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网络采用的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链接方式。网络利用的是点对面的超文本链接(HTML)方式,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从一个网页跳到另外一个内容毫不相干的网页上去,这种链接方式易于造成“电脑前的时间扭曲”现象。由于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娱乐内容,有些学生在几次链接后就迷失了原来上网的目的。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本来只想上几分钟的网,但是经过几次链接之后就不由自主地被网页上的内容所吸引,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本来想再浏览五分钟就结束,结果数十个五分钟后仍不愿离开计算机;而真的下网后才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
其次,网络的匿名性。在网络上,个人特性包括性别都可以更改,不喜欢网上的自己或在各种论坛上受到攻击时,马上可以换个名字重新登陆。“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成为网络名言。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这有助于个体满足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允许的各种需求和愿望,个体可以在网上尽情地发泄,可以夸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使得网络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重负的个体的“心灵避难所”第三,网络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交S(putermediatedmunication,CMC)与面对面的交流(facetoface,FTF)相比有很多优越之处。基于文本的表达形式屏蔽掉了外貌、身份等社会线索,从而可以平等地就各种话题进行交流。多对多(multipletomultiple)的特点更使人体会到那种一呼百应的成就感,非同步的BBS(为成员提供电子信息服务和文件的计算机站点)因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步性的聊天(internetrelaychatting,IRC)具有的即时性使自己的行为立刻得到回应,这本身就是对该行为的一种强化(reinforcement)。这些特性使网络交流对网络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网络还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如一些仿真游戏等,可以充分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控制欲。在网络中个体似乎更易于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第四,网络内容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有句话说“网上三个月就是一个朝代”,网络内容的即时更新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刚刚发生的新闻、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网络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至于国外的研究者感叹,网络研究无法跟上网络发展的速度。这对于喜欢探索、追求新事物的网络使用者来说无疑充满着诱惑力。另一方面,网络的管制并没有规范化,也是造成人们滥用网络的原因之一。
综合起来,网络的这些特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络的“去抑制性”简单地说,网络的去抑制性就是指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从而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网络的去抑制性有助于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从而使得网络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重负的个体的“心灵的避难所”与此同时,网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象征,呼唤着个体的人性的回归。
2.生物学因素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DA)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病人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感却较前更为严重。时间一长,这些影响就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使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种种疾患。此外,亦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症、紧张性头痛等。同时,由于眼睛过久注视电脑显示屏,可使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及时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流泪、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进行了网络成瘾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呈现“视觉信息加工易化”现象,而且参与早期注意加工的脑区也有所不同,目前此项研究正在深入。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可以为成瘾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因为它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不但能够无创性地、连续地记录脑内电位活动,而且可以非常容易地达到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这对于研究人体成瘾心理依赖的脑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3.心理与社会因素个性特征与网络成瘾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Young(1998)认为,低自尊者、经常被他人拒绝与否定者,或是对生活感到不满足者,是最容易网络成瘾的一群。他的另一项研究(1998)发现,网络使用者的抑郁倾向越高,其网络成瘾情况就越严重。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网络成瘾病人中,大多数人患有躁狂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珍尼—莫拉翰一马丁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40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个体常常是孤独和抑郁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网络成瘾病人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国内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个性心理缺陷是影响网络成瘾的最主要因素。朱美慧(2000)的研究发现,自尊感越低者,其强迫性使用网络的反应就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差,网络使用时数就越长。情绪商数越低者,越倾向使用虚拟情感反之,若情绪商数越高,则上网时间失控的情形越少。
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1)注意功能特点: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同时对网络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而且很难自控离开网络。外界铃声、他人的呼喊与呵斥均不能奏效,甚至如饥饿、寒冷等重要的生理感受也难以使成瘾者离开网络,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早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这一结果提示网络成瘾者的上述表现很可能与人脑信息加工的注意功能变化有直接关系。
2)情绪识别功能特点:网络成瘾者有很多的情绪、行为表现,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冲动性上网症状(pulsiveinternetuse),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内容产生难以自拔的沉迷,一旦上了网精神就较为振奋,且很难自主控制离开网络。同时,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症状。这些情况都与个体情绪体验和识别功能有关。通过ERP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相比,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表情认知易化现象,而且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知觉能力更为敏感,情绪表达能力往往不足。
3)自主神经功能特点: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著不相关,可能长期上网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协调性产生了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James的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是对外周反馈(自主神经活动)进行直接“感知”的结果,故网络成瘾者在非上网状态下情绪可能因此而感受不良。上网时(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著相关,这提示上网活动可能激活并暂时协调了自主神经活动,从而改善了情绪状态。经过不断的反复强化,不上网时的不良感受更加明显,从而进一步干扰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不适应与兴趣降低。通过上网情绪感受得到改善,从而形成了依赖状态。
认知模式与网络成瘾加拿大学者DaviS(2001)用“病理性网络使用(PIU)”这一术语来替代IAD,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一行为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概念是适应不良认知,它是网络成瘾发生的充分条件。而个体易患素质与生活事件(压力源)是PIU形成的必要条件。Davis把PIU分为两种类型:特殊PIU和一般PIU。特殊PIU是指个体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病态地使用互联网,并假设这种依赖在内容上具有特殊性,即使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也会存在;一般的PIU是指一般性地过度使用互联网,它假定与互联网的社会功能相联系,社会联系的需要和在网上获得的强化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上网行为的增加。在IAD的形成中,认知模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网络是虚拟的,无法替代现实。然而,网络成瘾者却混淆了虚幻与现实的不同而沉溺其中,或者是用网络的虚幻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
4.心理需要和欲望的满足首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是人们在满足了温饱与安全后的心理渴求。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日渐疏远,人们得到的归属感和爱都不强烈。很多人的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但是这种需要又是与生倶来的。现实和心理需要之间的反差越大,这种需要产生的内驱力就越是强大,它促使个体转向寻求其他的可替代的方式以获得内心的满足。而网络中的虚拟交往恰恰可以实现他们的一些需要,使孤寂的心得到满足,不必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在不经意间还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并且还可以宣泄感情,结交朋友。足不出户的网络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人际互动的机会。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无论是与年长者、还是与同龄人的人际冲突往往都是很容易引发的。如果此时喜欢上网络交际,那么网上交际将取代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而成为他们的主导。
其次,个体的许多本能欲望(诸如攻击本能和性本能)为正常的社会意识所不容许,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使得个体必须寻找一个去社会抑制的环境来释放潜意识中积聚的张力,来使自己发泄。这就使得很多人在网络中丧失道德标准,把自己隐蔽起来。71%的人在上网时,如果被打扰,便有攻击性行为的出现。这表明网上的攻击行为比较多。人性中有一种破坏性的欲望。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从而使人际交流变得更有吸引力,更自由随便,没有压力,使本性得到发挥和张扬。
再次,个体天生具有一定的权力欲和控制欲,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得不到满足。互联网以多种形式存在着具有诱惑力的控制和授权,个体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网上活动,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站点,改变自己的用户界面,从而获得一种“主宰一切”的感觉。
第四,个体消极的个性特点和某些生理特征可能引发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社交障碍。网络交流可使人们不受长相和实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约束,并可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因此,社交障碍的个体和具有社会分离型人格的个体更容易网络成瘾。
第五,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网络是信息的海洋,由于信息的组织结构和搜索引擎的不完善,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对于信息饥渴者来说什么都想看,极易造成沉迷。而网络上一些诸如色情网站之类的不良信息对于缺乏自制力而又好奇心很强的青少年来说更是难以自拔。
5.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1)亲子沟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亲子沟通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孩子成长的道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尽其所能提供一切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变化,对孩子心理变化缺乏敏感性,直到有一天才突然发现孩子只会面对网络而无言面对自己时,才发出“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了”的感慨,而这时往往就错过了最佳的调整时期。二是一旦发现问题,便对孩子粗暴武断,方法简单没有弹性,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加剧了亲子冲突和隔阂。
2)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所谓“父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如规范性、力量性等。研究发现,5%以上网络成瘾青少年有“父亲功能”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容易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3)同伴影响: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视线开始从家庭转向外界,与同伴的关系、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之间的语言、活动已经形成了青少年群体中一种亚文化。追求自我独立,凡事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去做,同时与父母的冲突增加,更加寻求同伴的认同和支持。
4)学校适应不良及应激事件: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学校安排的知识他们不感兴趣,他们急于想认同自己,想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但这方面的知识学校、老师却没有给予。特别是从老师那里、同伴那里得到的大部分是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他便会从别处寻找补偿,而网络是给予孩子补偿的最佳途径。当然家庭、学校、同伴这三者本身就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往往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另外几个环节没有给予支持或帮助,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将孩子推向网络系统的深渊不能自拔。另外,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竞争压力,以及发生的各种负性事件,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常常会使人出现失望、痛苦、焦虑、郁闷等情绪,而网络可以使人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发泄,逃避现实,小小的屏幕可以使人们暂时忘掉内心深处的各种烦恼和负担,摆脱掉在现实世界中的无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