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16724100000015

第15章 冬季之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最后一句“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别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六个节气。与春种、夏耘、秋收相接,冬季以“冬藏”为主。一是秋收结束,粮食、果蔬等都已储藏好以备用;二是天寒地冻之时,处于农闲状态的人们尽量减少室外活动以“藏”气御寒。冬季也是人们于农闲中享受农忙所获的季节。

1.立冬、小雪和大雪

立冬

公历11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此为立冬交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古时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进入冬季,“万物收藏”: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已经收藏入库;冬眠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与“立春阳气转”、日暖三分的早春时节相反,立冬时分天寒地封,日冷一日。此时节的物候表征:“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截止到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地头的农活基本结束,当地流传有“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的谚语。“腌白菜”是北方地区在低温中储存冬菜的一种方法,把大白菜用热水烫过码放在缸罐中,发酵成酸菜,供一冬天食用。腌过白菜,窖藏好萝卜、水果等备冬物品,秋收、秋种也都结束了,“立冬不使牛”的冬闲生活也就开始了。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还有一些农活需要忙碌,值“立冬种麦正当时”时期。

立冬为八节之一,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立”一样,逢季节转换的“立”日,都要举行隆重祭仪,顺天迎时。周代,逢立冬日,天子率百官祭祀于北郊。

饮食习惯上,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习俗。各地“补嘴空”所用也有不同。京津地区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南方一些地区则以补食鸡鸭鱼肉为主。与立夏日的消夏习俗相应,立冬补食重在增加热量以御严寒。

小雪和大雪

小雪和大雪是立冬后继续降温的两个节气。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交节日;半月后的12月6日-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时,为大雪交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雪节气有这样的描述:“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对大雪节气的描述为:“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其中的小和大,兼具物候和气候两重信息:既是对雪势盛与未盛的大小形态的描述,也可以看成是对严寒程度的“大小”反映。冬日气象至此更加明显,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东北、西北等地区的气温也迅速下降到0℃及以下。小雪的物候表征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进入初雪的冬季,阴阳不交,天地闭塞而不见生机。小雪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冬季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以北地区已开始降雪,雪封大地;南方的北部地区开始进入冬季,还有一些农活可做,有“趁地未冻结,浇麦不能歇”之忙。从物候上看,大雪期间的三候为“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生。”这仍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理解。大雪节气后期,太阳渐趋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也随之进入阴气盛极,阳气萌动待升之时。感阳气将至,寒号鸟不再鸣叫,老虎始求偶,荔挺草也将抽新芽。若从气候上看,时至大雪,寒冷会继续加剧,降雪的可能性更大。北方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谚语描述。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已经下降到0℃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

北方隆冬季节,雪盖大地,不仅可以保护冬小麦等越冬作物免受寒流侵袭,也为作物春季生长储存了必要水源。民间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将“雪被”和“馒头”做了直接关联。南方冬季相对少雪,气温下降显著,常出现冰冻现象,有“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之说。

2.冬至、小寒和大寒冬至

冬至节气开始于公历12月21日-23日,太阳黄经为270°。冬至为八节中的“二至”之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已经通过测日影方式确定下来冬至节气,并以冬至作为推算其他节气的参照点。冬至也是古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有许多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又叫“日短至”,也是阴气盛极之时。此后,太阳直射点日渐北移,白昼也随之日渐延长,阳气渐升,有“冬至一阳升”的习惯说法。按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冬至节气的三候依次为:“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此时阳气虽生,但阴气还很盛,蚯蚓依然纠结蜷缩,属阴的麋角感阳而解,泉水感阳亦流动。

冬至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一个节气,随后,我国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数九寒天”阶段。越冬作物开始进入休眠期,要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冬灌、追肥,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冻能力,冬藏瓜菜的窖口等也要封严防止冻害。

冬至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很受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从太阳回归年角度看,从冬至开始,太阳直射点离开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古人视冬至为北半球新年的开始,为阳气上升之始,并举行顺阳祭天仪式。《周礼·春官》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的记载。历代朝廷都循冬至祭天礼制,直到明清时期仍有皇帝祭天大典,北京的天坛就是当时南郊祭天的神圣场所。

冬至日也是传统祭祖日。民间流传的“清明扫墓,冬至祭祖”俗语反映了这一习俗。到清代,满族还有冬至日祭祖习俗,祭祖时要向祖灵祭献牺牲,供品用猪。祭祀之后,族人分食祭肉,此肉被称为是祖神赐给的“阿木孙”肉。浙江绍兴民间冬至日家家祭祖,有的甚至到祠堂寺庙去祭祀,称“做冬至”。通常在冬至前剪一些纸衣服,冬至这天送到祖先墓前焚化,意谓给祖先“送寒衣”。之后,亲朋好友聚饮“冬至酒”,联络感情。广东潮汕地区也有冬至日祭祖习俗。有带着鱼肉、水果等供品到祠堂祭拜祖先的,也有上坟去烧“过冬纸”的。祭祖之后,都要家人聚餐。我国台湾地区还有冬至日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九层糕是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有吉祥寓意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祭祖之后,大摆宴席,宗亲聚合畅饮,称之为“食祖”。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并举行祝贺仪式“贺冬”,官府要例行放假。《后汉书》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贺冬”时,人们要互馈礼物、拜贺,尤其要拜贺尊长,为老人祈寿。祈寿的主要方式是献鞋袜。《中华古今注》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中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之言,说的都是冬至日“上舅姑”“履长纳庆”习俗,即为老年人献上新的鞋袜,祝他们脚下的路长,寿命长,冬至节因此也称“履长节”。

冬至的节令食物各地不一,以吃饺子、馄饨者为多,很多地方有“冬至馄饨(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清《燕京岁时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乾隆年间《河南府志》记:“冬至,祀先祖,食馄饨,取阴阳胚胎,包孕浑涵。”馄饨之形寓阳内阴外,阴盛转阳的冬至日,咬破馄饨即为象征性地打破阴阳混沌状态,助阳释放。河南民间称冬至吃饺子为“捏冻耳朵”。相传医圣张仲景冬至日见南阳地区的百姓衣不御寒,很多人耳朵都冻坏了。他让弟子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到锅里煮,再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再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给百姓吃,治好了他们的耳朵冻伤。后来,每逢冬至日人们便模仿着做,形成“捏冻耳朵”习俗。山西一些地区也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于冬至日吃羊肉、狗肉等高热量“补食”。宁夏银川一带,冬至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并说成吃“头脑”。除自家享用外,还馈送亲邻。南京有冬至吃豆腐进补习俗。江南地区主要吃汤圆、年糕和赤豆糯米饭等。汤圆是江南很多地方冬至必备食品,又叫“冬至团”,取其“团圆”“圆满”意,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南方还有些地方要在冬至夜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有个不才之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据说,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天煮吃赤豆饭,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杭州人在冬至日喜吃年糕,讨年年高的吉利口彩。人们在“冬至大如年”的“亚岁”时节,通过这些节令食品,进补,助阳,求吉,驱疫,迎接吉祥新年的到来。

在前面“夏至”节气部分曾提到古人有“冬九九”和“夏九九”的“数九”习俗。“冬九九”即从冬至开始数起,从冬数到春,描述不同“九”日人们的气象感受与活动。数九歌从宋元开始即已流行于南北各地,如今,北方一些地区有这样的数九歌流传: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与数九歌相伴,民间还保留有点涂“九九消寒图”习俗,多为文人文人雅士的游戏。图主要有两种,一是梅花,一是汉字。一枝素梅共有八十一片花瓣,从冬至日起,每天墨涂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寒尽春来。古也有闺阁女子用胭脂涂抹的。还有一种涂圆圈或方格方式与涂梅相似,画八十一个圆圈或方格,每行九个共九行。每天点涂一个,并根据天气状况点涂不同位置,有“上点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口诀。这样的消寒图,不仅记日,还反映了气候变化,是名副其实的“晴雨表”。涂字主要是对九个九笔画的繁体汉字进行涂抹,每个字笔画中空,依笔顺一天描一笔,九个字通常能连成一诗句,称九九消寒句,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等。还有九九消寒迎春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九九尽则对联成。如上联写“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

与夏至九九歌相似,冬至数九歌和消寒图游戏也将漫长的寒冬化整为零,让人们在数九中感受冬去春来,为冬闲增添乐趣。

小寒和大寒

小寒大寒节气之名,同时也是对寒冷程度的描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谚语有“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腊七腊八,冻裂脚丫”等说法。数九歌中“三九四九冰上走”阶段正处于小寒大寒这两个节气之中。这两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两个。太阳黄经为285°时,正值公历1月5日-7日,为小寒交节。半月后,太阳黄经为300°,到公历1月20日或21日,为大寒交节。

民间有许多根据小寒和大寒期间气温、雨雪等状况预测未来气候及收成等谚语,如“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和“大寒三白定丰年”等。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适时的雨雪对作物的保墒冬灌极为重要,天寒地冻的北方靠天降雪,有了“三白”瑞雪,即丰收有望,南方地区则要及时引水冬灌。

小寒大寒前后也是冬季进补好时机。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各地进补食物不同,但都以暖胃、热身等御寒物为主。广州有小寒日吃糯米饭的传统习俗,还要把炒熟的腊肉、腊肠和花生米等拌在饭里吃。南京人小寒日则吃“菜饭”,即将青菜、肉和饭一起煮熟吃,有用矮脚黄青菜和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加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食的。时值寒冬腊月,年终岁尾,农闲中的人们忙着御寒进补,忙着迎春节备年货,“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至此,人们开始进入忙年、享受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