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131

第131章 儿童少年的其他有关问题(5)

只有具备能力的儿童作出的证词才有效力。一般来说,儿童能力有四条决定标准:记录事件的能力;正确回忆和讲述的能力—’分辨谎话与真实的能力;基于自己对论据的认识进行沟通的能力。

四、少年品行障碍和少年犯罪有学者认为少年犯罪就是少年品行障碍的严重类型,其行为触犯了法律而归于犯罪(KOlvin,1990)。目前一般认为,少年品行障碍是一个临床诊断名称,而少年犯罪属于法律范畴的名词,尽管二者的行为表现有许多重叠。品行障碍是儿童期的常见精神障碍,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很大的麻烦。一些类型的人格障碍尤其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都有品行障碍的病史;某些类型的犯罪者中,儿童期品行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病因

1.生物学危险因素

(1)精神障碍家族史及遗传因素以反社会人格、物质滥用、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病性障碍的家族史多见。Rutte:K1990)的寄养子研究发现,相对于成人的反社会行为,遗传因素对品行障碍的影响较小。Silbe:rg(1996)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儿童期发病的品行障碍的影响大于青春期发病者。还有研究认为遗传对少年屡犯行为的影响更明显。

国外关于少年犯罪孪生子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子和双卵双生子在同犯率上有明显差别,前者26%—35%,后者13%—15%。Crowe(1978)的寄养子研究结果也表明,生父犯罪与亲子犯罪的相关性远高于养父犯罪者。但一般认为遗传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品行障碍和少年犯罪的成因。

脑损伤与脑功能异常围生期和婴幼儿期脑部外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疾病较多。也有报道脑脊液中5一羟色胺的浓度低及脑电图异常。

(3)低智商与少年犯罪的关系是肯定的,约20%的少年犯罪者的智商低于90。

2.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多数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品行障碍和少年犯罪的成因中占重要地位,其中家庭环境因素的作用最为突出,如父母关系不好,长期的家庭内争吵和暴力,亲子关系不良。有学者强调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的不一致是造成局限于家庭内的品行障碍的重要原因,因为孩子很难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判断体系,不能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有学者强调家庭破裂对少年犯罪的重要影响。另外,父母犯罪和物质滥用,家庭社会经济水平低,过早失去父母,学习不顺利,被社会孤立,以及经历社会暴力等都是品行障碍和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

(二)主要表现

1.基本临床特点持续而反复的异常行为,经常性地违反所处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规定,远超出一般正常儿童的调皮捣蛋。ICD一10列举了常见表现: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放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反抗性挑衅行为;长期严重的不服从。

2.诊断与分型明确存在上述1个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弥散性发育障碍和多动性障碍。

此障碍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滥用、自杀等共患病。

临床上有四种亚型:

局限于家庭的品行障碍异常行为几乎局限在家庭内部,往往有家庭内暴力,而且多针对亲密者。

未社会化的品行障碍与其他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交往障碍,与同伴关系不良,缺乏朋友,违法行为多单独行动。

社会化的品行障碍与同龄儿童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有权威的成人关系不好。

对立违抗障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持久地违抗、敌意、对立、挑衅行为表现为主,尤其针对他所面对的权威采取此类行为。没有触犯法律和他人基本权利的行为(如偷窃、攻击等)。

(三)治疗、预后及预防

1.治疗品行障碍的治疗包括多项策略。

保护病儿的安全。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了解问题解决技巧,可以开展个人/小组治疗。

父母训练。

功能家庭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治疗。

以家庭为基础结合学校和社区的多系统治疗。

在共患其他疾病时给予药物治疗。

取得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少年犯罪的矫治更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领域和社会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

2.预后与病情性质和严重程度有关。有报道进入儿童教养所的品行障碍病儿中有一半在成年后出现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在儿童之家的品行障碍儿童中有约40%在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他儿童有许多即使不能诊断人格障碍,也存在明显的社交困难。有研究表明有品行障碍的儿童成年后,一部分人的行为没有明显改善,而另一部分因为与一个具有支持性的正常人格的配偶结婚后症状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的因素主要有:发病早,智商低,学校表现差,伴发注意和多动缺陷障碍,家庭犯罪,社会经济地位低。预后较好的保护因素有:女性,智商高,开朗的性格,有一技之长,和父母之一关系好,有强有力的社会系统支持,增加经济水平。

3.预防与干预预防的策略和政策引导包括:

学前儿童发展项目发现存在问题的父母和家庭,建立家访和支持系统。

学校项目在学校里发现高危的儿童,建立家访,老师和父母培训。

社区项目通过儿童和青少年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观察他们的行为。

(4)社会和经济的调整减少贫困,提高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李丛培唐宏宇)

(第四节)网络成瘾

一、概述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它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并达到成瘾的程度,即网络成瘾。它像酗酒、吸毒和赌博等不良嗜好一样,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美国纽约精神病医师伊凡—戈德堡(IvanGoldberg)于1994年首先借用DSM一W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将此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

随后,匹兹堡大学的教授金伯利—扬(KimberlyYoung,1996)从DSM一W对于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PIU)的概念,将它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并将其看作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此外,也有学者称此种现象为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overuse,IOU),问题网络使用(problematicinternetuse),网络”为依赖(internetbehaviordependence,ffiD)等。对网络成瘾的各种定义都反映了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这一现象,虽然所用的名称不同,但其内涵却基本相同。目前,网络成瘾尚未被列入精神病学的诊断统计手册,但许多学者认为其最终可以归类于冲动控制障碍中。

美国心理学会年会报告(999),上网人群中IAD的比例约为6%。英国的一项研究(NiemzK等,2005)表明,大学生IAD的比例为18.3%。韩国一项研究(KimK等,2006)对1573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6%的学生被诊断为网络成瘾,8.0%被诊断为可疑的网络成瘾。国内文献报道IAD在大学生中发生率为4%—13%,中学生为6%—15%。民盟北京市委进行了一项关于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的调查(2000)显示,北京市有近22万中学生在玩网络游戏,而中学生上网成瘾者比例达14.8%,初中生11.8%,高中生15.97%。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从1997年10月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从62万猛增至1.11亿。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19.3%)和18岁以下的网民(16.6%),30岁及以下的网民占71.0%,24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人数已占网民总数的50%以上。以上的数据表明,青少年已成为网络成瘾人群的主体人群,有人估计我国目前至少有440万网络成瘾青少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成瘾者的构成中,计算机学科学生的成瘾概率明显高于文、理、医科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多。在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网民中男性青少年比例同样高于女性。不过也有些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的网络成瘾倾向其实并没有差异(Benner,1997;Greenfield,1999)。关于男、女性网络成瘾倾向差异的研究,一个较受人争议的研究结果,是KimberlyYoung在其1996年所做的研究中发现:中年女性较男性及其他年龄层的网络使用者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另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存在生源差异,学校类型差异,学校类别差异,即农村来源的学生高于城市来源的学生,普通学校高于重点中学,中学高于大学,职业高中、民办学校高于普通中学。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生理机能、社会和心理功能的一种心理障碍和社会病。70%的少年犯因为受到网络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等严重的犯罪行为。有学者预言,在21世纪网络成瘾对社会的危害绝不亚于今天的海洛因成瘾,如果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网络成瘾将会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网络成瘾理论

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络成瘾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故其依赖状态的形成主要是心理机制所致。网络成瘾的理论主要有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生理学理论三个流派。

1.心理学理论

(1)强化理论(theoryofreinforcement)在上网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上网一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强化了其上网行为。

缺陷人格理论(theoryofinadequate一personality)从个案研究可以看出,许多IAD病人都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些人考试成绩不好,老是被人嘲笑;有些人极其内向,与人交往时感到极端的不舒服;有些人与配偶的感情不好,出现裂痕;有些人长相难看,羞于见人,常常封闭自己;有些人处于社会的下层,向往社会上层的生活。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已患有网络成瘾的人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人格特征为: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不服从社会规范,性格内向、脆弱,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喜欢独处,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难。家庭缺少幸福感或与父母管教子女方法有剧烈冲突的大中学生,最容易变成网络的俘虏。当然,并不是全部具备这些特征的人才易患网络成瘾,而是具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2.社会学理论主要有社会学习理论(theoryofsociallearning)。这一观点是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SutherlandE)在1939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成瘾是个体学习的产物,个体最亲近的社会主体,如家庭和朋友对其行为的学习具有最大的影响。

3.生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脑中有“快乐中枢”,每当网络成瘾者上网时会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从而释放出多巴胺,进而使人产生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强化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成瘾行为(诺拉—沃尔科)。研究表明,成瘾者脑内有效的多巴胺水平低于常人,而上网正好有提高大脑多巴胺水平的作用。

(二)网络成瘾原因的理论模型

我国学者段兴利(005)针对大学生提出IUE模型。它的基本观点是:网络(internet,I)的吸引力(信息的丰富性,身份的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行为的去抑制性)、大学生(universitystudent,U)自身身心特点的推动力(大脑“快乐中枢”的激活,心理的特殊性,大学生自身的人格缺陷,需要的满足)、环境(environment,E)的影响力(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在其“合力”作用下,大学生容易陷入网络之中。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理论模型也适合其他人群。

(三)网络成瘾的成因及病理心理机制一“失补偿假说”

国内有学者在大量实证数据、临床案例和严密推理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失补偿”假说,尝试从理论上解释和解决网络成瘾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失补偿”假说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而提出的理论解释,个体发展的基本过程在该假说中简要描述为:

1.个体发展的顺利状态为常态发展。

2.在外因与内因的作用下发展受到影响则为发展受阻状态。

在发展受阻阶段,通过建设性补偿可以激活心理自修复过程,恢复常态发展;如采取病理性补偿则不能自修复,最终发展为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

3.如不能改善则最终导致发展中断。网络问题的出现有着其内在的心理机制,从常态发育逐步演化为发育受阻、甚至发生偏差和终止是一个过程,这就是病理心理过程。

“失补偿”假说对于网络成瘾的基本解释为:上网行为是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受阻时的补偿表现。如形成“建设性补偿”则完成补偿,恢复常态发展,即正常上网行为;如形成“病理性补偿”则引起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即网络成瘾行为。

(四)网络成瘾原因具体阐析

1.互联网的特征与网络成瘾有些人对网络过度使用,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成瘾行为归咎于上网这种活动本身,因为更多的网络使用者并没有出现滥用甚至成瘾行为。但是网络本身的某些特点容易使人成瘾,高科技的外衣容易使人忽略它的负面效应。网络易使人成瘾的特性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