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当吴承恩谈起这件事时,曾对人说:“并不是故事本身能治病,而是母亲听了这些故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消除了思想上的压力,身体也就渐渐地恢复了健康。这就是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说的:‘人是七分精神,三分病啊’!”
吴承恩在上私塾的时候,除了学习经书,还有多种爱好,对诗、词、赋、曲无所不读,尤其爱读神奇故事和民间传说。平时,父母给他的零花钱,年终亲戚朋友给他的压岁钱,他一分一文也舍不得花,都去市场买了那些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之类的书。他往往一看起这些书来,就忘了吃饭和睡觉;一旦看到有趣的地方,不是自言自语地叫好,就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一次放学后,别的学生都回家了,他还在教室中读书。老师发现后,对他说:“天黑了,快回家吃饭去吧!否则,回去晚了,你母亲会着急的。”
吴承恩没有听见,继续读书。
老师又说了一遍,吴承恩依然没吱声。
老师心想,这孩子读书太专心了,喊了他两次都没有听见,于是便走了过去。
不料,老师走过去一看,发现吴承恩读的并不是经书,而是一本野史时,不由得一把从他的手中抢了过来,大声呵斥说:“这是你看的书么?真太让我失望了!今后若再看这类的书,就不要来上学了。”
吴承恩低着头说:“这是讲故事的书,是讲老鼠偷油吃的故事,又不是什么坏书!”
老师一听,更加严厉地说:“那也不行,会影响学经书的!”
吴承恩只好认了错。
又有一天晚上,吴承恩学完了功课,又拿出故事书读,结果读到高兴处,竟哈哈大笑起来。熟睡的父亲被惊醒了,一看天已经快亮了,心说:“这孩子天天如此用功,怕不是累得神经出了毛病吧,笑得多人!”
他急忙披上衣服去看。这一看不要紧,发现吴承恩看的竟是一本笔记小说,便一把夺了过来,骂道:“天天睡得这么晚,光看这书么?读这样的书,将来能使你做官么?不成材的东西!”
经母亲竭力劝阻,父亲这一顿打才没有落在吴承恩的身上。
尽管如此,吴承恩爱看神奇故事的嗜好并没有改,而且一发不可收。为了不使老师生气,不让父母失望,他做得隐蔽一些:上下学的路上,在厕所里,还有时在被窝里边看书……
正如吴承恩后来在《禹鼎志序》一文中所说:“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史稗官,惧为父师呵夺,私求隐读之。”
意思是说:在我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传奇故事;在上学的时候,常偷偷地到集市上买些野史稗官之类的故事书来,因为害怕老师和父亲发现后训斥、夺走,只好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去读。
由此可见,吴承恩小的时候读故事书,的确入了迷。这些故事,为他后来创作《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吴承恩长大后,做过贡生,曾任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丞;但没过多久,终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而辞官回乡。
吴承恩回乡后,博览群书,作诗填词,为创作《西游记》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西游记》的最早源头是“玄奘取经”,到宋朝时就有了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讲的是猴行者化为白衣秀士,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怪的故事,但没有出现猪八戒的形象;到了元代,一些话本便写到了“大闹天宫”、“黄风怪”、“红孩儿”、“女儿国”等故事。吴承恩就是根据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再创作。
据说他为了写活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在游历名胜古迹时,曾经到过云台山的青峰顶。在这里,他听到了一个石猴精吃蟠桃的故事,大感兴趣,急着询问石猴的来历,经常在什么地方活动;并以重金请当地老人带他在青峰顶上到处观看。他穿过松林,绕过山涧,观看满山的花果,进了大大小小七十二个山洞;到了晚上,他便在一个叫三元宫的大庙里开始了《西游记》的构思。
在第一回中,吴承恩就把云台山青峰顶取名为“花果山”,把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洞叫做“水帘洞”。于是乎,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便有了名山名洞。从这时,孙悟空在吴承恩的笔下,开始了它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原始材料中,故事的主人翁是唐玄奘,而不是孙悟空;而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则把主人翁写成了孙悟空,体现了作者要扫荡当时腐朽社会上的妖魔鬼怪的政治思想,通过神话幻想的艺术形式,使人们喜闻乐见,这就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也因此成了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钟惺因才成上宾
钟惺,字伯敬,号退谷,出生于公元1574年,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初中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后以父忧辞官回乡。1625年死于家中,时年51岁。
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为人严肃,不接触俗客,爱游名山大川。其著作有《诸经图》、《诗合考》、《毛诗解》、《钟平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周文归》、《宋文归》等。
钟惺自幼聪慧好学,爱读文学,对唐诗宋词更是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在写作方面,钟惺很是勤奋,读诗有感而写,与客交谈有思而作;即使有事外出,他都要带上笔和纸,一旦遇到想写的人、景、事,他便即兴赋诗,从不懈怠。当他十余岁的时候,他所写出来的诗文已经远近有名,他被称为“诗童”。由于他诗文出众,十五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文人墨客常有来访,其名声也越来越大。
就在钟惺中秀才的这一年,他的一位老乡,礼部尚书李维贞正值六十大寿,回家大宴宾客,钟惺也得到了一份请柬,署名“五华居士李维贞”。
“五华”,就是五华山。当时,李维贞的家住在山上,钟惺的家住在山下。钟惺对李维贞在请柬上署名“五华居士”很反感,于是在请柬上写了一首诗,并把请柬退了回去。
李维贞对钟惺退柬很是恼火。他感到这小子稍有一点点名气,就如此不识抬举,也太放肆了,很想给他点颜色看看。但是当他把退回的请柬打开一看,忽然发现上面有一首诗。
只见那诗写道:
五华山下日已斜,
请客何须用五华?
长安有路人人走,
富贵不在你一家。
李维贞感到,钟惺虽然态度傲慢,但也的确有些才华,于是又派人以会诗的名义再次请他前来,想乘机打打他的傲气。
钟惺来到李府,见中门紧闭,只开侧门,回头便走。管家看见,急忙上前拦住,并请他进府,钟惺则生气地说:“你们家主人既然如此不懂道理,我又何必与他结交?”
恰在这时,李维贞从侧门走了出来,听了他说的话,便笑着说:“听说你号称‘神童’,我出个对子你来对对,如果对得好,我不但要打开中门,还要请你坐上席;如果对得不好,就只好请你走侧门了。”
钟惺道:“一言为定。那你就出上句吧!”
李维贞想了想念道:
回顾台前观李发
回顾台是个建筑物,在五华山的东面,那里是李维贞的书房。意思是说,我当初就是从这里功成名就的。
钟惺听后,已明其意,未加思索,便念出了下句:
五华山下听钟鸣
意思是说,我钟惺年纪虽小,住在山下,可已经在成才的道路上吹起冲锋号了。
李维贞一听,钟惺不但诗才很高,而且志向宏大,不可小视。随后,便让管家为他打开中门,奏乐相迎,并让他坐了上席,作为贵宾款待。
席间,这位60岁的老人,和年仅15岁的钟惺,吟诗作对,亲密无间地交谈起来。从此,两人还成了忘年之交。
郑板桥为老师改诗文
一个春天的早晨,陆先生觉得今日天气十分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他决定带他的学生到郊外踏踏青。
陆先生率学生数人一边饱览春天的美景,一边出题目考学生的诗文水平。不久,众人走上了座小桥。陆先生站在桥上望望四周的景色,只见竹标苍苍,溪水潺潺。这的确是个引发诗感的好地方。
突然,有一个学生叫道:先生,你看,河中淹死了一个人。
陆先生顺着学生指的方向一看,果然看见一青年女子淹死在河中。先生兴致大减,不由悲从心来,随即吟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
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
七魄泛波涛。
老师吟完了,别的学生都夸老师诗作的好。只有一个学生倚着桥栏,看着河水一声不响,若有所思。陆先生是晓得这个学生的,知道此时他一言不发是对自己作的诗有看法。
陆先生走近这个学生,和蔼地问他:“你认为这首诗作的怎样?”
学生望望老师,又看看河中央的女子,问道:“先生,您认得这个女子吗?”
陆先生摇摇头:“不认得,不认得。”
学生又问:“您看见她被风吹下河去的吗?”
陆先生又摇摇头说:“没有看见。如若是看见他被风吹下河,我能见死不救吗?就是我陆先生不会游泳,喊叫几声救命还是会的。我一喊,不就有人来救?”
学生接着问:“人死了,魂魄看得见吗?”
陆先生十分诧异,摇摇头。
陆先生是善于启发学生的,对学生的问从来不吱唔塞责。此时见这个学生问得有理,忙赞道:“问得好,问得好。接着讲下去,接着讲下去。”
“先生您不认识这个女子,当然不会晓得他的年龄。女子死的时候先生又没有看见,不会知道她是怎么死的。魂魄是看不见的,先生哪能看见她的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呢?”
学生这么一说,真的把个先生给启发了。他不耻不问,对学生说:“依你看,这诗如何写好?”
学生对先生鞠了一躬说:“依学生愚见,这诗应该这样写,不知对不对,请先生指教。”
这时只听见学生吟道:
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
粉面泛波涛。
陆先生一听,连声夸赞:“改得好,改得好。你用谁家二字替二八,用何故代替风吹既符合实际,又表现了发现淹死女子后人们的同情和疑惑的心境。青丝粉面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替代看不见的三魂七魄,更着意描景,贴切地表达了淹死女子的年龄和身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好好学习吧,将来必有大成。”
这个敢于替老师改诗的学生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被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郑板桥1697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府兴化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的名字叫郑燮,学克柔,板桥是他的号。郑板桥出生的时候,郑家已经衰落,从中小地主降为破落的贫困户,家境十分困难。童年时代的郑板桥同一般劳动人民的孩子生长在一起,深晓劳动人民的疾苦。
郑板桥的父亲郑立庵是个品学兼优的生,在家先后教过几百名学生。儿子出世后,他寄予儿子很大的希望,望他读书取仕,振兴家业,光濯祖宗。因此,他花了大量心血来教育儿子。板桥3岁时,立庵先生就教他识字,五六岁时教他读诗背文;6岁以后教他四书五经,并要求抄写熟记。平时带儿子入塾堂,同学生们一起读书联对,做游戏,把郑板桥完全置于一个读书学书的环境之中,让他耳濡目染地学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
八九岁时,郑立庵又送郑板桥入了陆种园老先生办的塾学。陆种园是板桥父亲的好友,兴化一带有名的塾师。当时陆种园正在当地一位有权有势的富豪家里设塾学,教财主的儿子读书识字。立庵先生送儿子入陆先生的塾学是有用意的,他希望板桥多长见识,博他人之所长,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板桥不负父望,在塾学学习时十分刻苦,天资又聪慧,深得陆老师的赏识。陆老师也有心提拔于他,尽心辅民间,启蒙板桥的才能,任其自由发挥。八九岁时,板桥在作诗联对上就显示了他的天才。幼年的板桥除了跟随父亲和陆老师学习外,还常在外祖父家聆听外祖父汪翊文的教导。汪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仕,是位颇有造诣的文学家。板桥自称“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可见,郑板桥幼年的老师是很多的。他能博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这更难能可贵。
郑板桥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3岁丧母,14岁时继母又病逝,板桥很少得到母爱。因此,年幼的板桥好独自静坐沉思,常一个人跑到离郑家二三里外的一个古板桥上玩耍。站立桥头,观看附近的竹子,默思良久。由于对这个桥的喜爱,他后来画竹时就以“板桥”、“板桥道人”的印章盖在画上。因为他的画有名气,人们记住他画上的印章,就叫他郑板桥而不叫他的名字了。
童年的贫困和丧母使郑板桥变得孤癖;父爱、师爱又使板桥振奋进取。幼年的郑板桥立志学习“乡先贤”,象明朝宰相李春芳一样走科举致仕的道路,渴望有所作为。他勤奋攻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章。他20岁中了秀才,诗文、绘画都有了一定的名气。尤其是他的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被兴化的人民所喜爱。
由于清朝官场的腐败,郑板桥没当几年的官,就辞职归家隐居,专攻诗文、绘画。他的诗文、书法、画被称为“三绝”,尤其是他的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徐悲鸿先生曾在一幅板桥画的《兰竹石轴》上题字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代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大意是说郑板桥先生是中国300年来难得的一个人才,不仅他的思想奇特、诗文独特,而且他的书画更为奇特。他的诗文和书画不仅高雅别致、构思奇妙,而且寓意深刻,是我国古往今来少见的佳作。
袁枚诗名压倒九州人
诗名压倒九州人,文章横扫千军强。
高丽使者购吟稿,鸡林贾人夺取忙。
百年江东卿独秀,一顾冀北群空良。