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
16770600000002

第2章 胃肠病常识入门(2)

随着医学发展,目前无痛胃镜诊治新技术,可以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完成检查。方法为:在胃镜检查室由麻醉师为患者静脉注射一种新型短效麻醉药物,使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此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和不良后遗症,且使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没有恐惧性记忆,减少了患者因痛苦或心理暗示等发生不自觉燥动而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生命体征改变带来的机体影响。既避免了检查带来的痛苦,又缩短了治疗时间。

胃液分析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有些疾病患者不适宜做此项检查,如食管狭窄、食管静脉曲张、主动脉瘤、严重的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所以在决定做这项检查前,病人应将自己的病史详细地告听医生。

(2)检查前禁忌此项检查前2天,要停止使用影响胃液分泌的药物,如雷尼替丁、硫糖铝等。由于不同的饮食对胃液分泌的影响不同,所以检查前24小时禁止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也不要喝酒、检查前12小时禁食水。

(3)精神放松由于情绪波动会影响胃酸的分泌,所以在做该项检查前要放松自己,配合医生操作,避免精神刺激。

胃病传染吗

人们通常把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统称为“胃病”。

以往人们把胃病的病因统统归咎于进食刺激性食物、胃酸分泌过盛、局部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等。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致溃疡病和胃炎。胃病患者胃粘膜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59%~77%。

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有传播此种病菌的可能,患者牙筋中存在着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或飞沫感染他人,尤其是共同进餐的一家人。故常见家庭成员中有多人同患“胃病。”人与人之间还可以通过粪一口途径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消毒不彻底的内窥镜,特别是胃镜传播。

因此,胃病似应列人消化道传染病的范畴,“胃病不传染”的传统观念应改变。

胃病切忌乱吃镇痛药

胃病,往往被人们看做是“小病”,当胃病发作时,有些患者就服用镇痛药来“应对”。调查显示,服用镇痛药后40%的人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20%~30%的人会引发胃炎、黏膜损伤;2%~4%的人患上胃溃疡;有0.5%的人出现胃穿孔;有0.4%的人因此导致死亡。所以胃痛时服镇痛药,无疑在胃病的基础上雪上加霜。专家建议,如果一定要用镇痛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尽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伤害。

为何中老年人易患脾胃虚弱

有些中老年人常常出现厌食、饱闷、腹胀、腹痛、大便泄泻或秘结等症状,时轻时重,没有规律。但是通过钡餐透视和胃镜等现代医疗技术的检查,却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病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所引起的。

人到中年,体内的各个器官都逐渐地衰老,生理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也不例外。例如,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加之有些中老年人,年轻时过于劳累,或饮食上未注意调理,日久损伤了脾胃,加重了脾胃的虚弱。所以中老年人易患脾胃虚弱。

胃肠疾病不可掉以轻心

所谓胃肠病,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肠病有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胃结石,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此外,有些邻近脏器的疾病也可引起胃痛的表现,如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据统计,目前全国胃病患者总人数近3亿人,其中40%病情严重、长期受胃病折磨,有的面临着癌变的威胁。据报道,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就达30万人。因此,对于胃肠疾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1)胃肠病形成的原因现代人有胃肠虚弱现象的几乎比比皆是,如食物吃太多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或吃了太多的糖,产生了乳酸,破坏了酸与盐基的平衡,有引起酸中毒的倾向。身体运动不足会引起血行不良,使胃肠肌肉松弛。胃肠病造成的损害有许多原因,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累积了不满的情绪,或是遇事烦躁、不安、愤怒、饮酒较多、暴饮暴食、每日用餐不定时定量的人等等都会引起肠胃病。

(2)胃肠病对健康的危害胃肠病人的食品仓库,胃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胃肠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会转变成慢性胃肠病。长期的慢性疾病是因有害菌分泌大量的毒素,会导致胃肠道内酸性物质增多而引起的肠胃粘膜糜烂、溃疡,甚至穿孔,更可怕的是容易引起合并症或癌变,严重地威胁着人的生命,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有些患者患病后,采取吸烟、吃辣椒或冷饮等非科学手段强刺激试图减缓胃痛等不适感觉,久而久之结果只能加重病情或促进病变。

(3)及时检查正规治疗胃肠专家建议,现代都市人除了要注意生活规律的调节外,如果已感觉不舒服或出现疾病的先兆,一定要尽早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接受正规治疗。

目前检查胃病的方法主要有胃镜、电子胃镜、超声胃镜和X 线钡餐、显影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产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令许多患者宁愿饱受疾病折磨也不愿检查,结果使许多原本可以早期发现的疾病得不到及时诊治,造成严重后果。据胃肠专家介绍,C14尿素呼气检测仪可使胃病患者查病免除做胃镜的不适。病人只须向专用的呼气瓶中吹一口气,20分钟后便可测出是否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并且无创伤、无交叉感染,且收费不高。

(4)谨防胃肠病癌变胃肠专家介绍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没规律,极易导致消化道疾病及消化道功能失调,中、老年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年龄段,白领青年的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上海的白领阶层各种慢性胃、肠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0%,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而就诊率却只有13%左右,这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数字。一般人认为胃肠疾病是普通的疾病,而从医学角度分析,该病若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轻者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部分有预警信号而忽视诊治的患者可致癌变而危及生命,故广大患者应重视对该病的治疗,做到标本同治,谨防病变。

胃肠病专家特别提醒:每年定期体检正常不一定就没事,常规体检不能代替专科系统检查,当胃肠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到胃肠专科检查治疗,同时为了预防幽门螺杆菌HP 传染(HP 主要传染途径是口对口来传播),胃病患者一定要自觉分餐。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规律生活,防患于未然;同时“病向浅中医”,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才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胃癌早期信号及预防

胃癌早期信号,首先是胃部疼痛,病人经常感觉上腹不适、膨胀、有沉重感,服用一般胃药有可能缓解;其次是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这常是胃癌的首发症状;第三是经常有恶心和呕吐的现象出现;无胃病史的人一旦出现黑便应立即引起警惕,因为这也是胃癌早期的信号;此外,上腹深压痛常是早期胃癌的唯一体征。

预防对策: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和进食过饱,节制饮酒,防止暴饮暴食;少吃腌、熏、烤、油煎食品;经常食用含维生素C 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积极治疗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