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内科临床诊治
16695600000019

第19章 消化系统病证(1)

(第一节)胃痛

一、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由于本病疼痛发生于心窝部,故古代文献中称本病为“心痛”。胃痛在脾胃肠病证中最常见,人群发病率高,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本病以心窝以下、脐以上部位发生的经常性或突发性疼痛症状为主要诊断依据。其疼痛可有隐痛、胀痛、刺痛、灼痛、剧痛等程度上的不同,有的可随进食而表现为有规律的疼痛加重或减轻。在胃痛的同时,常伴有脘腹闷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恶心嘈杂,大便或秘或溏,乏力消痩,面黄浮肿,呕血、便血等临床表现。胃痛发病前多有情志、饮食、劳倦、受寒等明显诱因。

三、鉴别诊断

临证时需与胸痹疼痛,痛彻肩背,四肢厥冷青紫,气憋心悸为主症的真心痛相鉴别。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缓凡胃痛暴作者,多因外感寒邪,或进食生冷,或暴饮暴食,以致寒伤中阳,积滞不化,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凡胃痛渐发,常由肝郁气滞,木旺乘土,或脾胃虚弱,术壅土郁,而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2.辨寒热寒邪犯胃之疼痛,多胃痛暴作,疼痛剧烈而拒按,并有喜暖恶凉,苔白,脉弦紧等特点。虚寒胃痛,多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遇冷加剧,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弱。热结火郁,胃气失和之胃痛,多为灼痛,痛势急迫,伴烦渴喜饮,喜冷恶热,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3.辨虚实胃痛且胀,大便秘结不通者多属实;痛而不胀,大便溏薄者多属虚;喜凉者多实,喜温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食后痛甚者多实,饥而痛增者多虚;脉实者多实,脉虚者多虚。

4.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

(二)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

主症:轻者胃痛痞满善噫,口淡无味,不欲饮食,食则喜热,遇冷即发或加重,得温痛减,或兼恶寒,甚则胃疼暴作,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白,脉紧或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加味。

高良姜12g,香附10g,荜拔10g,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g。水煎服。

兼风寒表证加葛根、紫苏叶、陈皮;挟食滞加枳实、神曲、法夏、鸡内金。

2.肝郁气滞

主症: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表情忧郁或喜怒。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赤芍各12g,香附10g,郁金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甘草6/水煎服。

痛甚可选加木香、延胡索、香橼、佛手、绿萼梅;嗳气频繁可加沉香、旋覆花等。

3.痰湿中阻

主症:轻则胃脘闷痛,时作时止,纳呆口黏,久则痞满胀痛,恶心干哕,呕吐清涎,甚则胃痛拒按,胃中有振水音,口淡细减,神疲乏力。舌苔白腻或滑腻,脉滑,或兼弦象。

治法:健脾化痰,理气和胃。

方药:导痰汤。

制半夏6g,橘红、茯苓、枳实(麸炒)、南星各3g,甘草1.5g。

4.饮食停滞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矢气腐臭。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神曲12g,山楂15g,莱菔子12g,法半夏10g,茯苓12g,陈皮6g,枳实10g,连翘12g,甘草6g。水煎服。

可酌加枳实、砂仁、槟榔等。食滞化热见苔黄、便秘者,可合用大承气汤。

5.胃络瘀阻

主症:胃痛如针刺,痛处不移,疼痛于食后或入夜加重,病甚则胃痛拒按,状如刀绞,久痛不衰,或痛彻胸背,或兼见呕血、黑便。舌质淡暗,紫暗,舌有瘀点,瘀斑,脉涩或沉涩无力。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柴胡12g,白芍15g,枳实12g,蒲公英30g,法半夏、黄芩各40g,砂仁6g(后下),甘草6g。水煎服。

若呕血便黑为主症时,宜辨寒热,属肝胃郁热迫血妄行,可用泻心汤凉血止血;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温脾益气摄血。

6.肝胃积热

主症:胃脘灼痛,胸胁闷胀,泛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甚则脘痛拒按,痛势急迫,喜食冷物,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泻肝火,和胃止痛。

方药:化肝煎加减。

栀子12g,牡丹皮10g,白芍15g,陈皮6g,青皮10g,吴茱萸6g,黄连10g,蒲公英30g,佛手12g,甘草6g。水煎服。

可酌加黄连、吴茱萸、绿萼梅等。

7.胃阴不足

主症:胃痛隐隐,咽干口燥,胃脘灼热,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阳生津。

方药:一贯煎加减。

北沙参15g,麦冬12g,生地黄15g,枸杞子12g,当归6g,白芍15g,川楝子10g,佛手12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嘈杂泛酸可加吴茱萸、黄连。

8.脾胃虚寒

主症: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温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18g,白芍15g,桂枝10g,白术12g,党参15g,干姜6g,木香6g(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寒胜痛甚加党参、干姜;痛发时合良附丸;痛止后可用香砂六君子丸调理。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1)乌芍散(乌贼骨、白芍、甘草,按3::的剂量比例配制)3g,白及粉3g和匀调服每日2—3次,用于胃痛,有吐血便血者。

(2)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一20粒,开水送服,孕妇忌服,治血瘀胃痛。

(3)姜黄15g,炒香附15g,研细末,每服2—3g治胃脘气滞作痛。

(4)荜澄茄、白豆蘧各等分,研细末,每服2—3g,治胃寒痛。

(5)鸡内金10g,香橼皮10g。研细末,每服1—知,治食积胃脘胀痛。

(6)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虚热胃痛。

(7)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食积胃痛。

(8)黑香附12g,砂仁3g,甘草3g,研细末,每服2—3g,治气痛。

(9)沉香、肉桂粉各1g,温开水调服,每日2—3次,用于胃痛寒凝气滞者。

(10)五灵脂9g,枯矾4.5g,共研细粉,分两次开水送服,治血瘀胃痛。

2.针灸

(1)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适用于各种胃痛。

(2)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3.外治法

腰脐膏(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每次一张,微火化开,贴脐腹,功能温中散寒,暖腹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胃痛。

六、病案选录

杨XX,男,62岁,1972年12月4日初诊。

病史:胃痛一个多月,饭后疼痛加重,伴纳呆,反酸、受凉易发,遇温则适,过去有胃痛史已十余年。苔白、脉沉细。

辨证施治:患者年老体弱,久病身虚,脾胃虚寒为其本,气滞血瘀为其标,治宜温中健脾,理气活血,标本兼治。

处方:高良姜9g,香附9g,吴萸6g,蒲黄9g,五灵脂9g,白芷9g,积壳9g,草蘧9g,白芍15g,甘草6g。

二诊:上方服两剂,胃痛减轻,已不反酸,食欲也好转。脉舌如前。效不更方。

三诊:胃脘不痛,食欲增进,苔薄白,脉有起色。遵原方服用,以巩固之。

(张立群蔡新章张军)

(第二节)吐酸

一、概述

吐酸即泛吐酸水之意,常与胃痛兼见,但亦可单独出现。常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

二、辨证论治

1.脾胃虚寒

主症:吐酸时作,兼吐清水,口淡喜暖,脘闷食少,少气懒言,肢倦不温,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方药:吴茱萸汤合香砂六君子汤。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一甘温益胃;陈皮、半夏、香附、砂仁一行气降逆;吴茱萸一辛通下达以开郁结;生姜、大枣一温胃散寒补虚。

2.肝胃郁热

主症:吐酸时作,胃脘灼热,口苦而臭,心烦易怒,两胁胀闷。舌红,脉弦。

治法:泄肝和胃。

方药:左金丸加味。

黄连一直折肝火;吴茱萸一辛通下达开郁结;白芍一敛肝养阴;竹茹一清热化痰;川楝子一行气导滞;鸡内金一消积化滞;牡蛎、石决明一制酸)或加乌贼骨、煅瓦楞。

3.湿阻于胃

主症:吐酸时作,喜唾涎沫,时时欲吐,胸脘痞闷,嗳气则舒,不思饮食。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或濡滑。

治法:化湿和胃,理气解郁。

方药:越鞠丸加减。

苍术、白豆蘧一燥湿化痰;香附、厚朴、枳壳一行气导滞;神曲一健胃消食;栀子一清化郁热;生姜一温胃和胃。苍术、白豆蘧一燥湿化痰;香附、厚朴、枳壳一行气导滞;神曲一健胃消食)栀子一清化郁热;生姜一温胃和胃。

三、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热证加刺阳陵泉,用泻法;寒证用补法,并加艾灸。

2.饮食疗法

(1)凤凰衣粥。鸡蛋壳若干,去内膜洗净炒黄研末,每次6g加入热粥中服食。寒热证均宜。

(2)白胡椒海螵蛸煲猪肚。白胡椒12g,海螵蛸20g,猪肚1个,先将海螵蛸、白胡椒(打碎)放入洗净的猪肚内,并加入少量清水,然后把猪肚两端用线扎紧,慢火煮至烂熟,去海螵蛸及胡椒,调味分次食肉饮汤。适用于寒证吐酸。

(张立群)

(第三节)嘈杂

嘈杂是指脘中嘈扰不安,懊侬不可名状。其因有胃热、胃虚、血虚的不同。

胃热:嘈杂而兼口揭喜冷饮,口臭心烦,苔黄,脉数。治宜和中清热。用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积实、竹茹、大枣)为主,热甚者可加黄连,山栀等。

胃虚:嘈杂而兼口淡无味,食后脘胀,舌淡脉虚。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加山药,扁豆等。

血虚;嘈杂而兼见面色无华,心悸头眩,舌淡,脉细。治宜补益心脾。可用归脾汤(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元肉、甘草)加减治之。

(张立群)

(第四节)呕吐

一、概述

呕吐是指由于胃气上逆,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证。

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多兼见,难以截然分开,统称“呕吐”。

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食源性呕吐,胃黏膜脱垂症,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肠梗阻、肝炎、胆囊炎、颅脑病证,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以呕吐宿食痰涎,或苦味、酸味,水液诸物,或干呕等。常伴有恶心,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胃痛嘈杂,腹痛厌食等症。发病常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

三、鉴别诊断

临证时需与反胃、噎嗝、霍乱相鉴别。反胃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为特征;噎嗝表现为饮食咽下困难,重者汤水难下,勉强咽下随又吐出;霍乱病起病急骤,上吐下泻,泻下如米泔,腹痛,肢冷脉沉。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实呕与虚呕实证呕吐,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酸腐臭秽。虚证呕吐,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呕而无力,时作时止,吐物不多,酸臭不甚,常伴有精神委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

2.辨呕吐物如酸腐难闻,多为食积内腐;黄水味苦,多为胆热犯胃;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痰浊涎沫,多为痰饮中阻;泛吐清水,多属胃中虚寒,或有虫积。黏沫量少,多属胃阴不足。

3.辨可吐与止呕呕吐一证,多为病理反应,一般可用降逆止呕之剂。但有的呕吐,如胃有痈脓、痰饮、食滞、毒物等有害之物时,不可见呕止呕,因为这类呕吐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邪之去路,邪去则呕吐自止。

4.辨可下与禁下呕吐之病不宜用下法,病在胃不宜攻肠,以免引邪内陷。

(二)分证论治

【实证呕吐】

1.外邪犯胃

主症:突然呕吐,起病较急。如感受风寒,兼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感受风热,兼见发热恶风,头痛自汗,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感受暑湿,兼见发热汗出,口渴心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疏邪解表,和胃降逆。

方药:

(1)外感风寒一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2g,紫苏叶、厚朴、法半夏、生姜各10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水煎服。兼挟宿食胸闷腹胀者,去白术、甘草加神曲、麦芽、鸡内金。

(2)外感风热一一银翘散加减。

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牵牛子、竹茹、橘皮、芦根。水煎服。

(3)外感暑湿一新加香薷饮。

香薷6g,银花9g,鲜扁豆花9g,厚朴6g,连翘6g。水煎服。

心烦口渴者加黄连、佩兰、荷叶。

2.饮食停滞

主症:呕吐兼有伤食的见证。如《诊治要诀》谓:“伤食之症,胸膈痞塞,吐逆咽酸,噫败卵臭,畏食。”伤食呕吐的主症及临床特点为嗳腐吐酸、脘腹胀痛、呕吐厌食、吐后稍舒等消化不良症状,和饮食不节、不洁的病史。舌苔厚腻、脉滑、甚则舌苔黄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

神曲、法半夏各10g,山楂、茯苓、连翘、厚朴各12g,陈皮6g,鸡内金10g,布渣叶15g,谷芽30g。水煎服。

胃中积热较重加黄连、竹茹。胃中寒甚加干姜、砂仁。

3.痰饮内阻

主症:呕吐清水痰涎,或饮后作吐,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晕心悸。或呕而肠鸣有声,或胃中有震水音。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苓桂术甘汤。

桂枝、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

如痰郁化热去桂枝、白术加枳实、竹茹、黄连。

4.肝气犯胃

主症:呕吐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兼有郁闷不舒、心烦易怒、胸胁胀满。每因情志变化而诱发,食已即吐,气郁胀满,牵连胸胁为临床特点。舌边红、苔腻,脉弦。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为病进;舌红,苔转薄白,脉趋缓和为病退。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降逆。

方药:半夏厚朴汤。

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15g,苏叶6g。

大便秘结加大黄;火郁伤阴加沙参、石斛。

【虚证呕吐】

1.脾胃虚寒

主症:呕吐兼见脾胃功能衰退等症。呕吐长期反复发作,呈慢性病程,遇冷或饮食稍多即呕吐,胃脘不胀,胸膈不痛,外无寒热,内无燥渴,喜暖喜按。面色少华,肢冷乏力,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

治法:温胃健脾,和中降逆。

方药:理中丸合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干姜、半夏、茯苓、陈皮、甘草。

呕吐痰涎清水加吴茱萸、桂枝;兼脘冷肢凉者加附子、肉桂。

2.热伤胃阴

主症:热病后期,伤及胃阴或肝郁化热,阴液暗耗。呕吐时时发作,呕吐数不大,兼见咽干口燥、不思饮食,胃脘嘈杂或灼痛。舌红少津,苔少而干,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阴养胃清热。

方药:麦门冬汤。

麦门冬60g,半夏9g,人参6g,甘草4g,粳米6g,大枣12枚。

可选用淡竹茹、橘皮、枇杷叶等和胃降气药及石斛、花粉、麻仁、白蜜等滋润药。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1)芦根90g,切碎,水煎服,适用于胃热呕吐。

(2)豆蘧15g,生姜汁一匙,将豆蘧研末,用生姜汗为丸,每服1—3g,开水送服,用于胃寒呕吐。

(3)橘皮3g,白米一小撮,水煎,姜汁冲服,用于胃炎呕吐。

(4)生姜嚼服,用于干呕不止。

(5)灶心土60g,加水250ml,煎15分钟,取上清液,加生姜汁1ml一次服完,用于脾胃虚寒呕吐。

2.针灸

内关、中脘。

足三里、公孙、丰隆、肝俞、脾俞、隐白、阳陵泉。

先针主穴,中等强度刺激手法,宜留针。食滞者配公孙,痰多刺丰隆,肝逆犯胃刺肝俞,脾俞,阳陵泉。

六、预防调护

(1)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不洁腐馊变质食物。少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避免饥饱无度。

(2)调摄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3)呕吐时适当休息,注意固护胃气。饮食要易于消化,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呕吐量多时要积极运用脱水疗法,防止脱水。

(4)服食止呕中药要少量渐进,避免过量服药导致药液吐出。也可于药液中加姜汁少许。

(4)治神经性呕吐可用暗示疗法,并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可单纯依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