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地区和甘肃临夏部分地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人口有十余万。撒拉族人自称“撒拉尔”,因信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有本民族语言,很多人兼通汉语和藏语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牧业。
循化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被称为“撒拉族之乡”,撒拉族婚俗文化等在当地都有较完整地保存与传承。清乾隆年间的《循化志》一书对撒拉族婚礼仪式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两百多年来,整个婚礼仪式未有太大的变化,传承体系较为完备。撒拉族实行家族外婚,习惯于冬季举行婚礼仪式。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通常经过提亲、定亲、送彩礼和婚礼等几个程序,前后大约需要半年多时间。
1.提亲仪式
按撒拉族传统,青年男女缔结婚姻要依从父母之命。一般情况下,男方表现得比较主动,父母会早早地为儿子物色合适的婚娶人选。当他们看中某家闺女时,就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通常请两名。媒人来到女方家,说明来意。女方父母同意后,再征得闺女本人及亲房叔伯的同意。提亲这一关基本就过了。媒人再把这好消息及时告知男方家,男方家需为下一环节抓紧做准备。撒拉族人都以做媒人为荣,认为每成全一桩婚事,相当于积了一座宣礼塔的功德,所以都乐意为之奔跑,并不希求任何报酬。媒人深受族人爱戴,在“祝婚词”中被比为系铃人、盖印人和引路人等。
2.定亲仪式
男方家择定吉日,委托原媒人给女方家送去“定茶”,一般有一副耳坠,一件衣料和两封茯茶。是否允婚基本上由父母做主,但多少还需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民间有“铁出炉家,人出舅家”的说法。男方送定茶是为“系定”女方,女家如接受了定茶,即表示正式允婚,不可再将女儿另许他人。允婚后,还要请亲房叔伯们和同媒人共吃“油搅团”,又叫油香。当场议定聘礼,双方商定后,媒人要带回一些油香回复男家,以示永无异论。至此,双方的婚约就算正式盟定。
3.送彩礼仪式
彩礼的多寡,视男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男方按双方事先言定的数目备好彩礼,由媒人等送到女家。彩礼一般并不多,平常人家,彩礼通常只有一套细衣料(缎子或灯芯绒)和一套粗衣料(素布),富户人家则多送一件长羔皮筒。女方回敬给男方的也只有一双布鞋和一双绣花布袜。撒拉族人婚礼一般比较俭朴。后世偶有出现的婚礼上摆阔气行为,常遭族人抨击。
4.婚礼仪式
撒拉族婚俗古朴又喜气。婚礼多在冬季举行,由阿訇主持。由男女双方一起择定结婚吉日,大都在******教的聚礼日,即星期五“主麻日”。婚礼前一天,男方要来女方家娶亲。娶亲人一般不直接入女方家门,而是先在女方家门外场院守候,女方长辈要迎出来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新郎在已婚至亲的陪伴下,跪在阿訇面前,新娘跪在房内炕角。他们一起听阿訇念诵证婚词,撒拉语称“尼卡亥”。阿訇念毕,撒核桃、红枣和一种叫“古古麻麻”的油炸小面食给众人,祝新婚夫妇早得贵子。有了阿訇念证婚词仪式,婚姻才正式得到族人承认。女家要设宴招待娶亲人等。宴后,娶亲人返回。
第二天,送新娘前,女家要派十多个青年男子,向男家送去陪嫁和妆奁。此时,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围坐新娘四周,边看姑嫂们给新娘修面整容,梳妆打扮,边听新娘唱哭嫁歌,撒拉语为“撒赫斯”。“撒赫斯”内容不尽相同,有唱自己离别之苦的,也有对为自己婚事奔忙之人的感谢和祝福,还希冀大家为自己祝福。下面为撒拉族“撒赫斯”的内容片段:
善神般的叔叔伯伯们呀,尽管你们帮不了钱财,请你们开开金口,说几句暖心的话儿,也胜过万两黄金。仙女似的婶婶大嫂们呀,尽管你们帮不了钱财,请你们迈动金步,背两桶清亮的河水,恩情也比黄河深。
虽然是例行习俗,人们逢婚礼都能听到,但每次新嫁娘哭唱得悲悲戚戚时,在场者听了还是会心酸落泪。至掌灯时分,男方牵来一匹马或骡迎娶新娘,新娘在阿舅和叔伯们的搀扶下,一边退行,一边低头弓腰,哭吟“撒赫斯”,缓缓走出大门,从左至右,绕乘骑一周,并徐徐撒完一把粮食。撒粮食仪式象征着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后能够生根发芽,家境殷实。然后,新娘被从右边扶上坐骑。女方两位已婚的至亲女眷和其他亲朋好友簇拥着新娘,浩浩荡荡前往男方家。
女方村里早先嫁到男方村庄的妇女们,端着一盘盘香喷喷的撒拉语叫“比里买亥”的油拌面食,在村外的道旁热情迎接,及时通风报信,密告本村“挤门”情况,使送亲者有个精神准备。到新郎家门外时,送亲人认为新娘应该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入洞房;而娶亲人认为这样有损新郎身价,硬要新娘下马步行,双方在大门前一进一阻,即为挤门习俗。
挤门期间,现场气氛十分高涨,双方大喊大叫,互不相让,两面的土墙和门框都会被摇晃得颤动,直至分出强弱为止。若相持不下,送亲人有时会有把新娘带回的举动,这时男方长者要出面怪嗔几句本村青年,对送亲者和颜悦色地赔个不是,他们再返回入席。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这双筷子象征着吉祥,婆家一定得破费点钱财收回。餐毕,新娘的妯娌们端来一盆净水,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
这时,本村的年轻人纷纷起哄,把新郎的父亲、阿舅和哥哥抓来,涂他们满脸锅灰,让他们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一番丑化之后,再将其用木棒抬起,或者让他们乘骑牦牛转圈,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这是继挤门之后的又一个高潮。
之后,表演传统的“骆驼戏”和“宴席曲”。撒拉族的骆驼戏一般由四人表演:两人反穿皮袄,装扮成骆驼;一人演蒙古人,另一人扮演阿訇。阿訇牵着骆驼,与蒙古人一问一答,追述撒拉族祖先迁徙的故事。这是一出以民族迁徙史为主要内容,兼具一定话剧特点和舞蹈风格的民族艺术。借此戏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先祖功德。20世纪50年代以后,婚期缩短,骆驼戏演出形式已不复存在,一些老年人尚有记忆。在当地方言中“宴席”是婚礼的代名词,所以宴席曲主要指在婚礼中演唱的歌曲,又称“家曲”。婚礼中一直广为流传。
当晚成亲,次日鸡鸣而起,新婚夫妇各依******教进行沐浴,并盛装出门,拜见公婆和长辈。新郎要赴女家拜岳父母道安。在大庭广众中,女方还要开箱“摆针线”,陈列陪送新娘的嫁妆,大伙儿一一观赏新娘的精心刺绣,新娘还要送刺绣的鞋袜、枕头给男方家人和叔伯至亲等。为了表达对新娘家长及至亲们的深情厚谊,男方也拿出一部分钱财,予以酬谢。
对送亲者,先以茶食招待,路途远的,当晚分别请到本“阿格乃”和“孔木散”这些亲属家去住宿。次日,新郎家摆宴席款待。宴席毕,还要分送“肉份子”。凡女方的至亲远房,不论老少都分得煮熟的牛、羊肉一份;还要给新娘的父母至亲送钱或衣料。最后,由女方一老者说几段婚礼赞词,撒拉语称“吾热赫苏孜”,作为整个婚礼仪式的结束。老者通过赞词,叮嘱大家要尊重阿訇、老人、媒人、阿舅和所有热心为大家办事的人,祝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嘱托亲家对“羽毛未丰、年幼无知”的新娘多加爱护,言传身教:
亲家母,请细听,几句话儿记在心。雁过要留声,人亡要留名。姑娘身价虽高岁数轻,没出过大门少见闻;说高了,海涵的度量多宽容,说低了,风过耳旁莫嫉恨。用草秋喂成猫头鹰,用肉食养壮大鲲鹏。惹人笑,引人赞,全在你的指引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