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16724100000016

第16章 惠安女服饰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这是人们对惠安女服饰的形象概括。惠安女指生活在福建泉州惠安县东部沿海的崇武、净峰、小蚱等乡镇的渔家女及东岭、山霞等部分“内地”妇女,又被称为惠东女。这一带七个乡村总共只有几万人,只是惠安县人口的一小部分。惠安女是当地家务活计和生产劳作的承担主体,向以勤苦耐劳著称。这一女性群体代代相袭的奇特的服饰文化更是闻名海内外。惠安女的族属迷离难辨,有说她们是少数民族,也有说是汉族。

惠安女服饰源于闽越文化,又融汇了中原内陆文化和东南海洋文化的精华,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传承,保留至今。其整体样式约定型于唐代,至宋代渐趋成熟。明末清初以后,在款式、纹饰和色彩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惠安女服饰的独特风格,尤其以沿海地区的崇武和小岞的服饰最具特色。

1.封建头

通常情况下,惠安女的头部都被斗笠和头巾遮掩得很严实,只露出一张脸。外人看起来,似乎显得很封建,很保守,因此名之“封建头”。如此封建保守的头饰,对于常年要抛头露面在外劳作的惠安女来说,至少能起到有效的头部防护作用:既可防风沙、御寒,也可挡骄阳、遮雨等。

“封建头”的外观主要由头巾和斗笠包装而成。头巾是惠安女服饰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每条头巾都两尺左右见方,基本上都是蓝底白花、绿底白花或白底绿花等清晰、淡雅的花色,也有部分是红色等艳丽色彩的。对折成三角形包系在头上,遮掩起大半个脸部,再戴上用细竹编成的尖顶斗笠。斗笠是惠安女服饰最显现的部分,上涂黄漆,主体色彩呈鲜艳的纯黄色。崇武地区的斗笠较大且厚重,边沿稍有弯曲;小蚱地区的则相对较小与轻薄。

头巾和斗笠双重保险的“封建头”包装下,隐藏着惠安女精巧的梳妆打扮。她们喜欢戴小巧的耳环、项链;发型和发饰等也很讲究,不同场合下装扮风格各有侧重。在结婚或出门做客等喜庆场合中,惠安女的头饰也透着喜气,讲究鲜艳、富风采。要梳大髻,并插上各式各样的金银饰品,伴以绒花。从髻边向后垂下一条黑丝巾,长及上衣底边。巾的两端再用黑帛接上,并用绿丝线缝制出各种花纹图案。20世纪50年代后,惠安女的结婚头饰不再是沉重的金属饰品和黑布,而是美观又轻巧的绸布红绣球。平日居家时,惠安女的头饰则以简洁大方为主。中青年妇女插少许饰品和绒花,头顶套一块黑帛做面、黑粗布拼凑缝里的长方形罩,用三支竹子撑着,一半伸出前额,同时用黑帛做成三角形竖于其上,尖端缝一道红色织带。老年妇女一般在脑后梳一发髻,近似长方形,然后套上发网,压平,左右各插一个别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围上一条黑巾,用饰有珠花的别针别上。小蚱地区有些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两侧,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女子还留有刘海。惠安女有婚后“不落夫家、长住娘家之俗。”婚后前三天住在夫家,然后回娘家住,直至生孩子后才回夫家定居。这期间只有传统节日或农忙等时日才回夫家小住。长住娘家或守寡时,惠安女的头饰守淡雅本色。不梳髻,不插任何饰品,只把头发尾部卷起,一半包黑头巾里、一半露在巾外,俗称“褶职”。

2.民主肚

与“封建头”的严包密裹相对,惠安女的肚脐却很不“封建”地袒露在外,显得很开放很“民主”,因此得“民主肚”美名。“民主肚”是没有包装的包装艺术,与“封建头”和相隔两望的上衣下裳等一起,同为惠安女服饰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3.节约衫与浪费裤

惠安女的上衣短至露脐,且窄瘦得紧裹上身,袖长仅及臂腕之上,收袖口。外地人风趣地称之“节约衫”。该“节约衫”为右衽大襟式,下摆呈大弧度的椭圆形。崇武一带惠安女的外上衣多为蓝色,袖口边沿多接黄、橙等暖色环节。小蚱一带则多为天蓝色、白色或红色等,或纯色,或缀有小花蕾。短上衣外常套一件绣花无袖褂子,冬天换成红绿两色羊毛褂。

惠安女还喜戴戒指和手钏等首饰。出门时还常常随手携一黄漆小竹篮,平底圆形,有盖,可用以捎带东西,更具装饰性。

与露脐装的“节约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惠安女们夸张的宽腿大筒裤,俗称“汉装裤”。裤多为黑色,小蚱地区也兼用深蓝色。裤脚宽均有尺余,多至尺半。惠安女的腰饰也很讲究,多用各种颜色亮丽的塑料带编织成宽约两三寸的裤带,围腰展示。已婚妇女则多在黑色缎裤上配饰“银裤带”。旧时银带仅两三股,现在多至八股。约有两寸多宽,重达一斤多。据说银腰带是男方送的结婚聘礼,是家庭财富的展示。

惠安女的结婚礼服为上下全套黑色衣裤,式样与平日装相同,但无绣饰,显得典雅端庄。与透着喜气的婚礼头饰对应,一俏一稳,两相成趣。平素打赤脚劳作的惠安女,结婚时,要很正式地穿上一双自制的绣花鞋上轿。因为是新婚上轿时第一次穿用,故名之“踏轿鞋”。踏轿鞋形似拖鞋,前包后露。鞋面是红布绣花,鞋底厚约一寸,用数层旧布裱糊纳成。婚后三天将之收起,以后逢生子、娶儿媳、孙子满月等喜事操办时才取出穿用,事毕再收起。最后穿之入棺,有“一双红鞋穿到死”之说。

从整体看,惠安妇女服饰的色调庄重柔和,自上而下色调逐渐加重,给人以沉稳感。以黑、蓝两色为主色调,其上添缀艳丽活泼的纹饰,庄谐兼得于一身。样式上,“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同在,在略嫌夸张的对比中,实用与审美亦得以兼顾,体现出惠安女的生活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