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智慧背囊16本)
16799300000014

第14章 点燃希望(5)

一个财主晚年得子,不胜高兴。生日那天,大家都来祝贺。财主问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能当大官!”财主大喜,给了赏钱。财主又问第二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大财!”财主又赏了钱。财主又问第三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财主气极了,把他打了一顿。说假话的得钱,说真话的挨打。既不愿说假话,又不愿挨打,怎么办?只好说:“啊,哈哈,啊哈,这孩子,哈哈……”

法国著名的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1797年在凡多姆高等法院法庭上受审时辩护说:“当我第一次受审时,我曾隆重地提出保证,我要伟大地、庄严地来维护我们的事业,这样,我才对得起法国的真诚朋友,我才对得起自己。我一定会遵守我的诺言……”

“自由的精神,我是多么感激你!因为你使我处于比所有其他的人更为自由的地位。我所以是更为自由,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多么美好!我所维护的事业是多么崇高!它只许我说出真理——这也正是我要的。即使我的内心感觉没有对我指点出真理,这项事业会迫使我说纯粹的真理。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在无数被压迫者和受难者之前有发表自由意见的优先权……”

“我们虽然关在人笼里,并受残酷的折磨,但只要我们还能得到那崇高的事业的支持,我们便有责任公开宣布我们所热爱的真理……”

巴贝夫就这样在法庭宣扬了革命理想,这种充满战斗激情的语言,说明雄辩的力量首先来自无私无畏的胆略。

美德和豪迈气概永远不会死亡。挺直你的腰,即使暴风雨来得再猛!

做事情讲求效率,漫无目的的言谈注定不会被人欣赏,不要做画蛇添足的事,也不要过分模糊其辞。

心中的较量

◆文/佚名

以前,希腊有一个大政治家叫狄摩西尼。天生的不幸,使他的齿唇上留有缺陷,说话含糊不清,难与人沟通、交流,这很令他苦恼。为了纠正自己的这个毛病,狄摩西尼找来一块小鹅卵石含在嘴里练习说话。有时跑到海边,有时跑到山上,尽量放开喉咙背诵诗文,练习一口气念好几个句子。

长时间的练习,石子磨破了他的牙龈,每次都弄得满嘴是血。血染红了他嘴里的那块石头。但这些困难并没有使他放弃练习,一直到口齿流利,能侃侃而谈为止。

我想,狄摩西尼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在用意志与躯体抗争,用美好的愿望与不幸的缺陷抗争……其实,这更像是在拔河,是在心里拔河。有时候,我们的心中时常会萌生出一些美好的愿望,并按照这美丽的线索,去寻找自己生命的春天。但是自身的缺陷、懒惰、怯懦等常常束缚着愿望远行的脚步。为此,双方总要在内心深处较量一番。

而较量的结果大概只有这样两种:一种是行动伴着愿望一起走;一种是美好的愿望枯萎在束缚的泥潭里。

在心里拔河比战场上一决生死艰难得多,失败与成功在漫长的时间内争斗,胜与败都是自己的。

为灵魂打开一把伞

◆文/佚名

星期三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位气质极好、一看就属白领阶层的青年女子来找我的一位同事。正巧我的同事不在,她留下了姓名。等我的同事回来,我把情况作了通报,还意犹未尽地说了一通“不去当演员,可惜了”之类的惋惜话。同事笑道: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去当演员?事实上她不仅做过演员,而且还曾与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失之交臂呢。说着他报出了那个角色。我的心里猛然一震:那可是个令一名当年原本无名的女演员一夜之间红得发紫的角色啊!

而她是怎样错过的呢?

当时,慧眼识珠的导演挑女主角,挑来挑去,最后只剩下两位候选人:她与日后走红的那位。论外形和气质,非她莫属。然而她脸上几颗隐瞒不了的青春痘造成了导演的犹豫。导演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偏向于她的,不巧这时外界又传出了她与导演有染的流言。一贯无瑕的她一赌气,退出竞争。旋即又辞职,匆匆打道回府了。

人生就像河道上的一叶扁舟,时而风顺帆满,前程无量,时而狂涛滚滚,祸从天降。只要心灵的那盏灯没有熄灭,信念铸就的船就会飞流千里,劈波斩浪。

十年来,她远离机会频频、可以尽展才华的演艺界,成了一名普遍的白领。偏离了自己真正的轨道,从事着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职业,其中郁积的遗憾和委屈又岂是一口气能赌掉的?况且,她的婚姻也因之而并不幸福。

小时候,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提着网去打鱼,不巧这时下起了大雨,他一赌气将网撕破了。网撕破了还不够,又因气恼一头栽进了池塘,再也没有爬上来。小时候,我想世上哪有这样的傻子,这一定是个哄人的故事。现在想起来,这个故事还是很有意义的。

工作与休息

◆文/佚名

一个过路的人大起胆子去问一个卖鬼的人:“你的鬼,一只卖多少钱?”

外乡人说:“一只要200两黄金!”

“你这是搞什么鬼?要这么贵!”

外乡人说:“我这鬼很稀有的,它是只巧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全都会做。又是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100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200两黄金,还可以成为富翁呀!”

过路的人感到疑惑:“这只鬼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你不自己使用呢?”

外乡人说:“不瞒您说,这鬼万般好,唯一的缺点是,只要一开始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止。因为鬼不像人,是不需要睡觉休息的。所以您要24小时,从早到晚把所有的事吩咐好,不可以让它有空闲,只要一有空闲,它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工作。我自己家里的活儿有限,不敢使这只鬼,才想把它卖给更需要的人!”

过路人心想自己的田地广大,家里有忙不完的事,就说:“这哪里是缺点,实在是最大的优点呀!”

于是花200两黄金把鬼买回家,成了鬼的主人。

主人叫鬼种田,没想到一大片地,两天就种完了。

主人叫鬼盖房子,没想到三天房子就盖好了。

主人叫鬼做木工装潢,没想到半天房子就装潢好了。

整地、搬运、挑担、推磨、炊煮、纺织,不论做什么,鬼都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了。

短短一年,鬼主人就成了大富翁。

但是,主人和鬼变得一样忙碌,鬼是做个不停,主人是想个不停。他劳心费神地苦思下一个指令,每当他想到一个困难的工作,例如在一个核桃核里刻10艘小舟,或在象牙球里刻9个象牙球,他都会欢喜不已,以为鬼要很久才会做好。

没想到,不论多么困难的事,鬼总是很快就做好了。

有一天,主人实在撑不住,累倒了,忘记吩咐鬼要做什么事。

鬼把主人的房子拆了,将地整平,把牛羊牲畜都杀了,一只一只种在田里。将财宝衣服全部舂碎,磨成粉末。再把主人的孩子杀了,丢到锅里炊煮……正当鬼忙得不可开交,主人从睡梦中惊醒,才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原来,永远不停止地工作,真是最大的缺点呀!

仅为工作而生的人生是缺陷的人生,上帝造人时并没有工作一项,我们需要工作,我们也需要思考。

削足适履

◆文/佚名

这个世界上谁瞧不起你都行,但是你自己瞧不起自己,这就太糟糕了。

工作也一样。好工作值得好好干,不好的工作嘛就凑合着干。是金子就应该放出它的光亮来。可是,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和不平坦的路程的时候,我们却常常把自己的身价贬值。

王亮原来在某公司的营销部当经理。一天突然接到人事部门调令,调他去供应部当经理。在公司,供应部的地位哪里会比得上营销部呢?王亮心想如此一调,不就是明摆着对自己不满意嘛,看来前途不妙。以前王亮从事销售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的个性。如今,要他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搞物资调动,和那些器材报表打交道,实在是有些受不了。开始的时候,王亮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后来他自己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以前对自己信心十足,当上了供应部经理后没有呢?他思之再三,突然领悟过来:“这是因为我自己的期待值无形中随着部门的调动而降低了,我失去了自我上进的动力。”于是,他开始把精力投入新的工作,慢慢地发现供应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供应部对整个公司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大家平时把它忽略了而已。王亮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一改以往消极拖沓的作风,变得充满自信,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他的积极态度也感染了下属。

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供应部获得总公司颁发的两次特别奖金。不久,王亮收到一张人事调令,他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削足适履的成语故事我们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心里会想那只是个故事而已,现实中哪会有如此愚蠢的人呢,削砍自己的脚去适应鞋子的尺码,更绝不会把它同自己联系起来。果真如此吗?

有些时候,我们不可能完全如意地挑选那些又重要又体面的工作,很可能要被动地接受一些工作安排。这时候要心中清楚:不要让自己降低标准去适应工作,而应按自己的才华提升工作标准,不要干削足适履的傻事。

在我们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太多地考虑了别人对我们的付出,而没有想到别人需要我们什么样的付出。

所以我们的面前常出现一堵墙。

更多选择

◆文/佚名

做任何事情要有个计划,不一定非要落到纸面上,最起码心里也会有个安排打算。可惜的是,有些人的计划太容易变化了。

现在炒股的人越来越多,这可说是市场经济中投资理念深入人心的标志。在炒股的经历中,股民朋友们可说是尝遍了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不可否认的是:散户中赔钱的居多。赔钱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计划性太差,随意性太强。

比如说我们看好了一只股票,认为它的基本面和技术线型都不错,后市应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不说翻番了吧,30%的空间肯定有。于是我们在现在这个价位买进,持股待涨。三天过去了,一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在这种焦急的等待中,别的股票好像都涨了不少(其实是你只注意到了千余只股票中涨的那几只而已),然后再看自己手中的这只股票,慢腾腾地一毛、两毛地浮动,别说30%了,连10%都没有,甚至可能还略赔一点。怎么办?是不是庄家不做了?

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发生了变化?专家都在推荐另外的股票,没人理咱们这只,又有内部消息说那一只马上就要动了,这边的损失从那边肯定能打回来……想来想去,还是改变计划,换股吧。结果多半是这边刚跑,庄家起动了,那边冲进去,接了最后一棒,被套住。然后又开始新一轮循环。

还有的时候,抢个反弹,准备打个短线,挣个5%,进去以后呢,发现势头很猛,5%太小意思了,后边应该还有,先别动了。结果这一等,股价冲高回落,刚开始还在想:短暂调整后还会上攻,专家都这么说的,而且高价都没跑,现在能跑吗?到最后又不幸成为套牢一族。做计划时多数人会很细心,也会耐心地收集信息资料,做分析研究。相对而言,计划的提出与制订都还是比较科学的,但执行时过多的随意性和临时冲动都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一步错、步步错,致使全盘计划都付诸东流。

不是说做好了计划就绝对不可以改变,时势发生了变化,计划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但绝不是说变就变,很随意地决策。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一般没有战场上打仗那样情况万分紧急,人命关天,用不着如临大敌,随机应变。即使是改变计划,也应观察情势,慎重考虑,顾及到家庭全局。

我们平时在必须改变计划之时,也要慎重考虑,不要草率行事。

切莫钻牛角尖

◆文/佚名

事在人为,切莫钻牛角尖——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做出选择何乐而不为呢?记得有人曾讲过这样一件趣事:

上中学时,他们几位同学在一起边走边聊,忽然间走在前边的一位姓马的同学转过头来,愤怒地叫道:“你们叫谁马寡妇?”其实大家谈论的话题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就这样给自己起了个外号。

这类疑神疑鬼的“马寡妇”在生活中实在是太多了。人们常说做贼的心虚,他们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心里却常发虚,他们过分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其实别人并没有拿他们怎么着,但他们总会以为大家在同他们过不去。

说白了,这种貌似强烈自我意识的心理实则是一种自卑感。他们总希望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是别人心目中的优秀分子,可往往事与愿违,想象与现实之间有距离,这种距离促使他们更加敏感紧张,随时捕捉任何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信号。结果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心理循环:你越紧张兮兮的,就越容易成为别人的话柄或笑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你的猜疑与敌意,这样就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许多事确实是人自己找出来的,只要自己胸怀坦荡,百川能容,周围的世界也就会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应该相信,悲观失望、没有活力的人终究是没有前途和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