出他的聪颖和机智,也不可能引起客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