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头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本节所论头痛是指内科杂病范围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若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证,不列在本篇讨论范围内。
现代医学中的内、外、神经、五官以及感染性发热疾病、高血压、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等以头痛为主症时均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二、诊断要点
(1)辨别致病的原因,头痛之久暂、疼痛的性质、特点及其部位。
(2)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病势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发无休止,多属实证。
(3)内伤头痛,其发病原因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一般起病缓慢,病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疲劳则剧,时作时止,多属虚证。
(4)瘀血头痛,头痛多见刺痛、钝痛、固定痛或有头部外伤史。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轻重一般来说,以外感、寒厥、偏头痛较重;而内伤、气虚、血虚、肝肾阴虚头痛较轻;气虚早晨反重;血虚午后痛重。
2.辨疼痛性质因于痰湿者,重坠或胀;肝火者,跳痛;寒厥者,冷感而刺痛;阳亢者,痛而胀;气血、肝肾阴虚者,隐痛绵绵或空痛。
3.辨部位一般气血、肝肾阴虚者,多以全头作痛;阳亢者在枕部,多连颈肌;寒厥者痛在巅顶;肝火者痛在两颞;偏头痛者痛在一侧,痛连同侧跟齿。就经络而言,前部为阳明经,后部为太阳经,两侧为少阳经,巅顶为厥阴经。
(二)分证论治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主症: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连及项部,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棉巾裹头。口不渴或兼鼻塞流清涕等症,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防风、薄荷、羌活、细辛、白芷、甘草)。
若寒邪著,头痛剧烈,遇寒即发,舌苔白,应加重温经散寒之品,如细辛、川乌。头重痛如裹、肢体困重,湿困清阳,可加独活、苍耳子、苍术。
2.风热头痛
主症:头痛如灼,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鼻流浊涕,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
热甚便秘者,加制大黄或黄连上清丸。热甚伤津,舌红少津,加茅根、天花粉等,如伴鼻流浊涕如脓、鼻根及鼻旁亦痛者,加苍耳子、辛夷等,清热散风,除湿。
3.风湿头痛
主症: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芎、蔓荆子、甘草、防风、藁本)。
若头痛发生于夏季暑湿内侵,症见身热汗少或身热微畏寒,汗出不畅,口渴胸闷,干呕不食,治宜清暑化湿,用黄连香薷饮加知母、佩兰、荷叶、竹茹等。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主症:头痛而眩,甚或两侧跳痛,常波及巅顶,心烦易怒,睡眠不宁,面部升火、目赤口干苦,苔薄干或黄、舌质红、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
若肝火旺盛,头痛剧甚,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苔黄,脉弦数者,加龙胆草、夏枯草或加服龙胆泻肝丸。素体肝肾阴虚或因肝旺阳亢而耗伤肝肾之阴,证见两耳干涩,腰膝酸软无力,舌红少津,脉细弦者,加生地、何首乌、石斛、桑寄生等滋养肝肾之品。
2.肾虚头痛
主症: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人参、炒山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子、当归、炙甘草、山茱萸)。
若头痛而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证属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温补肾阳,填补精血,若兼外感寒邪,侵犯少阴经脉,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3.血虚头痛
主症:头痛且花,时时昏晕,痛势隐隐,午后或遇劳则甚,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食欲不振,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滋阴养血。
方药;加味四物汤(白芍、当归、生地、川芎、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
若血不养心,心悸不寐者,配炒枣仁、柏子仁、桂圆肉、远志等。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气虚阴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养血。
4.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而重,如物裹首,时有目眩,胸脘痞闷,恶心泛泛,甚则呕吐痰涎,纳呆,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化湿祛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若肝胃虚寒,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加吴茱萸、生姜温肝和胃而降逆。若痰湿蕴久化热,痰热上蒸口苦,舌苔黄浊,大便不畅者宜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胆星等。
5.瘀血头痛
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鲜姜、大枣、酒)。
疼痛甚者,加全蝎、地龙、五灵脂、乳香、没药等。若兼因受寒而诱发或加重,并有畏寒、舌苔薄白、舌质淡者、加细辛、桂枝等。
四、其他疗法
(1)夏枯草30g,水煎服,或用菊花6—10g,决明子10g,开水冲泡,每日代茶常饮,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
(2)川芎、蔓荆子各10g,水煎服,适用风邪上犯的头痛。
(3)制川草乌各10g,白芷、僵蚕各6g,生甘草9g,研细末,分成6包,每日1包,分3次用绿茶送服,适用于顽固性风寒头痛。
(4)全蝎、地龙、甘草各等分,研末,每服3g,一日3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5)白凤仙一株捣烂,火酒浸,露七夕,去渣、饮酒,治寒湿性头痛。
(6)山羊角15—30g(锉成细末,先煎),白菊花12g,川芎6g,水煎服,治偏头痛。
(7)白附子3g,葱白15g,白附子研细末,与葱白捣成泥状,取如黄豆大一粒,堆成小圆形纸上,贴在痛侧太阳穴处,约1h左右取下,治偏正头痛。
(8)蓖麻同乳香、食盐捣,贴在太阳穴上治气郁头痛。
(9)鹅不食草30g,白芷15g,冰片1.5/共研细末备用,发作时用棉球蘸药粉少许塞鼻孔,适应于偏头痛。
(10)针灸。近取印堂、攒竹;远取合谷、内庭用治前额痛;近取太阳、悬颅,远取外关、足临泣治侧头痛;近取天柱,远取后溪、申脉治后头痛;近取百会,远取太冲、内关、涌泉,治头顶痛;取风池、百会、太冲治肝阳头痛;取百会、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治气血不足之头痛。
五、预防调护
(1)平时生活应有规律,起居有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精神刺激,保护情志舒畅。
(2)饮食有节,宜食清淡,以免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展,肝阳上亢者,禁食公鸡、猪头肉、螃蟹、虾等以免动风,使病情加重。
(3)头痛剧烈者,宜卧床休息,环境要清静,光线不要过强。
六、病案选录
例一:张xx,男,19岁,1976年2月5日初诊。
病史:头痛十年余,近半月复发。痛以左侧前额为甚,时轻时重,时好时坏,常感头昏沉重,鼻塞流黄涕,左眼发憋,嗅觉减退,苔薄白,舌尖红刺,脉弦而有力。
检查:左额部明显压痛,白细胞14400,中性81%,淋巴19%。
辨证施治:风火热毒,阻于鼻窍,久病失治,热毒留恋不清,热毒上攻,发为头痛。此病又名鼻渊。治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之法。
处方:银花24g,连翘24g,夏枯草12g,黄芩9g,赤、白芍各12g,川芎6g,苍耳子9g,牛膝9g,薄荷9g,柴胡3g。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两剂,头痛减轻,左鼻不流黄涕,仍感左眼发憋。左额及眼眶部压痛明显减轻,范围亦小,苔薄白,舌略红。复查白细胞:6100,中性62%,淋巴38%。
照上方去柴胡。
三诊:又服两剂,头不痛,鼻无黄涕,眼憋亦轻,脉舌正常。照上方续服,愉快带方而回。
例二:李xx,女,37岁,1973年5月16日初诊。
病史:头痛十余年,近二三年加重,常因性情着急,或精神刺激而发病。上午轻,下午重,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或隐痛绵绵,或呈跳痛,口干苦,睡眠不实,多梦,记忆力减退,月经错后,量少,服止痛片每次至少三片方能止痛,一日多达十余片,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脉弦。
辨证施治:久病不愈,心脾耗伤,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而发头痛。治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法。
处方:生黄芪12g,白芍12g,当归15g,川芎6g,茯苓12g,白术9g,生地12g,麦冬12g,柴胡4g,丹参12g,夜交藤12g。
二诊:药后头痛好转,唯感口干苦。
上方加黄芩9g。
三诊:头痛未再发作,仍以原方服之。
此后以上方为主,稍加化裁,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李成君郝立鹏)
(第二节)眩晕
一、概述
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突然仆倒。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
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1)患者自觉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或自觉外界景物或自身旋转、动摇、晃动、漂浮感。
(2)诊见站立不稳,身体向一侧倾斜,时时常欲跌倒,不敢站立或行走。
(3)常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汗出、肢体颤震等。
(3)发病年龄。外感眩晕多见于青年人;内伤眩晕多见于中年以后,老年居多。
(5)可有不同病史,如外感、饮食、情志、劳欲、劳伤、外伤等。
三、鉴别诊断
眩晕一证应与厥证、痫证、中风、头痛等相鉴别。
1.眩晕与厥证眩晕是患者自觉眼花,如坐舟车,发作严重者见欲仆或晕旋仆倒,与厥证相似。但眩晕一般无昏倒不省人事,而厥证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片刻自行苏醒而无后遗症的一种病证,其病机多为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眩晕是本虚标实,脑海失灵或脑窍不利而发病。厥证属临床急症之一,眩晕病情以缓者多见。厥证发作前及缓解期常兼见眩晕、眩晕日久不愈,可演变成厥证。
2.眩晕与痫证眩晕发作严重见眩仆者与痫证之昏仆相似,而且痫证发作前的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及缓解期的神疲乏力眩晕等症也与眩晕病相似。然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病,以猝然昏仆,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口中如做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其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大惊卒恐,损伤肝肾,肝风夹痰,上蒙脑窍;或与先天禀赋有关,母腹受惊,脏气失调,气机逆乱而发病。眩晕则有内伤和外感之别,本虚标实。两者鉴别要点,一是既往史;二是痫证之昏仆必不省人事,而眩晕之仆倒则不然。同时痫证必见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做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3.眩晕与中风中风之中脏腑阶段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眩仆相似,中风之中经络阶段所见的眩晕与眩晕病亦相似。但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病机以内伤为主,外风发病少见,外邪多为其诱因之一,在本属阴阳偏胜,气血上逆。眩晕虽以内伤致病为主,然外邪致病者亦为不鲜,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使脑窍失养或失利。两者鉴别要点是眩晕之晕旋仆倒较轻,中风昏仆较甚而必不省人事,且伴不歪僻不遂,中风之中经络者虽无不省人事,但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眩晕者无此后遗征象。
4.眩晕与头痛眩晕和头痛均属患者的自觉症状,病位皆在脑。临床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但眩晕以头晕眼花,站立不稳为主要特征,头痛则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特征,两者病因均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然头痛因外感而病者较多,眩晕因内伤而病者较多。在辨证方面,头痛偏于实证者较多,眩晕偏于虚证者较多,临床不难鉴别。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首辨外感内伤青壮年在外感病的同时,或外感病后2一3周发生眩晕,多属外感眩晕。中年以后发生的眩晕多属内伤眩晕。有外伤史的眩晕多是外伤性眩晕。
2.次辨虚实属性外感属实,中年以后,缓慢起病,病程较长,体质虚弱者,以虚为主。兼见风火痰瘀者,多属实,或虚实夹杂。
3.其他外感辨其寒热属性,内伤别其脏腑病位。
(二)治疗原则
发作期定眩以治标,休止期逐邪扶正以治本。外邪当散,须分寒热。内伤需分虚实,邪实治当镇肝熄风、化痰降逆、活血通窍;正虚则当补益,分清气血阴阳亏虚,在脾在肾,分别施治。内伤眩晕的治疗总以治肝、治痰、治瘀、补虚为要着。
(三)分证论治
【外感眩晕】
1.风热上扰
主症:热病过程中,或热病之后出现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发热恶寒,咽痛鼻塞,口干或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或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
本证亦可选用《圣济总录》之甘菊散(菊花、旋覆花、防风、石膏)。热盛用干葛防风汤(石膏、知母、甘草《症因脉治》)。
2.少阳郁热
主症:眩晕耳鸣,头痛口苦,头目不爽,咽干目赤,或见寒热阵作,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或弦数。
治法:和解少阳,清解郁热。
方药: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蝉蜕、僵蚕、蔓荆子、钩藤。
若热象已不著,仅见眩晕恶心,头目不爽,胸胁不适,纳呆食少,苔薄白,脉弦细,可用柴胡桂枝汤。少阳风寒眩晕,左脉弦紧,用柴胡羌活汤(柴胡、羌活、防风、川芎《症因脉治》)。
3.暑热上蒸
主症:盛暑季节,或高温作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烦躁,身热面赤,胸闷恶心,口渴汗闭,舌质红,舌苔黄乏津,脉洪大滑数。
治法: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竹叶、生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炙甘草、粳米)。湿热或暑热为患,可用蒿芩清胆汤。
4.风湿困阻
主症:头目昏眩,头重如裹,身体沉重,体倦乏力,脘痞纳呆,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理气通阳。
方药:羌活胜湿汤(《兰室秘藏》羌活、独活、川芎、防风、藁本、蔓荆子、甘草)。
《医心方》四时散亦可选用(秦艽、独活、茯神、山药,功能祛风除湿,健脾安神;主治风气、风眩、头面病)。
5.风寒束表
主症:头目不爽,昏眩不适,周身拘束,或见寒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通阳利窍。
方药:葛根汤(葛根、桂枝、麻黄、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外伤后眩晕】
1.瘀血阻窍
主症:头颅外伤,眩晕头痛,面暗神疲,健忘失眠,或见官窍失聪,舌质暗,或见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利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麝香、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当归、老葱、生姜、黄酒)。
2.瘀阻水停
主症:外伤日久,眩晕头痛,经久不愈,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而腻,脉滑大。治法:活血化瘀,利水通窍。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加味。
3.脑髓损伤
主症:外伤之后,头昏目眩,精神疲惫,健忘失眠,面晦无华,腰膝酸软,舌质淡嫩,或舌体痩小,苔薄而少,脉细弱。
治法:滋肾填精,养脑生髓。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人参、当归、杜仲、炙甘草)加橘络、乌梢蛇。
4.气血失和
主症:头目昏眩,心悸失眠,精神不振,纳少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调气和血,振奋气机,通达阳气。
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味(《伤寒论》柴胡、桂枝、白芍、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内伤眩晕证治】
1.髓海空虚
主症: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神疲健忘,少寐多梦。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舌质胖嫩,脉沉细。
治法:填精补髓充脑。偏于阴虚者滋阴,偏于阳虚者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