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133

第133章 儿童少年的其他有关问题(7)

5)网络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很快,但是网络的管理还不规范,在网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到,特别是赌博等在现实中不能公开进行的活动,在网上可以进行,这就迎合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长期下去易导致IAD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特征

网络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虽然不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但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似的构成成分和表现,具有相似的特点。在症状表现上,网络成瘾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长期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网络成瘾者往往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该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减少和体质量(体重)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由KimberlyYoung概括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五条:

1.突显性(salience)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情绪改变(moodmodification)如果停止使用可能会产生激惹、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

3.耐受性(tolerance)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

4.戒断反应(withdrawalsymptoms)在不能上网的情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

5.冲突(conflict)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如与家庭、朋友关系淡漠,工作、学习成绩下降等;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如影响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成瘾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网络成瘾症状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缪金生,2006):

1.初期出现精神依赖病人先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上网时间不断延长。有些病人晚上起床如厕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络上“溜达溜达”渴望网上冲浪,如果不能如愿就会产生极度的不适感,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

2.随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每天起床后或中断上网时表现为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上网以后上述症状才能得以部分或完全缓解。

3.在网络成瘾晚期病人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外表憔悴,体重减轻,免疫机能下降,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并发症,不愿与外界交往,人格明显改变,意志减退、丧失自尊,行为孤僻怪诞,人际关系紊乱,最终导致学习、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受到损害;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网络成瘾者则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损害。

(二)网络成瘾的分型

Armstrong(2001)对网络成瘾的人做了较全面的描述,认为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研究指出,具备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网络功能特性的吸引,而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类型。一个网络成瘾病人可以是纯粹的某个类型,也可以是几个类型的混合型,而且实际情况更多的是混合型病人居多。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类型:

1.网络性成瘾(cyber一sexualaddiction)即网络色情成瘾,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那些在生活中有其他方面成瘾的人更容易陷入其中,而且中年是容易陷入其中的主要年龄段。心理学家扬克说网上色情成瘾就像在吸食可卡因一样。”

2.网络关系成瘾(cyber一relationaladdiction)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或色情网站结识朋友。网络聊天成瘾指个体着迷于网络聊天,且为了消除下网后的烦躁不安而不断延长上网时间,由此获得满足感,致使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甚至就业机会受到影响,虚拟空间的网络聊天室或以网络社群的人际关系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特别是一些有社交障碍的人、失恋者、孤僻的人,更喜欢到互联网上寻找心灵的慰藉。长期上网聊天交友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异化”了交往方式:一方面他们是网络交际的高手,与网友侃侃而谈—’另一方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封闭内心世界。

3.网络强迫行为(netpulsions)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互联网在某些方面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像赌博一样令人着迷。斯金纳(Skinner)通过电子信箱发现了强迫性上网的复杂性。原理即每个人都愿意重复被表扬的行为。人们总是沉浸于即将胜利的喜悦和期盼之中,这使人们更多地沉醉于上网购物或赌博行为。

4.信息收集成瘾(informationoverload)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因惧怕所拥有的信息不足而不停地上网漫游或搜寻信息。其特征有三:(1)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上网后难以脱离网络有网络使用时,精神较为亢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O2005年在对“用户上网最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只有6.2%的人回答是工作需要,而回答获取信息占到了46.1%,居于该项调查的第一位。但是网络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质量良莠不齐,让许多人感觉到面对浩瀚如海的信息时常常手足无措,变得非常盲目,只能被动地接收。有的“网虫”曾这样感叹我们上网寻找信息,却忽略了探求真正的信息,我们上网浏览的信息虽然比过去多了几十倍,但是能够用得着的信息却只有原来的1/10,而能够记得住的却连几十分之一都不到……”一些常常无节制地上网浏览信息的人,他们会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浏览无用的、无关紧要的信息资料。有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的人一般是具有强迫性格缺陷者,互联网带给他们的不再是快捷方便,而是心理上的困惑、痛苦。因此,法国信息专家罗斯奈呼吁,要像节制午餐一样进行“信息节食”

5.电子计算机成瘾(puteraddiction)指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痴迷于计算机游戏,或计算机程序设计师一再沉迷于各种程序的设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入侵成瘾。

网络游戏是借助于数字、电子、网络、创意、编剧、美工、音乐等“先进”的道具,对现实生活的虚拟。一些调节机制较差的人会选择逃避压力而躲到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角色规则”在这里他们时而是江湖侠客,时而是英勇斗士,时而又是妖怪恶魔。一个游戏迷这样评价:在网络游戏里,‘人’创造着游戏生活一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没有明确预知的结局,每一个选择都将成为永远的历史,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他‘人”每一个‘人’又在被他‘人’影响着……”电子游戏类似于赌博,由于游戏的结果总是难以预料,反而让人欲罢不能。其次,一般简单的游戏是每闯过一关就有奖励,轻则是虚拟的网上奖励,重则是实物和满足色欲结合起来的奖励,如让获胜者观看一些色情照片或是让他们获得赌资等。这样的强化手段,对于那些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人来说,是极易造成网络成瘾的。

(2)网络入侵成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客攻破别人的网站。对于大部分黑客而言,他们攻破网站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获得成就感。目前,黑客技术、黑客程序傻瓜化的特点日益明显,进行一般的黑客活动,并不需要掌握高超的电脑知识,只要借助于各种黑客软件,便可通过网络寻呼偷看他人的资料,潜入他人电脑篡改资料,攻击别人网络。而黑客软件,不仅能在黑客网页中免费下载,还可以在不法商人处以低价购得。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得以快速进入黑客行列。网络入侵成瘾呈现越来越低龄化、普遍化的特点。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与鉴别没有公认的标准。Young认为DSM一W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经过修订,形成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该问卷有8个题项,如果被试者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一诊断问卷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但由于是从赌博成瘾的评定标准直接转化而来,而且没有信度、效度及常模等统计指标,因此其科学性值得怀疑。对Young所制问卷的批评促进了网络成瘾测量工具的发展。Davis编制出《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它包含5个因素,即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一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者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网络成瘾。该量表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较好效度,尚待更加严格的信度、效度测定。台湾学者陈淑惠(999、2000)综合DSM一W对各种成瘾之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案例的观察,遵循传统成瘾症的诊断概念模式,并以侧重其心理层面的原则编制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即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相对于Young的量表,陈淑惠的量表具备必要的统计数据,因而作为科学研究的价值更大。大陆学者在研究时较多应用Young的量表,但在应用时一般都经过了修订,以适应国内情况,如林绚晖等对福州大学的调查和王立皓等人对江西某大学的调查均应用了此量表,而且林绚晖在应用的时候分析了其信度,Y系数为0.736。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旨趣开始尝试自编问卷,如师建国的《网络成瘾自评量表》,欧居湖的《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调查问卷》等。

Young根据病理性赌博的诊断,设计了8个题目,如果有5个项目是肯定的,就可以断定个体患有“网络成瘾症”,其前提条件是每天上网超过四个小时,具体题目如下:

1.你是否着迷于互联网?

2.为了达到满意你是否感觉需要延长上网时间?

3.你是否经常不能控制自己上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

4.停止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烦躁不安?

5.每次在网上的时间是否比自己打算的要长?

6.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者职业机会是否因为上网而受到影响?

7.你是否对家庭成员、治疗医生或其他人隐瞒了你对互联网着迷的程度?

8.你是否把互联网当成了一种逃避问题或释放焦虑、不安情绪的方式?

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